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呈现易发高发态势。各类新媒体在高校舆情生成与传播过程中,起着加速器、放大镜的作用,使舆情发酵态势愈演愈烈。新媒体时代,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格局下,在以“秒”计的网络传播速度面前,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高校必须直面网络舆情工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把做好网络舆情治理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而提高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
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高校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要充分了解网络在师德师风中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是要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纵观近几年来涉高校负面舆情,很大一部分是由师德失范引发的。高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坚持筑牢底线和高位引领并行,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有机统一、相互融合,并教育引导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守住师德身正根基。二是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根据时代变化和学生特点,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互构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将网络法治、网络道德、网络素养教育融入日常学习教育中,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牢网络安全与法治意识,提升网络信息真伪甄别力、网络信息评价自控力以及正向网络意见表达力,积极传播正能量。三是要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加大面向全员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干部教师摒弃“重业务、轻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提升对做好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重要性、紧迫性的认知。
进一步建强网络舆论阵地
进一步健全舆情治理制度机制
进一步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
进一步锻造本领高强工作队伍
(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及引导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SJSZ0356〉研究成果)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