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华师学校新闻母校新闻

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马宪民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

10月7日,正值国庆假期,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马宪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主任戴青云等领导、专家一行7人,来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园图书馆调研指导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学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副校长兼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吴坚出席调研活动,图书馆党总支书记万日融、图书馆馆长兼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淦森、图书馆副馆长王玉波等参与活动。

下午专家一行抵达图书馆,王斌伟、吴坚等陪同参观了图书馆一楼知识共享空间和砺儒协同创新空间等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场所。砺儒协同创新空间是广东首家知识产权主题协同创新服务空间。专家们详细了解了远程协作互动服务区、创新交流与路演服务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区和开放式学习交流服务区的功能设置与用途,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的基本情况,并体验了互联网+卫星舱及其提供的互联网+协同交流服务。专家们对我校知识产权创新空间建设高度认可。在陪同调研中,王斌伟希望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多指导我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也希望兄弟院校同行多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

参观完毕,专家们在图书馆四楼会议室听取华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汇报并做交流指导。会上,吴坚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三校区四校园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强调我校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指出目前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重点推进的工作包括: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嵌入式服务学校4个重点科研团队,支持重大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工作;强化中小学教师知识产权素养培训,让知识产权素养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吴坚表示,中心将继续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参与顶层设计,献策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大数据应用,推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会上,赵淦森就华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工作进展、未来规划做了详细汇报,包括中心参与顶层设计,引导战略规划,献策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助推战略产业,引领创新发展,融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将知识产权服务推进到科创前沿;着眼“东数西算”战略棋局,引导算力产业精准落子,助力数字经济等一一展开述论,并列举中心的3个服务典型案例。

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蔡文雅一行来校调研指导学校重大基建项目建设

10月9日上午,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蔡文雅一行来校调研指导学校重大基建项目建设。学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副校长马卫华、刘剑文,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基建处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马卫华和刘剑文分别结合分管工作对学校三个重大基建项目的推进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介绍,基建处和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同志汇报了具体工作开展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省教育厅基建财务处副处长廖开锐、一级主任科员窦体阳和二级主任科员杨超分别对学校提出的问题和困难一一做了回应。

蔡文雅对我校建设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蔡文雅表示,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建设发展,省教育厅定会全力配合和支持学校推进重大基建项目建设。蔡文雅指出,学校要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全面梳理发展现状,精准做好分析研判,切实将学校的发展需求抓实、抓细、抓具体;要统筹考虑学校长远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系统谋划、有序推进学校重大基建项目建设;要合理统筹配置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一行来校调研指导

10月12日下午,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省招生办主任欧阳谦一行来校调研指导招生考试工作。学校党委书记王斌伟主持调研座谈会,副校长陈文海出席,招生考试处处长潘文庆、党办校办副主任王颖等参加。

座谈会上,陈文海介绍了学校在落实国家和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工作任务,做好新高考、新中考改革研究,服务广东基础教育发展方面的情况。招生考试处处长潘文庆对近期研究生招生考试等重点工作准备情况进行了汇报。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范韶彬、孔智军、周旭、许顺兴等分别结合分管业务工作,对我校进一步做好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命题管理、新高考改革和新中考改革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欧阳谦对我校招生考试工作表示高度肯定。欧阳谦指出,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南方教师教育的排头兵,近年来在助力广东高考综合改革、推动广东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欧阳谦表示,希望学校抓住广东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契机,进一步发挥优势特色,在做好招考服务保障、深化基础教育研究、推动新高考综合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推动广东基础教育质量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做出更大贡献。

王斌伟对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省教育考试院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学校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在助力广东基础教育提质增效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王斌伟表示,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责无旁贷要落实好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强化教师教育队伍建设、持续深化新师范建设、努力提升基础教育研究和发展能力,积极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茂名市委常委、副市长朱海龙,信宜市委书记龚庆一行来访交流

座谈会上,龚庆详细介绍了与我校合作办学的意向。龚庆表示,希望与我校在原有良好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合作举办一所华南师范大学砺儒高级中学。龚庆强调,信宜市会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举全市之力把学校办好。

刘剑文表示,附属学校是学校的金字招牌,学校会一如既往地高标准、严要求做好附属学校建设和管理,将附属学校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不断擦亮华师附校品牌。希望茂名市委、市政府支持学校做好校长治校工作、建强教师队伍、完善体制机制。社会服务处处长陈培新就做好华南师范大学砺儒高级中学建设和办学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朱海龙对华南师大长期以来给予茂名市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朱海龙表示,茂名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工作,接下来也定会举全市之力,按照华南师大办学治校的标准和要求,全力以赴把华南师范大学砺儒高级中学办好,持续推动茂名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斌伟对茂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给予我校在助力广东基础教育提质增效方面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王斌伟表示,华师的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只有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才能办实办好,希望茂名市、信宜市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包括进一步理顺办学体制机制、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统筹做好校园规划等,及时协调解决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动茂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召开“书记面对面”暨高层次人才代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座谈会

10月18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王斌伟以“书记面对面”座谈会的形式,与13位高层次人才代表一起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共话学校事业发展。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中民主持座谈会,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财务处、社科处、科技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后勤管理处等职能部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围绕党的二十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重大战略部署,王斌伟和与会代表展开了深入互动交流,13位高层次人才代表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实际,逐一发言,畅谈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的感受。

最后,王斌伟作了会议总结。他表示,深切感受到了学校高层次人才对华师感情的真挚、对学校建议的真切和对学校发展期望的迫切。他紧密结合学校工作,谈了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三个务必”“两个行”“科教兴国战略”等的领悟和思考,提出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前瞻性谋划、全局性思考、整体性推进”,尤其要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华师”“怎么建设这样的华师”,深化战略思考,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任务导向、结果导向”,认真思考学校目标定位、不同校区校园功能定位、学院和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学校内涵建设、党建思政和管理服务等问题。王斌伟指出,学校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师范为本、坚守师范特色、推进综合发展的建设思路,着力构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引育、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管理服务和党建思政等八个“一流体系”,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综合性师范性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团结奋斗。

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带队到广东省社科联汇报交流工作

10月1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带队到广东省社科联汇报交流工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叶金宝、余鸿纯,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我校副校长马卫华等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就兴起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热潮,携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以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社科战线付诸行动,共同打造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等有关事宜进行了交流座谈。

座谈会上,王斌伟代表学校对省社科联长期以来给予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从有历史、有规模、有特色、有目标等多个方面概要介绍了华师的办学建校史、重点发展现状和建设目标,党委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全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总体谋划、重点抓手等,并总结了华师近年来在项目、成果、平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强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学校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学校党委将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王斌伟还强调学校将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的科研”,以大平台聚集大团队,承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在科研平台建设上,将以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推动现有科研平台的整合,加强团队建设,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跨学院协同发展、联合攻关,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增长极”。在重大项目组织方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发挥学校特有的优势,不断产出重大成果,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华师贡献。

张知干在认真听取了学校有关情况介绍后作了讲话。他强调,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要通过深入宣传阐释好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创造的伟大成就,引导广大师生不断增强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通过深入宣传阐释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所把握的历史主动,引导广大师生更好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伟力;要通过深入宣传研究阐释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进一步凝聚起奋力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决心信心;要通过深入宣传研究阐释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政治思想行动自觉,进一步凝聚起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决心信心。

省社科联社团联络部主任吴仲文、学术规划部四级调研员张杰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胡中锋、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张学波、社科处处长张宏宝等参加了座谈会。

学校召开章程修订研讨会

10月26日、27日,我校在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召开学校章程修订专项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出席,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中民以及学术委员会代表、学科代表、教代会代表、校史研究团队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校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主任郭小川对章程修改稿及其注释稿进行了说明,与会专家和代表重点围绕学校历史脉络溯源,战略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华师精神文化,学校实行“校院两级、以院为主”的管理体制机制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对学校章程修改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和代表一致同意,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全党全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形势新要求,将学校本世纪中叶的长远发展目标明确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认为在“世界一流大学”表征上,可以表达为“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综合性”“创新型”三个关键词,这样的奋斗目标更加符合党和国家对“双一流”建设大学的要求、更加契合学校新发展阶段的使命任务、更加反映广大师生和校友的期盼、更加明确“北上广”师范大学三足鼎立的目标导向,应在学校章程修改稿中予以确立和规范。

杨中民充分肯定了本次章程修订专项工作会议成效,对各位专家的辛勤劳动以及各位代表的参与表示感谢。他谈到,要按照王斌伟书记以及近期学校校长办公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准确把握章程修订原则和依据,积极稳妥、推进章程修改,确保章程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做到于法有据,在贯彻落实好国家政策法规、新理念新精神的基础上,体现学校实际和办学特色。

王斌伟指出,学校章程是学校探索实施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途径,章程修订工作是关系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他充分肯定了会议准备充分、代表广泛、讨论踊跃。他代表学校感谢学校章程修订工作小组前期所做的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各位代表和专家们的合理化建议,进一步集思广益,增强章程修订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密结合党和国家的要求和学校发展实际,既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切实将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和治理体系融入到章程修订中,确保章程的前瞻性、权威性和稳定性,既要上级认可、师生满意,又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待章程修改稿核准并公布实施后,应根据章程,对学校原有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做好与章程相配套的建章立制工作,用章程来指导、规范和改进学校工作,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四是要以学校章程修订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增强师生的大局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校之要者”,积极担当作为,踔厉奋进,共同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校党委书记王斌伟调研助力汕尾基础教育和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介绍了学校帮扶汕尾基础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她指出,学校严格对标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和公办优质学位供给两大中心任务,通过7大方面28个针对性项目形成7大亮点,助力汕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未来,学校将着眼培养“种子学校”创建华师创新实验班、启动全员培训和高考备考辅导、搭建心理服务体系、开展科学研究与评估以及提升教师学历层次等9项重点工作,凝聚工作合力,加快工作落实。

逯峰表示,汕尾市委市政府会带着政治责任、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感情、带着科学性系统性的方法,担起主体责任、顺应民心民意、遵循教育规律、整合优质资源,聚焦群众在教育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把老区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许落到实处;希望华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教育教师优势,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在师资培养、教学研究等方面持续给予帮扶指导,助力汕尾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提升教育质量水平。

王斌伟指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部署要求的重要抓手。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广东基础教育“工作母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帮扶粤东西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任务,回应汕尾革命老区人民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热切期盼,是学校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华南师范大学有责任、有义务、有需要,同时也有基础、有实力、有信心,和汕尾共促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王斌伟强调,一要深化认识,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精准对接,形成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亮点,打造全省基础教育帮扶工作样板;三要着眼长远,发挥学校和汕尾校区学科专业和人才资源优势,全方位服务汕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调研期间,王斌伟率队先后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陆丰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汕尾学校实地考察,听取学校负责同志的汇报,走访校园,与师生交流,详细了解办学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谋划学校未来发展。吴颖民、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全汉炎、广东广雅中学党委书记叶丽琳、何勇、张锦庭等参加调研考察。

学校召开9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推进会议

10月30日上午,我校在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召开9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推进会议。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出席会议,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恩科主持会议。

会上,文化宣传组、基建修缮组、学术活动组、庆典活动组、联络筹资组、综合保障组、校史馆筹建组组长分别就当前工作思路、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作汇报。会议还听取了90周年校庆筹备启动仪式暨华师附小建校100周年校庆准备工作汇报。

广东省总工会职工服务部部长陈昭庆一行莅临我校指导

10月11日,广东省总工会职工服务部部长陈昭庆、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副主席胡建钢等一行莅临我校指导,副校长吴坚、校工会全体成员及心理学院部门工会主席田丽丽教授出席了会议。

吴坚对省总工会、省教科文卫工会长期以来关心学校发展、给予学校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省总工会、省教科文卫工会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建设发展;而后简要介绍了学校近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也对校工会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校工会主席徐颂军表示,一直以来,校工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始终围绕“服务学校工作、服务教职工工作”的主旨,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助力学校事业发展。随后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张仲仁、副主席钟伟红对校工会组织架构、女工工作及组织福利工作等情况进行了汇报。

会上,陈昭庆充分肯定了学校工会多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并表示,学校要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积极促进学术交流,争取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还充分肯定了学校教工俱乐部的功能定位与作用成效,赞扬其在行业中起到了模范示范作用,鼓励我校教工俱乐部积极申报省总工会举办的“职工服务中心示范点”和“爱心驿站”的评选,进一步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切实履行好群团组织的服务职能。

会议结束后,在吴坚及校工会领导陪同下,陈昭庆一行实地考察了教工俱乐部的场地设施,对校工会精心运营教工俱乐部、为教职工及其家属提供文体活动场地和环境、丰富大家精神文化生活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

陈文海副校长一行赴广东省教育厅作教师教育工作专项汇报

10月21日下午,陈文海副校长、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党总支书记华维勇、党办校办副主任王丰等一行专程赴广东省教育厅就我校教师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汇报,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师资管理处处长李霞、副处长杨澎等听取了汇报。

陈文海首先对广东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对我校教师教育工作的指导、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华南师范大学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行动中,将密切对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里的各项工作要求,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发展,全力服务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也希望省教育厅对我校做好汕尾地区基础教育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组织实施好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南师大牵头组团工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和大力支持。王红就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总体发展、教师教育特色品牌以及近期开展的结对帮扶汕尾基础教育、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南师大牵头组团、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建设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作了详细的汇报。

我校“智能升级,何以为师”暨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工作启动会成功召开

10月2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智能升级,何以为师”暨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工作启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副处长郝杰、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姜琳、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文海、教务处处长熊建文、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叶欣、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启买、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穆肃以及部分教研室成员代表现场出席。会议全程网络同步直播,来自全国110所高校和98家基础教育区校的教研室成员代表在线出席了启动会,通过线上直播间观看会议的人数最高峰时达17196人,反响热烈。会议第一阶段由熊建文主持。

郝杰在致辞中表示,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总体框架下启动了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搭建教研信息平台,旨在激活基层教学组织的活力,助力教师教研朝更加便捷、高效、普惠、个性的方向发展,引导老师们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从而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郝杰指出,虚拟教研室建设是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推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前期准备工作扎实细致、顺利完成了理工处委托的虚拟教研服务工作任务,期待能够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关心推动下,发挥华南师范大学的牵头主体作用,共建大批优质教学资源;发挥教指委在咨询指导方面的重要功能,推动教研活动往高质量和体系化方向提升,让优质资源惠及更多教师。

姜琳在致辞中指出,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虚拟教研室是信息时代新型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为实现高效率教研协同、高质量资源共享、高水平教学服务提供了发展平台。由华南师范大学牵头联合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建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体现了学校在虚拟教研和“人工智能+教师培养”领域的影响实力。姜琳希望教研室在未来能够适应智能时代的教师培养需求,通过校际协同和虚拟教研途径落实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形成更为丰硕的教研理论与实践成果。

陈文海首先对教育部高教司、广东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对我校本科教学和教师教育工作的指导、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华南师范大学在其漫漫办学历史长河中始终扮演“奋进者”角色,始终走在广东教育改革前列,在推动广东基础教育改革、引领广东地方高校发展、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陈文海强调,“教师教育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办学思路。学校高度重视新师范内涵建设与教师素质提升”;“加强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培养,是党和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我校主持牵头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从今年5月的28家创始共建单位,快速发展到有全国110所高校、98个区域及中小学,共208家单位参与教研共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由高校学者、学科专家、骨干教师所组成的、具有共同愿景和雄厚实力的虚拟教研共同体”。陈文海对虚拟教研室寄以厚望并提出要求,希望其能通过更深层次和更宽广度的教师教研交流,积极探索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新样态,一起携手迈向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征程,为培养胜任智能化挑战的教师、助力教育数字转型共同奋进,打造出全国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华南师大品牌。

启动会上,“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专家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教授作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方案汇报。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虚拟教研室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领导下以服务师范生和各类在职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核心,团结和协同参建单位共建“基于华师、面向广东、服务湾区和辐射全国”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共同体,从而培养胜任智能化挑战的教师,助力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胡小勇介绍,依托学校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研室未来建设内容将主要围绕“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四方面开展,以培养智能教育的“种子教师”和“领头雁校长”;自获批以来,教研室在机制建设、资源建设和指导服务三方面已经建成系列成果,在全国快速形成影响力;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正在研发国内第一套面向师范生培养的智能实训关键技术系统,并将推动规模化的场景应用。

在会议自由发言环节,教研室核心成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刘革平教授表示,高校、中小学校和教育教研机构深度融合,是“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非常重要的特点,值得在全国推广。他对教研室未来工作提出建议:一是利用虚拟教研室实现跨时空、跨学校、跨学科教学研究的新形态,探索创新合作机制;二是注重不同学科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将实际教学改革工作和虚拟教研室工作相结合;三是对不同领域的智能教学研究并行推进,助推教研室快速产出更多、更好的成果。教研室核心成员、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正高级教师王同聚在发言时表示,希望虚拟教研室将让更多中小学教师受益于高等教育领域学者专家的引领指导,让基础教育系统能够在虚拟教研室的示范辐射下,取得更具有显示度的重要成果。

我校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召开2022年中英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

10月28日,我校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2022年中英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我校副校长杨中民、副校长马卫华、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谭伟红,阿伯丁学院执行院长吴剑丽、党总支书记张长海,阿伯丁大学副校长AlanSpeight、副校长RuthTaylor、对外事务主任JennyFernandes、自然与计算科学学院院长DavidMcGloin等联合管理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沈丽玲,阿伯丁学院教学副院长沈映珊、行政副院长陈欢,国际联合学院副院长李丹凌,阿伯丁大学国际合作关系主管KatjaChristie、阿伯丁学院英方副院长TryphonLambrou等列席会议。会议由吴剑丽主持。

会上,马卫华、AlanSpeight分别就两校涉及阿伯丁学院合作办学事宜进行情况通报。接着,张长海、沈映珊、TryphonLambrou、吴剑丽先后就阿伯丁学院2021-2022年期间招生录取情况、财务情况、学生学业表现、教师招聘进展,以及发展工作事项等进行专题汇报。KatjaChristie、陈欢、RuthTaylor结合运行管理委员会报告、学术委员会报告对过去一年学院的重点工作进行汇报。联合管理委员会对各项议题和文件报告进行了审议。

最后,杨中民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华南师大始终高度重视国际化工作,阿伯丁大学作为学校重要合作伙伴,双方经过多年合作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和深厚的情谊。中方将继续秉持“高起点、高水平、高目标”的发展思路,贯彻“务实、创新、包容、可持续”的办学理念,密切与英国阿伯丁大学交流协作,携手推动阿伯丁学院特色化办学、高质量发展,努力将阿伯丁学院打造成具有品牌效应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承办2022“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中南区交流活动

10月29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2022“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中南区交流活动在线上举行。中南区组委会领导小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中民代表学校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杨中民指出,学校受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托,再次承办中南区交流活动的组织工作,协调构建交流国际中文教学技能的平台,倍感珍惜、深受鼓舞。本次交流活动汇聚中南区深耕国际中文教学领域的10位专家、来自24所院校的28支交流团队,携手打造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盛宴,充分展现新时代国际中文教师“以新标准创新中文教学”的孜孜以求、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这将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作出新贡献。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是华南师范大学对外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接下来将进一步整合力量,创新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自中南片区的华中科技大学骆琳、暨南大学王琪阳、广西大学朱彩萍,分别代表所在国内高校团队、海外孔子学院团队发言,表达和合共融、携手赓续汉教英雄精神的志气与愿景。各高校团队通过CLASSIN平台与评审专家连线进行展示汇报。他们或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形式,贯通挖掘中国概况故事;或融汇“中文+”教学资源,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或以视频引入,打造沉浸式中文课堂体验;或精心准备教材文本,展现扎实的专业功底。

评审专家认为,交流作品课程类型广泛,符合语言教学规律,注重语言教学实效,教学方式新颖,视频制作精良,充分展现了精湛的教学技艺、广博的文化知识、炽热的家国情怀和宽阔的国际视野。

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秦洪雷作总结发言表示,各高校团队呈现精彩,评审专家点评细致到位,承办方及各高校后勤保障团队分工有序、周密推进,共同为交流作品的完美呈现和活动的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共同为后疫情时代大展拳脚积蓄能量,为建设世界范围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共同体而努力前行、砥砺奋进。

此次线上交流活动面向中南区高校进行线上实时直播。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吕蔚主持当天活动,副院长方清明、副书记陈晓玲,以及众多师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我校组建服务汕尾研支团,成为广东首支服务省内研究生支教团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2013年组建以来,已在贵州省罗甸县、册亨县,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广西凌云县设立支教点。今年,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团省委的工作部署,组建“华师研支团汕尾分队”,这是广东首支服务省内研究生支教团,在全国和全省都具有示范意义。

我校汕尾研支团组建,成为广东首支服务省内研究生支教团

研支团汕尾分队首届成员分别来自国际文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和文学院,五名研究生休学一年,主动请缨到汕尾龙山中学支教。

近日,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启动仪式在汕尾陆丰市龙山中学举行。广东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吴阳平,陆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芳,汕尾团市委书记刘莉丽,我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谷红丽,团委书记连泽纯等有关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

启动仪式上,吴阳平对我校支教工作充分肯定并为广东首支服务省内研究生支教团授旗;谷红丽、连泽纯分别向乡村外语教育帮扶、筑梦悦读图书角项目对接单位授牌。

研支团聚焦汕尾基础教育,开展特色支教帮扶

五位志愿者扎根三尺讲台,牢记育人使命,分别担任初一年级语、数、英老师,支教一个多月,已完成346个教学课时,团队成员均带班担任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班级建设初见成效。此外,汕尾分队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相继开展了红色文化研学活动、筑梦悦读图书角、静待花开女生会、迎国庆红歌会等特色活动,被官方媒体转发报道累计达11次。

接下来,汕尾分队将紧密围绕乡村振兴任务和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把华师汕尾校区作为大后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将汕尾的红色文化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发挥支教团的优势,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助力汕尾教育振兴。

学校张桂光教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

近期,学校文学院教授张桂光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商周金文大词典》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滚动资助经费40万元,总项目经费120万元。《商周金文大词典》、《毛泽东口述史料的搜集、校勘、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连续获得滚动资助是学校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我校美术学院获批广州市教育局600万重大横向课题

近日,由我校美术学院罗广教授主持申报的2022年“广州市学校美育工作质量提升服务项目”,经过竞争性投标成功获批,立项经费达600万元。这是我校艺术类横向课题的新突破,也是多年来我校美育工作培根铸魂的重要体现。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南方教育高地,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用美育“培根铸魂”,实施美育浸心计划,推动美育品牌行动,做优美育教育体系,做实美育社会服务,开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工作新格局。此次横向课题的立项,也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聚焦教育事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项重要突破。

我校体育科学学院获批广州市教育局1210万重大横向课题

近日,由我校体育科学学院杨忠伟教授主持申报的2022年广州市教育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工作服务项目,经过竞争性投标成功获批(项目编号:220802128735),立项经费1210万元,这是我校体育学科作为全国A类学科的优势突显,也是我校推动华南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2030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促进广州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该项目依托我校体育学优势学科,为期3年,每年对全市11个行政区,涵盖1600余所中小学的20余万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测试。旨在建立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研判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完善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为广州市制定青少年健康政策及工作规划提供参考。这一项目是体育科学学院继2020年获批广州市教育局体育高水平团队培养项目后又获得的社科类重大横向课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学校体育要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目标”。我校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南方教育高地,始终坚持将体育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体育事业摆在学校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持续聚焦中国体育建设,不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梦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体育学优势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强体育发展内生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获资助金额创新高!我校24个项目获广东大学生“攀登计划”专项资金资助64.5万元

近日,由团省委、省财政厅联合设立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攀登计划”科技创新培育)2023年资助立项中,我校申报的24个项目全部获得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9项、一般项目15项,获得省财政专项资助64.5万元,获资助金额创“攀登计划”实施以来我校历史新高。

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是广东省政府每年从财政经费预算中划拨专门用于推进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的专项资金,旨在全省遴选、培育和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具有前沿性、开创性的科技创新实践研究。申报项目类型参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类,分为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三类。项目通过培育、孵化、竞赛、提升等形式,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并为广东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青年大学生。

自2015年“攀登计划”专项资金启动以来,我校共有193个项目成功获“攀登计划”专项资金资助,其中有53项为重点项目,累计资助金额高达441.5万元。我校获资助项目取得累累硕果,累计申请专利成果64项,累计发表论文196篇,其中116篇被SCI收录。同时,我校积极打通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孵化通道,有力地推动创意、创新、创业三者融合,共有35个“攀登计划”立项团队参加“挑战杯”系列赛事并获奖,其中《心战疫: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监测与防控建议》、《新颖自聚焦光束的传输特性以及应用研究》项目成果分别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及三等奖,《镧修饰环保多孔过滤陶瓷的制备及其农村净水应用研究》项目成果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2023年度华南师范大学“攀登计划”专项资金立项项目表

我校10个志愿服务项目获2022年广东省“益苗计划”立项和资助

近日,2022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资助项目名单公布,我校10个志愿服务项目斩获佳绩,入选2022年“益苗计划”资助项目,获扶持资金共9万元。其中,5个项目获评重点培育项目,1个项目获评高校毕业生乡村振兴行动专项项目,4个项目入选“仲明薪火计划”资助项目。这是我校近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益苗计划”启动以来,我校根据社会群体需求,挖掘、打造“小而美”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举办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志愿服务项目交流会等,孵化可持续发展项目,促进志愿项目优质发展。

长期以来,我校重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通过重大赛事活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专题宣讲、勋章志愿者评选、志愿文化节、雷锋月系列活动等形式营造校园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努力打造公益事业“项目化、社会化、专业化、常态化”工作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品牌项目,深化服务效果。

2022年华南师范大学获“益苗计划”资助项目信息表

我校在全国、全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评多项荣誉

近期,团中央、广东共青团对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表现突出的优秀单位、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进行通报表彰,我校被授予2022年广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党员卓越班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调研队获全国“优秀团队”荣誉称号,颜海娜教授获全国“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2022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我校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综合资源优势与地区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组建了210支队伍,共4433名师生奔赴广东、新疆、四川等11个省份及自治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校队伍依托“师范、思政、地区、人才”四个优势,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以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民族团结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有23支队伍参与5项全国全省专项活动,华师学子奔赴广州、深圳、汕头等多个城市,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在乡村、企业、社区等地的实地调研学习中观察国家发展成就。我校13支队伍因地制宜开设各类型推普活动,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成果显著,共有5支团队入选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国家级重点立项团队。我校新增服务基地43个,累计服务时长达20000+小时,共计10000多名学生受益,获中国青年网、共青团中央等各级媒体报道5423次,其中省级及以上报道1058次,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为暑期社会实践注入青春活力。

2022年华南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奖情况一览表

工学部、计算机学院等学院学子斩获第五届中国软件开源创新大赛多项大奖

2022年10月30日,在北京文津国际酒店举行了第五届中国软件开源创新大赛决赛,经过紧张激烈的答辩(线上),由我校工学部、计算机学院、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学子组成的5支入围总决赛(共11支入围,占5/11)的队伍大获全胜,最终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胜奖4名(包括未入围总决赛的3支队伍)。至此,历时近半年(4月-10月)的第五届中国软件开源大赛落下帷幕,参加大赛的8支队伍全部获奖,占据了开源项目贡献赛道的半壁江山(共16支队伍获奖,本团队各占一二三等和优胜奖的一半,共8/16),为全国参赛队伍最多,所有队伍全部获奖的唯一高校。

第五届开源创新大赛共设计四个赛道、十三项赛事,作品提交截止日为10月18日,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1134所高校的23972人报名参赛,经过半年多的角逐,四个赛道均有千余个作品参赛,报名人数、参赛规模和作品数量与质量均创历届新高。开源项目贡献赛道是2022年新增加的赛道,相比其他三个老赛道,难度最大,要求最高,也是参赛人数最多(9469人),奖金最多(103万)的赛道。本次参赛的8支队伍全部参加开源项目贡献赛道。

在工学部、计算机学院、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尤其是副校长杨中民,工学部党委书记吴岚、执行部长李京波、副书记许拥旺、副部长李凯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计算机学院汤庸教授、陈卫东教授,人工智能学院蒋运承教授、陈寅副教授、刘寿强老师,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张长海研究员、沈映珊副教授的共同指导下,本团队8支队伍先后在2022年5月-6月组建完成并开始紧张开发实践。经过选题、工具选择、技术路线确定、方案优化、多次迭代、开发测试与试用等环节,于10月18日即截止日之前成功提交,最多的队伍提交了812次,最少的305次。每队都提交了精心设计的带有大赛Logo的技术报告,最多有30多页1.5万字,最少也有20多页1万字;各队选题都新颖实用,技术先进可行,成果丰硕。赢得了评审专家一致好评,最终本团队5支队伍在近4000支队伍(每队1-3人)中脱颖而出,入围该赛道决赛(项目贡献赛道共有11支队伍进入决赛,具体入围名单如下表)。

为激发开源创新活力,培养开源软件人才,助力开源生态建设,探索开源教育改革,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推动和支持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指导下,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第五届“中国软件开源创新大赛”。本次大赛由清华大学承办,重点围绕国家在开源人才培养和生态建设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卡脖子”软件领域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开源软件,联合华为、百度、清华大学等企业单位以及多所高校共同设置赛题。本届大赛在赛制上做了创新和调整,设置“开源项目贡献赛”、“开源任务挑战赛”、“开源案例教学赛”和“开源代码评注赛”四个赛道。

我校客座教授保罗·盖勒院士参与的研究论文在Nature杂志发表

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UniversityCollegeCork,UCC)保罗·盖勒是国际著名的生态学家,长期开展关于湿地生态学、淡水生物学以及生物多样性在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已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140多篇科学论文,在GoogleScholar上被引次数超过8650次;2018年荣获爱尔兰生态学会颁发的杰出生态学研究终身成就奖。

保罗·盖勒曾担任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常务副校长(2005.5-2015.8),多年来致力于推动科克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其倡导下,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与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生物、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SchoolofBiological,EarthandEnvironmentalSciences,BEESSchool)于2017年3月签约成立生态与环境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SCNU-UCCJointLaboratoryfor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在我校研究生院拔尖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项目的资助和国际交流处的支持与帮助下,国际联合实验室近年来已派出7位研究生赴爱尔兰科克大学交流访学或攻读博士学位。

中国知网第二篇被引逾万期刊论文产生,作者还是心理学院温忠麟教授

至2022年10月9日为止,心理学院温忠麟教授领衔发表在《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一文,被10012篇论文引用,成为中国知网第二篇被引过万的中文期刊论文。为此,《心理科学进展》编辑部专门发了一条推文,随后澎湃新闻跟进发表了长篇推文对作者进行介绍,并被腾讯、网易、搜狐、新浪、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等各大网络平台和媒体转载。

在中国知网近6千万篇期刊论文被引排名前十位中,温忠麟教授领衔的论文占了三篇。论文“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2004年《心理学报》)被引13503次,排名第一;另一篇论文“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2005年《心理学报》)被引7678次,排在第六。

温忠麟教授主要研究心理计量方法,在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等方面有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中英文论文都被广泛引用。在中国知网查询高被引作者可知,他是国内心理学科被引总数最多的作者。在GoogleScholar上总计被21700多篇论文引用。

据了解,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目前拥有两位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钟柏昌和詹泽慧,教育技术学科在国际论文发表方面处在国内教育学领域的第一梯队。

体育科学学院老师王亮执法WTT澳门冠军赛2022比赛

10月19日-23日,学校体育科学学院老师王亮,受中国乒乓球协会委派和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邀请参加在澳门举办的WTT澳门冠军赛2022裁判工作。这是王亮于2022年1月19-23日参与执裁WTT澳门冠军赛2021中国之星比赛后第二次在澳门参加本项赛事的裁判工作。

王亮老师执法韩国和法国运动员比赛瞬间

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于2021年启动,成功开启了职业乒乓球运动的新时代。WTT赛事系列包含四项顶级赛事,包括:大满贯赛事、WTT冠军赛、WTT挑战赛系列,以及作为整个赛季收官之战的WTT世界杯决赛。此外,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还将举办WTT支线赛事系列、WTT青少年系列赛事,为年轻球员们创造成长通道。

本次赛事汇集国际乒联单打世界排名前30的男女球员,以及两名外卡选手。经过五天的激烈角逐,中国乒乓球队孙颖莎、陈幸同获得女子冠亚军,王楚钦、樊振东获得男子冠亚军。

王亮老师执裁瞬间

王亮长期从事乒乓球教学、训练和竞赛组织等工作。自2005年入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以来,一直参与乒乓球队日常训练和竞赛工作。在2022年5月广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带领华师乒乓球队乙A组获得女子单打冠、亚军,男子单打第三名和混合双打第三名等优异成绩,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教练员”荣誉称号。2022年6月和7月,先后参与组织广东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和广东省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并担任裁判长。

编辑|梁艳姬

责编|郑志荣

审核|刘凌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55号华南师范大学校内小红楼(高校新村E、F座对面)

THE END
1.爱情测试首页世纪佳缘交友网爱情专家为您精心准备的爱情缘分测试、爱情心理测试,量身定制专属你的幸福提案! 2.2亿会员,让缘分千万里挑一!https://www.jiayuan.com/paper/
2.免费恋爱观测试在线工具网(zxgj.cn)职业性格测评,可参考:MBTI 职业性格测试(免费版)、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免费版)、九型人格测试(免费版)、大五人格测试(免费版)、艾森克人格测试(免费版)、disc个性测试、个人优势能力测评。 心理疾病检测,可参考:SCL-90量表,精神疾病检测,可以参考:mmpi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关于人格障碍检测,可参考:PDQ-4+量表。https://www.zxgj.cn/g/lianaiguan
3.AI手相,八字姻缘,缘定终身,八字算命,塔罗牌,周易占卜,姓名测试欢迎光临微算算命网!本站是网上算命最准的网站,主要测算项目有生辰八字算命,姓名测试,在线算命,周易算命,免费算命,AI相面,AI手相,八字姻缘,缘定终身,八字算命,塔罗牌,周易占卜,姓名测试打分,算命,占卜,算命网,算卦,算命大全在线抽签,姓名算命,起名网免费测名,在线算命,周易http://15.154.akui.net/
4.超准!快来测一测!!你附近有多少人符合你的理想型现霍邱心动相亲推出的 附近理想型测试 上线了!!!注意!敲黑板!!划重点啦!!!现在让我们一起测http://www.hq0564.com/thread-1098142-1-1.html
5.缘分测试测试你的另一半测测你的另一半婚姻配对已经有心仪的对象了,她很符合我的预期,和老师给出的结果很匹配,希望我们能修成正果。 哈哈哈我和我老公就是一对欢喜冤家,吵吵闹闹的但是感情特好。说的很准。 已经有心仪的对象了,她很符合我的预期,和老师给出的结果很匹配,希望我们能修成正果。 好开心,和我理想中的伴侣很相似,希望我快快找到他,开启我们的https://cs.454410.com/qdlife/mzzdc/
6.测试君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考察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智商水平,从而揭示你内心深处隐藏的城府有多深。 开始测 霍兰德SDS职业兴趣测试 10.6w #高考# 结束,强烈推荐 霍兰德职业适应性测验(The Self-Directed Search,简称SDS)由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 J.霍兰德(HOLLAND)编制。在几十年间经过一百多次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形成http://www.qucejun.com/
7.职业选择倾向范文12篇(全文)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Holland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Holland理论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1991年,Gati针对Holland的正六边形模型中有关相邻职业群距离相等这一假设的局限性,提出了三层次模型。两年后,Prediger在Ho11and六边形模型的基础上加上人和物维度、数据和观念维度,使职业的类型和性质有机地结合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1vs6w12.html
8.手机测血压App排行榜华为手机手机测血压app推荐【开放社区分享心情广结测友】兴趣交友,精准匹配,和自己喜欢的测友一起交流分享;话题丰富,多个领域知识专业达人解析投射的心理世界; 【星座分析心理测试个人报告】必备的专业星座分析工具,多维度认识自己;专业涵盖100万+条食物的热量及营养素数据,以中国食物为主,方便实用 -控制热量摄入,便捷记录、专业分析,https://www.diandian.com/phb/1736/2-1.html
9.辅警心理测试题及答案20240421094230.pdf辅警心理测试题及答案.pdf,辅警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编号:bc58f71468d6d465d200ca8d9c800422 辅警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一、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 。请根据题 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421/7140163002006100.shtm
10.解放军生活杂志二十余年如一日坚持"用心呈现军营精彩"的定位;坚持让普通的战士上《解放军生活》杂志的封面,专门针对战士遇到的问题开设了《心理导航》《法制视窗》,开设了《兵眼观察》栏目,让战士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开展讨论……以"移动编辑部"的形式深入部队生活,增开了《边海防纪事》栏目,送文化到基层活动为数万名基层官兵http://jfsh.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4&st=11
11.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通知公告学校紧紧围绕“幼儿高师”的办学定位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四大职能,落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师范教育,通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网络直播课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立志服务基层、服https://www.hnyesf.com/html/899/2022-01-07/content-8042.html
12.对于心理测验描述不正确的是()。液体与固体相接触时,当接触角为()时,液体完全润湿固体,当接触角() 时,液体完全不润湿固体。 A. 0°;180° B. 180°;0° C. 钝角;锐角 D. 锐角;钝角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发动机冷却后,装上全部附件在磨合台架进行热磨合和() A. 测验 B. 试验 C. 检验 D. 测试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https://www.shuashuati.com/ti/d4bcdbad336940c88abda2feb112469a.html?fm=bd222b0a2f88f686f9a17ea5bc0912f5ca
13.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杂志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本文根据中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学生通用技术课产生心理抵触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与对策帮助改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的心理抵触,提高教学质量。 “互联网+”背景下专科学生网络学习调查分析 关键词:网络学习 调查分析 越来越多学生开始使用互联https://www.youfabiao.com/kxzx/201627/
14.www.juntengtech.cn/newxr74941922/www.juntengtech.cn/newxr/!# 但海底捞想做大茶饮生意,已经没有悬念。不久前,海底捞在全国启动水吧改造,基于火锅店的档口形式,推出"海底捞茶水铺",据称单品销量破90万杯。上一个做的比较成功的同行是呷哺呷哺,推出了茶米茶品牌,融合到呷哺、凑凑等旗下品牌门店。此番聘请张俊杰,不排除把茶饮单拎出来做的可能。!,/ http://www.juntengtech.cn/newxr74941922/www.juntengtech.cn/newxr74941922/91841020.shtml
15.关于剧情涉及到的一些心理学相关背景:解离性障碍和心理创伤症候群(关于剧情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背景,阅读感可能长且枯燥,且有很多很多剧透,慎入!)这个剧是一个关于解离性障碍患者的患病感受,体验,其病因等和心理创伤相关的心理悬疑剧(偏解析,非惊悚)。它不是表现破案推理调查技术类型的悬疑剧,不是穿越剧,不是平行世界科幻剧,更不是职场剧。全剧用视听语言解析呈现女主林晨曦因心理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733238
16.开题报告基于SpringBoot的高校心理教育辅导设计与实现随着这些年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线心理健康辅导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特别关注,他们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设有关的心理指导课程,还有着目前世界上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https://blog.csdn.net/2301_77588073/article/details/13569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