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钊: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落地应用
8月6日,“科创中国”西咸新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学融合会议在陕西省西咸新区召开。会上,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王钊作《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落地应用》主题报告。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汽控股考察,鼓励企业,要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为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2021年陕汽控股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成立了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王钊介绍,德创未来通过与行业企业、高等学校合作,围绕商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技孵化等方面工作的一体化创新平台。“根据陕汽原有的科创成果再加上与高校合作的成果做产业孵化,孵化出一批科技公司,是德创未来的主要目的。“
谈到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王钊表示“商用车的自动驾驶是运输行业的刚需。随着驾驶员成本的提高、大家对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效率的要求。以后商用车在干线运输等主流运输行业中一定会实现自动驾驶应用,这对成本的降低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商用车自动驾驶落地上还面临诸多挑战。
从技术方面来看,商用车的感知距离长,避障、控制难度大。如重卡自重大,制动距离长,需要更远的感知距离;商用车车身较长,避障难度高于乘用车。此外,货物摆放不均匀且大小不同,会在行驶中引起质心偏移,增加高速行驶时车辆的直线控制难度。
在工程化方面,由于商用车应用量少,覆盖的路线也比较小,因此数据积累缓慢。当前测试阶段,干线物流仅仅可能只是单个线路来回跑(数据积累和算法训练),与乘用车积累的道路数据相比,商用车的积累过程非常缓慢。
在商业方面,第一是经济账暂无法做到盈亏平衡。商用车前期传感器、线控底盘、自动驾驶软件成本非常高,后期传感器维护及线控零部件的更换成本也非常高。第二是物流企业的存量商用车不具备线控技术。目前货运车大都是非线控的,不能应用自动驾驶,且后装无法过车规,因此无法通过改装去做存量替换。
目前,陕汽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已在微公交、智慧园区、智慧口岸、智慧矿山等场景开展了示范运营。“希望随着技术的成熟、运营经验的提升,未来自动驾驶在干线运输上能够实现真正的无人化”王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