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观察充电桩+换电站,迎来市场大机遇!充电桩

随着经济绿色化升级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应地,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普及带动充换电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多。

从萌芽到高速发展

我国充电桩数量依旧保持上扬趋势

9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指出,2024年8月份,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5%和97%,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3.9%,连续两个月突破50%。可见,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充电桩数量得到了迅速增长,并且依旧持续保持着上扬趋势。

2006年,比亚迪在广东深圳建设了第一批电动汽车充电桩。至此,我国充电桩行业开始进入萌芽阶段。紧接着,2009年10月,上海漕溪电动汽车充电站,也是国内第一座具有商业运营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这一阶段,国内充换电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大多数为国家电网等国企。随着国家政策的极力推动,我国充换电行业发展开始加速。

上海漕溪电动汽车充电站

2014年11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息、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充电设施补贴挂钩,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将补贴政策落实至充电设施建设者。

2015年,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出台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车桩比达到1:1的发展目标。

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我国充电桩行业也开始涌入不少民间资本,充电桩数量开始迅速增长,也随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政府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大,国家鼓励各地出台支持政策,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

点击大图查看详细内容

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099.9万台,同比增加52.6%。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53.7万台,同比上升13.3%,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86.6万台,同比上升22.5%。

新能源汽车行业问题日益凸显

换电模式引起各方重视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充电基础建设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不断增加,但充电桩利用率不足,导致充电设施运营普遍面临着亏损的困境;此外,充电速度慢等问题,也让新能源汽车车主头疼不已。

随着国家政策、标准的不断出台实施,不少企业纷纷入局换电行业。其中,蔚来汽车已经先后与长安汽车、吉利控股集团、江汽集团、奇瑞汽车、路特斯汽车、广汽集团、中国一汽7家车企签署换电业务合作协议。

据了解,2011年我国就已经正式引入换电模式,在此之后,多地相继推出公交领域的换电示范性项目。如今,换电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提升。不过,换电模式也面临着统一标准缺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等各种问题。

充电桩为主体、换电站为补充

创新技术协同发力

面对慢充、快充、超充以及换电等多种补能方式“百花齐放”,业内普遍认为,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场景形成了不同的需求,所以未来将会是充电桩为主体、换电站为补充的发展模式。

不过,目前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也相应地出现了液冷超充、智能换电、V2G等新技术,而这些充换电设施创新技术的出现,协同发力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充电方面,近些年来,华为不遗余力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突破,其中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已经在充电速度上实现了数倍提升,充电速度更是达到了“一秒一公里”。此外,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催生了无线充电技术,目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应用场景广阔。

换电方面,共享换电站技术成为了推广换电的有效方案。从场地、工程建设、人力、商务推广等方面考虑,共享换电能有效降低换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分阶段实施共享换电将是未来选择。

写在最后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不断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期,如何更好、更快速的助推我国充换电行业发展,成为了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10月16日,2024充换电产业大会(CCSIF1st)将在北京拉开帷幕,届时将就充换电行业现存问题及挑战进行探讨交流。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充换电产业的各位同仁欢聚京城,携手共创充换电产业的美好未来!

THE END
1.什么是换电系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能源驿站”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上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需求量同步增加。由于我国土地、电力资源相对紧张,随着车辆保有量继续增加,换电模式有望成为对充电模式的良好补充,具备广阔的中长期发展前景。蔚来是换电领域的先行者,已经在全国建成3000多家换电站,如今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也杀入换电领域,宁德时代在换电站方面的规http://shjiading040029.11467.com/news/9560439.asp
2.机会挖掘机构:建议围绕三个方向布局充电桩行业充电桩12月11日,据中国充电联盟公众号消息,2024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73.4万台,同比下降11.3%,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302.2万台,同比上升35.7%。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relnews/cn/2024-12-12/doc-inczeeax0023109.shtml
3.换电站(充电桩)安全风险告知(文档内容)换电站(充电桩)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易发事故类型包括: 1.火灾事故:由于电气故障等原因引发火灾,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触电事故:设备漏电或人员误触带电部分,可能导致触电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3.机械设备故障:充电桩的机械部分发生故障,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4.气体泄漏事故:若换电站使用https://wenku.baidu.com/view/5bb67a28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f.html
4.详解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概述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动力补给设施,新能源充电桩、换电站的发展一直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因素。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1万辆,创出历史性峰值。与此同时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至2021年底国内累计公共充电桩达到114.7万个,新增34万个;私人随车配建充电桩147万个,新增59.7万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871880163801755509.html
5.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下一个风口?——中国青年网近两年,众多企业相继涌入移动充电机器人这一细分赛道,其市场前景到底有多大? “目前看,移动充电机器人还比较小众,但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原秘书长刘彦龙认为,移动充电机器人覆盖的出行场景比固定充电桩和换电站要多一些,但是否能成为主流的充放电方式之一,还有待观察。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auto.youth.cn/xw/202407/t20240731_15417260.htm
6.换电站≠充电桩,萝卜快跑的极大预期差换电站原来多是应用于固定线路如短途倒运的换电重卡,由于是个双面平台,车多了担心没地方换电、换电站多了担心没有车消费所以不敢多建。目前的主要长期是重卡固定线路的短途倒运,沿途设置换电站。 但是百度萝卜将采用换电模式补能,而无人驾驶网约车的线路网络相对随机,需要铺设大量的换电站。所以带来的换电站数量将https://www.jiuyangongshe.com/a/2ytt4vtmq0
7.蔚来:2024年将新增布局1000座换电站20000根充电桩1月5日,蔚来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新增布局7681根充电桩,累计布局3594座充电站、21049根充电桩;全年新增1011座换电站,累计布局2316座换电站,服务超过3500万次换电;电池支持按日/月/年/永久升级。2024年,将新增布局1000座换电站,20000根充电桩。 来源:财经网客户端编辑:杨凡审校:李晓主编:崔维莉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TI5MTg1OQ.html
8.蔚来:2024年将新增布局1000座换电站,2万根充电桩潇湘晨报网1月5日,蔚来在社交媒体平台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新增布局7681根充电桩,累计布局3594座充电站、21049根充电桩;全年新增1011座换电站,累计布局2316座换电站,服务超过3500万次换电;电池支持按日/月/年/永久升级。蔚来表示2024年,将新增布局1000座换电站,20000根充电桩。 https://www.xxcb.cn/details/2q8biSYgB659794de0c4e4774391963bb.html
9.蔚来:2024年将新增布局1000座换电站20000根充电桩蔚来:2024年将新增布局1000座换电站 20000根充电桩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蔚来1月5日在官微宣布,2024年,蔚来将新增布局1000座换电站,20000根充电桩。ht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202401-5172664.htm
10.新能源充换电站及充电桩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58.pdf新能源充换电站及充电桩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58.pdf,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新能源 充换电站及充电桩建设项目实施方 案 1 PPP 项目实施方案是指政府为实施 PPP 项目编制的计划性文件, 由于PPP项目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专业性较强,实施周期漫长,为 保证PPP项目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24/712405510400601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