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杰,马凯“生育时间荒”视角下青年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23884份青年群体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时刻

谭杰,男,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人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类学、青年工作。

马凯,男,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学院(青年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口学、青年工作。

引用格式

导读

引言

一、当前的学术解释及问题:审视生育意愿降低的多重视角

维持中国人口规模,保持人口稳定成为当前今后一定时期中国人口政策主要着力点。在低生育率社会中,生育意愿是理解生育行为的关键变量[9],在当前人口政策较为宽松的情况下,生育意愿基本上反映了育龄夫妇真实的生育诉求[10]。准确把握人们的生育意愿,是制定人口生育配套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学者也从不同方面就人们生育意愿降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生育成本论。成本的“压力山大”是影响年轻夫妇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这是当前学界的普遍看法。随着生育理性的觉醒和高涨,中国人的生育早已经进入成本约束型的阶段[11]。目前持续低迷生育率的关键因素是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太高,形成了“生不起”“养不起”的问题[12]。机会成本是生育过程中,生育个人和家庭不得不为生育行为而放弃的其他方面的收益,如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等。“二孩生育”影响着“80后”“90后”高知女性职业发展,包括初次就业、职业中断、职业晋升以及再次就业等。

二是生育政策抑制论。以独生子女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72快速下降到1979年的2.75,10年间下降幅度超过一半,无论是下降幅度还是速度都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13]。1992年“38万人生育率调查”首次发现中国的生育率已经明显低于2.1的更替水平[14]。这种以服务和服从人均GDP增长的人口控制的配制行动,虽然快速地控制住了我国人口规模,降低了生育率,但是,按照人口发展的规律性,一旦人口长期经历低生育率水平,必然带来诸如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人口缩减、出生人口性别异常、家庭少子化、家庭结构简约化等人口结构性矛盾,这些矛盾将成为影响现在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15]。

三是生育价值观转变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开始有了更高的价值追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正成为当代婚育主体的一种文化符号[16],晚婚是理解生育率下降并达到极低水平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90后”个体化意识增强,生活得更加“自我”,并希望通过努力奋斗为孩子获取资源、树立榜样[17]。当整体社会心态处于过度追求生育质量和精英教育时,年轻父母无法逃离“鸡娃”与攀比的内卷教育大潮,自然就会降低对孩子数量的需求[18]。结合“第二次人口转型”特征,中国低生育是经济、社会和文化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呈现出生育自决、追求个人成就、核心家庭、个人自主性增强等特征[19]。

四是育龄妇女结构抑制论。育龄妇女作为生育的主体,其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生育率具有直接影响。王广州等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年龄别育龄妇女有配偶比例迅速下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育龄妇女未婚比例迅速提高、育龄妇女年龄结构迅速老化等因素导致低生育率的人口学和社会学机制的形成且保持稳定[12]。郭志刚等也通过数据分析证实在低生育水平时期中女性晚婚对降低生育水平有重大影响作用[20]。

4.商品化的养育和生育的焦虑

三、多种模型的测量:调查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

(一)分析框架和假设

(三)测量方法

1.因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是被访者生育意愿,在问卷中对“如果政策允许,您打算生育几个孩子”这一问题进行测量,根据受访者选项,把打算生育孩子个数“0个”编码为无生育意愿,“1个”编码为低生育意愿,“2个及以上”编码为高生育意愿。

2.自变量

及义务”等7个指标。选择“很不认同”赋值为1,“不认同”赋值为2,“比较认同”赋值为3,“非常认同”赋值为4。

其他控制变量还包括性别、年龄、户籍、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等(表1)。其中将户籍所在地“本省之外”的样本定义为流动人口,当前所在城市“本市之外”的样本定义为异地就业人口。

(四)数据结果分析

教育焦虑会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教育焦虑增加一个单位时,生育意愿的减少幅度为0.756倍。经济压力会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经济压力增加一个单位时,生育意愿的减少幅度为0.622倍,假设5得到证实。社会支持会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社会支持增加一个单位时,生育意愿的增加幅度为1.133倍。假设6得到证实。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青年生育权利

参考文献

[1]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5-06(1).

[2]陈晶莹,马建青.三孩政策下青年低生育现象的成因及破解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21:31.

[3]张翼.“三孩生育”政策与未来生育率变化趋势[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4):30-36.

[4]陈友华,孙永健.“三孩”生育新政:缘起、预期效果与政策建议[J].人口与社会,2021(3):1-12.

[5]陈卫,刘金菊.近年来中国出生人数下降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21:8.

[6]王广州.中国走出低生育率陷阱的难点与策略[J].学术探索,2021(10):71-82.

[7]原新,范文清.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交汇时代的形势与应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1-10.

[8]杨菊华.生育政策包容性:理论基础、基本意涵与行动策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3.

[9]郑真真.新形势下的生育意愿研究框架:家庭和性别的视角[J].人口与社会,2021(5):1-12.

[10]王军,王广州.中国三孩政策下的低生育意愿研究及其政策意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201-212,217.

[11]穆光宗.当代青年的“恐育”心理和生育[J].人民论坛,2020(22):120-122.

[12]王广州,胡耀岭.从第七次人口普查看中国低生育率问题[J].人口学刊,2022(6):1-14.

[13]王军,张露.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形势、长期发展战略与治理策略[J].治理研究,2021(4):61-70.

[14]彭珮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16-17.

[15]原新.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演进[J].百年潮,2017(11):14-24.

[16]陆杰华.青年群体婚育推迟的综合应对[J].人民论坛,2022(8):41-43.

[17]杨宝琰,吴霜.从“生育成本约束”到“幸福价值导向”:城市“70后”“80后”和“90后”的生育观变迁[J].西北人口,2021(6):44.

[18]陈友华,曹云鹤.高欲望社会:表现形式、形成机制及其社会后果:以当代中国青年群体为分析中心[J].江海学刊,2021(5):103-111.

[19]高韶峰.第二次人口转变视域下生育意愿的同侪效应:社会互动对生育意愿的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22(6):110-117.

[20]郭志刚,田思钰.当代青年女性晚婚对低生育水平的影响[J].青年研究,2017(6):16-25,91.

[23]VickeryClair.TheTime-poor:ANewLookatPoverty[J].JournalofhumanResources,1977(5):27-48.

[24]斯格尔.过度劳累的美国人[M].赵惠君,蒋天敏,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7-67.

[25]斯格尔.过度消费的美国人[M].尹雪姣,张丽,李缴,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37.

[30]DURKHEIME.TheElementaryFormsoftheReligiousLife[M].NewYork:FreePress,1965:25.

[32]郑作彧,胡珊.生命历程的制度化:欧陆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社会学研究,2018(2):214-241,246.

[33]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M].郑作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5-41.

[34]王朋岗,曹萌.青年生育意愿:三重压力下的晚生少生[J].财富时代,2021(7):108-109.

[35]沈毅.青年“选择恐惧症”的成因与缓解[J].人民论坛,2023(1):70-73.

THE END
1.社会学年会·家庭社会学"百年来中国的恋爱婚姻与家庭"分论坛2.家务劳动、教育历程与社会分层 唐银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3.配偶家务分担与女性婚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基于性别角色观念的调节效应分析 许军洁(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 ) 4.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女性主义分析 李勇(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https://xianxiao.ssap.com.cn/conference/20711.html
2.国家统计局:2023人口减少208万,自然增长率负1.48‰!7大热门问题2023年我国不孕不育患病率将超18%,不孕不育患病人数将从2018年的4.8千万对增长至2023年的5千万对。 02育龄妇女人数降低,育龄妇女比例下降 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提供的数据,2019年到2022年,一孩平均生育年龄从26.4岁升高至27.4岁。 退一步讲,即使相关意愿始终保持高位,恐怕也难以对冲育龄女性人数减少带来https://www.meipian.cn/503k22ii
3.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这些知识要了解!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在开幕式上指出:“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和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首次提出,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 2005年 重新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MTA2Mjc4MQ==&mid=2247632667&idx=1&sn=098bb2fa98918718a771e3e2949b1f3c&chksm=fa7ae225d5eab649cdd2b35c05d5e9eba96d409ca8d7320349d36680a01fbfcb284e1c85d4b3&scene=27
4.浅议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及解决对策.doc3.2女性职场玻璃天花板 6 3.3性别歧视 6 4促进我国女性就业的政策建议 8 4.1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8 4.2建立终身就业培训制度 9 4.3创新就业观念和意识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PAGE I PAGE I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必须尽可能降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809/8132064061004126.shtm
5.国家统计局最新性别数据出炉,我国男女平等现状如何?首发/ 新媒体女性 文 / 瑞雪 排版 / oumei *全文共2738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近日,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公布了《中国社会中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与数据(2019年)》,披露了我国包括出生性别比、司法犯罪、婚姻生育、就业劳动、家庭、养老等方方面面的最新性别数据,解答了不少人对于我国男女平等现状https://www.douban.com/note/774577818/
6.妇女合法权益论文12篇(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摆脱了封建社会性质, 也结束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等级划分, 但不得不说, 传统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仍对很多人产生着不小的影响, 为革除这种思想, 国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对男尊女的被思想予以打击, 对男女平等的思想大加宣传, 包括在生育问题上也是打出口号“生男生女都一样”, 关于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8vctgi3.html
7.影响我国女性就业参与的因素分析是决定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个体的就业参与除了受个人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与社会观念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女性参与就业的社会与个人因素,它们是通过何种途径与方式,对女性的就业参与发生影响作用的.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与财富,但人力资源要https://www.docin.com/p-1138586407.html
8.性别角色对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通用6篇)我国学者就中国社会里男女两性应该具备哪些合适的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开展的研究表明:社会观念认为,男性应该积极进取、有主见、有雄心、理智、自我依靠,而女性应该 忠于爱情、文雅、爱小孩、富有同情心、言语流畅。很显然,男性的理想特征与决策、职业发展有关,而女性的理想特征与人际关系、情感表达有关。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y8o3tpu.html
9.全国妇女团结起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而奋斗她们积极参加“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活动,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正在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和教子观。以爱情为基础的自主婚姻和男女平等的家庭生活,已成为当代女性的普遍追求。尊老爱幼,移风易俗,实行计划生育,夫妻分担家务,家庭成员共同进步,正逐步成为我国亿万家庭的https://www.women.org.cn/art/1993/9/1/art_50_13042.html
10.恩格斯的女性解放及其时代意义自从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后,我国女性的地位较之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女性在社会的各个行业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女性在取得经济独立的同时,一些道德性的问题也在悄然兴起,最鲜明的就是拜金、享乐主义等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一部分女性不愿参加社会劳动,经济https://www.fx361.com/page/2017/1212/2609803.shtml
11.劳动教育期末答案2023秋A:对 B:错 内容已经隐藏,点击付费后查看 33.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A:对 B:错 内容已经隐藏,点击付费后查看 34.我们要避免万金油简历,拿着一份简历走天下。()A:对 B:错 内容已经隐藏,点击付费后查看 35.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限制女性员工入职后的婚恋生育权的条款无效。()A:对 B:https://www.wkebb.com/c/88c023ffc5bb5cc8f7f5630d2979eb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