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三农推出“丰收大片”征集活动,助力农民发掘网络“新农具”IT

8月23日上午,2019“庆丰收消费季”和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启动仪式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召开。农业农村部领导,人民日报社领导,广校体协、农影中心、农业出版社、信息中心、规划院等单位代表,人民网代表,农民手机培训联盟企业负责人,阿里、快手等各大平台企业代表,农村电商达人典型代表,70个村代表等参加。

启动仪式上,快手科技副总裁王强作为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联盟代表发表讲话,他表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同时倡议全社会企业界同仁要身体力行宣传和销售优质农产品,要肩挑责任着力提升农民手机应用能力,要胸怀爱心营造服务“三农”良好社会氛围,全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企业的智慧和力量。

快手科技副总裁王强作为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联盟代表发表讲话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并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农民手机技能培训工作,快手三农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CCTV-17)联合开展了“手机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主题活动。快手三农将利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快手政务号(快手ID:Ngxwl521)发起话题“我的第一个丰收大片”,面向全国展开短视频征集。

活动以农业农村部遴选的70个线下培训村庄为重点,手机培训人员将指导并发动当地农民使用短视频平台,教会农民拍摄当地风土人情、物产美景。优质视频将获得快手三农创作者扶持流量包以及持续的1对1运营辅导,帮助农民真正走上新媒体平台,实现农产品出村进城,树立短视频电商标杆,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于维盛(快手ID:a885415149)担任中国草莓第一镇“马家岗草莓”的总技术指导老师多年,从深入村庄开展讲座,到电视台举办直播,于老师深感传统的传播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农户的技术需求,他接触到快手后,发掘到平台在传播知识时的直接、高效、普世化,一方面上传200多个“小视频教材”,一方面经常进行技术直播与互动,借此来把他46年的草莓技术研究成果推向千家万户。

三农内容作为快手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在快手上形成良好的农业知识教育生态,不久前,快手推出了“教育生态合伙人计划”,邀请优秀的短视频知识生产者进驻,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优秀的农业知识专家。快手的短视频平台独特的传播优势打破了城市与乡村的交流屏障,许多农民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原汁原味地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获得大量网友喜欢,带动了所在地区土特产、文化产品销售,增加了当地旅游产业收入,因此教会农民使用手机并通过手机提高应用新技术、增收致富的能力尤为重要。

快手教育生态负责人涂志军表示,快手将累计拿出百亿流量对这些优秀的专家进行扶持,帮助他们通过短视频传播实用的农技和农产品销售的知识,全面助力农民手机技能培训工作,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THE END
1.亚洲农民的农具和用具mov格式视频下载正版视频编号04c17l摄图网为设计师提供正版视频素材:亚洲农民的农具和用具视频素材,农业,背景,设备,农场,农场主,农事,满,花园,园丁,园艺,幸福,佃户租种的土地,隔离,陆地,物体,老,人,铲子,起立,器具,工具,白色,女人,使工作等,你现在浏览的正版视频编号04c17l,搜索视频就来摄图新视界https://xsj.699pic.com/shipin/04c17l.html
2.农村深度“触网”农民成不拼颜值的“网红”新闻频道农村深度“触网”让手机成为“新农具”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地区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我国农村地区网民规模不断增加,手机已逐渐成为不少农民发展生产的“新农具”。同时,这也为农民“网红”讲好农村故事、传播最真实的乡村声音打开了一扇大门。 https://news.cctv.com/2018/10/05/ARTIWQTBdfTDOIvmd56FJrM3181005.shtml
3.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是怎样开始的?究其原因,部分学者认为缺乏知识文化严重阻碍了农民对新农具的接受能力,也有学者认为农民沿袭父辈耕作经验,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在应对外界风险时的承受能力极其微弱,只允许其在现有生产结构内部进行某些微小比例的调整。诚然,中国农民长期囿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而没有创新的思维和突破的能力,但这一特点不能简单归结为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22-02-10/73806.html
4.乌鲁木齐晚报走进乡村看振兴丨耕耘在春天——走进田间看乌鲁木齐市乡村五月的乌鲁木齐,从南山到北郊,从达坂城到高新区(新市区)和米东区,在广袤的乡村田野上,机械穿梭、农民劳作,一派乡村生产美景正徐徐展开。 良种从实验室来到农田,农业引入人工AI技术,“新农人”助力新农业,农旅融合种出新景观……乌鲁木齐市乡村振兴迈上“快车道”,展现出新图景。 http://www.xaas.ac.cn/info/2065/9348.htm
5.人民日报关注“蔬菜之乡”寿光:老菜农用上了“新农具”3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文《老菜农用上了“新农具”》,报道称,在“蔬菜之乡”寿光,越来越多的农民用物联网等新技术种菜,全市遍布17.3万个大棚,智能化装备普及率达到80%,年产蔬菜450万吨,大部分以品牌形式进入全国各地商超。以下是报道全文: https://m.jnnews.tv/p/80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