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ICV)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政府加快“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示范,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图]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ConnectedVehicle,ICV)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它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有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特点。智能网联汽车通过V2X(VehicletoEverything)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可实现自动驾驶等智能功能,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行驶效率及乘客的舒适性。

从行业发展历程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最初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各个国家/地区对智能网联汽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出现了多个类似的叫法,比如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汽车等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研究。随着产业界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认知加深,自动驾驶汽车的概念在2010年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进入到2015年,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加深,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概念被产业界认可,特别是我国的科研、政府机构,比较倾向于使用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国内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纷纷加大投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行业政策

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蓬勃兴起,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与未来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中国积极响应这一趋势,不仅加大了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还致力于新型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铺设了坚实的道路。同时,国家层面持续完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明确提出了“构建'车能路云’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战略,旨在通过全方位的政策扶持与规划引领,加速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程。其中,《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明确车联网产业建设阶段及目标,第一阶段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引导企业加快5G信息通信、车路协同、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开发更多适合消费者的服务功能,持续提升驾乘体验,催生更多购买需求。此外,地方政府层面,四川、吉林、青岛等地也积极行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产业链概述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是一个多元化、跨领域的复杂体系,涉及众多参与者和技术领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核心零部件和技术的研发与供应,主要包括感知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等,这些零部件和技术是汽车智能化的基础。中游环节主要是整车制造和系统集成。整车制造企业将上游的零部件和技术集成到车辆中,制造出具备智能化功能的汽车。同时,一些企业也专注于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将各种智能化技术集成到车辆中,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导航等功能。下游环节主要包括汽车销售、运营和服务等。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

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系统的结合,可以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率。同时,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还将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正引领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飞速发展。2023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具体为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这一成就不仅巩固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也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智能网联化是汽车产业未来演进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封闭测试场与开放道路示范区的双重探索,不断推动技术成熟与应用落地。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经开放测试示范道路22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5200张,道路测试总里程累计8800万公里。通过测试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等形式,智能网联汽车在现实小范围自动驾驶出租车、物流配送等场景下取得积极进展。

在试点示范城市的引领下,全国范围内已构建起多元化、深层次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体系。截至2023年底,共设立了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以及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这些举措不仅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丰富的测试场景和政策支持,也极大地促进了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市场规模方面,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636亿元迅速增长至2023年的16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彰显了行业蓬勃发展的活力与潜力。

展望2024年,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进入加速期。随着《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的发布,由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推动的“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正式拉开帷幕。北京、武汉、福州、鄂尔多斯等多座城市积极响应,纷纷启动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加强路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车辆分类管理策略、构建城市级云控基础平台等措施,推动智慧公交、自动驾驶出租车、智能物流配送、自动泊车等多种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进一步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为公众带来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

市场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

1、市场竞争格局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鲜明的层次化与多元化特征。在这一背景下,以大型车企集团和互联网科技巨头为核心的第一梯队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深厚的行业积淀,正逐步构建起高筑的竞争壁垒。这些企业通过跨界合作、技术融合与生态构建,不断深化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布局,引领行业创新与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中小创业公司作为行业的新生力量,正积极寻求突破与成长。它们凭借灵活的创新机制、敏锐的市场洞察以及对前沿技术的不断探索,努力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中建立自己的竞争影响力。从细分领域来看,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最前端,也是传统汽车厂商切入智能驾驶领域的主要方式。这一领域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各大车企和科技公司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以抢占市场先机。总体来看,百度、华为、吉利等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此外,蔚来、小鹏等新造车企业凭借其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的创新和优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领头羊,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2、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汽车上市公司,正积极顺应汽车行业变革趋势,全力冲刺“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实现从传统制造型企业向为消费者提供移动出行服务与产品的综合供应商的转变。上汽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整车(含乘用车、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集团旗下智己汽车已成功获得首批L3级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标志着其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此外,上汽集团乘用车、商用车两大自动驾驶项目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涵盖乘用车、客车及货车三大类,试点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七个城市展开。这一成就不仅证明了上汽集团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上的实力,也为后续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3、华为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在2014年正式开始进行车联网的布局,目前已形成具备五大产品布局的从硬件到软件的全套解决方案。华为自2014年正式开始进行车联网布局以来,已逐步形成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套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华为不仅在车联网通信架构、芯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还通过与多家车企的合作,不断深化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布局。

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市场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ICV)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智研推荐丨

2024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4年中国VR游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4年中国装配式建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4年中国中国超导体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4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智能网联汽车新纪元:平价时代引领需求拐点报告精读技术降本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智能网联汽车将不再是高端市场的专属,而是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选择。这一转变不仅将扩大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更多平价智能网联汽车的推出,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驾驶体验,同时也将促进智能网联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0ece48a0c7cc044988fb771d5.html
2.解读《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年1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我国的产业优势,优化政策环境,加强行业合作,突破关键技术,夯实跨产业基础,推动形成深度融合、创新活跃、安全可信、竞争力强的车联网产业新生态。《行动计划》的发布引发http://credit.xiuwu.gov.cn/news/content/1560417917739
3.发展智能网联车需各方“加油”当前,汽车行业正同时经历双重变革:一个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新能源汽车变革”,主要表现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产销量快速增长,对燃油车形成替代加速,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另一个是“智能网联汽车变革”,主要表现为车辆驾驶智能化水平以及车、路、云、网、图之间联通协同水平的提升。相较于新能源汽车变革而言,人们对https://m.gmw.cn/2024-07/09/content_1303785753.htm
4.DDS通信中间件及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当前,我们正身处于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的浪潮之下,智能电控、智能驾驶、智能互联、智能出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思考方式,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引领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1-2]。随之而来的车辆电子电气架构向区域集中化靠拢,车载软件趋向更高融合度和复杂度,海量数据向云端迁移,软件https://www.eet-china.com/mp/a268745.html
5.推进汽车网联化美国转向C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美国对待车联网技术的态度,也给正处于智能化、网联化变革旋涡中的全球汽车业带来新的思考。 推进部署为C-V2X“添柴” 根据上述计划,美国将在2024~2036年分短、中、长期3个阶段加速部署,目标是到2036年建成覆盖全国范围的C-V2X,实现高速公路100%覆盖,75个大型主要城市的十字http://www.cnautonews.com/lingbujian/2024/09/18/detail_20240918368189.html
6.封面故事汽车智能化下的网络安全,谁来保护?南方+近年来,我国依据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陆续出台了多部法规,对于行业规范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和《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等法规的颁布为汽车企业如何保证汽车网络安全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6/30/c7844301.html
7.一文详细描述自动驾驶V2X车路协同系统技术北斗产业资讯依据C-V2X为车辆给与交互信息、参与协同控制水准的不一样,车辆网联化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级别:网联帮助数据交换系统,网联合作认知能力以及网联合作战略决策与控制。 1.网联帮助数据交换系统 依据V2I、V2N通信,进行导航条、地面状况、交通指示灯等辅助信息的得到以及车辆行驶与驾驶人员操作过程等信息的递交。 https://www.qxwz.com/zixun/037673074
8.智能网联汽车概论配套课件.pptx一、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智能网联汽车在智能化层面,车辆配备了多种传感器(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可实现对周围环境的自主感知,通过一系列的传感器信息识别和决策操作,汽车可按照预设定控制算法的速度与预设定交通路线规划的寻径轨迹行驶。根据中国工程学会于2016年10月26日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204/807011502200601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