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人才网

8月7日,玉溪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玉溪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计划”“人才储备计划”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玉人才办发〔2020〕3号),明确了2020年玉溪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计划”“人才储备计划”申报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那么,今年的申报项目及基本要求都有些什么?一起来看看!

一、申报项目及基本要求

(一)申报项目

1.玉溪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1)刚性(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

(2)柔性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和行业专家工作站。

2.玉溪市“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计划”:

(1)“兴玉英才计划”培养各类拔尖人才:兴玉产业领军人才、兴玉信息化及信息产业拔尖人才、兴玉技能大师、兴玉文化名家、兴玉教学名师、兴玉名医、兴玉优秀企业家、兴玉乡村振兴人才、兴玉社工人才(以下简称“九个专项”)和高端人才培养激励。

(2)2020年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项目。

(3)开展产业技能竞赛培养高技能人才项目:对获得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前三名的技能人才申报项目。

(4)扶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人才项目:玉溪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玉溪市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评选。

(5)支持总部经济企业培养经营管理人才项目:年纳税额在500万—1000万(不含1000万)和年纳税额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申报。

(6)创建玉溪“高创园”聚集高层次人才项目:支持玉溪高新区打造高层次创新创业园——“高创园”申报。

3.玉溪市“人才储备计划”:

(1)市属单位在职在编人员于2018年9月17日以后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和学位证书的。

(2)2018年9月17日以后取得社会工作者初级以上资格证书的。

(3)2018年9月17日以后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取得中职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

(4)“零门槛”落户项目:2018年9月17日以后毕业的非玉溪籍普通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玉溪(2区1市6县)落户满6个月以上的。

4.其他项目:2020年人才工作创新项目申报。

(二)申报方式

申报人(单位)根据各项目要求和各专项实施细则规定条件,填写各承办部门所提供的申报表格,按时向各承办部门进行申报。

(三)申报要求

2.申报人根据个人情况,在玉溪市“三个计划”各专项年度申报中择一申报,且不得以同一成果(项目)重复申报。除“高端人才培养激励”专项外,若同时申报多个项目的,取消本年度所有项目申报资格。

4.申报人员在填报申报书以及提供相应支撑材料时,要体现“代表作”思想,突出本人取得的标志性、高质量成果,以及与申报专项关联性强、契合度高的信息和材料。

5.各项目承办主管部门在审核评价中,要突出凭能力、实绩、价值、贡献及示范效应等导向,注重考察人才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创新价值、履职绩效、成果贡献,不简单地“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身份”评价人才。

三、各项目市直牵头部门联系方式

(一)玉溪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1.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

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

联系人:钱舒娴

2.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

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联系人:普艺苑

3.刚性(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专项

责任部门:市科技局

联系人:善榆峰

4.新建市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

联系人:殷浩然

5.新建卫生行业专家工作站

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

联系人:赵从瑛

6.新建教育体育行业专家工作站

责任部门: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人:周洁

(二)玉溪市“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计划”

1.兴玉产业领军人才专项

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

联系人:马开雯

2.兴玉信息化及信息产业拔尖人才专项

责任部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人:车炜

3.兴玉技能大师专项

联系人:白晓东

4.兴玉文化名家专项

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

联系人:郑伟民

5.兴玉教学名师专项

6.兴玉名医专项

7.兴玉优秀企业家专项

8.兴玉乡村振兴人才专项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万世明

9.兴玉社工人才专项

责任部门:市民政局

联系人:马春花

10.高端人才培养激励

11.2020年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项目

联系人:陈曦

12.获得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前三名的技能人才申报项目

13.玉溪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项目

联系人:李连兴

14.玉溪市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项目

联系人:黄莲英

15.支持总部经济企业培养经营管理人才项目

16.玉溪高新区“高创园”项目

责任部门:玉溪高新区

联系人:陈洪骥

(三)玉溪市“人才储备计划”

1.市属单位在职干部专业化学历教育项目

2.社会工作者取得资格证书项目

3.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取得中职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项目

THE END
1.乡村振兴要做好产才融合这篇大文章比如发展特色产业时,可以围绕产业发展引进和培育相关人才,尝试“企业+项目+人才”模式“靶向”引才,“点对点”化解产业发展难题。针对乡村产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够强的特点,可以着重建立人才引育平台,培养引进一批懂农业项目规划的新型职业农民,并通过搭建农业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孵化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68232
2.助力培养新时代农村人才——中国青年网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助力培养新时代农村人才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城市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人才缺失成为导致乡村发展受到阻碍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中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如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cunguan.youth.cn/cgxw/202407/t20240721_15393621.htm
3.关于做好乡村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建议(第567号)的答复沈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人才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沈阳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大局,紧密结合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各阶段任务,创新乡村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评价、保障和服务等方面举措,加强乡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https://nyncj.shenyang.gov.cn/zwgk/fdzdgknr/jyta/rdjy/202312/t20231221_4578074.html
4.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措施12篇(全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措施 第1篇 (一)农村实用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保证。 我国农村实用人才极度缺乏,截至2006年,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不足600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0.6%。在文化素质方面,现有农村就业人口中初中以下学历占80%左右,高中程度的占9.7%,中专程度的占2%,大专以上的仅占0.5%,受过专门职业技术教育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e7y1rnm.html
5.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通用8篇)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乡村级干部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准。着力培养农村专业人才,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授课,辅导与农业农村推广相结合,帮助他们成为各地带头创业致富的农村优秀干部和人才。 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05431.html
6.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推进策略调查反映:“农村所需人才,主要有农业技术与经营人才、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人才、乡村教师、乡村医师、各种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人、农村基层干部等。”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据统计,职业院校的学生70%以上来自农村,涉农专业毕业生在农业一线就业比例为30%左右。职业教育在构建“招得来、教得好、下得去、留得http://www.mve.cn/html/2023/zhzj-jt_0416/51111.html
7.广州日报数字报如何加强地方农业人才培养?“地方院校应加大涉农专业的招生,加强地方农业产业人才的培养。”谢青梅建议,一方面,教育部门能会同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地方产业(县域)发展情况,要求地方职业院校适当设置涉农专业;另一方面,加大地方职业院校中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https://gzdaily.dayoo.com/pc/html/2024-02/29/content_867_851095.htm
8.苏州人才政策申报时间公布!姑苏卫生人才计划申报别错过!其中姑苏卫生人才计划申报将于今年5月开启详细情况如下↓↓↓姑苏卫生人才计划5月人才引进1.资金支持:最高250万元安家补贴和500万元科研项目资助。2.政策支持:购买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受缴存时间限制,按缴存基数计算可贷额度,贷款额度可放宽至最高限额的4倍。分层培养给予最高15万元一次性奖励和100万元科研https://jy.lnutcm.edu.cn/detail/news?id=798359&type_id=4036
9.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头雁”研学行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广东已连续两年进行乡村工匠专业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工作,这是积极贯彻“百千万工程”精神,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助于挖掘农村人才潜能,激励农业人才成长,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帮助广东农业农村实用人才更具体了解“https://www.nfncb.cn/index.php/yaowen/38347.html
10.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人才困境及教育应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可衔接好高等院校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开展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强化培训,鼓励并支持相关培训机构、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创业服务企业以及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共同参与开发适合学生的农村就业创业培训项目,并给予一定的培训补贴。第五,涉农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只依靠涉农高等院校,还要依托综合性大学,发挥其在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914/19434812.shtml
11.聚焦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积极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学校将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眼农村三产交叉融合,针对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绿色农业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农科教融合,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高质量助推农业强国建设。http://www.tech.net.cn/hyphone/newsshow.html?column=106&id=102007
12.乡村产业发展与经营型人才培养方案.pptx经营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现状02 0102经营型人才的概念及特点这类人才在乡村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有效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经营型人才是指具备市场分析、经营管理、资源整合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们通常具备创新思维、战略眼光和领导力等特质。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08/5011202043011022.shtm
13.乡村振兴家庭农抄营人才“校村企”联合培养路径研究家庭农场作为新兴的农业经营模式之一,对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该模式还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经营水平低下等问题,“校村企”联合培养家庭农场经营人才,有助于提升农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成为破解家庭农场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301219
14.关于加强粤东西北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五)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各地政府要提高认识,把农业农村人才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在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进修等方面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完善政府、企业、农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此文为民建广东省委在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交的集体提案)https://mail.cndca.org.cn/mjzy/lxzn/czyz/jyxc/182703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