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铸造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但传统铸造企业普遍存在生产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行业转型刻不容缓。装备制造业是福建南安的支柱产业之一,这里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不过因为3D打印,这种情况或将成为过去。
2月10日,作为泉州(南安)高端装备智造园重点入驻项目,全球首座万吨级铸造3D打印全流程智能工厂——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开始试生产。有专家表示,“3D打印+智能工厂”正在为铸造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它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将加速推动铸造行业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
3D打印与传统铸造的碰撞,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2月13日,海都记者探访了位于南安霞美的这座智能工厂。
生产制造少人工制作周期大大缩短
干净整洁的厂房、白色简洁的3D打印机、数字智能化的生产设备……13日上午11时许,当记者走进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干净整洁的环境,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传统铸造厂环境脏乱差的传统认知。
干净整洁的3D打印车间
3D打印车间只有几名工人
走进3D打印车间,记者看不到一大群工人热火朝天忙生产的情景,只有几名技术人员在6台3D打印机之间来回穿梭,看起来有点“冷清”。
技术人员只需将产品参数输入电脑,3D打印就会自动生产
铺砂器铺设砂子
3D打印机生产出来的砂芯
全数字化的生产效率提高3倍以上
“除了使用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该项目还搭建了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铸造全流程运营管控平台,集成工艺设计、工艺管理、计划管理等11个模块,实施ERP系统,并与铸造全流程运营管控平台、成形、熔炼、精整和加工智能生产单元等实现数据集成,建立生产制造过程实时可视化监控系统,对实际生产制造过程和虚拟制造过程关键参数实时监控,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泉州(南安)高端装备智造园项目负责人林良泉告诉记者,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项目总投资约2.5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一期计划投入10台3D打印机,目前有6台开始运行,去年12月安装调试,今年2月10日正式进入试生产。
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外大型的、基于3D打印的铸造全流程智能工厂并不多,该项目建成后预计能够年产高端铸件约1万吨,成为全球少有的万吨级铸造3D打印全流程智能工厂。
用于放置砂芯的智能立体仓库
“目前铸件的生产过程能够实现全数字化生产,在生产车间里,各种规格的砂芯均由机器人自动运载作业。”该负责人表示,由移载机器人、桁架机器人、砂芯表设备、立体仓库等组成的智能生产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可达到同等规模传统铸造的3倍以上。
重发展实体经济一镇有三大产业园
记者从南安获悉,装备制造业是南安市的支柱产业,为推动该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夯实当地工业基础,打造千亿产业集群,2019年,南安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南安高端装备智造园,园区的建设得到省、泉州市各级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项目列入2020年省重点建设项目,是省工信厅批复建设的泉三高端装备园的泉州园区,计划投资80亿元。
泉州(南安)高端装备制造园沙盘
“项目于2020年5月18日开工建设,目前建成15栋标准厂房,已有22家优质企业签约入驻。”园区项目负责人林良泉表示,园区采用“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市场化运营的原则,以“政府+园区运营商+民营资本”的形式投资分期建设,将建成集标准厂房、商务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3D打印中心、废砂处理中心及市政配套设施完善的省级高端装备制造示范园区,企业达产后,将成为南安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南安霞美镇尤为重视发展实体经济,除了泉州(南安)高端装备智造园,还倾力打造了机械光伏产业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及园林花卉产业园(省四大花卉基地之一),形成少见的“一镇三大产业园”。
如今,泉州(南安)高端装备智造园通过搭建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建立企业智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模式,必将引领带动南安铸造行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