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合同帮助他人骗取贷款的主体不用代偿欠款但要判刑

虚构合同帮助他人骗取贷款时,帮助人不用代偿贷款企业无力偿还的贷款,但可能要承担贷款诈骗罪或骗取贷款罪的刑事责任。

作者:齐精智律师

公司从银行贷款时,银行通常会将贷款受托支付给贷款企业的合同方,该合同方帮助贷款企业虚构购销合同用于套取银行贷款,而非用于实际经营导致银行风险剧增。齐精智律师提示虚构合同帮助他人骗取贷款时,帮助人不用代偿贷款企业无力偿还的贷款,但可能要承担贷款诈骗罪或骗取贷款罪的刑事责任。

本文不追浅陋,分析如下:

一、签假合同帮朋友公司贷款过账三年后成被告要还900万?

2018年4月,浙江某乐器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诉状中称,2015年,该公司准备向被告某铝业公司采购铝棒、框架等配件,双方签订了两份购销合同,货款分别为520余万元和740余万元。合同签订后,该公司依约向铝业公司支付了货款900万元,但铝业公司至今仍未发货,要求被告返还预付款900万元。起诉时,原告还向法院提供了合同、银行流水等证据材料。

谁知,在庭审过程中,被告铝业公司却提交了数份与原告截然不同的证据材料。

被告表示,双方签订购销合同主要是为帮助原告从银行贷款。而所谓的900万元“预付款”,实际上是因为银行根据贷款用途需要将贷款发放至第三方账户,原、被告通过签订购销合同后,才能将银行贷款发放到被告账户用于贷款过账。被告表示,这笔款子到账后,当天就汇给了原告的一家关联公司,被告从中并没有获利。

与此同时,被告在答辩中也提出,当时,铝锭的价格为12元,加工成铝棒,成本至少要16元,但合同中价格仍定为12元,明显违反市场规律。而且,两份合同约定的最后交货期为2015年的4月20日,如果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话,对方公司不可能在三年后再起诉。

一审判决后,原告浙江某乐器公司不服,提起上诉。近日,法院二审后维持原判。

二、帮助他人伪造合同骗贷款!这也是犯罪!

肇源县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任某某帮助他人使用虚假手段骗取银行贷款100余万元,并改变贷款用途,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骗取贷款罪。本案系共同犯罪。被告人任某某系从犯,且认罪态度较好、愿意接受处罚,应从轻处罚。据此,依法判处被告人任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综上,虚构合同帮助他人骗取贷款时,帮助人不用代偿贷款企业无力偿还的贷款,但可能要承担贷款诈骗罪或骗取贷款罪的刑事责任。

THE END
1.签订虚假合同骗取贷款怎么处理就签定的虚假注册文件并借助此来诈骗贷款一事,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也即所谓的“贷款欺诈罪”。按照我们https://www.64365.com/question/25825593.aspx
2.假借房屋买卖骗取银行贷款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房产合同案例简介:原被告签订虚假购房合同骗贷,互称违约 2015年11月27日,原、被告通过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公司”)居间,双方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和《房屋买卖合同》,约定被告浦某购买原告坐落于本市松江区翔峰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合同价款380万元。付款方式为:定金5万元,首付款25万元(含定金https://www.fabao365.com/fangchan/169232/
3.被指用虚假合同,伙同他人骗取银行贷款6300万元四川凉山一男子被经会理县人民法院审理认定,被告人舒明祥在罗某1等人的安排下向银行贷款,在办理贷款过程中,伪造用于证明贷款用途的虚假购销合同,在无抵押物担保的情况下,向银行申请贷款860万元,贷款用于借新还旧,造成贷款860万元逾期未归还,其行为已构成骗取贷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3729&newsId=3143409
4.陕西一开发商借员工名义贷款买自己房退房变更时员工不乐意合同退房[摘要]合同中还约定,甲方资金缓解后(初定为12个月),乙方应无条件配合甲方办理房产更名的一切手续。韩朝泽律师表示,开发商以员工名义贷款购买自己的房子,其约定不符合合同法相关规定。 >>律师 双方签订的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通过虚假合同骗取银行贷款可能涉嫌犯罪 https://news.hsw.cn/system/2019/0526/1087843.shtml
5.伪造虚假合同,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接连被骗贷款600多万行业湖南长沙男子肖铁牛通过行贿银行员工,伪造虚假合同,分别从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骗取贷款387万元和220万元。 内外勾结骗取贷款,一直是银行公司治理的难点。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了一起行贿银行员工、伪造虚假合同的骗贷案。 湖南长沙男子肖铁牛于2012年行贿邮储银行望城支行副行长、分管信贷业务的彭斌(化名)和招商银行侯家https://www.51credit.com/info/redian/11394.html
6.利用虚假合同骗取贷款行为如何定性利用虚假合同骗取贷款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 周某是甲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2015年3月周某以公司名义向某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贷款用于购买原材料,并提供了虚假的购销合同,虚报本公司的财务情况。在骗得小贷公司贷款200万元后,甲有限公司即将这笔贷款用于归还本公司的欠款和债务。同年4月至10月,甲公司支付了小贷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7/03/id/2573184.shtml
7.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化解不良贷款 签订虚假借款合同 2016年10月12日,张某与某农商行签订《个人借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46.7万元,借款用途为购货,贷款期限24个月,魏某、马某为该笔借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贷款逾期后,某农商行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判决张某偿还借款本息,魏某、马某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张某收到判决后不服,提起上诉。二审http://nypubweb.nydt.cn/nyh/article/1/180106548020740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