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怎么做?浙江为你“划重点”新闻频道

中国小康网讯记者周宇实习记者李亚玲报道在遂昌县王村口镇,红色研学队伍里孩子欢笑声不断;在安吉县夏阳村露营地,游客们远离喧嚣,亲近自然;在临安芙蕖小筑民宿,秧田抓泥鳅亲子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着……后疫情时代,文旅行业按下“暂停键”,但这样的场景正在浙江乡村上演。

有这样一组硬数据,显示出浙江乡村旅游发展态势持续向好。2017年以来,全省景区村庄共接待游客13.6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32亿元,全省农民收入中旅游贡献率达11.5%,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规模超千亿。

那么,浙江文旅是如何逆势上扬?如何在乡村舞台上成功“破圈”?本刊记者为此专程走访了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正厅长级)芮宏。

图:芮宏与赖惠能探讨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品牌如何打造?

“很多村旅游基础设施还比较滞后,存在跟风、模仿、雷同的问题,整体上对本地文化的挖掘是不够的,缺乏核心竞争力。”芮宏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应‘以农为本,以乡为荣’。”他认为,乡村之美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乡村旅游需要回归农村、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让游客记得住乡愁。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应尊重村庄差异和特色,保护其原有基本格局、肌理与风貌,做出地域特色主题,要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服务,让都市人沉浸于诗意的山水田园,有效变资源价值为产业优势。

如何打造差异化旅游品牌?浙江在实践中已涌现了许多经验案例。

作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的初探者,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打造的“文化牌”别具一格。通过打造“坐亦禅、行亦禅”的禅村十景,设计“径灵子”文化IP、举办中国茶圣节等活动,让禅茶文化“活”起来。“我们成立了径山禅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对‘禅’‘茶’两大优势特色资源的品牌打造,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径山村党总支书记俞荣华说道。目前,径山村已有精品民宿12家,农家乐经营户70余户,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多万元,人均收入接近5万元。

近年来,绍兴新昌凭借诗路遗迹和自然山水,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目前,新昌已创成省A级景区村庄175个,其中3A级32个,景区镇实现全覆盖。”新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高雪军说。

而在湖州市德清县,乡村旅游最响亮的品牌是民宿。湖州市德清县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国亮认为,乡村旅游民宿要有所转型,德清以“民宿+旅游”作为主打品牌,探索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之路。近年来,莫干山成功培育了裸心谷、郡安里、法国山居等一批有国际水准的度假酒店,带动中高端民宿集群发展,打响了莫干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是被CNN列为除长城外,中国必去15个特色地之一;被《纽约时报》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45个旅行目的地之一。

乡村旅游运营难点怎么破?

那么,浙江该如何打破乡村运营的难题?

“要积极探索开发‘政府+村集体’‘工商资本+村集体’等经营模式。”芮宏指出,一定要提升市场意识,应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培训,实现县、镇、村、经营主体“四方”联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计划策略,来提升乡村运营能力。

作为乡村文旅运营的初探者,杭州市临安区首创的“村落景区运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村+合作社”的运营架构,鼓励专业运营团队进驻乡村,实现公司与村民共建共享。2017年,临安首开先河引进“乡村运营师”,开启“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新模式。5年来,通过乡村运营,临安16个村落景区共完成落户项目70个,总投资达5.2亿元,吸引返乡青年130余人,各类手工匠人参与业态运营183人,增加村民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旅游收入1.05亿元,村集体增收408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1.2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乡村旅游“抱团”发展是趋势。余杭区径山镇通过村村合伙、村企携手、村民共建行动,聚集起乡村“合伙人”,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原则,成立了以径山村、小古城村、前溪村为核心村的3个“乡村新社区”,并带动全域15个村(社区),探索“抱团连片发展”之路。“近两年径山镇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近2000万元。”余杭区副区长许玲娣说道。

芮宏告诉记者,今年,浙江文旅部门将制订《浙江省乡村旅游促进办法》,实施乡村文旅运营“五百计划”,推出100个乡村创客团队,引驻100个运营团队,打造100个运营品牌,培训100个村支书,培育100个运营师,为乡村旅游运营持续助力。

浙江经验的背后支撑是什么?

2017年,浙江提出“万村景区化”战略,浙江把标准制定作为基础工作,通过“旅游+”推进景区村庄融合发展,从乡村的环境与景观、设施与服务、产品与业态、治理与保障水平等方面进行提升,优化旅游供给、深化文化挖掘与转化、强化品牌建设与推广,让“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美丽村庄在浙江遍地开花。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已累计创成A级景区村11531个,覆盖率达56.5%。

安吉余村是景区村庄建设的“佼佼者”。近年来,余村从“村庄”到“景区”,让当地村民当“主角”,成为余村的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从关停矿山到环境整治,生态旅游带动了余村农家乐、民宿的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余村村集体年收入达8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700元增长到6.1万元,乡村旅游总收入5000多万元。

“今年五月,浙江已经启动了景区村庄2.0版建设,在万村景区化的基础上,打造新时代旅游休闲乡村。”芮宏向记者介绍,预计到2025年,浙江将推出300家左右金3A景区村庄,打造中国乡村景区化的“重要窗口”,营造百姓和游客心中的“精神原乡”。

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单元,浙江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民宿评定唯一试点省,始终立于发展的潮头。如浙江省政府率先发布《关于确定民宿范围和条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民宿发展;承担起草首个国家民宿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率先制定发布高于行业标准的《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浙江地方标准,填补行业空白。截至目前,全省拥有民宿1.9万余家,其中等级民宿858家,总床位超20万张,年营业收入超80亿元。

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芮宏告诉记者,接下来,浙江将实施“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效整合闲置宅基地、空置房产、山林农田等资源,盘活乡村存量资产,充分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连片规划引入社会资本,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绿色康养、文化创意等兴业富民多元业态。

THE END
1.乡村旅游如何助推乡村振兴文化产业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增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重视生态保护。一方面,需要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对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还需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教育,让游客理解并尊重当地生物多样性,为其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5. 如何确保项目能够长期运行? https://www.hmpzcwadb.cn/guo-lv-she-bei/516050.html
2.农村商机好项目有哪些?怎么找到适合农村做的项目怎么找到适合农村做的项目 农村商机好项目众多,涵盖了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服务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项目推荐以及找到适合农村做的项目的方法: 网购你是直接下单吗?还是说用别人的口令和链接下单?千万不要这么做了,网购是可以领取隐藏优惠券和高额返佣的。如果你直接下单的话https://www.jianshu.com/p/aba03c9b4ccb
3.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全球23个国家地区乡村振兴模式案例汇集生态环境型模式是以绿色、环保理念为依托,强调将乡村社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休闲价值、旅游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相结合,从而改善乡村生活质量,满足地方发展需求。生态环境型模式在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以及乡村建设已经达到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比较适用,也是农村现代化的样板。 https://cxcyrh.tjau.edu.cn/info/1064/1433.htm
4.上海美丽乡村,能吸引人一去再去,住上几天吗?看看这个初代“网红村“毛桥集市”初获成功之后,毛桥村还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业,同时致力于探索更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为游客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余,也为社会资本提供适宜落地发展的营商环境。如今,社会资本在毛桥村共计投入约1.6亿元,愚农庄园、和沁园茶室等一批优质文化旅游项目相继落户毛桥。 https://www.jfdaily.com.cn/news/detail?id=395043
5.德润安康文明花开春节期间,秦巴文化生态旅游区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四方来客。为了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帮助游客更好地游览景区,同时也传播文明旅游的理念,景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在各个景点设置了服务咨询点,志愿者们在这些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信息咨询、秩序维护、文明宣传等。同时志愿[更多详细] 汉滨区安火路社区“http://www.akxw.cn/s/drak/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