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软件开发车载与非车载软件分类及差异汽车电子

这种复杂经常让来自不同知识背景的我们,在观点交锋时出现鸡同鸭讲的滑稽。

解决复杂性和对齐讨论基准的一个方式是粗暴地具象化,比如,卡通画人像,寥寥几笔勾勒最关键的特征,很不全面,但足够典型。

本文期望,通过7个典型特点的抽取,来勾勒出汽车软件开发模式的特殊性和变迁性。

1

车载与非车载软件的分类及差异

既然汽车软件是非常复杂的,种类繁多自是预料之内,我们先来解决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1.1带物理盒子的车载软件

ECU已经在汽车行业存在了近60年,但直到现在,ECU仍然是谈论汽车软件时的主要对象。

对于汽车软件而言,这个特点就如同爱因斯坦的鼻子一样突出。

1.2车载软件的内涵

除了形式,再看功能内涵。

这五域划分可以给我们一个大框架的参考,但对于我们区分开发模式来说,并不够友好。

进一步地,车载软件可以划分为四类:

第二类:功能独立且安全等级较低的车身控制模块,如网关、照明控制、雨刮控制、车门车窗控制、无钥匙启动、天窗控制、座椅记忆控制、后视镜控制、功放控制等。

第四类:智能座舱或说车机,主要是以各类大屏为承载的软件。

1.3非车载软件

除了车载软件,还有一部分是非车载类软件,他们也广泛地存在于汽车行业的各个领域。

其中,云平台与app和互联网软件比较接近,车载软件和互联网软件则是完全不同类别的东西,谈论主体的不一致经常是两个行业背景的人进行鸡同鸭讲的原因之一。

当然呢,现在这些非车载软件还没有形成稳定及具规模的生态,所以本文后面部分仍然主要基于车载软件展开。

2

从代码到整车的5层集成

汽车软件种类繁多、模块众多,而且需要装在整车上跨模块、跨域体现功能。

按照当下的架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把汽车软件的集成分为5个层次:

将软件单元集成到一起

将软件集成到硬件上

将ECU集成到子系统中

将子系统集成到整车上

有关这部分内容,详见《汽车软件集成的5个层次》。

3

联调与整车级评价

汽车软件开发是个各模块或功能域协作的过程。

“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协作惯例能让分工清晰,也会让几乎不可避免的问题延后暴露。

因此,部分与整车环境依赖关系比较紧密的模块(第一类)会提前进行联调。

当然呢,安全气囊太成熟、太传统、软硬耦合程度太深了。

智驾和座舱逐渐脱离了传统汽车软件开发模式,而二者之间也有些不同。

智舱集成了大量的人机交互内容,无论是控制指令的发出,还是反馈信息的投屏,大屏正在变成人与车的I/O口,这让座舱的开发颇为困难,所谓联调或者协同验证的意义和必要性也十分显著。

总之,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趋势,联调正伴随着架构的集成化逐渐演变为对整车整体的评价。

4

开发验证受制于实车环境

仿真也是个非常古老的东西,但它的发展看起来始终有些缓慢,汽车开发的各层级开发验证,都难以离开真实的物理环境,也就是车。

而求其次自然会求来软件版本不对齐、验证负载不充分、暴露问题不及时等等各类次的问题。

受制于样件和实车的环境是汽车开发的特点,特别地,在架构融合的过渡阶段,更耦合的功能、更多的交互,会让现在这种单一仿真环境凸显出更大的问题。

5

要考虑生产

一切的软件都需要进入整车,从整车层面解决客户需求,而进入的第一步和主要步骤还是通过生产装配,特别是对于第一类软件。

原因有二:

OTA技术、流程和监管还不足够成熟,我们还不能自由OTA。

现有的标准化生产方式仍然足够安全可靠。

6

ASPICE也曾被人捧上神坛,最近一两年,大约是因为全行业灰头土脸,精致昂贵的ASPICE逐渐被人报以微笑。

7

功能安全

功能安全正在像ASPICE一样,面临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

原本呢,这部分算是传统汽车暨三大件被绕过后还剩余的技术门槛,但是,新势力进来后,先是一波高薪,两三年就培养出一大批功能安全工程师,人才多少是有点饱和了。

很显然,特别是对于第一类(与整车高度耦合或安全等级较高的模块)和第三类(智能驾驶)软件,功能安全非常重要,只是这个魔幻的阶段暂时让它无所适从。

8

全文小结

汽车软件是有些行业与产品特殊性的,本文总结了7个相互有关联的特点:

讨论总是需要在同一概念基础上的,所以首先区分了汽车软件的分类,最典型的当属车载软件,我们按照开发模式的差异性分成了4类,而行业的方向正在向非车载软件延展。

对于分布式架构和协同供应链下的车载软件,多层集成是其非常直接的特点,大体来看,从代码到整车可分为5层。

在仿真足够真实之前,出于成本的考虑,开发始终会受制于实车环境。

同样地,在OTA足够可靠之前,汽车软件不得不考虑其对生产的影响和生产对其的影响。

ASPICE和功能安全是不同性质的要求,但都是期望将行业的躁动按住一点,将开发的混乱规范一点,将安全的地位拔高一点,但是现在的环境暂时让二者难以生存。

9

写在最后

而伴随着软硬解耦和架构集中化,汽车软件的特异性会逐渐地演变,乃至消亡。

THE END
1.汽车也有操作系统吗?(上)——广义的汽车操作系统平常我们说操作系统,首先想起来的就是电脑上的操作系统windows,手机上的操作系统android,ios这些,那么汽车也有操作系统吗? 这里需要科普一下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接口,它能够让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供各种形式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https://www.yoojia.com/ask/17-12144509932127577235.html
2.一文读懂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汽车传输系统连接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汽车操作系统是运行在异构分布硬件架构上的实时安全平台软件,提供整车及部件感知、规划、控制等功能框架并向上支撑智能网联驾驶生态的软件集合,是汽车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安全、实时和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 二、汽车操作系统分类 汽车操作系统包括安全车控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和智能座舱操作系统。 https://blog.csdn.net/Anghuikeji/article/details/143185641
3.汽车行业通用的软件架构汽车软件概念汽车行业通用的软件架构 汽车软件概念 一、前言: 一般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书籍,都会有进程(Process),线程(Thread)的概念。但是在嵌入式RTOS里面,比如应用于汽车软件的OSEK/VDX Operating System Specification 2.2.3规范里没有这两个概念,有的是任务(Task)。那么这三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呢?本文阐述一下作者的理解。https://blog.51cto.com/u_16213714/11636521
4.《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报告5.0》解读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报告5.0》,本报告围绕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软件架构,探讨并关注如何在融入 AI 大模型的情况下,打造安全、可靠、稳定的开放式软件架构,以及该架构中的关键技术、实践案例与发展趋势,旨在为整车智能化软件产业链参与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https://www.eet-china.com/mp/a355280.html
5.车载电子电器架构——国产基础软件生态简介近几年,在汽车 “新四化” 趋势的带动下,软件对于汽车的重要性持续攀升。同时,汽车行业在新一代集中式 E/E 架构中的域控制器或车载计算平台所需的基础软件方面还存在空白,没有形成类似PC行业的 Windows 这种大一统,可供各家整车厂或 Tier1 使用的通用操作系统及中间件。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024/09/78548535_1101431462.shtml
6.软件业务模式研究:汽车软件供应商的四种业务形态与收费模式作为国内最早研发国产车用基础软件的企业,普华基础软件于2010年发布了国内首个自主的汽车基础软件平台及工具链产品,并于2011年通过MBtech官方认证的OSEK标准;同时,在基础软件企业中还率先通过ASPICE3流程认证,拿到德国莱茵颁发的国内首张国产AUTOSAR车控操作系统平台ISO 26262 ASIL D产品认证。2013年,普华车用基础软件平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48300292948279823
7.软件定义汽车1—概述由于自身电子设计和机器视觉的背景,早期的项目经历,让我涉猎了各领域的技术,包括电子设计、嵌入式软件、互联网全栈、移动端 app、操作系统、渲染引擎、内核驱动、工业控制现场总线等,每一个部分都不敢说有多么精通,但都经历过实际的项目。对车这个领域,并不是专业出身,之前了解并不多,但为了能理解一帮传统汽车人在https://www.jianshu.com/p/12083790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