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助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探究消费导刊杂志官网

关键词:“直播助农”;农产品上行;乡村振兴

0引言

直播带货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尤其是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的网络营销。“直播助农”是指个体、企业、政府通过网络进行农产品的营销,从而解决农产品的逆向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转型[1]。自2019年起,随着政府的扶持和网络平台的推动,直播带货逐步进入农产品的市场,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扶贫方式。

1“直播助农”的现状

农民、商家、网红、明星以及部分当地政府的领导都在利用网络进行产品的营销。淘宝在今年三月正式推出“村播计划”,与国内百余个乡镇结成了“网络直播联盟”,以培养“农户”为目标,带动当地的农业生产。淘宝直播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22年一季度,涉及31省、自治区的农业直播共计140万个,超过2000多个,共有超过60000个“新农人”参与到现场的农业现场。另外,最近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了“利用因特网推进农业工业的发展”和“提高农产品销售”。“直播助农”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2020年两会上,“电商”带动农民增收是后疫情期间经济复苏的一个重点议题。

2乡村振兴背景下“直播助农”模式的重要意义

2021年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一年。网络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网络销售平台,现阶段“互联网+”模式的营销模式的创新于发展,营销渠道的不断扩宽,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产业链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不断地促进了农村的特色产业链的发展,创建了不少“电商+”的多元化的模式,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企业、网红等通过互联网技术不断的为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农产品线上销售也出现的鼎盛的局面。统计数字表明,在2019年上半年,全国农业网上销售收入接近93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1%。网络技术为乡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会。通过整合文字、听觉、视觉等多种媒体类,可以充分发挥农产品的特性和优越性,为农产品的推广、消费者的认识、农民的收入、农产品的价值规划,使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和技术平[2]。

3乡村振兴背景下“直播助农”模式的优势分析

3.1打造新“农红”,实现乡村振兴

2018年,全国贫困地区有1150000多名消费者使用“快手”销售商品,每年的农产品销量达到193亿元。到了2022年四月,全国已有1300万个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吸引了大批的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帮助农业。“农红”是通过直播、短视频等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推广。现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出现了很多小规模的小农户,他们把自己的形象和自己的产品一起做成了一个个的“名牌”,并用“直播”“短视频”等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直播助农”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为广大农村群众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网络技术,帮助农户采用网络营销,能够提高农户的生产热情和观念意识[3]。

3.2拉近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距离,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农产品生产、供应链、销售等各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包括产品的信息不对称、物流信息不对称等。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能够更好的拉近客户于农民的距离,同时也能够通过直播的形式让客户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真实感,不断增加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农产品的非对称性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实况转播能够更好地向顾客展示其在市场上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的情况。比如采摘、收割、加工以及包装等。比如,有些农民在现场采摘果蔬,清洗、试吃,以此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另外,通过直播,农产品专家可以与顾客进行即时互动,解答顾客提出的问题,通过即时的沟通,让顾客对农产品有更多的好感,让他们在看直播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情绪,从而提高他们的购买欲望[4]。

3.3促进农副产品流通,提高交易率

“直播助农”商业模式促进了本地农产品的销量,并为区域提供了相应的流通方案,使得农产品“走出去”。与以往的交易模式不同,网络直播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受众广、效益高等优点。过去,在边远、贫穷的山里,农户要靠人力把农产品运输到市场上去贩卖,或者通过中介向顾客兜售,而这种线下的方式效率低、成本高、受众小、销量不好。利用网上销售,农户可以越过代理商,与顾客面对面,减少了中间的环节,有效地减少了买卖费用。

4乡村振兴背景下“直播助农”模式存在的问题

4.1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直播助农”下,农业生产中频频发生品质问题,品质控制不到位,致使顾客所购买的商品与现场、现场所显示的商品存在一定的差别。有些主播在购买商品时,会加入质量低劣的商品,从而造成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的心理上有很大的差异和消极的情绪。而农产品销售的规范化水平也不高。由于很多边远山区缺乏运输,农产品的物流系统也比较薄弱,生产、包装、冷链、物流、仓储等方面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消费者对食品的消费体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农产品的供应链建设离不开农业经营者、物流企业和网络服务的支持,网络直播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销量,而且还提高了物流企业的物流和物流配送的物流和物流配送的服务水平。用户在购买商品后没有及时得到商品,或者由于商品信息的错误而导致的误发,都会对用户的网上购买造成很大的不利。另外,对于顾客的售后服务,用户的满意度也比较差,如果顾客对他们的服务品质不够好,没有能够对顾客的问题做出反应[5]。

4.2直播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农产品展示方式大同小异,产品相似,缺乏个性化特征。现场的直播内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施肥、采摘、分拣、试吃、包装、运输,缺少创意和个性,让人有了一种“视觉疲劳”的感觉。许多主播不能深入了解农产品深层的人文内涵,也不注重对产品的文化进行推广。具有文化底蕴的农副产品是能够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比如以传统美食为题材的千万级网红李子柒就是通过文化的输出让消费者们体会到乡间生活所带来的一种情怀,唤起了都市人士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为欧美各国带来了一扇可以领略中国文化的窗户。在农产品直播中引入文化元素可以有效地解决直播内容的同质化问题。许多农民都是因为缺乏品牌意识,无法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符合市场化的定位,渐渐在激烈的市场中失去了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必须要赋予农产品的文化与品牌,以增强其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4.3“直播助农”平台监管体系不完善

农产品直播的门槛很低,只需要一部手机和一个直播间,就可以进行直播。低门槛的存在,使个体农民的市场参与程度有所提高,但也存在着“鱼龙混杂”、“难以管理”等问题。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造成直播、直播等行业的乱象时有发生,2019年《电子商务法》明确,除个人销售自家生产的农产品等小额交易外,必须依法进行市场主体注册。结果,一些农产品未经严格的检验检疫就流入市场,给食品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6]。

另外,某些直播平台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对主播的审查标准也会有所松懈,导致直播间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会利用数据作假、打着扶贫幌子推销劣质产品。同时,部分直播平台的交易行为也存在着不规范、违法、不正当的情况,使得消费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甚至难以进行维权。“直播助农”是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满意度。

4.4“直播助农”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直播助农”项目需要广阔的物流网和互联网的支持,但在一些偏远的农村,网络建设水平不高,覆盖范围不大,宽带传输速率也不高。这导致农村一些地方存在着“数字鸿沟”,从而阻碍了直播的顺利开展。另外,在“直播助农”的同时,还需要完善的交通基础建设,而一些农村地区因为自身的经济状况,无法进行长久的养护,使得农村的道路出现了较大的损坏,从而导致了农业生产的质量下降。比如在运送水果和农产品的过程中,有些水果因为肉质比较细腻,长途运输的话,很可能会让这些蔬菜水果受到碰撞影响整体品质。一些农村的物流配送速度慢、道路条件差,制约了售后服务的发展。

5乡村振兴背景下“直播助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5.1完善直播带货的配套服务

5.2创新直播,赋予农产品文化内涵和品牌故事

当前我国农产品直播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需要赋予其深刻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品牌故事。直播农业的发展模式需要的不仅仅是农产品的营销,还有文化的传播。蕴含文化的产品既是具有感情的产品,又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产品,必须透过传统的民俗工艺或现代技术,来改变产品的外观,使之具有新的文化内涵,如台湾有名的「掌生」系列产品,就使用著民的织造布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利用,激光技术,将个性化的字体刻在水果和水果上;将每一种豆制品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其充满了文化元素;打造艺术南瓜,艺术人参果等水果。

5.3加强“直播助农”的诚信建设,完善监管体系

5.4加强“直播助农”的基础设施建设

6结语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线上线下结合已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助农直播”既是对传统的传统与创新,也是一种新型的城乡资源整合方式,“助农直播”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致富方式,也是一股新的推动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府、平台、农户三方合力,不断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搭建新平台、畅通新渠道、探索新模式,既能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也能通过拓展农村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推动农村地区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泽沂.“互联网+”背景下电商助农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2(9):166-168.

[2]胡健良.融媒体中心直播带货、电商助农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广播影视,2022(8):91-92.

[3]王艺颖,赵琳捷.“农产品+直播”探索电商助农新模式[J].全国流通经济,2022(6):14-16.

[4]刘思雨,张旭冉,王韶婧.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助农新模式的问题研究——以山东省龙廷镇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2(3):19-21.

[5]胡煜欣.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助农的作用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22(1):38-39.

[6]赵福昕.减贫视角下“直播助农”的优势、问题以及对策——以商河县为例[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2(3):41-45.

[7]李月娥,刘晓慧.乡村振兴背景下官员“直播助农”新模式研究——基于社会发展模型理论[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2,36(2):46-52.

主管主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国内刊号:CN11-5052/Z国际刊号:ISSN1672-5719

THE END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网络直播营销策略分析,直播,营销策略,乡村用户反馈调整直播策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 施,农产品营销获得了新的发展机 遇。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 直播营销成了消费者的重要购物渠 道,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 息获取方式,能助力消费者做出科学 的购物决策。农产品直播营销相对实 体来说运营成本低,且由于可视化程 度高、互动性强,因https://www.qingbaoyuan.vip/doc/71626/
2.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品牌该如何建设?)那么,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及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现状,面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意识薄弱、小规模分散化生产经营模式、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以及对品牌的营销推广力度不够这4个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对策呢?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约束了品牌建设每个知名、有竞争力的品牌,均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7123-1.html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分析期刊[6]党养性.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现状分析[J].农场经济管理.2018,(10).DOI:10.3969/j.issn.1002-2635.2018.10.001. 引证文献 (3) 仅看全文 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1]杜雨秋.乡村振兴背景下天水花牛苹果商业模式的构建[J].农村实用技术.2024,(4).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ncjjykj202306065
4.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微信营销策略比较及效果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越来越多助农电商企业响应投入,打通了农产品触网的“最后一公里”,微信公众号成为农产品电商的重要媒介。基于此,选取“赶街、乐村淘、本来生活”3个微信平台获取研究数据,借助内容分析法和晤谈法,对其产品文案所属的内容营销策略进行识别与归类,深入剖析不同策略在助农微信平台上的具体应用及https://xb.fjbu.edu.cn/info/1491/5546.htm
5.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农产品营销的问卷调查[复制]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市场调研发现传统农产品利用新媒体销售的的模式面临挑战,因此需要创新营销策略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请大家尽量认真填写,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感谢! 1. 您的性别是: 男女 2. 请问您的年龄是? 19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50岁50岁以上 https://www.wjx.cn/xz/254806318.aspx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查看完整题目https://www.shuashuati.com/ti/c76a43067d094c06a894d091bdfed469.html?fm=bdbdsc3bf4e6ca65dbaad17db6c1d065de101
7.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精准扶持三农群体?涉农消费嘲打造在这大背景下,除银行外,越来越多行业注重涉农营销,加速拓展涉农主体相关客户,为其提供各类乡村振兴服务,在提升自身营收的同时带动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增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 冷链物流行业:对接有冷链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帮助当地特色农产品解决运输难、保鲜难等问题,让田间地头的生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促进当地经济文https://blog.csdn.net/b_qixin/article/details/14315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