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午,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外的空地上,部分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在各自保持安全距离的条件下,围绕在一位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身边,倾听着什么。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脸上的表情也由紧张变得舒缓。原来,这是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为患者举办的一场团体心理疏导活动,中间的讲述者,是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管护师申秀红。
一个埋藏心底的遗憾:不知那对母女怎么样了
2月8日元宵节那天,彼时还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工作的她,接诊了一对母女。“妈妈看起来弱一些,走路还有点摇晃,她坐下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个罪人’。”原来,她的女儿因为带母亲去医院看病而传染上了新冠肺炎,这位母亲担心女儿,不停自责。“听到这个话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于是,申秀红立即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告诉这位母亲,她的女儿病情很轻,二位在方舱都会得到及时的治疗。“当时这位母亲笑了,女儿眉头也舒展了,表示会积极配合治疗。不知现在那对母女如何了,我应该跟她们保持联系的,这是我的一个遗憾。”
隐藏的专业人士:她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证件显示,申秀红早在2017年8月就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来到武汉后,申秀红发现,这里的患者大部分都急需心理疏导,“一是住进方舱,生活环境改变了,患者不适应,很多人睡不着;二是大部分患者都经历了家庭聚集性感染,家属病情有轻有重,因此很多人都担心疾病发展,甚至也有一些经历了生离死别,这样难免有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会传染。”申秀红说。
经过申秀红专业判断,该患者焦虑情况严重,于是按照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疏导:“正好我的孩子跟她家的一般大,针对她家小孩的情况,我将心比心给出建议;针对她本人的病情,我紧急联系了主班医生去查看,请他给出专业意见的同时,尽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患者的检查提前。”申秀红说,面对舱内焦虑甚至抑郁的患者,更主要的还是做好倾听,具备同理心。
策划团体心理疏导活动:更大范围解决患者共性问题
“在不涉及个人隐私的情况下,我想可以策划一个团体心理疏导活动,为患者解压提供一个更高效的渠道。”于是,2月23日上午,曾经在呼吸专科工作了14年的申秀红带领部分患者前往户外进行呼吸操训练,同时鼓励患者说出心中对疾病、病情的困惑和对舱内生活、就医的意见。
“呼吸操既锻炼了患者肺功能,也放松了患者的身心,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团体心理疏导活动,有利于舒缓患者心理压力,加快患者康复”。申秀红说,她还针对方舱内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罗列出了访谈提纲,之后会系统化、规范化地同步开展个体心理疏导与团队心理疏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