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农具

1、走进历史的中国传统农具(组图)走进历史的中国传统农具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农民们一直使用最传统的工具,在一成不变的土地上重复着同样的简单的辛苦的低效的劳动,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子孙后代。直到近30多年来,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先进的科学技术涌入农村,才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方法,传统的农具逐渐下岗,走进了历史,走进了博物馆。目睹这些旧物件,勾起了我们儿时的记忆,感叹先辈们劳作的艰辛耕牛(雕塑)二:为一+用于代虫最*用的如:F杆秤、斗楼(耦子)萝、擦床牛套小推车石碾中国传统农具陈列:中国传统农具陈列是一个最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题材的陈列。传统农具是中

3、0平方米,主展线98延米,文物展品150多件套。步入传统农具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曲辕犁的雕塑,其背后是以我国古代耕织图为素材的镂空剪纸造型。雕塑后面的背景墙,采用汉代画像砖石的农耕题材,用镂空的技法来表现一幅幅远古时期的农耕画面。紧接着参观传统农具陈列的第一个陈列单元耕地整地农具北方在农田耕种时,创造了耕、耙、耨等一套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并创制了一批抗旱保埔耕作器具和技术。这套技术体系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定型。这里展出的有直辕犁、耙、耨等北方耕地工具。在南方,一套适宜水田耕作的农具一一曲辕犁、水田耙和秒相继被创造出来,并以此形成了以耕、耙、秒为中心的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里展出的有

4、曲辕犁、水田耙、砂等南方耕地工具。这个春耕景观是一个复制南方春耕场面的微缩景观,主要塑造了南方初春劳作的场景,有正在水田中耕犁田、耙田、秒田的农夫,有正在拨秧插秧的农妇,还有用龙骨车提水的农夫,远处有放牛和担秧的人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南方早春田园耕作景象。第二单元陈列的是播种农具。在平整好土地后,就需要开始播下种子。西汉以前,播种都用手工。西汉武帝时发明了楼车,改变了手工播种方式,是播种工具的重大进步。这是世界上最早最有效率的条播机,比西方的条播机早1700多年,而西方的条播机还是受到中国的楼车启发而制成的。北方的播种农具除楼车外,还有点葫芦,又名窍瓠。用瓠的硬壳制成。中间穿一中空木

6、爪(竹管制成的指套)等。第四单元陈列灌溉工具。最初的浇灌工具就是瓮、缶、罐之类的陶质器具。后来发明了多种灌溉农具,主要有桔松、庠斗、辘轮、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展柜第五单元陈列收获农具。包括收割、脱粒、清选用具。如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茎杆的镰刀、收割谷物穗头的爪镰以及割麦的麦彩、聚拢麦秸的麦绰、盛装麦禾的麦笼组成的联合加工工具。L收获工具展和第六个单元陈列运输工具。我国最早和普遍使用的运输工具应是禾担、背篓、筐、驮具这些简单的运输工具。在平原、丘陵地区运输量大的主要以车为主。这里陈列了各式各样的运输车。运前工具展柜第七个单元陈列脱粒农具。最原始的脱粒方法是用手搓磨谷穗,以后用木棍敲打,

7、接着出现了技枷。再以后,北方用碌磕碾压谷穗脱粒。而南方则在攒桶上拨打水稻脱粒,有的地方也使用技枷和碌磕。脱粒后又有木锹、簸箕等扬场工具用以清除杂物。西汉时又发明了胸扇,大大加快了清除的速度。在这里陈列了一个收获景观。这个景观以北方山村为题材来制作的景观模型。远处麦田中农夫持镰割麦,一马车装满麦子行进在通向场院的路上;在场院几个持槌枷打麦脱粒,一人摇风扇车手柄,二人挑担向麦仓走去,描写一幅典型北方场院劳作场景。脱粒工具展柜第八个单元陈列加工工具。这里陈列这各类加工工具,有结构简单的原始加工工具,也有结构复杂的水力、畜力加工机具。一粮食加工工具展柜第九个单元陈列称量器具和储藏设施。农村粮

8、食称量工具主要有杆秤和升、斗、斛。储藏器具,新石器时代,贮粮主要为陶瓮,后来出现了地下窖藏。秦汉时期,粮食储藏又发展为地上仓贮,主要设施有:仓、凰庾和困等。此外,九号馆南侧的园林中设有石磨展区,这里集中摆放着从各地收集到的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石磨,让你大开眼界。你可以亲自动手推一推石磨,体验一下劳动的辛劳和快乐。三、传统木工刨及其使用家具制作的合缝,各种线形制作的大气和规矩与否,都表现在木工刨子的制作和正确使用方面。手工刨种类多,作用于木料的粗刨、细刨、净料、净光、起线、刨槽、刨圆等方面的制作工艺。(一)手工刨的组成手工刨是传统古家具制作的一种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两部分构成。刨刃是金属锻

9、制而成的,刨床是木制的。手工刨刨削的过程,就是刨刃在刨床的向前运动中不断地切削木材的过程。把木材表面刨光或加工方正叫刨料。木料画线、凿棒、锯棒后再进行刨削叫净料。家具结构组合后,全面刨削平整叫净光。刨刃在不断地切削木料的过程中,木料产生较大的摩擦会反作用于刨刃切削的刃口部,这使刨刃口发热变钝。如果木质越硬,刨刃口的变钝越快。如果木料表面的杂物多,也能使刨刃口的锋利变钝。所以选择刨刃,要挑选刚性好和热处理好的刃片。事实上,刨刃锻造时,刃身是用普通碳素钢(含铁量大),刃部锻制薄薄的一层工具钢淬火粘合,经过机械磨平裁齐,再经热处理后刃部就会软硬适中,即可使用。如果热处理后淬火太硬,刨刃刚性硬

10、,而且不易磨砺,遇到硬物容易破损崩口。热处理后淬火太软,刨刃软容易卷口,而且不能耐久使用,刃口很快会变钝。所以,刨刃的优劣最好以磨砺刨刃后观察。好的刨刃,刃口锻制成薄薄的贴钢,出现的是薄匀发亮的现象,刃身的底铁是发暗灰色,刃身和刃口淬火的粘合显得很是坚实。注意的是:劣质刃口的底铁和刃口钢一个样子的发暗颜色,或是全部发亮,这两种情况的刨刃都不易磨砺。(二)手工刨的种类手工刨包括常用刨和专用刨。常用刨分为中粗刨、细长刨、细短刨等。专用刨是为制作特殊工艺要求所使用的刨子,专用刨包括轴刨、线刨等。轴刨又包括铁柄刨、圆底轴刨、双重轴刨、内圆刨、外圆刨等。线刨又包括拆口刨、槽刨、凹线刨、圆

11、线刨、单线刨等多种。1、中长刨:用于一般加工,粗加工表面,工艺要求一般的工件。2、细长刨:用于精细加工,拼缝及工艺要求高的面板净光。3、粗短刨:常用于刨削木材粗糙的表面。4、细短刨:常用于刨削工艺要求较高的木材表面(三)手工刨的使用1、刨刃的调整安装刨刃时,先将刨刃与盖铁配合好,控制好两者刃口间距离,然后将它插入刨身中。刃口接近刨底,加上楔木,稍往下压,左手捏在刨底的左侧棱角中,大拇指质量捏住楔木、盖铁和刨刃,用锤校正刃口,使刃口露出刨屑槽。刃口露出多少是与刨削量成正比的,粗刨多一些,细刨少一些。检查刨刃的露出量,可用左手拿起刨来,底面向上,用单眼向后看去,就可以察觉。如果露出部分不适当

12、,可以轻敲刨刃上端。如果露出太多,需要回进一些,就轻敲刨身尾部。如果刃口一角突出,只须轻敲刨刃同角的上端侧面即可。2、推刨要点推刨时,左右手的食指伸出向前压住刨身,拇指压住刨刃的后部,其余各指及手掌紧捏手柄。刨身要放平,两手用力均匀。向前推刨时,两手大拇指需加大力量,两个食指略加压力,推至前端时,压力逐渐减小,至不用压力为止。退回时用手将刨身后部略微提起,以免刃口在木料面上拖磨,容易迟钝。刨长料时,应该是左脚在前,然后右脚跟上。二在刨长料前,要先看一下所刨的面是里材还是外材,一般情况里材较外材洁净,纹理清楚。如果是里材,应顺着树根到树梢的方向刨削,外材则应顺着树梢到树根的方向刨削。这样顺着

13、木材纹理的方向,刨削比较省力。否则,容易呛槎”,既粗糙不平,又非常费力。下刨时,刨底应该紧贴在木料表面上,开始不要把刨头翘起,刨到端头时,不要使刨头低下(俗称磕头)。否则,刨出来的木料表面,其中间部分就会凸出不平,这是初学者的通病,必须注意纠正。3、刨的修理(1)刨刃的研磨:刨刃用久了,尤其是刨削硬质木料和有节疤的木料以后,很容易变钝或者缺口,因此需要研磨。研磨刨刃时,用右手紧捏刨刃上端,左手的食指和中指紧压刨刃,使刨刃斜面与磨石密贴,在磨石中前后推动。磨时要勤浇水,及时冲去磨石上的泥浆;也不要总在一处磨,以保持磨石平整。刨刃与磨石间的夹角不要变动,以保证刨刃斜面平正。磨好后的刃锋,看起来是一条极细微的黑线(不应该是白线),刃口处发乌青色。刨刃斜面磨好后,将刨刃的两角在磨石上略磨几下,再

THE END
1.学术前沿李伯重指出,以往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常常过分强调某种高效率、节省劳动的新农具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受到西欧经验的影响。如有人将江东犁视为唐宋经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将铁搭视为明清农业生产力停滞不前乃至衰落的重要证据,事实上,就江南而言,明代发明的铁搭,虽然结构简单,效率不高,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却有很好的效果https://iqh.ruc.edu.cn/xsqy/b0cb89992cbb40499194197c15d9a285.htm
2.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具的发明和使用(2)免文内容包括 中国农业 农业 考古 收获 使用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qita/391892.html
3.中国农具的发展历程(椟栌)秦,汉代较为普遍。(翻土农具) (翻车)东汉。(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 (水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农业灌溉工具) (水转筒车)隋朝兴盛于唐。(农业灌溉工具) (浙碓)大约元代。(翻土农具) (代耕架)源于唐代,改进于明。(人力牵引的耕地机械) https://www.meipian.cn/233jmfkw
4.我国古代农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青铜时代,我国农具的种类较以前变化不大,耒耜仍然是使用最广泛的翻土农具。但是,牛耕在商代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件大事。江西大洋洲商墓(一说是祀坑)出土的青铜犁头,为我国牛耕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可以佐证甲骨文中有关犁耕的记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903/16/8250148_858902173.shtml
5.农具购买批发价格优质货源免费查询更多农具购买详细参数、实时报价、行情走势、优质商品批发/供应信息等,您还可以发布询价信息。https://b2b.baidu.com/slist/0c60771670730b3b
6.·高东乡志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和群众 组织(59) 第三节中国国民党(66) 第四节军事武装(67) 第五节社会治安(68) 第六节民政司法(70) 第三章农业(74) 第一节土地改革(76) 第二节农业合作化(77) 第三节人民公社(78) 第四节农业生产责任制(79) 第五节农业机构(79) http://szb.pudong.gov.cn/pdszb_pddfz_zz/2014-04-27/Detail_541472.htm
7.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是怎样开始的?究其原因,部分学者认为缺乏知识文化严重阻碍了农民对新农具的接受能力,也有学者认为农民沿袭父辈耕作经验,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在应对外界风险时的承受能力极其微弱,只允许其在现有生产结构内部进行某些微小比例的调整。诚然,中国农民长期囿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而没有创新的思维和突破的能力,但这一特点不能简单归结为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22-02-10/73806.html
8.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革命实践与社会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革命实践与社会主义乡村建设 [摘要]20世纪50年代,国家通过乡村组织建设为农业革命实践提供了制度保证,以广大群众参与为主体的农具革新成为农业革命实践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在生产领域开展的农具革新工作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中,对于促进农村的组织建设、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http://hprc.cssn.cn/gsyj/zzs/zgtssh/202308/t20230816_5679055.html
9.农具农具(1) 农具,指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也称农用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就各个地域而言、不同的环境而言、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历朝历代农具都不断得到创https://baike.sogou.com/v628381.htm
10.农机网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网(www.nongjx.com)专业为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企业提供行业资讯、技术、产品、商机、展会等信息,同时提供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企业直播和线上展会、网络推广等服务,力争把农机网打造成让用户满意的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行业 “互联网+”服务https://www.nongjx.com/
11.农机网站中国农机行业网站提供农业机械(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微耕机等)产品和企业信息,同时提供农机行业博客以及农机化信息网新闻、农机补贴政策,农机视频以及图片等信息http://www.nongjitong.com/
12.农业机械品牌十大排名农业机械十大品牌排行榜有哪些中国品牌网旗下农业机械十大品牌排行榜页面为您推荐十大农业机械品牌榜单,经过统计有10家品牌成功入选农业机械十大品牌排行榜。排名前十名分别是:东方红、LOVOL雷沃、JohnDeere约翰迪尔、Kubota久保田、WUZHENG五征、时风、STIHL斯蒂尔、Husqvarna富世华、Topsun托普盛、Shttps://mip.chinapp.com/brand/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