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超10万亿,技术全球领先,中国汽车的利润去哪里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制造业资产总计108668.3亿元,同比增长11.7%;营业收入为100975.8亿元,同比增长8.7%。

从全国GDP的占比来看,汽车总产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10%,已经超过房地产,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经济支柱。

从销量数据看,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出新高,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今年1-5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138.4万辆和114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和8.3%。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市场占有率达33.9%,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如果单看中国汽车品牌,有调查机构统计,中国汽车品牌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售出了1340万辆新车,增幅达到了23%,超过了全球平均10%的增幅,超过了福特和雪佛兰等美国品牌1190万辆的销量。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占比为17.9%,仅次于欧洲和日本。

领先的不仅仅只是市场规模,还有技术。在新能源车领域,中国汽车技术已经走在了全球前面。

按理说,坐拥如此可观的市场规模和领先的技术,又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经济支柱,中国汽车行业的小日子理应过得不错。

但是,2023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5%,低于整个工业企业5.8%的平均水平。

放在全球来看,中国18家上市车企去年的利润总和还不足500亿,别说干不过丰田、大众这些盈利超千亿元的巨头,就连每况愈下的福特一年的盈利也有300多亿元。

根据全球汽车行业的经验,一般来说,利润率在5%-10%都是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公司拥有独特的技术或良好的市场策略,利润率可能会超过10%。合理的利润率是维系企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中国汽车现在的怪现象就是:规模越做越大,技术越来越领先,反倒是利润率越来越低了。

而且情况还在继续恶化,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1-4月,汽车行业收入30,742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率只有4.6%。

为什么?

为了抢占市场,新能源普遍采用以利润换规模的策略,通俗一点讲就是内卷。这种内卷在2023年演变成更为直接的价格战,最终是把整个汽车产业链,包括自主、合资、豪华品牌,高中低各价位市场都卷了进去。

有统计显示,2023年新车平均市场零售价、终端成交价,比前一年下降了10-15%,今年1-4月份又下降了10%,这个降价力度可谓说是史无前例。

内卷的根源是因为需求下滑,市场进入存量竞争。

但无休止无底线的内卷,再夹杂着民族情绪、流量裹挟等因素,就会变味。

年初的2024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因为批驳“国外品牌完蛋说”,指出“产业链不公平,长安新能源亏损严重”,就遭遇了铺天盖地的网络挞伐。

在前不久的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就因为说了几句大实话:“没钱赚、没有效益,企业不可能生存”、“让利没问题,但让本就有问题”,就被舆论断章取义的网暴。

《一代宗师》里本山大叔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儿灰尘。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大事。”

这用来形容眼下的汽车行业丝毫不为过。过度内卷,可以让中国汽车赢了面子,但输的是里子。

产销突破3000万辆,出口世界第一,新能源技术和销量全球遥遥领先,但是这是以整个产业链都在亏钱、降薪、裁员,全行业利润率大幅下滑且规模越趋集中为代价。

遗憾的是,为了面子,现在我们还深陷在越来越严重的无效内卷之中而无法自拔。(文/优视汽车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THE END
1.中国汽车网商用车网商用车网收录半挂车,轿车,越野车,客车,牵引车,货车,专用车,自卸车,农用车,电动车,摩托车共计11大类,2065家品牌,60万余种国产车型资料,汽车价格,汽车报价,工信部汽车公告、燃油公告、免征公告、环保公告及图片资料查询,提供国家工信部汽车公告查询软件免费下载http://www.chinacar.com.cn/
2.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4年11月汽车产销数据。总的来看,11月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当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继续实现双增长,月度产销创历史新高。 宏观产业市场动态 2024-12-12 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的全球市场份额下跌 由于中国竞争对手的强劲增长,韩国三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今年前10https://www.autoinfo.org.cn/
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精选6篇)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精选6篇)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整个工业的象征和标志,是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她几乎涉及到所有工业行业,如机械制造、能源、电子、化工、冶金、交通运输等。她的发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22accvx.html
4.中国汽车报中国汽车报-是以汽车全产业链企业管理者和工程技术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的汽车产经类报纸,创刊于1984年。 2001年划归人民日报社,现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我国汽车业内历史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专业产经类报纸。《中国汽车报》面向行业,为中国汽车行业全产业链服务,是汽http://www.cnautonews.com/
5.中国汽车产业“入世”20周年考: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汽车产业“入世”20周年考: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文 夏治斌?张家振 “20年前,我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没想到‘入世’会对中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入世’20年,中国的发展不仅超出了自身的预期,也超出了世界的预期。”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感慨道。 http://chinawto.mofcom.gov.cn/article/ap/p/202201/20220103236582.shtml
6.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易车汽车新闻为您提供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最新汽车资讯,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相关的最新易车号文章,为你购车提供参考。https://news.yiche.com/tag/2775688.html
7.没想到!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算老几?实力地位如何?众做周知,汽车产业是全球最大,也是产业链纵深最丰富的产业,更是全球大国的“兵家必争之地”。那中国汽车产业实力和地位在全球如何呢?当然,要谈论一个国家的汽车产业实力,其实主要从两个层面而言;其一,汽车整车产销量情况,其二,就是配套的汽车产业链。 https://www.eet-china.com/mp/a342357.html
8.全球汽车产业深度变革中国供应链企业地位上升“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关键零部件中国企业占比不高,基本上被欧洲、美国和日本企业所主导;在智能电动化时代,中国因素越来越重要,中国汽车供应链有望成为全球重要中心,创造更高价值。”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车企在洗牌,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也在发生重大变化http://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2310/24/t20231024_387612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