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千亿农资连锁市场,「农邻居」打造一站式农资供应链

■2020年03月,植物龙与国科智慧农业“农邻居”项目达成战略合作;

■2021年12月,加入启迪之星壹计划;

■2022年03月,与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广东果谷实业公司(广东三大水果贸易商之一)达成战略合作;

近年来,政府鼓励支持规模化农业产业集成,全产业链经营已经逐渐成为农业领域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模式。

农邻居是一家通过自营供应链平台连接厂商与镇村服务站点,以自建仓储、物流、配送的模式,打通农业投入品供应链,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科技型企业。公司现有软件著作8项,发明专利5个。

▲农邻居创始人兼董事长林宏波(左二)

农邻居创始人兼董事长林宏波为连续创业者,在农业上下游行业拥有20余年服务经验,在企业运营、农业科研、产业资源融合等方面具备成熟实践沉淀,擅长顶层设计和产业经营布局。

聚焦建设数字农场,打造一站式农资供应链“农邻居”

农邻居团队不仅具备整合服务实体农业的能力,还汇聚一批农业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负责建立农业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农联三方数据分析以及肥料的产品研究和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为本项目股东,也在土壤治理、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等方面提供持续性地专业指导。

从大环境来看,我国现代化农资供应链将向经营服务专业化、农药使用科学化发展。但目前仍面临一些瓶颈和障碍,一方面,物流配送、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诚信体系、盈利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另一方面,我国食品安全仍存隐患,在历年315晚会中可见一斑。

充分研究市场痛点后,农邻居团队聚焦智慧农业供应链,围绕打造农资垂直平台,开启农资供应链、数字农场、数据运营中后台、C2F订单销售等四大业务线。

据悉,农邻居团队精心打造农资供应链的初衷,旨在通过农资和农产品流通大平台的建设,提高产业效率,一站式解决农民的生产所需,实现农业全产业链服务,打通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渠道通路。

▲农资供应链(左)、农邻居小程序/APP(右)

实现方式上,建立“服务平台连接厂商与镇村服务站点”的定位后,该业务采取终端村镇加盟店的高效模式,将仓储、物流、配送功能整合,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实现“2小时物流配送”的消费体验。

据林宏波介绍,公司通过大数据预测,以智能仓储降低滞销损耗率,提高末端配送效率;同时采用“区域物流仓+镇村前置服务站+2小时配送”,可降低供应链成本问题。

倾力打造数字化农场则是为了守牢食品安全底线。通过该平台,可实现种植数据“云管理”,全面积累、动态分析基地资料、种植过程数据,达成全程品控溯源,确保食品安全。

▲数字农场

“数字农场能够将农产品供应给连锁餐饮企业、生鲜电商,以及生鲜食品零售企业,提供包括代采、分级整理、加工、包装、分拣、运配等供应链管理一站式服务和农产品溯源服务,以保证农产品安全。”林宏波说。

目前来看,农邻居已经形成了两大竞争优势,其一,对比传统竞争,盈利能力强。农邻居打造的APP+ERP智慧仓储系统平台流转快,可实现门店轻货存,站点货存5-10天,流转快,零滞损。一站式服务SKU多、效率高,降成本,服务快;其二,业务模式可复制性强。据了解,公司项目在新会陈皮产业已运营成功,项目模式可复制至种植、养殖、水产等,公司业务年增长率达800%。

落地方面,公司目前已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物联+数据互联领域达成深度合作,并参与广东省农科院孵化项目,其中“农邻居”做为智慧农业孵化项目将在广东各县市的13个分院协助项目中实现两年内落地。

客户方面,农邻居的新会陈皮项目已在江门区域新会陈皮产业中验证成功。据了解,该项目运营3年,年营收从4万增长至3000多万元。公司目前已与新会陈皮村、汇藏陈皮金库、壹柑园等20多家陈皮企业达成了业务合作。

构建“线上+线下”商业模式,布局千亿农资连锁市场

从当前市场来看,互联网+农业的转型升级、供应链一站式服务仍是一片蓝海。据统计,2019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4.6万亿元,其中农业生产资料类销售额7872.3亿元。全系统连锁经营销售额为9078.3亿元。2019年农资连锁销售额为1553.6亿元。

商业模式上,农邻居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两个阶段的服务模式,提供全流程数据监控,不仅指导安全生产,从生产端把控品质,还能溯源销售、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行业效率。初期以农业投入品销售、农械租务为主要盈利模式,中长期发展数据农产品销售、农业数字资产等多种盈利模式。

具体来看,第一阶段通过线上面向农民端提供农讲堂视频课、数据溯源,提高农资品标准化,整合匹配资源;第二阶段线下力推加盟模式,打造终端门店,大大减少流通环节,并通过技术培训、过程跟进等方式帮助分类、分品、分拣,提高行业效率。

未来规划方面,农邻居将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以土壤治理、生物防控为技术支撑,拓展更多的作物类型;在农资服务方面,也将发展更多的合作伙伴。

林宏波表示:“农邻居2022年预计收入可达0.8亿,2025年预计营收可翻10-15倍以上,预测未来三年内公司营收将保持每年3-4倍的增长速度。2025年我们计划组建20个区域智慧仓、560个服务站点,争取在全国农业省份开展业务,发展智慧农业产业融合。”

THE END
1.电商助农:打造高效农产品供应链,助力乡村振兴在多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政府都强调了要打造高效、协同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041/276165.html
2.打造供销农资农产品供应链近年来,襄阳打造供销农资农产品供应链,省、市、县、村四级供销社体系,让农资从车间送到田间,同时供销系统将供应链与产业链相结合,整合消费帮扶专馆、电商平台、新媒体展销等渠道资源,打造本土农特产品品牌,助力农产品上行,从农户直达客户。 全媒体记者 谢勇 摄 http://www.xydjw.gov.cn/jdtp/202409/t20240910_3670748.shtml
3.什么让农资供应链解决方案不再难–北方农资网供应链与互联网在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利于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培育“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模式;利于促进流通与生产、消费及相关设计、研发、金融等服务无缝链接,推动流通组织、模式、业态创新,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智能物流,http://www.bfnz.cn/1664.html
4.中国信通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智农数乡”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智慧(二)智慧零售:中国电子中电互联以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 (三)智慧温室:海尔卡奥斯以工业互联网推动设施农业智能化 (四)农业互联网:农信互联以信息技术打造猪联网 (五)农资供应链:杉数科技以数据驱动加速农资供应便捷化 (六)设施农业:智多莓草莓种植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实践 https://www.nongjx.com/news/detail/80952.html
5.疫情之下他们力挽危难堪称“大国先锋”中化集团疏导农资供应链,为农户提供化肥3万余吨,提供在线技术指导和农产品营销服务,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一道抗疫情、战春耕。 央企2月底复工复产率超90% 着眼社会效益,彰显责任意识。在保障基础产品服务供应、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不停工,全力稳定生产经营。中央企业2月底复工复产率就已超过90%。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Md8bB6tnPkR2s1u3i2wt200608
6.e农供应链相似应用下载“e农供应链”是一种农资供应链管理与服务系统,农资供应商从内部资源管理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的代理商、零售商以及终端农户,并接入金融服务商实现企业信息化从企业级向社会级转变;系统包括供应链交易与审核模块、供应链金融模块、终端服务模块等以及供应商端口、代理商端口、零售商端口、终端农户端口、金融服务商端口以及https://m.wandoujia.com/apps/8091927
7.“e农平台”上线!剑指万亿农资互联网+16日,上百家单位近200名代表在北京华北宾馆共同见证了华农(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农业一体化服务平台“e农V3.0”上线发布,期间同时举办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高峰论坛,论坛以“新生态 新共享”为主题共同探悉“e农农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18/c49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