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中催生出各类风险保障需求。例如,随着自然灾害风险、巨灾累计风险的增加以及农民风险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标准农田保险、农业全产业链保险、乡村旅游保险、农房保险等新兴险种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过去1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的投保面积分别增长了23%、85%和58%,覆盖率达到70%以上,保险服务质效全面提升,但是特色农产品保险、涉农保险的产品品类和保障程度仍有不足。
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希震认为,在“大食物观”下应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风险保障体系,在重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各类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全面聚焦粮油糖肉蛋奶鱼果菜茶的生产风险,做好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同时,围绕新型设施农业、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积极开发推广设施农业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和高标准农田保险,为国家粮食安全织密保险“安全网”。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农业保险到“三农”保险,服务创新始终是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现代乡村服务业和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乡村餐饮购物、旅游休闲等生活服务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涌现,经营主体面临着更为集中的自然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险保障需求更为迫切。保险业应加大涉农保险创新供给力度,借鉴保险业服务二三产业的经验做法,共同为新型经营体系提供新型服务保障。
在四川,中国大地保险为九龙县美丽乡村路项目、云顶镇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利用项目、新津花源柳河村保障性租赁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等多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建筑工程一切险,保障金额近16亿元。中国大地保险还推出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森林火灾保险等一系列绿色保险产品,助力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认为,在农业保险领域,再保险应充分发挥数据和技术优势,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先进农机研发应用等领域,加强保险产品研发推广和再保险保障力度;在高标准农田、农业水利设施等重点建设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