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保障粮食安全组合拳——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述评①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尤为重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两个确保”,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文件从粮食生产、耕地保护、科技支撑、宏观调控和消费等关键切入口入手,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在农业保险、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强有力支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了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库存充实,供应充足,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结构性矛盾、区域布局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表示,中央一号文件统筹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打出了政策组合拳。文件把抓好粮食生产保供作为重点,明确了稳面积、增单产的主攻方向,提出了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任务目标。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关键是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实施“价格+补贴+保险”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效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能得利。在价格上,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防止“谷贱伤农”;在补贴上,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优化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提高补贴效能;在保险上,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三大主粮保险全国覆盖、大豆保险有序扩面。在调动地方抓粮积极性方面,突出压实责任和强化扶持两手发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重点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让地方政府抓粮不吃亏、有动力。

我国耕地稀缺,扩大耕作面积空间有限,粮食增产潜力关键在提单产。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重点是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在种子上,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形成突破性进展。在耕地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和质量,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我国已经建立了生产、储备与进口协调机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容易引发粮食不安全事件。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能力。张学彪认为,我国粮食调控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能够确保粮食充足供应,维护市场平稳运行。要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为精准调控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政府储备粮的作用,强化多品种联动调控、储备调节和应急保障,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调节国内余缺,构建粮食进口多元化格局,深化“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确保进口稳定性。

THE END
1.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第六条?国家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投入机制,采取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完善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协同保障机制,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调动粮食生产者和地方人民政府保护耕地、种粮、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积极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https://www.chinanzxh.com/shouye/xinwenzixun/3616.html
2.答复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提案中国食品食品资讯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完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打得牢之又牢。 二、关于优化支持政策,提高各级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https://news.foodmate.net/2023/08/668844.html
3.对粮食安全的建议范文保护优质农业土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里和生产质量。土地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重大,对于农业经济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农业生产也具有稳定生产的作用。粮食价格的保障依赖于国家通过国家粮库对市场攻击的调节,而粮食价格水平的保障则得益于土地的利用效益,所以要严格地守护好优质高产的农业土地资源。主要方法如下: https://www.gwyoo.com/haowen/25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