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农险精准投保理赔、促进农险高质量发展,四部门发文从十个方面提出要求。11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发布《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聚焦于农险投保、承保、理赔、费率、市场规范等多个层面。其中包括要求强化投保精准性管理、完善理赔机制和标准、严格应收保费管理等。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险精准投保理赔,做到应赔尽赔”。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启动《通知》制定工作,是保险业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高农险经营管理质效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农险精细化管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投保、理赔等规定迎细化
《通知》共十条,从农险承保、理赔、应收保费管理、数据共享等十个方面提出明确工作要求,细化监管规定,旨在更好保障农户权益。
满足农户合理投保需求,做到愿保尽保……在强化投保精准性管理方面,《通知》如是作出要求。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应在确认收到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缴保费后,出具保险单。
此外,除了要求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农险精准投保理赔实施规范,提升农险精准投保理赔可操作性,《通知》还要求保险公司完善理赔机制和标准、提高理赔服务质效以及鼓励科技赋能等。
农险做好理赔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农业生产的稳定以及农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通知》,保险公司应及时开展查勘工作,加强定损管理,集中核赔,切实解决理赔难、理赔慢的问题;保险公司应依照规定时限,结合自身经营能力,分险种制定理赔周期阈值,严禁拖赔惜赔;鼓励保险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进无人机、遥感、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应用,加快标准化建设,提升承保理赔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规范农险市场秩序方面,《通知》明确加大对保险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监督检查力度。《通知》指出,保险监管部门适时对各层级保险公司进行综合考评,不符合条件经营农险的,责令限期改正,停止接受新业务,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采取监管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
保费补贴等层面划红线
除了险企,《通知》也对于行业、各地有关部门提出多项要求及禁令。其中包括严格应收保费管理、夯实条款费率管理等。
根据《通知》,各地财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保费补贴管理,优化资金拨付方式。《通知》还鼓励有条件的省份推动各省级财政部门与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结算模式。
通过数据共享,保险机构可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农业基础数据,从而制定更合理的保险产品和费率。在加强数据共享方面,《通知》指出,各地财政、农业农村、林草、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协作,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共享土地承包和流转、种养殖、防疫检疫、无害化处理等数据信息。
农险的高质量发展亦离不开行业层面的进一步推动。《通知》指出,保险行业应加快推进农险主要标的示范条款开发和风险区划测算发布工作,提升条款标准化水平,完善费率动态调整机制。
农险业务发展将更规范
农险在农业生产中的“防火墙”和“安全网”功能日益显现。财政部10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已达1307亿元,同比增长4.2%,为1.36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14万亿元。
早在2022年,原银保监会出台《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对承保、理赔、协办、内控等关键环节行为进行规范。同时,指导保险业协会发布种植险、养殖险、森林险承保理赔服务规范,分险种明确服务标准。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关于投保理赔精准性的规定尚不够完善,一些规定还较为原则。
李文中表示,《通知》是此前监管部门对农险精准承保精准理赔要求的进一步完善与细化,有利于推动农险业务发展更规范,提升农险承保理赔服务的精准性与时效性,更好地发挥农险在强农惠农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提升农户的获得感。这也是对农险经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引导经营主体不断增强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