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一次性通过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

(1)毕业第1年:2015年8月~2016年9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67+62=129,差3分通过。

刚毕业第一年,当时想趁着第一年刚毕业还记得本科学习的东西,越早考优势越大。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看懂理论推导之后,在书上复杂的公式、严谨数学表达的结论旁边写下浅显的大白话,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复述一遍,这样下次再看的话就秒懂了。

基础考试一共考17门科目,当时只复习了高数、物理、结构力学3科,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考试的时候很多都靠蒙,最后考了差3分才通过考试。

第一年报考我发现了基础考试的规律,虽然一共考17门科目,但是每门科目都是考得很浅,因为上午的基础考试时所有注册工程师都通用的一份考卷(结构、电气、给排水、岩土等),有些专业也没学过力学,就像结构专业没学过化学和电气信息一样,所以上午每一科都考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只需要把复习的面铺开,都有所涉及就可以了。

(2)毕业第2年: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86+70=156,通过。

当时做项目要算很多侧壁的裂缝,我发现在理正工具箱里面逐个输入计算太慢了,我就对照着看混凝土本科教材书、规范、理正工具箱的计算书,把裂缝的计算方法弄懂,列了一个excel专门算裂缝,也是从这次开始我喜欢自己编excel算东西,把工作上常用的东西模式化、流水线化,做项目的时候效率会高很多,也把里面的理论计算弄明白了。

2017年5~9月,因为工作原因,我要去甘肃白银出差三个月,这次反而是一次复习的好机会,每天下班从工地回到酒店就看书复习。

(3)毕业第3年: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91+62=153,通过。

2017年10月刚考完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心里有数知道肯定通过了,趁着自然科学理论刚复习过一轮,也顺便把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也考了。

上午的考试范围与结构一样,下午相同的专业课有7门(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职业法规、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结构力学、结构设计(混凝土、钢结构、砌体)、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只有2门专业课(工程地质、岩体力学与岩体工程)是注册岩土特有的。

2017年的策略是巩固上午的自然科学理论,下午只复习与结构专业相通的学科,不再另学完全陌生的岩土专业课。

2018年4月重温了一遍结构力学,5月重温理论力学、材料力学,6月重温结构力学。这次重温基本是看之前写的笔记,而且复习了几遍已经很熟练了,一个星期就可以复习完一门科目。

2018年7月偶然一次机会在B站看到汤家凤老师的考研数学视频,相见恨晚啊~

7月~8月一直看汤家凤老师的视频,虽然基础考试不需要考研深度,但是看考研视频复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18年9月重温物理、理论力学,国庆假期在家重温高数、物理、化学、工程经济、电气信息,进考场的时候基本没压力,考完就知道自己肯定过了。

(4)毕业第4年: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复习479.42h,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4+28=62,通过。

广工的土木工程是通过了评估,毕业4年其实可以考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但是第一年心里没底,而且为了避免到时候考过了但是手续搞不定,所以决定2019年还是先考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但是直接按一级的标准来复习。

2018年10月刚考完,在双11的时候直接斥巨资买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所需的34本规范,接近一千块~

十二月开始复习,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我是对着规范看2015年买的施岚青老师的备考书,施岚青老师的书比较基础,针对每个条文都有对应的例题,比较容易懂,但是看施岚青老师的书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学习问题——“看题”。

看完题目然后看下面的解答过程,一看就懂,看完把书合上发现并没有深入、透彻地读懂规范条文,是属于比较应试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持续了4个月,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决定要用另外一种学习方式。

这时候很幸运在网上看到杨开的视频,又是相见恨晚啊。

有网友表示不喜欢这种方式,觉得这样跟大学老师讲课一样很枯燥很容易会睡着,但是我觉得这种方式可以深入地系统地学习一门科学,我比较喜欢这种方式。

因为前4个月采取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我,还剩6个月,我已经来不及看本科教材书了,所以接下来都是看杨开的视频复习。

看视频地毯式学习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复习周期很长,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学,而且会出现复习完一门,前两个月复习的又忘了的情况,所以后来我穿插着边看视频边做二级真题。

深入学习规范的时候,其实最耗时的不是看视频或者听懂杨开说的内容,而是把听懂了的内容用人话、大白话写在规范条文旁边帮助自己理解,这个才是最耗时的。

因为本科教材书里有很多理论,在规范条文中都不会细细体现,否则规范会很厚,不便于日常工作使用。

所以不能只看规范,否则会完全看不懂,这时候需要在规范条文旁边写下一些解释性的话,帮助理解,而且最好用铅笔做笔记,方便修改。

除了看杨开的学习视频,我做真题主要是用张庆芳的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历年试题的书。

这本书分为两个章节,基础篇是按6个科目编写的03年~08年的二级真题(不分年份,只分科目,主要是巩固这个科目的学习情况),实训篇是按年份编写的11年~17年二级真题(不分科目,只分年份,主要是模拟真实考场)。

按一级的标准来复习备考二级会简单很多,属于降维打击,在完全没有做过11年~17年整套二级真题训练的情况下,上午只用了3个小时就做完了,而且都会做,心里估摸着大概能拿35多分(实际拿了34分)。

下午在考场上发生了一个意外,我坐在窗边的位置,做到下午第27题高层的时候,考场总监刚好巡逻经过,在窗边看着我对着规范埋头拼命写,她看到我规范上做了很多笔记,说我这是属于作弊,要没收。

我跟总监解释这是一个开卷考试,我带入考场的也是本次考试允许携带的国家规范,不是在规范中夹带纸张,我是来考试不是来蒙题的,考试之前是有复习并且做笔记的,但是总监不同意,要带入考场的必须是空白的书,不得做任何字迹记录。

遇到这样的监考老师,实在是有点黑~

(5)毕业第5年: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复习687.65h,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24+28=52,通过。

2020年的计划是3~5月细读规范条文,6月开始做套题。

3月我重新翻规范,发现2019年的时候第一次学习规范,里面写的笔记太杂太乱,有一些是很基本的概念是必须要掌握的,没必要事无巨细都写在规范里,根本不够位置记更重要的东西。

我就把之前在规范上做的铅笔笔记擦掉,重新再排版,这样十分耗时,把规范笔记整理好已经到了7月了,所以强烈建议第一次看规范的时候用活页纸记录好,最后把提炼后的笔记再记在规范中,并且一定要用铅笔写笔记,方便后续修改。

8月开始一直做真题,每周做一套真题,8月的4个周末做09年~12年真题,9月的4个周末做13年~17年真题(15年全国停考),国庆7天假期做18年~19年真题。

这个进度已经很紧凑了,实际操作过就知道有多累,想压缩成一个星期两套真题可行性不大,因为平常也需要工作,绷太紧身体容易透支,不建议一周两套真题,工作日晚上可以做03年~08年一级真题热热身保持状态。

因为出现过2019年没收规范的情况,2020年考试前我另外备了一套常用的规范,即使被没收了有笔记的规范,我也能拿着没笔记的空白规范作答。

2019年命题组组长由朱炳寅换为王昌兴,我在做2019年真题的时候发现跟网友评价一样,上午放水,下午放开水。

王昌兴喜欢考高钢规,或许是因为朱炳寅基本把高规的坑逐个挖过了,再继续在高规里挖题没有太多发挥空间,所以高层的主场改成了高钢规,所以考前我还特意复习了一遍高钢规,我推测后续王昌兴命题应该也会把重心放在高钢规。

2020年考场上,混凝土的计算量比想象中的还要大,我硬着头皮做到20题,发现不对劲,混凝土的题目不是16题吗,怎么多了4题,赶紧翻到最后面,从第40题开始往回做,木结构只剩1题了,砌体这种比较简单的科目少了,上午放弃了6题。

下午改变策略,先从后面的桥梁题目开始做起,桥梁也不简单了,不再是送分题了。

做完桥梁回头做地基基础,开局来个边坡,直接被唬住了,因为结构之前是没考过边坡的,只有岩土才考边坡,连跳5题,最后回头再思考了很久,下午放弃了4题。

总的来说,2020年是由新命题组组长王昌兴命题的第二年,风格跟朱炳寅确实不一样,换一种出题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规范,对我们工程师的要求也更高了。

但是有一点必须吐槽,2020年命题组在网上没有发布任何关于调整各科目题量的消息,考试的时候突然就改了,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放弃了10题,做了70题,我心里大概也知道能过了,不过不会特别高,最终出成绩是24+28=52。

具体学习方法

1、基础考试把复习面铺广,不用去深究太难的点

基础考试的风格是考得广但是考得浅,只需要看看本科教材书,没必要看基础考试的备考书,把复习面铺开铺广,有一些比较难的点可以不用深究。

2、专业开始就要精,钻研难点,理论知识也要复习到位

专业考试的风格是考的范围窄但考得深,在学习规范之前一定要看本科教材书,有很多理论知识需要补充,否则规范看很多遍都理解不了。

2019年考二级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懂,什么都往规范上写,到了考试的时候发现太乱了。

2020年考一级的时候,我把很多笔记都擦掉了,在笔记中补充了很多解题步骤。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大部分是计算题,常规的计算题是有很固定的、模式化的解题步骤。

3、我觉得整个备考过程应该分为两个阶段:深入学习、限时做题。

第一阶段深入学习,最好看本科教材书,以深入透彻理解规范条文为原则。

如果实在是担心看完了没牢固掌握的话,可以做一些本科教材书上的课后习题和书上的例题,或者是施岚青老师的书,这种效果会更好。

第二阶段限时做题,最好看施岚青老师的备考书,因为里面有好多例题,但是不能只看题,可以盖着答案做一遍,掌握计算的过程,需要注意各种坑点,做好笔记避免踩坑。

要从纯理论学习跳出来,看懂了和限时做对了是两码事。我把一些常考的计算题解题步骤写在了规范上,备考后期差不多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做题机器。

我觉得有些工程师是把这两个阶段混淆了,有的一上来就做真题,规范都没翻过,想通过做真题来学习规范,没有系统性学过很容易把基本概念都搞错,然后就会套错公式;

有的工程师只注重看书复习理论,没有限时做题训练,经常会出现一看就懂一做就错的情况,或者题目都会但是做得太慢,甚至后面有些很简单的送分题还没看到题干就交卷了。

2020年4月在B站上看到一个学习UP主杰俊Junn的视频,我很惊讶一天居然可以学习10个小时,他是早上6点起床,7点学习5个钟到12点,下午2点学习3个钟到5点,休息到晚上7点,最后再复习2个钟。

我也尝试按这种方式去学习,但是我早上起不来这么早,在学习的时候不断尝试最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9点起床,10点学习2个钟到中午12点,下午2点学习6个钟到8点,晚上9点学习2个钟到晚上11点。

5、学会做相互索引很重要,能帮助你快速定位相互之间的内容,省时省力

要考试的规范有34本,总有一些规范不熟悉,但是不同规范之间是有类似条文的,如果对《高钢规》不熟悉,可以在《钢标》熟悉的章节找到需要的内容,再通过笔记索引到《高钢规》中。

6、做真题一定要计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不同的内容并且善于总结自己错误原因和错误分类比例

做真题或者习题的时候,一定要计时。做本科教材书上的习题或者做03年~08年分科目的真题时,计时但不限时,例如15分钟做出一题那就直接记下。

做真题的时候一定要分颜色写,黑色笔作答,红色笔对答案,蓝色笔写做错的原因。

建议把全部规范系统性学完了再去做真题,就是那种你自以为都会了然后再去碰壁,虽然每次对答案都会很丧,但是就是要这样才知道自己历练还不够,也是训练自己调整心态的方式。

备考期间09年~19年共10年真题(15年全国停考)我只做了一遍,800道真题一共错了367道,正确率433÷800=54.125%,很幸运每个坑点我都踩过了,逐个试错。

当真题都做完一遍以后,最后一个月只要保持状态就可以了,把真题中计算量特别大的题目抽出来再做一遍,其它题目可以不用反复做。

考场发挥

1、基础考试较简单,有条件的可以提前交卷都没啥问题

基础考试全选择题,因为考得很浅,所以会就会,不会就不会,不是那种要深入思考才能解出的题,每题1分钟绰绰有余,上下午基本都可以提交交卷~

建议大家早餐吃一小条士力架,很饱而且方便,最关键是这种标准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基本不会拉肚子,不建议吃面条或者包子,搞不好就肚子痛要上几次厕所。

另外建议带头痛药、感冒药,早起比较冷容易着凉,如果考场上一直流鼻涕很影响考试,考试前一晚会失眠的话可能休息不够容易头痛,考场上吃一颗头痛药止住,考完试再好好休息休息。

考试前适当喝点水就行,不要喝太多,频繁上厕所很影响考试发挥,思路和状态容易打断。

2019年考二级和2020年考一级都辛苦我女朋友千里迢迢买肯德基给我,方便快捷省时,就是辛苦她了~

3、用行李箱装好考试需要的书以及备一个小篮子当作书架,方便找规范

专业考试只需要带34本规范就够了,设计手册、图集、朱炳寅四大名著、各种备考书都不建议带,基本用不上。

东西太多要拉行李箱,考试时建议用一个小篮子把常要用的规范放进去(上午、下午大概都是17本),这样在考试时相当于有一个小书架,好找规范。

4、有条件多备一套各科目的主规范,以防遇到我当年遇到的没收规范的监考老师

考试前一定要多备一套各科目的主规范,以防外行的监考老师说规范上笔记太多。

其实复习了那么久,规范已经很熟悉了,即使收了带笔记的规范,用空白规范一样能做出来,不过跟没笔记相比肯定会慢些,甚至会踩到坑点。

考后感想

其实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很难吗?我复习了687.65个小时,一次就过了。

比起做项目,注册考试真的很简单了,因为只要你付出了,就能看到成果,被社会毒打过的都懂,通宵做出成果再推倒重来才是真的难顶。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规范上做好解题笔记、做好规范索引、系统复习完再做真题、限时做题、对答案时用人话大白话把错误原因写下来、错题汇总分析自己主要是犯哪类型的错误,考试通过率会更高!

THE END
1.搜答案的什么软件最好?扫码搜答案的软件全书答案找答案的最好软件是什么?来绿色资源网看看吧!小编整理了搜作业答案的软件、搜完整卷子答案的软件、扫二维码搜答案的软件等各种搜答案神器!免费拍照搜题秒出答案,寒假作业、暑假作业、试卷轻松搞定,学习必备利器!http://www.downcc.com/k/soudaanruanjian/
2.word把选择答案弄到题目里今天我们就教你用网页填表大师来快速参考考试。 第一步,要在软件目录中找到 “试题库.txt” 文件,用记事本打开此文件,修改试题库,试题库的格式是题目序号加“、”号或“.”,再加题目内容及答案,题库的答案选项和答案可以换行显示,也可以都在一行中的,如下图样式。https://blog.csdn.net/weixin_29964487/article/details/112166971
3.2023河南中考政治历史开卷考试专用速查,可以带进考场,迅速查找答案哪些热点是重点? 答案写的满满当当,就是不得分? 怎么结合教材知识? 考试怎么考? 这套速查帮你解决所有问题!! 2023河南中考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均为开卷考试 考试时间短,题量大 一套快速查找知识点的速查 能帮您迅速找到答案!! 包含最新两会内容 所有时政热点,历史小短文一应俱全!! 发布于:山西省 平台声明 评https://m.sohu.com/a/657027280_121124213/
4.政治考试答题技巧10篇(全文)由于对开卷考试的特点不了解,误以为开卷考试的答案都能在教科书上找到现成的,这是初三学生较为普遍的看法,事实上并非如此。就算是开卷考试的有些试题(如列举题、简答题、材料题等)在教科书上有现成的答案,但考生在作答时也不能照搬照抄,这样,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答案也是不切题的。更何况有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h0nhhwn.html
5.钱学森出的考试题有多难?开卷都找不到答案这是什么考试?当场考晕2名学生95%不及格! 这就是作为老师的钱学森的考试 而且还是开卷考试 讲义、笔记本、参考书都可以带 但是学生最害怕的 恰恰就是这样的考试 因为 答案在任何资料里都找不到 考试的题目只有两道 第一题是概念题,占30分 大多数人都能拿到分 https://m.gmw.cn/2022-11/14/content_1303193968.htm
6.钱学森出的考试题有多难?开卷都找不到答案…这是什么考试? 当场考晕2名学生 95%不及格! 这就是作为老师的钱学森的考试 而且还是开卷考试 讲义、笔记本、参考书都可以带 但是学生最害怕的 恰恰就是这样的考试 因为 答案在任何资料里都找不到 考试的题目只有两道 第一题是概念题,占30分 大多数人都能拿到分 https://www.cqcb.com/dyh/government/dyh5611/2022-11-14/5084867.html
7.开卷考试其实没有作弊这回事儿。。哪怕是能找到资料答案抄上去。那开卷考试其实没有作弊这回事儿。。哪怕是能找到资料答案抄上去。那也算OK。。作弊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找人替考。。连找答案搜结果都不是自己做的。。但问题是既然是开卷考试。。那就是说可以接受帮着找答案的人帮忙。。所以。。就是连替考都不需要了。因为替考坐在你身边。你抄上去就行了。也不算作弊的。。因https://xueqiu.com/9468474097/295763452
8.应对开卷考试(精选十篇)为适应素质教育的、新的考试模式的要求,中学政治的教学必须得法。教学要得法,必须做到: 1上好平时的每堂课。开卷试题一般都是“题目在书外,内容在书内”。教材上的理论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准确掌握。首先,以每课的框题内容为单位,出好相应的思考题印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自主预习、读书找答案;然后,在新授课上,就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uudskb.html
9.E134对话陆晓娅:70岁的人生就像开卷考试,答案都在手心里如今,她七十岁,像一棵存世已久的大树,丰盛、厚实,路过的人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感受到她身上散发出的宁静且辽阔的生命力。于是在不久前的某个上午,我和雨白邀请晓娅老师来到了小酒馆的录音室,你将听到一个人如何理解生命与死亡,如何用行动去面对年老时的空虚与恐惧,以及如何用双手去创造她没有遗憾的一生。 https://www.douban.com/podcast_episode/228343?autoplay=1
10.2024比亚迪考试题答案.pdf2024比亚迪考试题答案.pdf 49页内容提供方:1032131000043 大小:1.18 MB 字数:约7.28万字 发布时间:2024-04-08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459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2024比亚迪考试题答案.pdf 关闭预览 2024比亚迪考试题答案.pdf 原文免费试下载 想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406/812711207700605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