“陈宝成等涉嫌非法拘禁案”是非求证全纪录最新报道

2013年8月9日下午,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金沟子村村民陈宝成、张朋珂等人,持自制刀斧、汽油瓶,将一台挖掘机及驾驶员郭晓刚扣押长达25个小时,期间多次向郭晓刚全身浇汽油,并以“若跑就点燃汽油”来威胁郭晓刚的人身安全。接到报警后,平度警方迅速组织警力进行营救,于8月10日14时许,将郭晓刚解救。

“陈宝成等涉嫌非法拘禁案”是非求证全纪录

大众网特派报道组

然而,这起案件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针对以上报刊新闻,自媒体信息,以及互联网上的种种猜测、传言、不实信息,8月11日至8月30日,大众网三名记者两赴平度,进行了长达14天的调查,先后对本案受害人郭晓刚,陈宝成代理律师李会清,金沟子村村委书记陈卫生,平度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刘伟和数名办案民警,陈京泽等金沟子村目击村民,挖掘机车主姜俊英,以及被某些媒体强行牵扯到“血拆”“强拆”的当事人等42人进行了采访,三次到案发现场调查取证,掌握了大量来自现场的视频、图、文一手资料。

一、采访当事人、目击者、亲历事件处置警员等核心信源,客观呈现事件现场:

整理建筑垃圾的挖掘机司机被扣25小时,全身被浇汽油致浅二度烧伤

被非法拘禁的挖掘机驾驶员郭晓刚身上多处被烧伤。

郭晓刚的妻子在病房内陪同其治疗。

8月11日18:45,平度市公安局新浪官方微博@平度公安发布通报:“8月11日,平度市东阁街道金沟子村陈某某等人(共8人,其中张朋珂在逃——本网注)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被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这则微博,是陈宝成等人涉嫌非法拘禁的首次官方发布,也是截至本文发稿时惟一的一次。

在这之前,自8月9日15:15开始,@记录者陈宝成便在其个人微博上,延续对这次“涉嫌非法拘禁”的“前因后果”进行间断性“直播”,其间,他还特意刊发了一张点燃汽油瓶的图片,“以示警告”。但与此同时,也有在现场的乡里,用家用DV拍摄了案发现场的视频。视频中,陈宝成手持刀斧叫嚣,并回头张望挖掘机驾驶室内的情况。这些动作和声音与这名乡里同陈宝成的对骂声一样,清晰可闻、可见。

受害司机陈述:全身被浇汽油,干了就再浇

8月12日8:30,在距离陈宝成等犯罪嫌疑人被抓获42小时后,大众网记者在平度市人民医院,采访了本案的受害人郭晓刚。郭晓刚身上的伤痕以及他对案发过程的回忆,足以证实他的确遭到了非法拘禁和暴力。

见到记者时,病床上的郭晓刚正在打着点滴,其医疗诊断为“左肩胛、左腰腹烧伤,浅二度百分之三面积”。谈起案发时的情景,这个身高1米8多的汉子仍然面露惊恐,称当时“太恐怖了”。

据郭晓刚介绍,8月9日当天,雇主姜俊英派他到金沟子村旧址整理建筑垃圾,就是将建筑垃圾向一边移动,以便后期施工时建围挡。上午9点左右,当他刚刚驾驶挖掘机到达现场,准备整理垃圾时,当地村民张朋珂、陈青沙突然前来制止,称垃圾是他们家的,不准整理。无奈之下,郭晓刚将挖掘机暂时停在了现场,只身回到单位。

下午1点左右,郭晓刚得到单位通知收工,便回去开挖掘机,刚爬到挖掘机的驾驶室里,就被一群人围了起来。“一个男的(后被证实为张朋珂)拿了两罐子汽油,一下倒到我身上去了。”郭晓刚说,随后,张朋珂一手抓着他的衣领,另一只手就把打火机放到了他的脸前面,并说:“你再跑,我给你点上。”之后,一个戴眼镜的男子(后被证实为陈宝成)拿着一个很长的刀斧喊:谁敢靠前,就砍死他。当时,挖掘机旁有一块木头,陈宝成拿着刀斧往木头上砍了好几下,嘴里还说:这个东西一砍下去,就把你头给砍爆了。

出警民警讲述:受害人被危及生命,解救务求人质安全

陈宝成手持自制刀斧守在挖掘机旁阻止便衣民警靠前。(视频截图)

陈宝成的微博截图,他在微博中说:“我烧了一个汽油瓶,当着刚才两位车主的面,旨在告诉各位:这是汽油,不是水。”

8月12日,大众网记者还采访了案发时在场的城关派出所所长刘伟、副所长陈锡军,以及多位出警民警。

据郭锡军介绍,案发现场有七八名村民围着挖掘机,陈宝成手持自制凶器——刀斧(一侧为刀、一侧为斧头,长约1.5米)守在挖掘机驾驶室旁边,张朋珂光着膀子坐在驾驶室内,手持一个装有汽油的塑料桶,身边还有两个装汽油的啤酒瓶。当民警上前询问时,陈宝成等人用手中的刀斧、铁锨、二齿钩子相威胁,不让民警靠前。张朋珂将两个啤酒瓶内的汽油倒在司机身上和挖掘机驾驶室内,手持打火机多次扬言要点燃汽油与挖掘机司机一起死。

案发时,现场有强烈的汽油味,加之当日气温很高,张朋珂还不时以点燃打火机相威胁,为了确保人质的安全,警方不敢贸然行动,先后派出4轮民警对陈宝成等人进行劝说,但陈宝成、张朋珂等人始终挥舞刀斧不让民警靠前。9日16时至17时,张朋珂的妻子陈青沙先后三次送来瓶装汽油,每送一次,张朋珂就往郭晓刚身上浇一次,前后向郭晓刚身体各部位浇了5次。下午17时,郭晓刚称中暑头晕,在现场劝说的施工方老板姜俊英拨打了120,叫来了救护车,但张朋珂、陈宝成等人用汽油和刀斧威胁恐吓救护人员,不让他们靠前救助。

8月10日13时许,在经过警方以及张朋珂家属5轮谈判、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平度市公安局决定实施解救人质。14时左右,陈宝成用自制刀斧向民警挥舞,被其在现场的朋友赵某某夺去扔掉,此后陈宝成又拿起一瓶汽油倒在挖掘机周围,手持打火机准备点燃,再次被赵某某夺过打火机进行制止。民警借机靠近陈宝成等人,陈宝成等人分别手持刀具及其它自制工具追赶民警,14:30,郭晓刚趁乱踹门逃生,被民警解救。随后,陈宝成等7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控制,张朋珂趁乱逃离现场。

当晚,因怀疑张朋珂藏匿于陈宝成家,民警前往陈家搜索,陈宝成的哥哥陈宝春站在屋顶,将点燃的礼花炮扔向人群,因怕伤及无辜,警方只好暂时撤离。

现场视频曝光:目击村民记录拘禁过程,“至少浇了8瓶汽油”

为建施工围挡,挖掘机清理建筑垃圾现场示意图。

事发现场仍可见挖掘机留下的车辙印。(李兆辉摄)

粉红色的纸就是当时张朋珂挂在郭晓刚身上并浇汽油的卫生纸。(李兆辉摄)

8月13日,大众网记者采访了这起非法拘禁案现场视频的拍摄者——金沟子村村民张华(根据采访者要求进行化名)。作为案发的目击群众之一,张华称,事发时,陈宝成手持自制刀斧守在挖掘机外,而张朋珂则在车内向驾驶员郭晓刚身上及周围泼洒了至少8瓶汽油。

二、网传十三处“疑点”被本网记者逐一求证:

5轮谈判推翻“警方设局论”,清理垃圾并非“拆迁延续”

就这起“非法拘禁案”众多媒体提出的所谓“疑点”,大众网记者一一进行了调查求证。

求证一:“25小时设局论”无法律支撑

求证二:警方先后接到18次报警,次次有民警在现场

针对有媒体质疑平度警方在处置该案中不出警的情况,大众网记者向金沟子村辖区派出所——城关派出所核实了案发及接出警过程,并查阅了警方的出警记录。

根据平度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的记录,从8月9日12:08,警方接到第一次报警,到8月10日14:30左右郭晓刚被救出,陈宝成、陈青沙等人共18次拨打110报警,这些报警的理由都是“挖掘机强拆房屋”,在前两次接警出警后,派出所民警便一直在案发现场,在现场也没有发现任何房屋被拆。

求证三:司机并非自愿留下,“涉嫌非法拘禁案”被拘成立

姜俊英向大众网记者提供的郭晓刚的工作记录第一页。(盛堃摄)

姜俊英向大众网记者提供的郭晓刚的工作记录第二页。(盛堃摄)

8月13日上午,大众网记者来到青岛市急救中心平度中医院分中心,采访了当天抵达案发现场,准备救护郭晓刚的医生付信敏、护士王素平及司机王雷。付信敏说,当天,他和王素平拿着担架向挖掘机走去,但还没到挖掘机附近,就有两男一女(后来经过辨认,其中一男为陈宝成)拿着类似棍子、铁锨的东西,不让他们靠近。付信敏说,在无法将挖掘机驾驶员接出来的情况下,他们把救护车往西开出去约20米远,在这个时候,又有两名妇女上前,拿着棍子和类似二齿钩的东西,阻止他们将挖掘机司机拉走,她们还声称要躺在救护车下。在此期间,挖掘机附近的一名男子让另一名男子拿来了汽油瓶并手持打火机,威胁不让他们靠近。

求证四:警方曾多次要求释放郭晓刚均遭拒绝

某报8月14日在《各方还原陈宝成“非法拘禁”过程》报道中称,陈宝成事件中,警方并未要求嫌疑人释放受害人郭晓刚,有“设局”嫌疑。对此,大众网记者作进一步采访和求证后了解到,警方从一开始就多次要求嫌疑人放人,执法记录仪记录了部分要人细节。郭晓刚在此前接受采访时也说,嫌疑人坚决不放他,警方和车主的要求也多次拒绝。

受害人郭晓刚在接受大众网记者的视频采访时说,事发时,他和嫌疑人张朋珂一起在封闭的挖掘机驾驶室内,张朋珂一手拿汽油瓶,一手拿打火机,汽油干了就向他身上浇,一动就拿打火机威胁他。而在驾驶室外,陈宝成手拿刀斧守在门口,不时挥舞刀斧,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大众网记者从警方的执法记录仪上看到了部分现场视频:张朋珂在驾驶室内备好汽油瓶,左手死死抓住郭晓刚的脖子将其控制在驾驶室内的座位上。接到报警后,身着警服、配备执法记录仪的民警赶到现场,多次向张朋珂要人质,但张朋珂却拿出汽油瓶相威胁,拒不放人。

车主姜俊英在此前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说,她在现场曾多次求过陈宝成等人,还向他们保证“不再施工,不再清理垃圾了”,希望陈宝成和张朋珂放了郭晓刚,但均遭拒绝。“我事发当晚也守在现场,求他们放人,但他们一直不放,用刀斧和汽油威胁我,不让我靠近。”姜俊英说。

求证五:“现场无民警”、“陈宝成要‘移交’司机找不到公安”均不属实,案发前陈宝成曾5次与城关派出所“打交道”

在陈宝成等人涉嫌非法拘禁的过程中,一直有民警在现场进行处置,陈宝成的代理律师李会清接受某报采访时称:10日上午11点左右,从人民路来了七八十人,都没有穿警服,他们将事发现场围住,现场就起了冲突。陈宝成问里面有没有警察,现场没人回应。还有媒体报道称,现场没有警察,陈宝成要交人找不到公安。

在案件发生过程中,城关派出所副所长陈锡军等人先后与陈宝成等人进行了5轮谈判,陈锡军本人从9日下午3点开始一直在现场。由于金沟子村是城关派出所的辖区,多年来,包括陈宝成被路人殴打(此事在文后“求证十六中”有表述)等多起事件,都是由城关派出所处理的,城关派出所所长刘伟、副所长陈锡军几乎都有参与,并多次与陈宝成打交道,在陈宝成涉嫌非法拘禁案中,也是这两名所长轮番与陈宝成面对面谈判,因此,陈宝成说现场没有民警并不属实。

8月24日下午,大众网记者采访了城关派出所副所长陈锡军,了解到在本案之前陈宝成与城关派出所的几次“交道”:

1、2013年7月5日凌晨2点左右,陈宝成与纪许光争吵后,陈宝成等多名村民扣留纪许光的车不让他离开。接到村民报警后,刘伟和陈锡军都赶到现场处理。

2、2013年6月,陈宝成及其家人无理阻止施工人员砍树,并扣留施工车辆和人员,接到报警,刘伟和陈锡军都参与协调和处理。

3、2012年底,陈宝成因阻扰广州路施工,村民报警后,刘伟和平度市公安局政委石德欣都赶到现场,当面劝说陈宝成。

5、2008年,陈宝成家的麦苗无故绝产,陈宝成怀疑有人喷药致麦苗死亡,报警后陈锡军接警,并为陈宝成作笔录。

据陈锡军介绍,在非法拘禁案发生之前,他至少和陈宝成有5次面对面的接触,且每次接触都不少于20分钟,有的甚至超过一个小时。陈锡军说,他和陈宝成是老相识了,“我不信当我与他面对面谈判的时候他不认识我,即使我穿着便服。”在绑架人质的处置中,最接近“加害方”的警察穿便衣,其目的是不过分刺激嫌疑人情绪,更便于谈判,这也是国内外营救人质警方遵从的惯例。

求证六:现场多次倒汽油,汽油味弥漫

虽然代理律师如此极力“辩护”,但陈宝成却早就“不打自招”。8月10日0:01,@记录者陈宝成在个人微博中说:“我烧了一个汽油瓶,当着刚才两位车主的面,旨在告诉各位:这是汽油,不是水。”并同时上传了一张汽油瓶燃烧的图片。

求证八:公开录像对不利于案件侦破

陈宝成家属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称,“呼吁警方公布25小时完整录像,以还原真相。”“不要以视频片段来干扰公众。”这一观点在网络上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认为只有公开信息才能换来真相。

对此,大众网记者采访了公安部门。据介绍,在案件侦查阶段,视频涉及案情,对侦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不作回应具有合理性。对此,一位从事公安工作的网友@戴假发的南瓜FV也指出:在侦查阶段,可以宣布破案,但是不适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案情细节。未经庭审确认,造成“有罪”的既定事实,对嫌疑人非常不利。

求证九:被拘禁司机确系被汽油“化学烧伤”

在陈宝成等人实施拘禁的过程中,虽然持续向郭晓刚身上浇汽油,但是始终没有点燃,因此有媒体和网民质疑,郭晓刚并没有被烧伤。“没有点火不可能被烧伤”成为一些网友信以为真的依据。

8月12日,大众网在采访郭晓刚时,用图片和视频记录下了他身上的伤情,在左肩胛以及左腰腹的伤处明显发红。郭晓刚自述:浑身的伤口很疼,只敢歪着往右侧身躺着。由于汽油也流到了眼睛里,记者采访时,郭的眼睛依然模糊不清。平度市人民医院烧伤科张姓大夫告诉大众网记者,对郭晓刚的诊断为:左肩胛、左腰腹烧伤,浅二度百分之三面积。

求证十:郭晓刚25小时只吃了两根黄瓜几个梨

8月13日,某报《陈宝成家属呼吁公布25小时完整录像》报道称,陈宝成的代理律师李会清说:陈宝成透露,驾驶室里肯定有水,怕司机中暑9号下午还送过冰块,晚上送了玉米、黄瓜和梨。几家媒体在报道时均援引李会清的话“陈宝成说:那位司机开始是被拦下,后来是自愿留下,在滞留期间,吃喝和村民一样。”

求证十一:司机已在事发地连续工作11天,清理垃圾并非“强拆的延续”

案发后,郭晓刚以及雇主都称是在清理垃圾,以便于施工围挡,但是8月15日,陈宝成征地拆迁案的代理律师@朱孝顶律师说,所谓的建筑垃圾实际是村民陈青沙家被强拆的房屋,建筑废体和其中财物都是其个人财产。同时,陈青沙的家于7月4日被强拆,该现场正是非法强拆破坏私人财物的犯罪物证现场,司机郭晓刚的行为实际上是私产侵犯犯罪过程的延续。

求证十二:挖掘机所在的位置并非陈青沙家宅基地

陈宝成的代理律师李会清在接受采访时称,挖掘机曾经停到过陈青沙家的宅基地上。8月15日,有媒体报道称“在事发的陈青沙家废墟仍能看到明显的挖掘机车辙印,在砖块和房梁之下,被毁坏的家具、水管、摩托车等仍能看到。”

艾特报8月15日发布微博称“废墟中,我们看见:孩子的课本、村民的洗衣机、微波炉、婚纱照等等,这根本不是垃圾……但大众网记者在陈青沙家旧址上看到除了破碎的窗框、门框和砖瓦外,并没有律师所说的其他财物。

28日,大众网记者在陈青沙家旧址上看到,除了破碎的窗框、门框和砖瓦外,并没有律师所说的其他财物。

求证十三:陈青沙未被村民“殴打”

8月23日,某报《陈宝成抗拆事件续:当地旧村改造获上亿卖地收入》)及8月24日某报《陈宝成抗拆事件慢镜头》文中称:在现场,村民陈广泽主动挑事,上前殴打了陈青沙。

针对“陈广泽殴打陈青沙”报到,大众网记者首先查阅法律条文,所谓“殴打”他人,是指行为人公然实施的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打人行为。行为方式一般采用拳打脚踢,或者使用棍棒等器具殴打他人。

8月25日下午,大众网记者在金沟子村采访了陈广泽,他告诉记者,自己是金沟子村村委委员,10号上午十点多,他来到了案发现场,当天天气很热,室外温度在35度以上。在挖掘机北侧七八米远的路上立着太阳伞,是陈宝成等人用来纳凉的,陈广泽和几名便衣警察在伞下遮蔽太阳,结果遭到了陈宝成的辱骂,陈广泽生气之下,把太阳伞拔了,摔在地上。

随后,陈利利,陈淑训和陈青沙三人拿着“武器”就冲了上来,陈淑训在前,拿着根一米多长的钢筋,但没有打下来。陈青沙右手拿着块砖头就要往陈广泽后脑上打,被人拉住了,她接着左手迎上来,一巴掌打到陈广泽脑后,陈广泽下意识地转身抬右手给了陈青沙一巴掌,两人接着就被拉开了。

三、用事实质疑三种“论调”

“感觉派”律师全靠主观臆断,“山头论”专家炮制“呼吁书”干预司法

敢当时评《一句“传真机坏了”,是如何演变为平度“传真机坏了式”推诿的》截图

同日晚,《江平、贺卫方、程汉大、孙新强、孙国栋、徐昕、李有华、宋绍富、张成明、杨玉圣:就陈宝成记者等被平度警方刑拘事件致青岛市委李群书记暨张新起市长的呼吁书》通过学术批评网、新浪、腾讯微博蔓延传播。

在此后第9天,陈宝成等7名嫌疑人的14名辩护律师发布公告,成立由28名法律界学者、专家组成的顾问团,由41名全国各地律师组成的律师观察团。不久,各路大军浩浩荡荡向平度“挺近”,“救人、抗血拆”的一幕从线上走向线下,律师团“工作简报“、律师会见乃至吃喝饭局等开始在自媒体上进行不间断“直播”。

一倒“感觉派”律师,不到现场,全凭“感觉”说话

李会清一条不实微博的扩散路径示意图

案发后,陈宝成的代理律师李会清接受了多个媒体采访,在采访中,李会清将陈宝成向其转述的内容作为直接“证据”提供给媒体,其中有“现场没有汽油味”“陈宝成没有看到浇汽油”“张朋珂手里拿的可能是水,用水给司机冲凉”“陈宝成的刀具是从现场挖出来的”等,他还在个人微博上列举了“陈宝成不构成犯罪的四个理由”:1、涉案拆迁项目至今未取得拆迁许可证,属违法拆迁。2、涉案司机系有主动留下的可能。3、自始致终,陈宝成一直是想将司机交给警察,而警察一直不愿接收司机。4、司机完全有脱离现场的条件。

二倒“山头血统论”,挟名望以令司法,将人情大于法理

8月13日晚,江平、贺卫方、程汉大、孙新强、孙国栋、徐昕、李有华、宋绍富、张成明、杨玉圣等10名法学大家联名发出《就陈宝成记者等被平度警方刑拘事件致青岛市委李群书记暨张新起市长的呼吁书》,该文通过学术批评网、新浪、腾讯微博蔓延传播。

8月25日15:30,当该《呼吁书》上的签名者达到151人时,执笔者法学教授杨玉圣突然发布特别提示称“无论是哪位自愿签名的朋友,一旦名单公布,鉴于按序号排列,故不再撤销签名。”这种绑架签名,已经致杨玉圣教授的学术批评网首页“满屏皆是窦娥冤”。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网络大V,如@袁裕来律师等,竟公然通过微博要求:“平度市委书记、市长,你们在赌什么?把陈宝成等7人(应为8人——本网注)放了,放弃强拆,你们还做市委书记、市长。一条路走到黑,就难说了……”

这些论调,开始备受网友的批评。

三倒“无端关联派”,生拉硬拽,盲从使用“证据”

陈宝成等7人涉嫌非法拘禁,就是一起刑事案件。但是,在对该案的报道中,一些媒体和所谓的大V、公知,却将与本案无关的一些情况与案件本身混为一谈,相互牵扯,偷换、混淆概念,甚至是移花接木,将陈宝成等人被刑事拘留与当地的拆迁强行挂钩,并制造诸多“废墟图片”“受难者图片”,试图制造、渲染“强拆”“血拆”。对非法拘禁案之外的一些事实真相,大众网继续进行求证。

求证十四:没有拒拆户住帐篷,“废墟图片”多为摆拍

7月4日,金沟子村拒拆户在老屋旁搭起帐篷,但帐篷里并无人居住。大众网记者李兆辉摄

图为“记录者陈宝成”在微博上发布的陈元节老两口坐在帐篷门口的情景。7月10日,陈元节的儿子陈海涛告诉记者,村委在拆迁之前就给两位老人装修了安置房,两位老人并未在帐篷里住过。

某报8月23日《陈宝成抗拆事件续:当地旧村改造获上亿卖地收入》报道称:“张朋珂夫妇在非法强拆后并没有选择“上楼”(搬进拆迁安置房),而是在宅基地附近搭起了一个简易帐篷继续居住,如果下雨,他们两人就只能借住在邻居家。”同样被媒体渲染住在帐篷里的还有陈元节夫妇俩。同时,在一些律师的微博,以及@记录者陈宝成的微博上,还多次出现了拆迁旧址的“废墟图片”,这些图片被指是埋在废墟里的拒拆户的家电、家具。

8月25日,大众网记者再次来到金沟子村求证。村支书陈卫生告诉记者,陈青沙等根本没有住在“帐篷”里,所谓“帐篷”不过是陈宝成等人用来拍照片、上传网上的道具。

陈卫生说,陈青沙等确实在宅基地附近搭了个帐篷,“几个板子搭块塑料布,根本没有办法住人”,陈青沙夫妇之前曾经住在金沟子村的陈良珂家的楼房上,后来搬走了,不知道住哪里,但绝不是住帐篷。

大众网记者在陈青沙家的宅基地附近见到了这个已经破碎的“帐篷”——现场还剩有几块胶合板,一张红塑料布应该为之前的篷顶,地上用几块砖垫着个门板,看上去应该是所谓的“床”,只是这门板早已经破败不堪,钉子都露在外面,而门板上的木头也缺了几块,现场除了一只枕头外,没有任何生活用品。

陈卫生告诉记者,村里早已经给陈青沙等安置了过渡房,并在拆房前把全套的家具和家电完好无损地搬到了过渡房里。但他们不住进去,借住在亲戚或邻居家,对外宣称自己“住帐篷”,很多媒体就此进行渲染,让他颇感无奈。

求证十五:金沟子村安置楼装修标准全村统一,不负责买床

8月23日,某报《陈宝成抗拆事件续:当地旧村改造获上亿卖地收入》称:在原拒拆户陈元节屋内几乎没有看到任何被装修的痕迹,一家五口都没有床,只能睡地铺。

然而,大众网记者在金沟子村安置楼中看到,每套安置房都进行了初装修,铺了地板,水电、煤气等硬件设备均已齐全,门、太阳能也已安装好,具备基本入住条件。

陈卫生说,金沟子村安置楼使用统一的装修标准:实木门(每个500元,含安装费)、太阳能(1900元左右)、机顶盒、车库电动门、水电气暖等附属设施等都由村集体出钱购买和安装;宽带、电视卡、天然气等所有初装和安装费也由村集体负担,以满足村民上楼后的基本入住条件,但村集体没有能力负责精装修,更不负责为每家每户的每套房子买床。

求证十六:陈宝成“被打流血图”系遭路人殴打

陈宝成“被打流血图”其实是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与“抗拆”毫无关联,殴打陈宝成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第二天就被抓获,并被治安拘留15天。

今年1月30日,@记录者陈宝成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自己被殴打的图片,并说:我被袭了,在山东平度。”这张图片冲击力极强,被诸多媒体想当然的引用、转载,并冠以“抗拆遇袭”的名号,造成了陈宝成“抗拆被打”的假象,但其实这次被打只是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

求证十七:陈宝成“对抗挖掘机图”实为阻扰广州路施工

所谓“陈宝成对抗挖掘机图片”,实为陈宝成无理阻挠广州路施工,现场距陈宝成家近900米。

被广泛转载的另一张“经典”图片的场景为:陈宝成手拿铁锹,站在一个巨大的挖掘机下。有网友发微博称:“陈宝成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当了十年的记者……到最后他还是要拿着铁锹来面对挖掘机。法律书生靠血肉之躯来对抗挖掘机。”

大众网记者调查了解到,这张照片背后真相为:2013年4月6日上午8时,陈宝成带领十几位村民在村西口,手拿二齿钉耙、铁锨等农具,阻扰正在施工的广州路,而此路段距离陈宝成和其他拒拆户家都有几百米的距离,距陈宝成家近900米远。

求证十八:张老五面馆殴斗与拆迁无关,双方因拉面有味大打出手

平度市张老五面馆8月4日打架事件中的被打得头破血流者李国宁接受大众网采访。

平度市张老五面馆8月4日打架事件的当事人林飞接受大众网采访。

关于李国宁和林飞打架事件的治安调解协议书。

8月24日,某报发表《陈宝成抗拆事件慢镜头》,将今年8月4日发生在东关村张老五拉面馆的一起治安案件,说成是村民抗拆被打。大众网记者经过现场调查求证,这起殴打事件与拆迁毫无关系,双方已经调解完毕。

求证十九:二次证实张老五面馆斗殴与拆迁无关,呈现完整证据链

在大众网发布《平度村民抗拆被打视频图文严重失实系酒后打架》报道后,8月28日10:58,@记者李继远发布微博:今晨与张老五拉面馆店主通话,对大众网的报道进行了核实,下面是采访录音整理,录音稍后放出。多位村民证实,8月4日,林飞以拉面有味为由故意生事,实则是希望张生民尽快搬走,以便拆迁。8月5日,拉面馆被强拆,价值八千元的财务被砸在下面。8月4日,抗拆现场,居民曾放国歌抗议。李记者在发布了该文后,截至本文发稿时,其至今也没有放出对张生民的采访录音。

在@李继远这条微博发布之后,@艾特报等微博账号开始不断攻击本网调查真实性,并由此得出“新阴谋论”、“设局说”,指责“平度强拆黑恶团伙为了在8月4日要强拆这个拉面馆,以拉面有异味的借口来挑事,现场不只打了拉面馆的老板,就连正在拉面馆吃饭的无辜的同村村民李国宁也被打得头破血流。8月5日没有通知就突然把这家拉面馆拆倒了,拉面馆老板说财产都没来得及拿出来。平度暴力强拆,罪恶滔天啊!”

8月28日,大众网继续求证,先后采访了店主张生民、张老五拉面馆的房东苗祖旺,张生民对“打人的林飞是拆迁办人员”并不确定,而房东苗祖望说早在十多天前就已经通知张生民搬迁,但张生民却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搬走。由于店里的空调、暖气以及装修都是苗祖望购置并花费的,在拆迁前他去店里搬空调,却遭到了两个“小痞子”阻扰,导致空调没有搬出来,拆迁时砸在了里面。

包括张生民、林飞以及面馆斗殴事件的处理民警李作军都说,殴斗时现场确有不少围观群众,大约四五十人,但是没有任何人抗议,更没有播放国歌,此事就是普通的治安案件,跟拆迁毫无关联。

华夏时报的记者站分分布

记者李继远的新浪实名认证微博

求证二十:陈宝成家停水停电真相:急雨大风致平度大面积停电

8月18日晚20:59,@台北县令在其微博上写到:“陈宝成妈妈说,已经停水近30个小时,接下来还会停电。如果没有水电她宁愿自杀来唤醒强拆。”

8月19日12:00,大众网官方微博发布了对此事的调查报道。大众网采访了城北供电所金沟子村农电工李宾,他说,包括陈宝成家在内的拒拆户家几乎都铺设了细软水管通向菜地,即使平时生活不用水,他们的水龙头也是开着的,大量的水不停地流向菜地,再耐用的水泵也经不起不停地折腾。据连夜赶到陈宝成家检查的水井管理员陈雷民说,陈宝成家的水泵由于24小时高速运转出现故障,但是当晚无法修理,他便于第二天早上7点帮陈家更换了水泵。

2013年7月,包括陈宝成在内的4个拒拆户所用的水泵产生的电费,超3000元。

即使平时不用水,陈宝成等拒拆户也开着水龙头,用水浇菜地。24小时不停排水,致使水泵持续运转而受损。

四、理性发声,呼吁回归“依法办案”

名家、大V力挺事实,草根、博主冷静观察

8月19日,“平度非法拘禁案”大众网三名调查记者做客人民网,讲述了整个采访过程,通过从金沟子村的实地采访,证实陈宝成所谓“暴力拆迁”失实;从出警记录,证明所谓警方不处置完全失实;从陈宝成代理律师未亲自去过现场来看,证明很多言论是其主观臆断;至于急雨雷电致平度大面积停电,并非陈宝成一家等,一一批驳了前期的谣言。经过对陈宝成涉嫌非法拘禁案疑点的逐一求证,网络声音趋于理性,越来越多的媒体、大V、草根网民开始理性发声。

五、不是尾声:期待司法公正决判

金沟子村拒拆陈家,“死磕派”律师陆续撤离

8月26日,金沟子村村民委员会正式向陈宝成家下发“不拆通知书”,“通知书”全文如下:

村民陈淑训(陈宝成之父):

我村的搬迁改造已近尾声,你户房屋154号,房产面积90.89平方米、宅基地面积245.85平方米,本该按村民大会的决定依法收回并给予补偿,但你户始终坚持超标准补偿,这是我村难以接受的。经村两委研究,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决定不再对你户154号房屋和宅基地进行改造。你户可以继续居住,水、电费自付。

平度东阁街道办事处金沟子村村民委员会

尽管如此,消息一出,平度律师团欢呼雀跃,陈宝成“抗拆成功”了。

8月26日21:47,@迟夙生律师发布微博说:@记录者陈宝成和他的父亲陈淑训没有白白努力,他们保住了他们家的祖屋。祖屋无价,那里记录着祖先对他们的教悔,留有成长的印迹,中国的红磨房能从这里诞生吗(此时,@迟夙生律师手机微博的显示地址已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8月27日,@浦翠兰律师说:金沟子不拆陈宝成家了,值得欢迎,陈家超生个血性儿子,他真能保住家园。

同日,@袁裕来说,陈宝成为抵制强拆,整整抗争了7年,胜利也来之不易。

……

9月6日,本文截稿时,由@王甫律师定期发布的“平度律师团简报”依然停止在第5期(8月25日至8月30日)。

9月6日,平度的马路上,已经少了许多“死磕派”律师的身影;在律师们的自媒体上,“宝成”二字日渐淡去;相反,在此之前,不断有代理律师爆料:我被当事人解聘。

9月6日,金沟子村的旧址上,陈家的老宅依然矗立着。

9月6日,金沟子村的新村里,人们正在休闲广场上享受着秋高气爽,这里距离村里的老宅不到1公里。

9月6日,距离陈宝成30天的刑事拘留最后期限还剩4天……

正像大众网多次表明的那样,让政府的归政府、村委的归村委,警方的归警方、司法的归司法,舆论的归舆论。

正如本网官方微博在“敢当微评”中所说的那样:“感觉派律师信口说,南北记者随手写,到了报上成真事,气得公众火冲天。基于‘貌似真相’的报道又引发各法律专家放炮。本网,在现场,真调查的,用证据说话,虽遇水军滔滔,不信真相唤不回!”

是的,不信真相唤不回。

在本网及部分负责任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在广大网友的共同探讨、求证下,整个舆情开始趋向于更理性、更客观。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更希望广大网友能共勉:

本文将是大众网在“陈宝成等涉嫌非法拘禁案”侦查阶段关于新闻界、律师界、舆论场各种乱象以及求证过程的终极呈现。

大众网将继续以理性、冷静、客观的态度,静候司法决判。

写在后面:

实际上,正如有的网友所言,如何看待陈宝成事件,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变革中的中国。如果以完美的理论架构为基准,脱离现实语境,那一切都是混乱、黑暗和无解的。我们仍然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近十几年来的征地和拆迁乱象,在不断完善的法律规范下,已逐步走上正轨,同时每次法规的修正都造成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都有待于在一个理性、健康的议事环境下去逐步完善解决,戾气、对抗都是于事无补的。

十几年来的拆迁乱象,农村集体所有制下的产权不明晰,小产权房规整,私产保护与公益征收之间的平衡,土地转让二元制及招拍挂的弊端,这些真正有价值的议题,在剑拔弩张的“推墙”及“维稳”的政治对抗和情绪化的网络口水中,统统被虚化掉了。

THE END
1.别让“网络水军”搅浑舆论“清水池”其次是公正客观标准。网络舆论本应秉持公正,对存在问题合理指出,对好的现象正面宣扬。但这些唯利是图的“网络水军”,完全是看谁给的报酬高,就帮谁说话,全然不顾事实真相。 在这样的不良氛围下,网络舆论被利益所裹挟,那些善于营销造势、花钱雇佣“网络水军”的主体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gyMTA0MQ==&mid=2655839659&idx=1&sn=4b2cf9c0c9a15f94bcbebb0d69ee6f74&chksm=8001faabd95552f64910cdb3a5de4f3b22c1739cf6fd24734fa6ad6391445f146f688773b7ed&scene=27
2.舆论对于司法利大于弊(精选7篇)舆论对于司法利大于弊(精选7篇) 篇1:舆论对于司法利大于弊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大家好: 我们先来明确定义,大众舆论是泛指由广大民众自发形成的,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之内的,对某件事物或某种社会现象的集合意识或多数意见。司法审判是司法机关根据现有法律对客观事实进行审判。今天判断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利大还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y854x3a.html
3.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利大于弊一辩稿原创辩论稿今天我方的观点是,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利大于弊。开宗明义,网络舆论指:媒体对热点事件的报道或民众对热点事件的关注而产生的集合意见。司法公正指:要求司法机关在诉讼过程中准确适用法律,做出体现公平正义、高效、权威精神的判决。在当今民主社会体制下,不论在哪个国家立法都是要取得一定的民意基础,民众不认可的法也就http://bianlunba.cn/post/4071.html
4.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设计艺术先厘清了“网络舆论”、“司法公正”的概念,并为其后提出的“不论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是利还是弊,它本身便对司法公正的独立性产生了影响,其本身就是一个弊端。”作了一个铺垫。也为后来的二三四辩的发言,打了一个响炮。 双方一辩的发言刚结束,台下观众便不由为他们所立的观点的严谨性鼓掌。 http://news.cuz.edu.cn/info/1016/30297.htm
5.辩论稿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弊大于利7篇(全文)辩论稿 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弊大于利(精选7篇) 辩论稿 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弊大于利 第1篇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大家好: 我们先来明确定义,大众舆论是泛指由广大民众自发形成的,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之内的,对某件事物或某种社会现象的集合意识或多数意见。司法审判是司法机关根据现有法律对客观事实进行审判。今天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sr1ot7v.html
6.论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网民们轻则对热点案件发表观点,重则对其直接裁判,网络舆论对司法过程产生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网络舆论是否应该设置界限?如何解决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的影响,已成为了司法领域一大问题。 一、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8/id/1363477.shtml
7.激烈交锋!司法行政学院第四届“学院杯”辩论赛四强队伍争夺冠亚季军11月22日,司法行政学院四支强队上演冠亚季军争夺战。季军争夺赛和冠亚军决赛,分别围绕“庆祝传统节日更应保持原汁原味还是更应勇于吐故纳新”“网络舆论对司法案件的关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两个主题进行了辩论。每场正、反两方各上场四名队员,设置立论陈词、提问攻辩、攻辩小结、自由辩论及总结陈词五个环节。 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02/content_9094279.html
8.浅议现代“文字狱”的法律规制在诽谤案中,公安司法机关要以诽谤罪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必须能提供证据证明,舆论监督者有主观恶意,捏造并散布了虚构的事实,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但对诽谤罪证明条件和证明责任规定并不明确,尤其是对主观恶意的证明,作为公诉案件应由司法机关提供,但若以刑事自诉的形式时,自诉人举证存在客观上的不利,对严重http://fzzy.jxfy.gov.cn/article/detail/2013/05/id/957072.shtml
9.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与司法关系中外法学过刊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在网络时代,媒体与司法的传统规则,有些仍然在发生作用,有些已然失效,需要及时制定新的规则来规范媒体与司法的关系。“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与司法关系”是我们必须研究的新课题。 本文将对域外主要国家对待“司法与媒体关系”的立场进行梳理,分析当下互联网时代司法与媒体关系http://journal.pkulaw.cn/OldIssue/Detail/159670
10.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利大于弊20个问题盘问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利大于弊20个问题一、网络舆论有助于案件在阳光下进行处理,符合民意,确保公正司法公正是以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为基础的,难道对方辩友认为,没有社会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司法结果也算公正吗?(比如戴套强奸不算强奸算公正?比如反抗强奸致犯罪者死亡被判刑坐牢算公正?例子以备对方强行回答不考虑民意)2014年http://www.bianlunzy.cn/doc/doccon/id/1807.html
11.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利大于弊三辩稿阿日小次方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利大于弊三辩稿【阿日】1、对方辩友,今天我来告诉你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有苹果,和你看到一个透明的箱子里有苹果,两种情况你更相信哪个箱子里有苹果呢? 也就是说我方接下来能论证到网络舆论对司法的监控使得司法更加公开透明,我们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网络舆论可以提高司法的公信力(也就是民众更相信https://www.xiaocifang.com/i/YQ1b2828490Od
12.笔记如何看待“媒介审判”(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自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独立对司法案件进行议程设置,传统媒体由于自律意识和把关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对于重大案件的报道会由于害怕陷入是非争端而不敢发声。等到舆论的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传统媒体再跟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舆论漩涡。媒体的言论借助网络这一介质最大程度地得到了传播,媒体非理性的言论会极大影响网民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09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