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远离城市喧嚣的小村庄旅游,现在可是火得一塌糊涂!想想看,就在几年前,乡村旅游还只是小众的爱好。但转眼间,它已经变成了推动经济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拿2019年来说,乡村旅游的收入占到了咱们国家GDP的5.8%!就算遇到了疫情这样的大挑战,乡村旅游还是像打不死的小强,2024年一季度又强势回归,占GDP的比例回升到了5.1%。
根据《2024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白皮书》,这个行业不仅让咱们的钱包鼓起来,还让那些古老的文化和自然风光焕发了新生。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一季度农村地区接待游客近8亿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
2023年中国乡村旅游业产值超九干亿元,旅游业对乡村经济振兴意义重大。
2023年农民人均旅游产值达1903元,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
2024年一季度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8%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旅游业直接及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六干万个,是创造农民就业岗位的重要产业。
80后与90后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游客群体,00后对乡村旅游越来越感兴趣。
休闲放松、美食打卡及亲近自然是游客乡村游的核心诉求,“短暂躺平”成为新的旅行目的。
项目规划不合理、定位模糊、脱离乡村特色、营销能力弱及缺乏专业人才,是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挑战。
发展乡村旅游要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立体化营销打造本地旅游IP,以城市带动周边乡村游。
1、游客:本地+异地
对于乡村旅游项目来说,在规划和建设初期,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的目标游客是来自本地的周末游游客,还是来自全国其他城市的异地游客,这两类游客对项目的需求、偏好、体验及需要的周边服务差异巨大。
2、策略:城市+农村,以城市带动乡村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来说,单个项目的单打独斗,很难在潜在游客群体中形成品牌效应,必须在城市文旅局层面形成大的旅游宣传策略,通过城市旅游及乡村旅游协同发展,以城市旅游的外溢带动乡村旅游,以大景点带动小景点,最终实现城市旅游及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3、景区:大IP+小IP,以大旅游IP
带动小旅游景点
通过旅游大IP吸引游客,通过旅游小IP,让游客体验更加多样化更加个性化,达到超出预期的体验。城市通过集中力量打造少数大旅游IP,将异地游客吸引来,然后带动分布在乡村的各类旅游项目不断出圈,成为新的旅游IP,实现良性循环。
4、特色:最大特色就是让游客超越预期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为精神需求消费的行为,无论什么样的旅游项目在形势、内容和风景上有多大的差异,最终的归宿都是要让游客感受到被尊重、被善待、被欢迎,无论是乡村旅游还是城市旅游都需要与游客产生情感链接与共鸣,让游客感到旅游体验超出预期,这样旅游业才能做出品牌、打造出IP、形成长久的效益。
5、营销:立体化营销
营销在当下的旅游行业中越来越重要,乡村旅游要想发展,必须要加强全域营销、立体化营销的能力建设,通过主动出击制造营销事件,将本地的特色旅游项目推介给潜在的用户,不断积累旅游品牌口碑,最终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IP。
发展乡村旅游”1+1+1+X”方法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域获益。
1、一个由政府牵头的全域旅游营销服务策略
统筹制定全域旅游营销的整体策略对接重要营销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争取流量支持规范本地旅游服务商经营,严肃处理各类侵害游客利益及营销游客旅游体验的商家,让游客玩开心、玩舒心、玩的放心。紧盯本地旅游舆情事件,快速积极透明的处理,正确的舆情处理方式能给本地旅游增加美誉度,反之则会让本地旅游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2、一个美好有号召力的旅游大IP
重点打造一个在(美景、美食、历史、文化、人文)等某一项中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或非常知名的历史人文元素的大旅游P,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旅游大IP。通过旅游大IP吸引大量游客,从而带动本地各类旅游实体的发展。
3、一批能提供优质旅游服务的商家
4、相信未知力量:有时候火的莫名其妙
乡村旅游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能力建设及运营宣传后,发现乡村旅游项目并未如预期那样火爆,但乡村旅游仍然要提供高标准的旅游体验,量变引起质变,甚至有时一个景区、一个地方就被未知的力量突然带火爆,当这泼天的富贵降临时,只有平时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地方可以接得住。
艾格农业创立于1999年,是中国领先的农业食品领域专业咨询及投融资服务机构,通过25年的数据和经验积累,致力于为政府、企业、机构等客户提供顶层设计、产业研究、市场调研、战略咨询及投融资专业服务。旗下艾格资本管理7只基金,发掘具有成长潜力的涉农企业,完成引导性直接投资近20亿元,融资服务金额超50亿元,多个投资项目已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