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应对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所有公共机构共同面对的课题,但很多地区、单位这门“必修课”并不及格,往往“出了事”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过了坎”又好了伤疤忘了疼。伤疤可以愈合,心中的伤痛却难以淡忘。这样的教训已经足够多,我们万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及时而充分的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刚需”,因为信息的阻塞往往导致舆论应对上的被动。过程的披露与结果的通报同样重要,真相跑得慢,谣言就会“鸠占鹊巢”。在任何一起舆论事件中,我们都要遵循舆论规律、传播规律,主动作为,及时回应,滚动回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表现出最大程度的真诚和关怀,这是舆论应对的基本要求,也是基本常识。
说到底,打铁还须自身硬。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出发,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重视舆论应对这门“必修课”,努力提高对复杂舆情的处理和应对能力,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回应公众关切,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