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圣亚斯公司认为被告侵犯其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权,遂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各被告共同辩称,涉案项目未使用过涉案发明专利,原告诉讼请求应予以驳回。
法院审理查明
涉案项目由奔马公司开发,二建公司、建投公司、四建公司、八冶公司、县建筑公司承建,塑料六厂、新恒泰公司经奔马公司公开招标,与各承建方签订合同,负责项目住宅及商铺窗户的加工和安装施工。2017年8月14日,奔马公司向各承建单位发出项目工程材料认质通知和窗户材料认质说明,载明窗户型材选择宏达公司的HD60S系列,厚度为1.4mm,窗纱采用内平开,尼龙纱网。
裁判要旨
本案二审阶段的主要争议焦点之一为被诉侵权产品是否落入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圣亚斯公司在原审诉讼期间选择权利要求1-6为依据,应当按照上述方法以权利要求1-6为依据确定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将权利要求1-6各自包含的全部技术特征,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进行一一比对。原审法院没有根据圣亚斯公司的主张确定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将权利要求1-6的技术方案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进行一一比对,而是将权利要求1-6的所有技术特征糅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技术方案,这其中既有独立权利要求,也有引用不同在先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导致确定涉案专利保护范围错误。
案例评析
全面覆盖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当判定被控侵权产品是否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时,需判断被控侵权产品中是否包含权利人所主张的涉案专利某项权利要求中的全部技术特征,如包含则认定构成侵权,如缺少该项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技术特征,则认定不构成侵权。简单举例参如下表1。
全面覆盖原则作为专利侵权判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司法实践中对其适用曾经也有过较大争议,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多余指定原则”实质上就是对全面覆盖原则适用时所采取的一种不同的方法,所谓多余指定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在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时将记载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分为必要技术特征和非必要技术特征,在忽略非必要技术特征(多余特征)的情况下,仅以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来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判定被诉侵权产品是否覆盖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则。多余指定原则适用的代表案例就是周林频谱仪一案,该案一出,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很大争议,后最高人民法院在多个案例中否定了多余指定原则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在大连仁达新型墙体建材厂诉大连新益建材有限公司侵犯专利权纠纷一案中首次明确专利侵权判定中原则上不适用“多余指定原则”,后最高人民法院又在多个案例中明确多余指定原则不应予以适用。直至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方法并最终排除了多余指定原则的适用空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缺少权利要求记载的一个以上的技术特征,或者有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根据该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条件如下:
1.全面覆盖原则的比对基础是权利人所主张的权利要求。
2.确定保护范围时应考虑该项所主张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
3.全面覆盖原则在相同或者等同侵权的情况下均予以适用。
根据如上第1条可以看出,根据全面覆盖原则判断是否构成侵权时,应以权利人所主张的权利要求为判断基础,权利人所主张的权利要求可能有多项,则每一项权利要求为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应该分别将每一项权利要求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比较,而不能将权利人所主张的所有权利要求一起作为一个整体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