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醒悟:最愚蠢的教育,就是对重度抑郁的孩子,用“饿鼠效应”自闭父母抑郁症咨询师马斯洛亲子关系

“我是个废物,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是儿子确诊重度抑郁以后,最常对我说的话。

不仅如此,他还会用刀割自己的手,晚上站在教学楼的顶楼发呆。

学校害怕,劝我给儿子办了休学,医院也劝我带儿子去做心理疏导。

我隐隐约约意识到:家里的教育方式好像出了问题。

可我老公不这样想。

他开始给儿子“立规矩”,不仅停了对儿子的零花钱,还限制起儿子玩手机。

就是这一巴掌,直接把儿子打进了icu。

因为当天晚上,儿子再次用刀割起了手腕,刀口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深。

等发现儿子,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

医生说,但凡再晚上五分钟,儿子根本救不回来。

01

儿子从小就很懂事

我老公是干工程的,常年不在家,儿子的整个童年时光,几乎都只有我们娘俩相依为命。

对于儿子,我倾注了我全部的爱,连对他大声说话都没有过。

但儿子并没有因此被我惯坏。

相反,儿子天生性格腼腆,不太爱和男孩子在小区里跑来跑去,更喜欢自己在家玩拼图。

就算到超市里,看到喜欢的玩具,也是先和我商量:“妈妈,我可以买这个吗?”

在学习上,儿子也从来不让我操心。

整个小学时期,儿子都是自主学习,作业从不用催促,放学就写,成绩常年保持前三。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老公的回家而打破了。

我老公从十几岁就在工地上干,半辈子都活得五大三粗,嗓门跟大喇叭一样。

从他进家门开始,就看儿子哪哪都不顺眼。

“说话大点声,跟蚊子叫一样,我是你爹,我又不吃了你。”

“头发留那么长干嘛,男人就得剃平头。”

“吃个饭磨磨唧唧的,你是男人,你不是小姑娘。”

最过分的,是明知儿子不吃香菜,我老公还故意把香菜挑儿子碗里,命令他:

“给我吃,吃不完揍死你。”

儿子硬着头皮吃完,当天就肠胃炎进了医院。

我和老公大吵一架,他还反过来说我:

“我这是为他好,小时候挑食,长大了还得了?”

“肠胃炎说明吃得少,以后多吃几次就好了。”

“你少在这跟我狂,你把我儿子养成个小娘们,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儿子出院以后,性格变得内向许多,时不时就会偷偷问我: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走?”

为了让儿子开心起来,我专门给儿子买了条小狗。

儿子果然高兴极了,每天放了学,写完作业就出去遛狗。

连我老公时不时的挑刺找毛病,儿子都不放在心上了。

就在这个时候,我怀孕了。

我老公不知从哪看到的,说狗身上的细菌会影响胎儿发育,趁着我和儿子不在家,居然偷偷把狗放出去了。

我儿子放学回家不见了狗,当场就急哭了,出去找了半天没找到,连家都不愿意回。

我猜出事情是老公干的,问他把狗扔哪去了。

他却往沙发上一坐,“不知道,不就是一条破狗,死外头才好呢。”

我后来又断断续续陪儿子找了一星期,始终一无所获。

转眼,儿子上了初中,开始了寄宿生活。

我忙着照顾出生不久的女儿,对儿子也不再像以前上心。

儿子越来越沉默寡言。

甚至放假在家,儿子也从来不出房门,只在房间打游戏。

因为这事,老公差点把儿子的房门给卸了,还好有我拦着。

我当场就吓傻了,赶紧开车去学校接儿子。

见面才发现,儿子的胳膊上已经没有一块好肉了。

我带儿子去医院包扎伤口,问他到底怎么想的,他一句话都不说,差点把我急疯。

还是医生劝我带他到精神科检查,我才反应过来。

检查结果出来,儿子居然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他模仿网上教的“方案”,想要去“饿”儿子,却差点把儿子逼死。

我不明白了,那个“饿鼠效应”,到底是什么东西?

它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居然让我老公那么相信?把我们全家害得那么惨!

02

儿子被逼自伤,原因竟不在“饿鼠效应”身上?

家里出事以后,我到处找朋友倾诉,身边人全成了我的“垃圾桶”。

我闺蜜受不了我,干脆给我找了个家庭教育机构,让我有话就找咨询师说。

在和咨询师沟通之后,我终于知道“饿鼠效应”,是个什么东西。

饿鼠效应:

饿鼠效应的实验背景可以追溯到1925年。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克莱夫·麦凯进行的一项实验。

他把一群刚断奶的幼鼠分为两组,一组提供充足的食物,另一组只提供60%的食物。

结果出乎意料,充足食物组的老鼠行动迟缓,寿命较短。

饥饿组的老鼠则更加健康,寿命更长。

尽管在饥饿中成长,它们的免疫功能却比那些吃得饱的更强大!

由此,“饿鼠效应”揭示了一个道理:节制的生命,往往能够走得更远。

投射到教育当中,被“溺爱”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

与其把孩子“喂太饱”,不如让孩子保持适当的“饥饿感”,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本以为是什么歪门邪理,听完居然感觉挺有道理。

我问咨询师:“既然饿鼠效应这么有道理,那为什么我老公信了饿鼠效应,会差点把我儿子逼死?”

咨询师:“因为饿鼠效应针对的是被溺爱的孩子,那类孩子的主要表现是叛逆,不会感恩,辱骂父母,攻击力是对外的。

而重度抑郁的孩子,无论是自残还是自闭,攻击力都是对内的,并不属于“饿鼠效应”的范畴。”

那一刻,我才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把我儿子往绝路上逼的,不是“饿鼠效应”,而是我那个乱套公式的老公!

在和咨询师沟通之后,我把老公拉到咨询群。

一开始,老公对心理学不屑一顾,说自己才不会被“洗脑”。

但随着深入沟通,咨询师彻底取得了我老公的信任,话匣子也就此打开。

原来,我老公也有自己的童年创伤。

我公公对他是“棍棒教育”,把他从小打到大,他十几岁就去工地讨日子,挨了数不清的欺负。

在他的认知里,就没有“好好说话”这个选项。

要想不被欺负,自己就要先摆出“不好惹”的态度。

尤其面对孩子,他就跟看见童年时的自己一样,忍不住就化身成我公公的样子。

因为他也不知道,一名“正常”的父亲,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咨询师的开导下,我老公逐渐扭转了认知,明白了自己对儿子的伤害,甚至开始反思自己。

“老婆,我发现我以前真的错了,这个家多亏有你,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

我老公感激涕零地说。

03

我学习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终于明白儿子抑郁的源头

咨询师告诉我: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满足了底层需求,人生才会朝着更高需求的方向努力。

儿子之所以会得抑郁症,就是因为他的安全需求始终得不到满足。

所以我当前的任务,就是帮助儿子“重建”安全感。

如何帮孩子重建安全感?

1.避免吼骂孩子

掌管孩子思考和集中注意力的地方,叫大脑前额叶。

如果家长时常言语恐吓、辱骂孩子,使孩子长期处在紧张、焦虑的环境中,就会使孩子的前额叶受损,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迟缓,思考能力倒退。

我老公经过了咨询师的引导,在家说话都会压住一半的声音。

儿子到了饭点还不出房间,放在以前,我老公一定会恶狠狠地踹起房门,然后咒骂儿子。

但现在,老公就只是轻轻敲了两下门,说:

“儿子,你妈妈已经把饭做好了,你饿了就出来吃,不想吃也没关系,爸给你放冰箱里,你饿了就给爸说一声,爸给你加热。”

连着过去半个月,老公每天都是这样温柔对待儿子。

在我去儿子房间打扫卫生时,儿子终于忍不住问我:“妈,我爸最近是不是吃错药了?”

我笑着说:“是他意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了,决定痛改前非,当个好爹。”

儿子“嘁”了声,转身后背朝我。

但我看得到,儿子的眼圈变红了。

东亚人虽然看重家庭,但并不注重家庭交流,所以和子女之间普遍有情感隔阂。

要想消除这种隔阂,“正确”的沟通方式非常重要。

值得借鉴的,就是海沃塔聊天法。

1.倾听和表达

孩子发起聊天,不能急着结束,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多跟你讲话,鼓励他讲述自己的想法。

2.探索和聚焦

聊天一旦展开,顺着孩子的意愿,引入你们共同知道的知识或故事,让他暂时从“想要”中走出来,去探索自己“为什么想要”这个问题。

3.支持和挑战

最后这个阶段,要引导着孩子塑造自己的想法,还要能帮他找到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

有次我去给儿子送饭,儿子突然说:“妈,我想养条蛇。”

如果放在以前,我吓都要吓死了,肯定会一口否决。

但现在,我会问他:“为什么会想养蛇呢?”

儿子:“养猫养狗都有可能跑出去,蛇不会,只要把它关进玻璃箱里,它就能一直陪着我了。”

我说:“所以你想养蛇,是因为它的稳定性,对不对?”

儿子沉默了一会儿,点头说:“应该是吧,我觉得它很安静,不会吵到我。”

我说:“可以,妈妈支持你,只要不是毒蛇就行。”

儿子笑了:“当然不会是毒蛇了,我死了就算了,万一它把你们咬了怎么办。”

我轻轻打了下儿子:“什么叫你死了就算了?以后再说这种话,妈妈就再买只猫,天天揍你的蛇。”

儿子不再说了,只是笑。

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发现儿子的心情比以前好多了。

3.不轻易否定孩子

在批评和否定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总会存在一个缺口、一种声音:

我不够好;我也不敢变好;不够好的我就不配被爱。

孩子在这种情绪中成长,久而久之,抑郁、焦虑,就会找上门。

家长要想改变孩子,就要去对孩子表达“肯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在我和老公的努力下,儿子终于能到客厅吃饭。

那时候儿子已经大半个月没洗一次澡,头发都快长到脖颈。

如果是以前,我老公能因为儿子的头发把他骂上一顿。

但是现在,老公反而竖起大拇指说:“我儿子这头发帅,有个性,像韩国欧巴。”

儿子原本还很紧张,听到这话直接笑了,很无奈的感觉。

吃完饭,儿子就去洗了个澡,顺带去楼下把头发剪了。

我和老公都惊呆了。

第一次知道,原来不是只有逼着孩子,孩子才会做出改变。

4.家长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父母活成什么样,孩子就会活成父母的翻版。

有一对心态乐观的父母,给孩子带去正能量,是孩子一生的幸运。

我之前因为老公狗屁不通,儿子重度抑郁,经常在家里抱着女儿哭,哭声左邻右舍都能听到。

后来想想,我自己都那么消极了,拿什么去指望孩子的抑郁症能好呢?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顾自己的“心情”上。

我报了个瑜伽班,走出家门,跟朋友一起上课、逛街。

渐渐的,我发现生活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

起码我的孩子们都还健康活着,老公虽然脾气大,但好歹知道改正,日子不至于过不下去。

心境发生改变,我说话的语气表情都变了,在家里打扫卫生都是笑着的。

儿子被我的状态影响,慢慢开始参与到家务当中,偶尔还会和我一起接妹妹放学。

呼吸到外面的新鲜空气,儿子的眼睛明显比之前亮了。

5.经营好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好,亲子关系也不会差,在教育孩子时候也不会吃力。

父母恩爱,不争吵,相互体谅,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也会更加体贴懂事,成为一个懂得爱别人的人。

内心抗压能力,也会远比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要强很多。

咨询师教给我一个方法,让我和老公每天晚上都去复盘当天对彼此满意的地方,最少说够三个。

我和老公一开始还嫌肉麻,硬着头皮照做才发现,相看两厌的“枕边人”,其实没有那么糟。

比如,我去复盘之后,发现我老公虽然脾气大,但修理电器很在行。

家里的空气炸锅坏了,不用我去说,人家自己三两下就处理好了。

我老公呢,更是发现我勤快、做饭比饭店好吃、情绪稳定,从来不对孩子发火。

“老婆,我觉得我得向你学习。”

老公认真说。

说真的,我觉得刚结婚那会儿,都没有现在看他这么顺眼。

总觉得“大人的事,孩子不懂”。

但其实,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喜悦时,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会得到滋养,这是任何电子产品都替代不了的“养料”。

在专注“自我”之后,我去报了个当地的女子登山队,隔三差五就和一帮小姐妹出去爬山。

“妈妈可是第一个爬上来的,妈妈厉不厉害!”

儿子向我竖起大拇指,跟着我一起笑。

儿子从漫不经心,到后面居然会认真规划旅游路线,和他爸共同讨论各地景点。

三个月后,儿子的重度抑郁成功转为中度。

又过了一个月,儿子主动复学。

进校门前,向来腼腆的儿子,居然主动抱了抱我。

“妈,谢谢你。”

“谢我什么?”

“谢谢你为了我去花钱报课程,谢谢你专门为我请咨询师。”

“妈,谢谢你没有放弃我。”

听到最后,我已泪流满面。

回首这一路,崩溃过,绝望过,麻木过,甚至怀疑过自己,是不是真的不会教育孩子?

咨询师: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

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父母的成长,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而父母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孩子未来最好的助力。

真正伟大的父母,不仅能成为一个好的领路者,还能成为孩子的同行者,

THE END
1.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概念的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分为以下阶段( )。A.概念的形成B.抽象C.概念的界定D.演绎E.选择测量指标F.编制综合指标https://www.xilvedu.cn/cqi7ryx2.html
2.March2012davidzgt由于斯宾塞的巨大理论建树与思想贡献,英国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和欧洲其他一些名牌大学均授予他博士学位,同时,他还被聘为欧洲和美国一些科学院的外籍院士、通讯院士,德国不授予他普鲁士勋章。 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社会学思想家,我们不得不关注其在社会学史上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斯宾塞同教权主义的斗争,以及他坚持客观地https://davidzgt.wordpress.com/2012/03/
3.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B.列强侵略阻碍城市化进程 C.近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D.通商口岸被欧美列强控制单https://www.shangxueba.cn/hangye/ad3gm4lb.html
4.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精选十篇)怎么样生存?身为弱者的艺术家,必须要很周详地思考这件事情。 现在艺术的根据地在欧美,因为社会上的弱者无法马上改变现实,所以必须先知道目前当地的方针。 十二年前我在美国的时候,常常在地下铁的车站里看到老鼠,胖老鼠会踢开小老鼠以独占食物;我所看到的艺术根据地实际的状况也是这样。只有胖老鼠才能生存下来的冷酷社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m5aa6r.html
5.报道,美国科学家称,对生活模拟深空环境下的老鼠进行研根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称,对生活模拟深空环境下的老鼠进行研究表明,辐射似乎改变了实验鼠海马体(主要负责长时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中神经元的工作方式,以及海马和皮层神经通路上的神经脉冲。将人类送上火星可能会给宇航员带来认知和记忆问题,使他们无法很好地应对意外情况。以下哪项为真时https://www.shuashuati.com/ti/00b8fe32d5a4400ab9421591e37e4eab.html
6.老鼠乌托邦实验。。一座食物充足的乌托邦。。。生活着一群老鼠老鼠乌托邦是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实验。。。把一群老鼠放进一个没有天敌的立方体空间。。。每天投喂食物和水。。保证它们生活舒适。。。一开始老鼠爆发性繁殖。。。但它们最终却走向了种群灭亡。。。 虽然现在的共识是这个实验不能预言人类社会。。但我觉得的确预言了一些人类社会的现象。。。 逛其他组看到一个很有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5143645/
7.美国20位最聪明青年科学家揭晓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干细胞生物学家 1999年,艾米·韦戈斯获得了免疫学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她接到了美国国家骨髓捐赠项目登记处的电话。多年前,韦戈斯志愿捐献了骨髓,现在有人需要这些骨髓。韦戈斯受这件事的启发,开发研究骨髓干细胞,并将成体干细胞作为自己博士后的研究课题。今天,35岁的韦戈斯已成为成体干细胞(生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08-11/2008112592444.htm
8.联考经管类素材整理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搭便车问题是一种发生在公共财产上的问题。是指经济中某个体消费的资源超出他的公允份额,或承担的生产成本少于他应承担的公允份额。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财产,但事http://www.huoyunjn.com/gengxinxinxi/1/33704239.htm
9.经典励志故事200篇(梦想成就人生)作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废墟。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实地察看。他们看了许多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尔后,波普诺就向随从人员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像这样的民族还能够振兴起来吗?”“难说,”随从人员随口答道。 https://www.cnblogs.com/jmsjh/articles/738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