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面这个的这个车标,不少人会直观的认为这两个对角回旋镖车标是小鹏汽车“减肥”了。
这极星(Polestar)其实是沃尔沃汽车集团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拥有的全球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说白了,就是一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家公子”。正因为有这两大豪门的背书,极星一直将自己与造车新势力作出明确区隔。
而作为沃尔沃曾经的高性能象征,极星起源于瑞典的房车锦标赛。若对房车赛稍有了解的朋友,就会明白极星在房车赛之中的地位不容小觑,也注定了转型电动车的极星在机械水准上要比不少其他造车品牌要来的扎实。
因此,在2017年独立的时候,极星便选择了一辆豪华大型GT轿跑车作为其标志象征,推出了首款车型Polestar1,售价145万元、每年限量500台。且在2019年4月推出对标Model3的第二代纯电动车型极星2,售价25.28-33.80万元。
不仅如此,极星汽车也获得了吉利汽车的鼎力支持,为其在成都和台州分别设立了生产基地。
按照吉利的规划,极星汽车的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研发在瑞典和英国、生产制造在中国、产品将是面向全球市场的高端品牌。
但是,极星汽车却像扶不起的阿斗一般,在沃尔沃和吉利的重捧之下,不仅业绩销量静如水,反而总是有那么一些“麻烦事”。
●车标侵权
2019年,雪铁龙认为极星品牌使用类似人字形的图形设计,并与自己旗下品牌商标存在相似之处,侵害了自己在法国拥有的商标权益。于是将极星汽车告上了法庭。
经过一年多的判决,巴黎法院认为,两款商标相似性较弱,人字形布局也不同,这些车标对于公众来说能进行有效分辨进而避免混淆。但雪铁龙对于商标侵权的论点是正确的。由于雪铁龙是享誉全球的“人字形品牌”,极星可以间接从雪铁龙“人字形品牌”中受益。
因此,法院下令极星需向雪铁龙支付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17万元)损害赔偿,并且禁止极星在法国使用商标六个月。
说实话,就极星和雪铁龙两个车标,谈其侵权确实难以理解,甚至有种“碰瓷”的感觉。不过,如果和DS品牌比起来,那相似度着实提升了不少。
尽管在市场上受老前辈的“欺负”,但极星自己也怪不争气的。
●车辆召回
没过10月份,去年10月30日,极星2又趴窝了,但这回是在中国,极星的解释是逆变器存在问题,还有一批是高压冷却液加热器需更换。
第三回来得更快,11月13日,极星2又双叒趴窝了。这回公告写得更复杂一点:前后桥逆变器大容量电容上螺栓连接的镀锡端子,其锡须会造成高压直流电正负极间短路,进而导致前后桥逆变器没有高压电供应。当问题出现时,停下的车辆将无法启动,而行驶中的车辆则会失去动力。
纵观三次召回,涉及的问题几乎都有关一辆车最基本的功能——能否正常行驶。虽然“召回”对于汽车行业本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但对于那时候刚上市不久、还没有大规模量产的车型,质量问题频频出现,并且还都是核心部件出现的问题,极星确实难以受大众喜爱。而这一现状,从销量上也能看得出。
●销量惨淡
公开信息显示,极星目前在欧洲、北美、中国等10个市场中销售汽车。虽然极星首款车型Polestar1售价高达145万,其主要目的是拉高品牌形象,不指望其销量贡献。但其第二款走量车型Polestar2也并未取得如期的效果。根据中汽中心数据显示,极星2020年在中国市场的全年上险量仅为365辆。
最近半年,极星也很拼,不仅新增了双电机长续航版,来提升性能和续航实力,还进一步将售价拉低至25.28万起,真正和特斯拉Model3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但销量却仍不见起色,1-6月累计销售150辆,不到Model3单月销量的零头。
不仅如此,进入今年以来,就有消息称“2021年后极星首款车型Polestar1或将停产”。而且,有消息称极星已有不少门店关门停业。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极星,不乐观。
●极星,还有机会吗?
去年上半年,极星就发布了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的Precept概念车,设计非常前卫、出彩,并采用了放在今天也非常先进的激光雷达,从各个角度来讲,都不输如今的极氪001、蔚来ET7等车型。
至于尺寸、续航和性能,极星没有公布任何具体的信息,仅发布了一张被遮盖住的轮廓,从整体比例来看,它的尺寸应该远大于极星2,而且前、后轮拱透露出了的轮廓,似乎也能看出Precept概念车的影子。
今年4月份,有关媒体已经报道过极星将谋求上市的消息,其更早的融资信息更可追溯到去年。有外媒报道吉利旗下极星(Polestar)子公司试图通过SPAC在美国借壳上市。据悉,吉利此举是将Polestar的估值从预估的70亿美元提高至400亿美元计划的一部分。
但如新车一样的“拖延症”,有关极星上市的消息依旧没有后续。
●写在最后
事实上,极星既然要做一个独立的高端纯电动品牌,就不可能像AMG、M、RS团队那样附属于母品牌,而是应该将设计、品牌、形象完全独立开来。然而从2017年诞生至今,极星却并没有及时“断奶”。无论是Polestar1还是2,均在很多设计的元素、细节上依然能看到沃尔沃的身影,这也是导致人们对于这个品牌的印象始终保留在“电动沃尔沃”的原罪之一。
随着同门兄弟极氪的到来、对手特斯拉Model3价格的打压,及同级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加大,极星若下一款新车上没能掀起“新风浪”的话,或许真的就“来无影去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