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市场需求主要壁垒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产品价格龙头企业分布(图表)财富号

我国的农资行业主要包括化肥、种子(种苗)、农药、农机具、农膜五大领域。

农资行业五大细分领域

农资流通指的农资产品从厂家到农业终端用户(农民、种植合作社等)之间的流通渠道,化肥经销商、复合肥厂、农药制剂公司、农机流通商等都属于典型的农资流通企业。

2、行业主要壁垒

农资流通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量大。

一方面,行业利润薄,规模化经营是企业实现“低成本、高利润”的重要保证之一,而规模化经营要求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农资生产的常年性和农资消费的季节性特征,为保证市场稳定供应,流通企业必须实行“淡储旺销”。

大规模的“淡储旺销”导致存货占用流动资金量大且周期较长,势必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进入本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

3、行业集中度

目前我国农资流通领域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目前近万家各类农资流通企业中,仅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和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化肥”)两家中央大型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

总体来说,行业集中度较低,整体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格局。而供销社系统所属农资集团在我国农资流通行业仍占主导地位。

4、主要产品价格

化肥价格方面,2021年6月以来,由于欧美国家陆续对白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以及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钾肥主要生产国出口受限,全球近40%的钾盐生产受到影响,使得钾肥供应全面紧缩,钾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同时,因全球粮食价格大幅走高,农户种植意愿明显提升,加大了对于磷铵及复合肥产品等的需求量,由此亦推动磷铵及复合肥产品价格上涨。

2023年以来,磷酸价格在4~7月经历调整,随着秋肥销售的开展,7~9月期间国内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价格持续回升;同期,中国钾肥进口谈判小组与国际钾肥供应商加拿大钾肥公司(Canpotex)就2023年钾肥年度进口合同价格达成一致,合同价格为307美元/吨CFR,同比下降283美元/吨,降幅达48.0%,4月与印度签订2023年度钾肥大合同,签订价格为422美元/吨CFR,同比下降约168美元/吨,降幅达28.5%。

5、重点企业——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农资业务主要由全资子公司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1承担,其拥有“中国农资”注册商标,主要从事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国内贸易、进出口贸易业务以及部分化肥品种的生产。

在全国主要城市和港口、化肥产地、集散地设有全资子公司和大型仓库物流设施及铁路专用线,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建有1个万吨级码头、9条铁路专用线、7个物流基地、200余座加油站、110家“中国农资服务中心”以及遍布全国的2万余个基层经营和服务网点,经营辐射地域达1,200多个县,销售渠道优势和规模优势显著。

2022年,公司主要农资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35%。2023年1~9月,公司农资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01.15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2020-2023年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农资业务收入分类情况(亿元)

中国供销集团农资业务采取自营模式,与众多国内外大中型生产厂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结算模式方面,公司与国内化肥生产厂商采用现金和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根据签订的合同确定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货款,收货后结清剩余款项;进口采购环节主要采用信用证等方式结算。公司与国内下游客户结算主要采用现金及银行承兑汇票,现金方式一般为销售完成后结清或先款后货;化肥出口销售的结算主要采取预收款、T/T(电汇)和L/C(信用证付款),信用证一般即期的占比较高。

2022年,中国供销集团化肥业务前五大供应商和客户金额占比分别为9.09%和12.39%,集中度不高。公司是国内化肥经销龙头企业,拥有覆盖全国的市场和销售网络,化肥销售量稳占全国供销社系统的五分之一,规模优势显著,在分销、零售领域享有很高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中国供销集团化肥销售以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为主;2022年,受上游原料紧缺、国内尿素企业减产以及出口业务暂停影响,化肥总销量同比下降28.11%;但由于化肥价格高位运行,当期销售收入同比基本持平。

2020-2023年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化肥销量(万吨)

2023年1~9月,中国供销集团化肥总销量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由于化肥价格下跌,销售收入同比小幅下降。

THE END
1.电商助农:打造高效农产品供应链,助力乡村振兴在多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政府都强调了要打造高效、协同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041/276165.html
2.打造供销农资农产品供应链近年来,襄阳打造供销农资农产品供应链,省、市、县、村四级供销社体系,让农资从车间送到田间,同时供销系统将供应链与产业链相结合,整合消费帮扶专馆、电商平台、新媒体展销等渠道资源,打造本土农特产品品牌,助力农产品上行,从农户直达客户。 全媒体记者 谢勇 摄 http://www.xydjw.gov.cn/jdtp/202409/t20240910_3670748.shtml
3.什么让农资供应链解决方案不再难–北方农资网供应链与互联网在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利于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培育“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模式;利于促进流通与生产、消费及相关设计、研发、金融等服务无缝链接,推动流通组织、模式、业态创新,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智能物流,http://www.bfnz.cn/1664.html
4.中国信通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智农数乡”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智慧(二)智慧零售:中国电子中电互联以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 (三)智慧温室:海尔卡奥斯以工业互联网推动设施农业智能化 (四)农业互联网:农信互联以信息技术打造猪联网 (五)农资供应链:杉数科技以数据驱动加速农资供应便捷化 (六)设施农业:智多莓草莓种植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实践 https://www.nongjx.com/news/detail/80952.html
5.疫情之下他们力挽危难堪称“大国先锋”中化集团疏导农资供应链,为农户提供化肥3万余吨,提供在线技术指导和农产品营销服务,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一道抗疫情、战春耕。 央企2月底复工复产率超90% 着眼社会效益,彰显责任意识。在保障基础产品服务供应、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不停工,全力稳定生产经营。中央企业2月底复工复产率就已超过90%。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Md8bB6tnPkR2s1u3i2wt200608
6.e农供应链相似应用下载“e农供应链”是一种农资供应链管理与服务系统,农资供应商从内部资源管理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的代理商、零售商以及终端农户,并接入金融服务商实现企业信息化从企业级向社会级转变;系统包括供应链交易与审核模块、供应链金融模块、终端服务模块等以及供应商端口、代理商端口、零售商端口、终端农户端口、金融服务商端口以及https://m.wandoujia.com/apps/8091927
7.“e农平台”上线!剑指万亿农资互联网+16日,上百家单位近200名代表在北京华北宾馆共同见证了华农(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农业一体化服务平台“e农V3.0”上线发布,期间同时举办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高峰论坛,论坛以“新生态 新共享”为主题共同探悉“e农农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18/c49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