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食物观”提升未来食品安全与健康内涵
2022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召开
作为全球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领域权威性与高端性并重的国际盛会,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已连续举办十三载,在促进全球食品安全、营养健康领域的深入合作和交流方面,在提升我国食品安全和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大会继续以服务政府决策和回应行业热点问题为导向,立足科技创新,汇聚全球智慧,把脉食品安全与健康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搭建政府与产业沟通合作的桥梁纽带,为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国际经验参考,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顺应三大变化
共同破解“变中求稳向好”新课题
孟素荷同时表示,“‘双轮驱动’方能使健康中国之路行稳致远。”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实践,让业内愈加清晰地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科学定义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内涵,坚定地走“三减”与功能食品相加的“双轮驱动”之路。推动食品工业健康转型,不能仅靠“三减”这一个“轮子”,而在“大食物观”目标的指引下,深挖本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依托先进技术研发具有明确健康功能的食品,是推动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轮子”。“双轮驱动”的关键在于将科学的监管放在实处,在于政策与法规的有为、到位。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在致辞中谈到,食品工业作为民生支柱型产业,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基本生活物资,还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在国民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食品工业稳定增长,为稳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食品行业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产品多元化、营养化、健康化的新需求。工信部始终坚持以食品安全为先,把保障质量安全作为促发展、惠民生工作的重点。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政策及标准,引导和支持食品生产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力度;通过不断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和大力建设追溯体系,加快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刚刚发布的《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的重点任务。工信部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贯彻实施“三品”战略为抓手,为实现中国食品工业更加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贡献力量。
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宫国强在致辞中指出,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四个最严”和“大食物观”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提升我国食品安全与营养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始终以“四个最严”为基本遵循,积极落实“最严谨的标准”要求,不断强化风险意识,把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坚守安全底线,有效维护了公众健康。一是致力于深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发布标准1419项,涵盖340余种全部食品类别,包含2万余项指标,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环节。二是致力于构建精准高效、科学权威的监测评估体系。三是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吃得营养健康。组织开展全民营养周等主题宣传活动,促进营养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下一步,将重点推进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食品安全战略实施。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二级巡视员李建伟在致辞中表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食品安全的基础保障。长期以来,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监测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监管制度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进入新阶段,中国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农产品需求正由过去吃得饱向吃得安全营养健康转变,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守底线”“搭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不断强化全程监管,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点做好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制度机制、推进社会共治4个方面的工作。
把握世界科技前沿
让中国食品安全更上层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在会上围绕“树立‘大食物观’,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蛋白”,从合成生物学及政策角度,探讨未来食品面临的任务与挑战。陈坚认为,在资源超载、环境污染、疫病多发、投入产出比低等诸多压力下,树立“大食物观”具有重要的长远和现实意义。以蛋白供给为例,预计到2050年食品蛋白需求增量为30%-50%。建立基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胞工厂的高品质蛋白生产体系,对于保障国家食品供给安全、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陈坚指出,未来的工作任重道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加强植物、动物、微生物蛋白产业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建设并完善蛋白制造产业链;加强创新蛋白食品的宣传,提升消费者的接受度;加强产品质量规格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工作。
从“科学三减”到“科学加减”
“双轮驱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此外,大会主办方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带来的“新原料、新技术助力食品安全与健康新发展”“新型食品管理前瞻”“乳品科技与儿童营养健康论坛”“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新需求与新挑战”“融合科学与行业需求的标准法规建设”“科技与政策驱动下的特殊食品行业新动态”“食品科技创新与健康老龄化”“功能声称与保健食品管理的科学衔接”等分论坛报告,让与会者在国内外专家智慧的碰撞中,开启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新思路。截至6月22日大会主会场活动结束,全网累计观看量超过240万人次。(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