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施“粮”策农业生产开好局时代纪实中国报道网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保障粮食种植面积的有力支撑。为满足农民农业生产机械化需求,前锋区在全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根据农民需求提供代种、代耕、代销等服务。

“村民如果有农机代耕等需求,可以直接联系村上的社会化服务协办员,他们再联系农机业主提供农机租赁服务,帮助村民实现农业机械化。”前锋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包红玲介绍道。

同时,该区加强服务监管,推动村民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深度参与“网约农机”工作,降低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带来的安全事故风险、服务纠纷风险。将“网约农机”服务价格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实现“线上”“线下”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知情权。今年以来,全区农机作业“零事故”,“12345”信访服务热线“零投诉”,春耕时节农机服务价格亩均100元左右、同比下降约20%。春耕生产以来,全区101个村“网约农机”8.6万人次。

强化技术到田

推动粮油稳产增收

4月9日,在桂兴镇天星村一望无垠的麦田里,麦苗正茁壮成长。春风拂过,麦苗随风摆动,一幅春意盎然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今年小春生产,前锋区采取“点面结合、示范带动、以点促面”方式,在天星村开展了10个小麦品种试验示范种植20亩;打造麦豆玉(小麦+玉米+大豆)轮作示范片500亩;运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机械翻耕、统一开厢培肥、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规程、分户进行田间管理的“五统一分”法,实现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标准化示范,为该区粮食稳产增收打下基础。

同样,前锋区还在代市镇帽合村打造油菜种植基地示范片1000亩,在观塘镇仁和村、桂兴镇大店村分别打造稻油菜轮作示范片500亩,为全区小麦、油菜扩面增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依托观塘镇、代市镇精心打造2个共400余亩区级大春育苗现场,各镇(街道)相继建成集中育苗示范点2-3个,各村集中育苗示范点1-2个,做到区有示范片、镇有示范点、村有样板田,全区当前完成育苗进度90%。

在粮食生产上,田间管理十分重要。前锋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根据小春作物不同长势进行分类指导,强化田管措施落实。因地施策,组织发动农民加强肥水管理,对部分弱苗进行增施氮肥提苗。同时,加强对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和蚜虫等病虫害防治指导,保证小春粮油作物正常生长。2024年,全区小春粮油种植面积9.5万亩,目前已累计追肥5.2万亩,小春病虫害田间监测调查1万亩次。

此外,前锋区还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科技小院、专家工作站,统筹区镇农技员、土专家组建9个农专家服务团,通过召开院坝会、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围绕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开展培训等方式,保证农户种粮信心。依托镇、村“新时代讲习所”,举办春耕生产培训班培训农民4.5万人次,解决群众急愁急盼的春耕技术难题。全区力争示范区域良种推广率、病虫统防率、配方施肥率均达到100%,带动全区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3公斤以上。

狠抓市场监管

保障农资“供应链”

“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事关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一定要诚信经营,销售时绝不能夸大产品效果,还要明码标价,让消费者明明白白购买。”近日,在位于大佛寺街道的一家农资销售店内,区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对农资产品的生产日期和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向该店负责人强调农资产品销售注意事项。

为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月下旬以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种子站、农技站、植保站等部门组成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检查组,深入乡镇开展巡回检查,重点检查经营主体合法性和经营行为合法性。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86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市46家,责令改正1家,抽检样品13个。

同时,该局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情况,保障农资安全。建立农资执法检查日巡查制度,涉农资违法案件立案2起,取缔无证照经营网点7处,有力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了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为保障农资供应,前锋区及时开展农资需求调查摸底,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服务,动员全区120家农资门店备齐备足农药、农膜、种子、化肥等春耕生产农资,并严格规范种子市场,认真审查种子经营者的备案资料,资料齐全有效、种子包装标识标签规范,方能在网上备案。截至目前,全区已备案种子批发商20家、零售商43家,完成700余单种子备案,助力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THE END
1.电商助农:打造高效农产品供应链,助力乡村振兴在多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政府都强调了要打造高效、协同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041/276165.html
2.打造供销农资农产品供应链近年来,襄阳打造供销农资农产品供应链,省、市、县、村四级供销社体系,让农资从车间送到田间,同时供销系统将供应链与产业链相结合,整合消费帮扶专馆、电商平台、新媒体展销等渠道资源,打造本土农特产品品牌,助力农产品上行,从农户直达客户。 全媒体记者 谢勇 摄 http://www.xydjw.gov.cn/jdtp/202409/t20240910_3670748.shtml
3.什么让农资供应链解决方案不再难–北方农资网供应链与互联网在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利于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培育“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模式;利于促进流通与生产、消费及相关设计、研发、金融等服务无缝链接,推动流通组织、模式、业态创新,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智能物流,http://www.bfnz.cn/1664.html
4.中国信通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智农数乡”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智慧(二)智慧零售:中国电子中电互联以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 (三)智慧温室:海尔卡奥斯以工业互联网推动设施农业智能化 (四)农业互联网:农信互联以信息技术打造猪联网 (五)农资供应链:杉数科技以数据驱动加速农资供应便捷化 (六)设施农业:智多莓草莓种植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实践 https://www.nongjx.com/news/detail/80952.html
5.疫情之下他们力挽危难堪称“大国先锋”中化集团疏导农资供应链,为农户提供化肥3万余吨,提供在线技术指导和农产品营销服务,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一道抗疫情、战春耕。 央企2月底复工复产率超90% 着眼社会效益,彰显责任意识。在保障基础产品服务供应、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不停工,全力稳定生产经营。中央企业2月底复工复产率就已超过90%。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Md8bB6tnPkR2s1u3i2wt200608
6.e农供应链相似应用下载“e农供应链”是一种农资供应链管理与服务系统,农资供应商从内部资源管理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的代理商、零售商以及终端农户,并接入金融服务商实现企业信息化从企业级向社会级转变;系统包括供应链交易与审核模块、供应链金融模块、终端服务模块等以及供应商端口、代理商端口、零售商端口、终端农户端口、金融服务商端口以及https://m.wandoujia.com/apps/8091927
7.“e农平台”上线!剑指万亿农资互联网+16日,上百家单位近200名代表在北京华北宾馆共同见证了华农(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农业一体化服务平台“e农V3.0”上线发布,期间同时举办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高峰论坛,论坛以“新生态 新共享”为主题共同探悉“e农农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18/c49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