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对象阿文处于婚姻矛盾及债务的困境中,觉得人生无意义,失眠严重,患有抑郁情绪,前来求助社工。
一、服务对象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阿文,32岁,是某公司会计。7年前,经他人介绍,阿文结识现任丈夫,相处不到半年便结婚,并与家婆同住。结婚多年一直未孕,求医无数,也没有成功受孕。在这期间,阿文婆婆一直为难她,有时候提出无理的要求,多次吵着后,要求其儿子提出离婚。阿文觉得他们夫妻之间还是存在感情,希望继续一起生活,拒绝婆婆的要求。2017年,阿文婆婆逼迫案主丈夫向法院提出离婚,但法院驳回。期间,阿文受不了家庭的冷对待,搬至公司宿舍居住。婚姻的不幸让阿文非常苦恼,在同事的带动下,阿文迷上了网络赌博,因此欠下了十多万的债务,以阿文的收入及原家庭经济水平,没有偿还的能力。2019年4月,阿文丈夫再次提出离婚,并要求阿文净身出户。阿文因赔偿问题,一直拒绝协议离婚。目前阿文处于婚姻矛盾及债务的困境中,觉得人生无意义,失眠严重,患有抑郁情绪,主动前来求助。
二、分析预估
通过多次面谈、收集资料及从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的情况,社工对服务对象的问题需求进行如下分析:
(一)问题分析
1、夫妻关系紧张,缺乏良好的沟通
2、家庭支持系统失衡,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3、案主情绪、心理问题
阿文因家庭变故,情绪波动较大,处于不稳定状态,影响到基本生活和睡眠质量。阿文曾到医院做心理测试,诊断为轻度抑郁症。阿文表示目前很封闭自己,基本上下班就是回到宿舍玩游戏或看电视剧,一直情绪低落。
4、对金钱观和赌博认知出现偏差
阿文在同事的怂恿下参与网络赌博,欠下一堆债务,阿文的信用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阿文表示心情不好就会参与赌博,一方面希望缓解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债务,让丈夫家承担一部分,这样才会让自己心理平衡一些。然而阿文并不知道这样的债务并不算夫妻共同债务,而且也是非法的债务,现在债务问题也是案主一大问题,严重影响了案主的日常生活。
(二)需求分析
1、服务对象心理辅导的需求
阿文在处理婚姻问题的时候存在很大的情绪波动,有时候对于婚姻的处理问题会有极端的想法,需要心理辅导及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
2、家庭支持系统的需求
阿文因婚姻的问题严重影响基本的生活,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多年来一直处于婚姻的阴霾,从不敢跟家人诉说,也没有向朋友倾诉,缺乏支持。需引导其重新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寻求家庭支持。
3、修正赌博认知的需求
阿文在其同事的影响下参与网络赌博,她认为同事不会欺骗她,还认为赌博一定会赢回来,只是运气不好,赌博能使自己生活有好转,赌博能让丈夫给钱。这些认识都存在严重的偏差。需协助阿文重新建立正确的认知。
4、婚姻处理技巧提升的需求
阿文多年的婚姻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丈夫缺乏主见,案主缺乏处理的技巧及信心,致使双方一直没有沟通,更没有争吵,婚姻的矛盾一直存在。需协助案主学习沟通技巧。
(三)资源与优势
目前社会对妇女维权非常重视,南城妇联为妇女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为妇女婚姻保障提供专业咨询平台。除此之外,案主主动救助,“求生欲”较强,配合度高。
三、理论指导
(一)优势视角
(二)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需要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个人和社区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估,从而拟定工作计划。正是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工作的任务是一方面帮助服务对象运动网络中的资源解决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是帮助服务对象弥补和拓展其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提升掌握建立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社会工作者可引导服务对象建立家庭支持系统,一方面在家庭支持下解决债务问题,另一方面给予情感支持,帮助服务对象有信心走出困境。
四、介入计划
围绕服务对及其家庭的需要,社工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共同订立服务目标。
(一)订立服务目标
1、协助服务对象搭建良好的夫妻沟通平台,协助其解决婚姻问题。
2、协助服务对象减少或戒除赌博行为。
3、改善服务对象心理状况,缓解失眠问题。
4、协助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解决债务问题。
(二)介入策略
根据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分析评估,同时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沟通与交流,在得到其同意后,采取以下服务策略:
1、情绪疏导,缓解服务对象焦虑
2、通过家访,协助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3、制定计划,减少赌博行为
社会工作者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与案主讨论赌博的弊处,运用ABC理论,改变服务对象对赌博的认知,从而改变赌博的行为。同时,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手法强化服务对象对赌博新的认知,鼓励服务对象利用自己的资源解决债务问题,帮助服务对象树立自主自强的观念,重新出发.
4、协助案主建立信心处理婚姻问题
目前服务对象处理婚姻问题较为极端,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认清自己的想法,理性看待目前的困境,通过正规的途径解决婚姻问题。
五、服务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建立良好关系,制定目标
2019年6月24日,社会工作者初次与服务对象见面,因服务对象主动救助,对社会工作者较为信任,因此社会工作者直接用尊重、关心的态度与服务对象面谈,并积极倾听其想法,同理服务对象的感受,了解服务对象主动救助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与服务对象商讨制定面谈的安排及一周服务目标。
(二)第二阶段:缓解服务对象焦虑的情绪,强化服务对象的正面行为
社会工作者积极倾听服务对象的诉说,给予服务对象同理的回应,引导服务对象认清自己的优势,探讨如何根据自己的优势,制定一个月的生活计划,将计划具体化,包括下班后应该做些什么,每天深呼吸打卡等。
(三)第三阶段:重建家庭支持网络,解决债务问题
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服务对象家庭情况,与服务对象探讨家庭关系紧张的原因,并寻找重建建立家庭网络的切入点,制定家庭沟通支持,鼓励服务对象主动向家人寻求支持,主动沟通。通过家庭干预手法,促进服务对象家属理解其所处的困境,并给予支持。最后,引导服务对象及其家庭讨论分析,制定合适的偿还债务方案。
(四)第四阶段:引导走出婚姻阴霾,解决婚姻问题
六、成效评估
社会工作者通过深度访谈、观察等形式,了解到服务对象的变化,并根据反馈进行归纳总结。
(一)赌博行为得到缓解
(二)服务对象婚姻问题得到解决
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断引导案主建立婚姻沟通渠道,明确自己对婚姻的定位。通过多次面谈,服务对象能够理性看到目前的婚姻问题,也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与丈夫签订离婚协议,走出婚姻阴霾,重新生活。
(三)服务对象社会网络支持系统得到加强
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主动与父母沟通,并主动向堂姐等兄弟姐妹寻求帮助,打破之前的“零沟通”,从“一”开始,从解决债务问题的实施来看,服务对象的家庭支持系统起到关键的作用。
七、社工反思
在这个个案的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批判,不评价,对于服务对象婚姻处理保持中立的态度。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技巧,让服务对象清晰了解自我及人生规划。对于服务对象的债务问题,社会工作者不直接提供解决方法,引导服务对象重新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并在家庭系统的支持下,商讨合适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