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印发三年行动方案,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奋战“百千万工程”的主力军。

5月28日,江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关于正式印发《江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推动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方案》目标是到2026年,全市力争累计开展6个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其中新增项目不少于2个,通过评估不少于1个;农业产业化国家、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至少新增3家、10家、25家,培育头部龙头企业一批,其中超20亿元产值企业1家以上;争创省标杆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以上、省标杆家庭农场50家以上,新增培育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共50家以上,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共100家以上。

完善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营制度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重要力量。《方案》提出,重点实施主体梯次培育提升,分产业、分类型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对象储备库;有序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省级、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培优一批链主企业,加快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头部企业。

《方案》还提出实施江门市扶持种业企业发展行动,开展畜禽核心育种场和扩繁推广基地创建,开展水产良种场创建,成立江门种业协会,力争三年内新培育100家种子种苗企业(场),到2026年全市种子种苗企业(场)达269家,打造“江门种业大市”。

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制度

乡村产业发展平台是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舞台。《方案》提出,深化国家级广东丝苗米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农业农村部生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持续抓好13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开展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入库储备,打造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强镇,积极推进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陈皮、大米、鳗鱼、马冈鹅、茶叶、禽蛋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方案》还提出实施江门市“百员带千社”行动,建立“专职+兼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制度,各县(市、区)培育配备县级辅导员,各镇(街)分别配备2名辅导员。此项创新工作将有序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

同时,《方案》提出实施现代设施农业贷款贴息,从2025年起,市级财政连续三年每年统筹800万元,对在江门市从事现代设施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政策给予不高于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70%且不超过2%的贷款贴息支持,单个主体年度贴息金额最高达200万元;深化“征信链+三资平台”的增信促融模式,畅通信贷资源流入途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信促融。

THE END
1.以下不属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是()A、新型职业农民B、家庭农场C、农民合作社D、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布时间:2024-11-28 06:20:18 首页 学习通答案推荐参考答案 ( 由 题搜搜 官方老师解答 ) 答案:A 相关试题1.以下不属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是() 2.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属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是( ) 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http://www.0746m.com/question-LQVAWk.html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A.专业大户B.家庭农场C.农民合作社D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A.专业大户B.家庭农场C.农民合作社D.农业企业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newtiku/22654/10402531.html
3.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特征与发展取向政策文件在新的制度格局下,“统”的层面形成了集体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元化、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分”的层面表现出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多元经营主体共存的局面,由此构成了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业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家庭农场达45万家,农民合作社193万家,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41万个https://www.dongkou.gov.cn/dkxnyj/zcwj/201804/894aaeb4e2374dcfb3832741d90dc1cb.shtml
4.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这说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B、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已经改变 C、农业发展需要更新经营方式http://tiku.rizhaojiaoyu.cn/shiti/13051080.shtml
5.论构建“四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6篇(全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也是回答未来“由谁种地”的最佳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已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黄祖辉,2010),逐步形成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多元经营主体(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ilsp6s3.html
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 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为新型经营主体对接信贷、保险等服务的有效路径,推动直报系统建设运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直联直报系统注册用户数已达13.5万家,认证主体4.7万家。其中,家庭农场2.5万家,农民合作社1.6万家,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示范类主体占比超过50%。19家银行(包含邮储https://xczx.nwafu.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7.2023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情况本规划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本规划与其它相关规划进行了衔接协调,将作为指导各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限2020—2022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培育发展意义重大https://blog.csdn.net/xj0623hjwq/article/details/107628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