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精选5篇)

1.1新生入学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问题

考进梦寐以求的大学可以说是学生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当新生满怀期待怀揣梦想进入大学殿堂时,往往踌躇满志地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心情愉悦。然而,入学后却马上面临了非常多的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矛盾,感到自己心中所想和实际所见出现了非常大的差距。例如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状态的改变等等,这时候学生往往又从兴奋愉悦的心情一下变得迷茫起来。尤其以一些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和人接触的学生为甚。

1.2人际交往引发的心理问题

不管身处社会还是大学校园,首要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人际交往。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状况,同时也对其将来的发展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处理好大学生活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会产生困惑,感觉困难甚至面临着障碍。比如部分大学生思想偏激,处理问题极端,对他人有成见,甚至偏见,这一类学生往往会产生并积累大量的心理问题并导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甚至严重失败而不自知。根据长期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最希望拥有的是“真诚的友谊”,60%以上的大学生最害怕失去的是朋友。可见,人际关系往往占据着大学生内心里的主导位置。

1.3情感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

1.4就业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

体育运动可以作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具体的做法和对心理问题的帮助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2.1调节情绪

在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各个方面带来的压力会使大学生经常在情绪上感觉到紧张、烦躁、焦虑和不安,导致情绪波动较大。通过进行体育锻炼运动,尤其是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在参与过程中体现出的与同伴配合协调,与对手竞争拼搏,这些感受都可以有效的调理大学生的心里情绪,甚至可以带来愉悦的正面情绪。除此外,我国传统项目例如武术,龙舟赛等运动项目不仅可以调节情绪甚至还可以升华个人的精神修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大学生经常从事类似这样的体育运动可以减少其负面的情绪,增长其乐观的感受。

2.2提高智力

通过对身体的锻炼,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提高必然对智力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协调能力。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需要作出正确判断以获得高效率的锻炼形式,这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而在与同伴的组合过程中又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记忆力。故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智力,促使其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协调性变得更加成熟。

2.3培养坚强意志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力是体现一个人对困难和挫折的一种积极态度,故此,意志力需要在困难和挫折中进行培养。而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项目可以从某种层次上给人提供培养意志力的条件。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运动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在某些运动例如滑雪等运动又可以说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要求运动者需要不断的克服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等)和主观困难(如疲惫、恐惧、压抑、失意等)。在对这些困难进行克服的过程中,不仅增强的运动者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勇敢顽强、勇于战胜一切的良好意志品质。从运动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往往也可以将其适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2.4协调人际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霍尔研究发现,人类的心理适应能力往往最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作用于人与人的交往过程当中,同时,人际关系的处理又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程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你将人际关系处理好了,那么你的情绪、你的心情将会处于极佳的状态,对任何事物和任何人都充满友好,自己也会从中获得非常美好的感受;反观那些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这类人经常会感到压抑,心情糟糕、烦躁,无精打采,缺乏乐趣,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参考文献

[1]张力为.运动心理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6.

[2]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

[3]殷恒婵.体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6.

[4]李印东.体育与健康[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08.

[关键词]体育文化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聂锴(1979-),男,辽宁丹东人,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陕西西安71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陕西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网络成瘾的有效干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JG68)

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教学,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影响和效果。国家教委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体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并积极地行动起来。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1.健康的定义。194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的章程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指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的状态。1989年,WHO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的概念,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学校的医务监督、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卫生保健措施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解决。体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为方式,进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效果是任何其他方法和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具有的文化层次决定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会不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教育部近年对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表明,50%以上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自我为中心。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一帆风顺、父母溺爱的独生子女生活,形成了他们或多或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观,遇事总想着自己,推卸责任,不懂得反省,这种认知结构往往会造成与他人的矛盾与交往障碍。

2.社交能力弱。很多高校学生面对新环境,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舍友关系等。曾有调查显示,相对城市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困扰和压力,更容易存在性格内向、心理自卑、缺乏自信、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社会适应能力差。大多数大学生从小受到父母长辈的疼爱和庇护,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帮助完成,以致他们进入校园后不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对校园生活中各种突况的应对和处理不能很好地完成,有时甚至找各种理由逃避责任,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他们不能积极面对各种压力,不能很快恢复心理平衡,处于心理亚健康的状态。

4.自我意识不健全。曾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与自我意识有关。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活动的察觉,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正确地自我认知,客观地自我评价,才能积极地提升自我,健康地发展自我。

三、体育文化活动活动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1.体育文化活动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大学生身心发展处于由个体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来自学习、择业、感情等各方面的压力往往会造成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各种心理疾病。近年来,国内不少从事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师进行了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手段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预防和消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如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慢跑等各种锻炼形式均能改善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学生。而拔河、踢毽子、跳绳、轮滑等体育文化活动能使学生通过自我宣泄、减轻或迁移来自于生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不良情绪,从而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情绪振奋,起到有效的健心作用。

2.体育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潜藏在人体身上的一种能动力,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是影响青年成才的一种智能要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可以补充和延伸学生缺失的一部分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励学生顽强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协作交流的能力素质。如学校间的友谊比赛和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良好的集体责任感。

3.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适应能力指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很多体育文化活动都具有集体性、协作性的特点,参与者无疑要进行有效的交往,在健身的同时,这种带有娱乐性的体育活动能够发展学生之间的友谊,消除不良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对社会交往活动的适应性,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情商,对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四、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从运动心理学看,体育教学包含多方面心理因素,既有对学生进行运动训练及技术动作学习的心理因素,也有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意志及情感教育的心理因素等。这要求体育教师不光是单纯的技术训练,还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塑造,通过运动促进大学生整体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使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的途径有以下几种方式:

1.加强高校体育文化课程建设。笔者所在高校体育课设有球拍类项目(网球、乒乓球、羽毛球),集体球类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类项目(武术、太极、拳击、跆拳道),休闲类项目(健美操、形体、游泳、轮滑、腰鼓),以必修和选修的形式按一定比例分班对全校大一、大二学生开设。一些娱乐功能较强的运动项目(如轮滑、台球、体育舞蹈、游泳等)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又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起到调节和改善情绪状态的作用。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心理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相互呼应,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善于从心理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都一览无余,而这些表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只有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因材施教,在教学每一个环节中要注意学生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的有机结合,发现每个可能引起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现象,调整教学,减轻学生心理负荷,达到机体和心理的平衡。

3.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形式。除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外,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文化活动,注重活动健身的同时,也要注意娱乐性,例如花样跳绳、舞龙舞狮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既可以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还可以丰富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学校还可以大胆引进特色体育课程,包括街舞、瑜伽、轮滑、国际象棋等课程,在运动健身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建设中,学校应当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开展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运动项目。大学体育工作者应当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努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刘相林.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6.

[3]周伟大,马菲菲,高幕峰.重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J].体育科研,2002(6).

体育舞蹈的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体育舞蹈论文开题报告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在社会上已广泛流传.由于其独特的社交功能和健身效果,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高等院校学生掌握了体育舞蹈方面的知识,不但使之终身受益,还有助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在学生步入社会后,还可为带动全民体育的开展。

体育舞蹈教育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情世界,并引起共鸣,使其产生激动、连想和想象,从而自觉地接受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乃至心灵深处的陶冶。它直接而生动的体现着学生深层次的心理状态以及价值观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具有自娱自乐、抒怀、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健身美体、延长青春、赏欣愉悦、陶冶情操、认知社会、宣传教化、团结鼓励的价值和功能。它对大学生自身修养和素质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它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它还能防止某些生理缺陷,纠正人体的不良姿态,发展人体动作的对称性、协调性、控制能力等。

我现在颇有感受,我们马上就要毕业找工作了,接触外界也多了,然而社交也多了,在一些社交场合难免会跳跳舞啊,现在就可以很自信的接受别人的邀请了,也不会娓娓梭梭的,可以很大方的然而也可以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总而言之,在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是必要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2.可以培养礼仪旗帜和鉴赏能力。

3.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3.可以锻炼身体。

4.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研究步骤、方法:

(1)查阅图书馆的书籍和资料

(2)上网查询

(3)向老师请教

(4)和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2研究工作进度

(1)200年11月20日开题准备工作

(2)200年12月30日前完成开题答辩,拟定写作提纲

(3)200年1月30前下达任务书

(4)200年3月15日前完成论文初稿,接受中期检查

(5)200年4月30日前完成论文写作,送交指导老师验收

(6)200年5月10日前老师写出评语交各答辩组长

(7)200年5月13日-5月14日分组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黄永军,凌红月《体育舞蹈的演绎及在高校教学的实践研究》

2.李春文《体育舞蹈教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3.《大学生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体育高教研究,1992(3).

摘要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培养高素质全面人才,为高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使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2005版),随机抽取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在校本科一至三年级大学生350名同学参与本次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总体优于女生。(2)不同年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3)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体育类学生社会适应大于理科和文科学生,理科学生社会适应大于文科学生。(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优于不参加锻炼的大学生,且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效果更明显。(5)体育锻炼项目数量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参加多项目体育锻炼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优于单一项目和无体育锻炼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参与体育锻炼次数与项目数量越多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越@著。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一、前言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使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2005版)作为测量工具,本量表由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方晓义等人编制,量表具有很好的构想效度,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指标;因此,可以使用本量表来评价我国在校大学生的适应状况。以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在校本科一至三年级大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经常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其现阶段社会适应能力的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量表测验法

为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及其现阶段社会适应能力状况,使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2005版)(计分按照量表标准计分)和在老师指导下设计的人口信息统计量表,对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在校本科一至三年级大学生随机抽取学生35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并发放量表,部分量表由本人亲自发放,部分量表委托所在班级班长发放,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形式。调查问卷共发放350份,回收310份,经过整理,其中有效量表299份,有效率96.5%。

3.数理统计

本实验采用量表测试,无记名答卷,再采用IBMSPSSStatistics21、EXCEL等统计软件对测量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以P

三、结果

(一)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在299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男生所占的比例为48.8%,女生所占的比例为51.2%。各个年级的人数也稍微有区别,大一所占人数比例为34.4%,大二人数所占比例为30.1%,大三所占比例人数为35.5%。体育类占总人数的29.4%,文科类占总人数的32.8%,理科类占总人数的37.8%。被试者人数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的差别主要是由于问卷回收有效性的差异造成的。

(二)不同性别、年级、专业、锻炼次数和锻炼项目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差异

1.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差异

在被试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上均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均数明显高于女生的得分,分别为:男生199.04和女生189.63,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F(1,297=24.685,P=0.000

2.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差异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F(2,296=2.747,P=0.066>0.05),差异性不显著,说明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肥胖指数大学生对策研究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我院秦皇岛校区全日制本科学生中随机抽取4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问卷调查法

严格按照调查问卷设计原则设计了我院秦皇岛校区大学生肥胖指数调查表。首先对所设问题通过特尔斐法进行筛选,并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通过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发放问卷400份。

1.2.3访谈法

1.2.4数理统计法

1.2.5逻辑归纳法

根据掌握的材料和数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多种方法,描述大学生的身体现状、影响因素,对各种信息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得出本论文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2.1.1我院秦皇岛校区学生肥胖比例

根据调查,70.54%的学生处于标准体重范围之内,6.33%的学生处在肥胖状态。16.79%的样本处在超重状态,这种状态是走向肥胖的前兆,应引起注意。有6.34%的学生处于肥胖前期,这种状态是肥胖的过渡期,应更为重视。

2.1.2产生肥胖的原因

结果表明,我院秦皇岛校区大学生肥胖超重主要因素为:

2.1.2.1遗传因素:肥胖有遗传倾向已是公认事实,遗传学家认为肥胖基因具有调节体重的作用且是控制体重的主要循环因子。

2.1.2.2运动不足:现在大学生自觉参加运动的明显减少,运动不足,使得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肥胖的发生。

2.1.2.3饮食因素:大学生入学后,生活发生明显变化,自由安排饮食,进食过饱、过多高脂肪和高能量食物有利于肥胖的发生。

2.1.2.5精神因素:饮食过量或不足,身体内的植物神经会自动进行控制。当体内植物神经功能失常不能控制食量时,会导致肥胖。精神压力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2.1.3对自身胖瘦的判断和肥胖对自身生活的影响

根据调查对自身胖瘦的判断认为体重正常者占20%,认为偏重者占70%,认为肥胖者10%。认为肥胖对自身生活无影响者35.17%,认为肥胖对自身生活有一点影响者占53.83%,认为肥胖对自身生活有较大影响者11%。只有10%的肥胖大学生对自身体重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而且大多因肥胖对自己的生活已造成较大影响。90%的肥胖大学生没有对自己的体重做出正确的判断。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3.1.1我院秦皇岛校区学生肥胖比例为6.33%,但是超重状态和肥胖前期的学生分别为6.34%和16.79%,也就是说我院秦皇岛校区学生肥胖率正在增长,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3.1.2造成我院秦皇岛校区学生肥胖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运动不足、饮食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因素五种。

THE END
1.爱情测试首页世纪佳缘交友网爱情专家为您精心准备的爱情缘分测试、爱情心理测试,量身定制专属你的幸福提案! 2.2亿会员,让缘分千万里挑一!https://www.jiayuan.com/paper/
2.免费恋爱观测试在线工具网(zxgj.cn)职业性格测评,可参考:MBTI 职业性格测试(免费版)、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免费版)、九型人格测试(免费版)、大五人格测试(免费版)、艾森克人格测试(免费版)、disc个性测试、个人优势能力测评。 心理疾病检测,可参考:SCL-90量表,精神疾病检测,可以参考:mmpi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关于人格障碍检测,可参考:PDQ-4+量表。https://www.zxgj.cn/g/lianaiguan
3.AI手相,八字姻缘,缘定终身,八字算命,塔罗牌,周易占卜,姓名测试欢迎光临微算算命网!本站是网上算命最准的网站,主要测算项目有生辰八字算命,姓名测试,在线算命,周易算命,免费算命,AI相面,AI手相,八字姻缘,缘定终身,八字算命,塔罗牌,周易占卜,姓名测试打分,算命,占卜,算命网,算卦,算命大全在线抽签,姓名算命,起名网免费测名,在线算命,周易http://15.154.akui.net/
4.超准!快来测一测!!你附近有多少人符合你的理想型现霍邱心动相亲推出的 附近理想型测试 上线了!!!注意!敲黑板!!划重点啦!!!现在让我们一起测http://www.hq0564.com/thread-1098142-1-1.html
5.缘分测试测试你的另一半测测你的另一半婚姻配对已经有心仪的对象了,她很符合我的预期,和老师给出的结果很匹配,希望我们能修成正果。 哈哈哈我和我老公就是一对欢喜冤家,吵吵闹闹的但是感情特好。说的很准。 已经有心仪的对象了,她很符合我的预期,和老师给出的结果很匹配,希望我们能修成正果。 好开心,和我理想中的伴侣很相似,希望我快快找到他,开启我们的https://cs.454410.com/qdlife/mzzdc/
6.测试君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考察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智商水平,从而揭示你内心深处隐藏的城府有多深。 开始测 霍兰德SDS职业兴趣测试 10.6w #高考# 结束,强烈推荐 霍兰德职业适应性测验(The Self-Directed Search,简称SDS)由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 J.霍兰德(HOLLAND)编制。在几十年间经过一百多次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形成http://www.qucejun.com/
7.职业选择倾向范文12篇(全文)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Holland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Holland理论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1991年,Gati针对Holland的正六边形模型中有关相邻职业群距离相等这一假设的局限性,提出了三层次模型。两年后,Prediger在Ho11and六边形模型的基础上加上人和物维度、数据和观念维度,使职业的类型和性质有机地结合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1vs6w12.html
8.手机测血压App排行榜华为手机手机测血压app推荐【开放社区分享心情广结测友】兴趣交友,精准匹配,和自己喜欢的测友一起交流分享;话题丰富,多个领域知识专业达人解析投射的心理世界; 【星座分析心理测试个人报告】必备的专业星座分析工具,多维度认识自己;专业涵盖100万+条食物的热量及营养素数据,以中国食物为主,方便实用 -控制热量摄入,便捷记录、专业分析,https://www.diandian.com/phb/1736/2-1.html
9.辅警心理测试题及答案20240421094230.pdf辅警心理测试题及答案.pdf,辅警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编号:bc58f71468d6d465d200ca8d9c800422 辅警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一、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 。请根据题 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421/7140163002006100.shtm
10.解放军生活杂志二十余年如一日坚持"用心呈现军营精彩"的定位;坚持让普通的战士上《解放军生活》杂志的封面,专门针对战士遇到的问题开设了《心理导航》《法制视窗》,开设了《兵眼观察》栏目,让战士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开展讨论……以"移动编辑部"的形式深入部队生活,增开了《边海防纪事》栏目,送文化到基层活动为数万名基层官兵http://jfsh.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4&st=11
11.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通知公告学校紧紧围绕“幼儿高师”的办学定位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四大职能,落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师范教育,通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网络直播课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立志服务基层、服https://www.hnyesf.com/html/899/2022-01-07/content-8042.html
12.对于心理测验描述不正确的是()。液体与固体相接触时,当接触角为()时,液体完全润湿固体,当接触角() 时,液体完全不润湿固体。 A. 0°;180° B. 180°;0° C. 钝角;锐角 D. 锐角;钝角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发动机冷却后,装上全部附件在磨合台架进行热磨合和() A. 测验 B. 试验 C. 检验 D. 测试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https://www.shuashuati.com/ti/d4bcdbad336940c88abda2feb112469a.html?fm=bd222b0a2f88f686f9a17ea5bc0912f5ca
13.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杂志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本文根据中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学生通用技术课产生心理抵触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与对策帮助改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的心理抵触,提高教学质量。 “互联网+”背景下专科学生网络学习调查分析 关键词:网络学习 调查分析 越来越多学生开始使用互联https://www.youfabiao.com/kxzx/201627/
14.www.juntengtech.cn/newxr74941922/www.juntengtech.cn/newxr/!# 但海底捞想做大茶饮生意,已经没有悬念。不久前,海底捞在全国启动水吧改造,基于火锅店的档口形式,推出"海底捞茶水铺",据称单品销量破90万杯。上一个做的比较成功的同行是呷哺呷哺,推出了茶米茶品牌,融合到呷哺、凑凑等旗下品牌门店。此番聘请张俊杰,不排除把茶饮单拎出来做的可能。!,/ http://www.juntengtech.cn/newxr74941922/www.juntengtech.cn/newxr74941922/91841020.shtml
15.关于剧情涉及到的一些心理学相关背景:解离性障碍和心理创伤症候群(关于剧情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背景,阅读感可能长且枯燥,且有很多很多剧透,慎入!)这个剧是一个关于解离性障碍患者的患病感受,体验,其病因等和心理创伤相关的心理悬疑剧(偏解析,非惊悚)。它不是表现破案推理调查技术类型的悬疑剧,不是穿越剧,不是平行世界科幻剧,更不是职场剧。全剧用视听语言解析呈现女主林晨曦因心理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733238
16.开题报告基于SpringBoot的高校心理教育辅导设计与实现随着这些年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线心理健康辅导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特别关注,他们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设有关的心理指导课程,还有着目前世界上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https://blog.csdn.net/2301_77588073/article/details/13569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