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领跑”,中国汽车产业从量变到质变

从2009年起,中国已经连续15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新四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国汽车产业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进入竞争发展与结构调整并重、完成动力转型并实现汽车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新时代。“中国已经成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方向的积极倡导者和引领者,为中国汽车走向制造强国提供了机遇和信心。”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75年间,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由弱到强。尤其近十年来,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浪潮中,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赛道异军突起,跨国车企借力中国市场加速转型,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成为“引领者”的难得机遇。为此,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特别推出系列报道,全面、系统地展开回顾与盘点,今日推出第一篇:“追赶”→“领跑”,中国汽车产业从量变到质变。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从党和国家发展汽车工业的宏观决策,到一汽、东风等大大小小汽车项目的具体实施;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确立,到引进先进技术、对外合资合作……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蜕变。如今,中国汽车年产销量已连续15年蝉联全球第一,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

随着“新四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国汽车产业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进入竞争发展与结构调整并重、完成动力转型并实现汽车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新时代。

十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一路高歌猛进,连续9年产销全球第一。借助新能源赛道,我国汽车产业正以“引领者”的姿态,迎来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同时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从“一片空白”到突破3000万辆

新中国成立之初,汽车工业一片空白,更没有成型的汽车厂。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典礼,新中国的第一座汽车厂拔地而起,中国汽车工业也以此为原点,开启崭新的时代。

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副司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张书林表示,“从1953年到改革开放前的25年间,老一辈汽车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建设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无私无畏地艰苦奋斗。”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合资生产轿车,让轿车进入家庭形成世界最大的市场规模,为实现自主创新自主发展奠定基础,并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信息,我国于2009年以产销1379.10万辆、1364.48万辆的成绩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到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5年蝉联全球第一,更是首次突破3000万辆“门槛”,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

迅猛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使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青睐有加。各跨国车企或调整战略,或更改产品设计,以满足中国汽车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也在不断扩大的市场中抓住了发展机遇,快速崛起的造成新势力已经发展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多方势力和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汽车产销量在今年延续着稳定增长趋势。今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67.4万辆和187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和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预测,“2024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3100万辆,同比增长3%。”

尽管我国汽车产销牢牢占据全球“老大”位置,但“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于2017年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汽车产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产业链条存在短板,创新体系仍需完善,国际品牌建设滞缓,企业实力亟待提升,产能过剩风险显现,商用车安全性能有待提高。”

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还强调,“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与汽车产业加快融合,产业生态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塑,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

伴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新型技术和应用模式的不断涌现,全球汽车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汽车产业充分利用这一“换道超车”机遇,抢占竞争优势地位,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查阅和搜集行业数据,列出以下几组数据,可以从某个侧面更好地诠释和反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过去这十年所取得的成绩。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7.5万辆,到2023年攀升至949.5万辆,占到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六成以上。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依旧强劲,1-8月产销分别完成700.8万辆和70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0.9%,占比37.5%。

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数据,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02.7万辆,同比增长43.2%,渗透率再次突破五成,达53.9%。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表现再超预期,呈现加速上行趋势。新能源乘用车已经走出了区别于传统周期性规律的独立行情。”

不止产销规模领先,我国在过去十年里还形成了自主可控、结构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自主品牌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三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技术领域实现局部领先,并开始对跨国车企进行“反向”技术输出。

张书林指出,“中国已经成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方向的积极倡导者和引领者,这为中国汽车参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际竞争,为中国汽车走向制造强国提供了机遇和信心。”(中国经济网记者王跃跃)

THE END
1.中国汽车网商用车网商用车网收录半挂车,轿车,越野车,客车,牵引车,货车,专用车,自卸车,农用车,电动车,摩托车共计11大类,2065家品牌,60万余种国产车型资料,汽车价格,汽车报价,工信部汽车公告、燃油公告、免征公告、环保公告及图片资料查询,提供国家工信部汽车公告查询软件免费下载http://www.chinacar.com.cn/
2.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4年11月汽车产销数据。总的来看,11月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当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继续实现双增长,月度产销创历史新高。 宏观产业市场动态 2024-12-12 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的全球市场份额下跌 由于中国竞争对手的强劲增长,韩国三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今年前10https://www.autoinfo.org.cn/
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精选6篇)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精选6篇)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整个工业的象征和标志,是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她几乎涉及到所有工业行业,如机械制造、能源、电子、化工、冶金、交通运输等。她的发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22accvx.html
4.中国汽车报中国汽车报-是以汽车全产业链企业管理者和工程技术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的汽车产经类报纸,创刊于1984年。 2001年划归人民日报社,现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我国汽车业内历史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专业产经类报纸。《中国汽车报》面向行业,为中国汽车行业全产业链服务,是汽http://www.cnautonews.com/
5.中国汽车产业“入世”20周年考: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汽车产业“入世”20周年考: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文 夏治斌?张家振 “20年前,我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没想到‘入世’会对中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入世’20年,中国的发展不仅超出了自身的预期,也超出了世界的预期。”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感慨道。 http://chinawto.mofcom.gov.cn/article/ap/p/202201/20220103236582.shtml
6.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易车汽车新闻为您提供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最新汽车资讯,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相关的最新易车号文章,为你购车提供参考。https://news.yiche.com/tag/2775688.html
7.没想到!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算老几?实力地位如何?众做周知,汽车产业是全球最大,也是产业链纵深最丰富的产业,更是全球大国的“兵家必争之地”。那中国汽车产业实力和地位在全球如何呢?当然,要谈论一个国家的汽车产业实力,其实主要从两个层面而言;其一,汽车整车产销量情况,其二,就是配套的汽车产业链。 https://www.eet-china.com/mp/a342357.html
8.全球汽车产业深度变革中国供应链企业地位上升“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关键零部件中国企业占比不高,基本上被欧洲、美国和日本企业所主导;在智能电动化时代,中国因素越来越重要,中国汽车供应链有望成为全球重要中心,创造更高价值。”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车企在洗牌,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也在发生重大变化http://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2310/24/t20231024_387612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