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车联网的力量:深入车联网网络架构腾讯云开发者社区

车联网的整体网络架构可划分为无线侧、有线侧和服务端三个部分,各自包含关键组件,共同构建出强大而稳固的网络基础。

01、通信基石:无线侧

无线侧扮演着连接汽车与外界的纽带作用。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关键组件:

4G/5G网络:作为车联网的通信基础,通过4G/5G网络实现车辆之间的即时通信,将行车数据传输至云端。从技术上讲,这里的4G/5G网络与我们日常使用的4G/5G蜂窝网络为同一网络,但运营商会采取一些优化措施,例如,提供专用网络切片,针对不同的车辆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的网络资源和优化配置。

T-Box(车载通信盒):作为车辆的智能通信枢纽,集成了通信、计算和控制功能,安装在汽车内部,负责与车内系统和云端进行高效通信,实现远程控制与监测。

APN:4G/5G网络连接通常需要配置APN,即接入点名称。APN是一种网络接入技术,决定了车联网终端过哪种接入方式来访问网络。通过配置不同的APN,对Telematics、FOTA和娱乐服务等不同类型的流量进行识别和隔离,确保各类数据有自己独立的通道,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P-GW(PacketDataNetworkGateway)技术:P-GW充当蜂窝网络的终结点,负责将车辆终端的数据与互联网或私有专网进行打通。它扮演了数据传输的网关角色,确保车辆能够与互联网服务进行通信。

02、稳固支撑:有线侧

为了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有线侧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MPLSV**:提供私有专网服务,用于安全、高效地传递车辆控制数据,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Internet:车辆通过4G/5G网络能够与移动运营商的互联网建立连接,使车辆能够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服务和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Internet实现与云端服务的即时通信,获取实时的数据和执行远程操作。

03、智慧指挥:服务端

服务端是车联网的智慧大脑,承担了数据处理和管理的关键任务:

FOTA服务器:是空中固件升级的关键组件,负责向车辆终端提供空中固件升级服务,实现对整车系统的灵活、高效维护。

TSP服务器:作为远程信息服务平台,允许车企和车辆所有者通过手机APP或其他远程终端设备,实时监控车辆的状态、位置和性能,远程控制车辆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车联网的运作,我们将从访问TSP服务器、FOTA服务器、互联网这三个不同数据流向的业务流进行梳理。

1、车辆信息与控制(Telematics)

连接方式:通过T-Box、4G/5G网络和MPLSV**,实现车辆与云端TSPServer的实时连接。

业务逻辑:T-Box内置由运营商提供的SIM卡,通过蜂窝网络连接到边缘云,边缘云经由MPLSV**与TSP服务器建立通信通道。此连接用于传输车辆信息,如位置、速度、状态等,以及执行远程控制命令。用户通过手机端APP发送控制命令,TSP后台发出监控请求指令到车载T-Box,车辆获取到控制命令后通过CAN总线发送控制报文,最后反馈操作结果到用户的手机APP上。

2、固件升级

连接方式:利用4G/5G网络和Internet,车载主机与云端FOTAServer进行连接。

业务逻辑:FOTAServer部署在云端,车辆通过蜂窝网络连接到边缘服务器,再通过Internet连接到FOTAServer,确保连接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通过FOTA链路,车辆能够远程接收、下载并安装新的软件固件,实现对整车系统的升级。

3、娱乐服务(Entertainment)

连接方式:访问互联网。

业务逻辑:通过互联网连接,车辆能够访问丰富的娱乐服务,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更加丰富的行车体验,例如在线音乐、视频流、社交媒体等娱乐内容。

随着车联网的崛起,汽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机械交通工具,而是融入了先进的网络技术,成为一个智能、网联的移动空间。本文深入探讨了车联网的网络架构,从无线侧、有线侧到服务端的三大部分,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网络体系。随着车联网技术的不断演进,不断深入探索、赋能车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智能、便捷、安全的汽车服务,为出行增添更多乐趣和便利。

THE END
1.车联网系统架构:未来智能交通的引擎车联网架构总结:车联网系统架构作为未来智能交通的引擎,将在智能导航、智能驾驶、智能交通管理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数据安全和网络延迟等挑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应用的涌现,车联网系统架构将助力智能交通实现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目标。https://blog.csdn.net/Happy_Jiyanyan/article/details/137498859
2.车联网架构分几种车联网结构图在车联网中,D2D 通信模式提供了一个网状网络,N 个OBU 构成的最大链路数为N(N-1)。另一方面,OBU 的D2D 通信链路为定位直接交换所需数据,可进一步加快局部决策,改进位置估计过程的收敛时间。 基于D2D 的协作定位系统,车载终端OBU1 从基站2 接收的信号为https://blog.51cto.com/u_16099316/8889955
3.车联网与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车联网技术中的高精度地图和定位系统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了精确的位置信息和道路信息,有助于车辆实现精确的路径规划和行驶控制。 云端支持与数据处理:车联网技术还可以将车辆数据上传到云端,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车辆状态、驾驶行为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为自动驾驶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0605813&efid=v3UtbjL1uuc3YVWsJPMPEQ
4.车联网基础设施该怎么建?科技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推出《车联网基础设施参考技术指南1.0》,对车联网基础设施,从C-V2X RSU、路侧感知与计算设备及系统、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设备、回传网络、应用服务平台、安全证书管理系统和定位服务等方面给出了参考性技术要求。本指南适用于车联网基础设施的产品研发、规划设计。 https://www.ceconline.com/it/ma/8800115227/01/
5.中国联通车联网技术路线及布署策略1车联网系统架构 为满足车联网的业务需求,未来网络将采用“终端—网络—平台—应用”的统一架构,打造“多模通信+人车路协同+车云同步”的云网协同一体化网络,如图1所示。 图1:云网协同一体化网络架构 (1)立体化通信网络 支撑未来车联网发展必然是一个立体化通信网络架构,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多模接入、车车https://www.12365auto.com/news/20171031/309726.shtml
6.车联网技术(精选十篇)它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 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 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多源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车联网系统架构[2]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三个层次。 1) 感知层:负责信息采集与发布, 信息的采集主要利用汽车配备的车载信息系统通过CAN总线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bx6cqc.html
7.万字详解5G车联网技术5G行业应用5G车联网技术主要涉及车载设备、路侧设施、网络、云平台、安全和高精度定位。车联网车载设备有前装和后装不同的产品形态;路侧设施包括4G/5G蜂窝基站通信基础设备、C-V2X专用通信基础设施、路侧智能设施、MEC(多接入边缘计算/移动边缘计算)设备;网络层面在5G时代会重点部署网络切片;云平台考虑分级部署,并建设云控平台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483185.html
8.汽车UWB研究:未来5年或超百万级装车量CCC3.0 数字钥匙架构 来源:CCC联盟 目前,国内外多家主机厂已开始布局UWB技术。路虎揽胜为确保被动进入系统的安全,已从2018年起开始应用UWB技术;2022年初陆续交付的蔚来ET7车型全系支持UWB钥匙定位功能(采用UWB+蓝牙+NFC融合技术),即将交付的蔚来ET5也计划搭载UWB技术。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086019829815247391
9.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报告:掘金产业链新机遇新浪财经Starlink 星座采用的是网状组网架构,将卫星 作为网络传输节点,通过星间链路建立高速带宽通信网络,用户可直接接入卫星互联网网 络,不需要经过地面系统。采用星间链路(网状组网)可以有效减少时延,“星-地-星”时延 约为 15 毫秒,而同类低轨卫星“星-地-星”时延为 50 秒左右。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0-07-07/doc-iircuyvk2542951.shtml
10.苏标ADAS协议,JT808协议,JT809协议,JT1078协议的车联网数据车联网数据交换中间件采用netty/mina作为底层架构,是一个基于《JT/T809-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数据交换中间件,采用MQ以json消息(支持RabbitMQ/Kafka)与业务平台进行交互,能够无缝接入各种异构系统,连接企业之间的车辆监控系统,实现数据互通。本网关应用已历经并通过多次交通部部标的检测,性能稳定,适用https://www.legaoyi.com/elink-data-exchange.html
11.网安产业观:打造新型网络安全产业生态的四大核心驱动力① 网络空间体系架构 网络空间安全(Cyberspace Security) 是指作为信息环境中的一个整体域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的安全性。保证由独立且互相依存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组成,包括互联网、电信网、计算机系统、嵌入式处理器和控制器系统的这一网络空间中方方面面的安全。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48170
12.工信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制造业成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相关国家纷纷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我国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信息物理系统(CPS)为代表的物联网智能信息技术将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等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车联网、健康、家居、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等消费市场需求更加http://gxj.ordos.gov.cn/ywgz/201907/t20190730_2435252.html
13.6G超低轨卫星网络未来,汽车将能够连接到地面网络。但是,对于偏远地区用户来说,地面网络可能无法提供高质量的车联网(Vehicle- to-Everything,V2X)服务。一体化网络将定位精度从米级提升至厘米级,实现高精导航定位,从而满足自动驾驶导航、精准农业导航、机械施工导航、高精度用户定位等服务的要求。 https://www.showaysys.com/index.php?s=/Mobile/Show/index/cid/10/id/84.html
14.车载电子电器架构——智能座舱技术范围(万字精讲)通讯终端:用于车辆与外界的通信,如车联网(V2X)、手机蓝牙连接等。 环境终端:如空调、座椅加热/通风、车窗等,用于调节车内环境。 -> 基础技术: 云服务: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云端服务,支持远程车辆管理和升级。 网络传输:确保车辆内部各系统之间以及车辆与外界之间的高效通信。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3/08/78548535_11251725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