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效应(341370个)定理原理洛克艾科卡弗洛伊德阿姆斯特朗

本文整理自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王璞先生在视频号“全国劳动模范王璞”上发表的管理效应系列视频。

341史坦普效应

理解这个定律和效应了吧。

341史坦普定理

342费斯诺效应

费斯诺效应也叫费斯诺定律,或叫斯坦纳定律,他说的是一个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告诫你要多听少说。

实际上少说有什么好处,至少有两个好处:

第一,你让别人多说,可以听取不同的意见为你所用。

第二,你少说,当你想法不成熟的时候,说多了露怯,你经过反复的思考再说出这些话来。

最近我一个朋友他是一个才子,写了一本书,他跟我说,王总你能不能做个实验?你少说一半,你语速再放缓一半,你必然还能有更大成就。我马上反问他,能让我的业务大爆吗?能让我的团队规模大爆吗?如果能的话我愿意,要不咱俩对赌一下,他就嘿嘿一笑。

如果有什么好建议,请留言。

343史提尔定律

史提尔定律也叫史提尔效应,是英国人提出的,他说合作是一切组织取得更大成绩的根本。

反过来中国也有一首歌说的是这意思,团结是铁,团结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是不是?合作能够使我们的效率提高,因为什么?它能够分工,能够专业化,它能够通过不同人掌握一个小的技能就能够提高它的效率,从而产生合作后的更大产能。

其实百年前分工化、合作化、流程化、大规模生产化的时候就有了,只不过今天我们依然要这样做。

344洛克效应

洛克效应是美国人提出的,他认为要有非常明确的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我这里加一个词儿,不仅明确,而且有挑战性,而且还要蹦蹦高能实现,就像我们打篮球,它不是你轻而易举能摸到的能扣到的,但是你经过努力又是能投中的,这个我们也叫天花板原则,也叫篮球框定理,就是你一定要设一个有高度、但又能够经过努力够到的目标,这才是最好的目标,才是最有效的目标。

345皮京顿原则

皮京顿原则也叫皮京顿效应,是美国人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不了解一个事情的目标、意义、原则等,他就做不好这件事儿。

其实用中国一句老话来说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的反讽意思在哪儿?也跟这个事说的一样,一个和尚每天敲钟挺准时,但是方丈批评他了,为什么?你不知道敲钟是为了振奋大家,叫醒大家,而只知道按时守时的撞钟,但终生空乏无力,没有深厚的那种唤醒人的能量,你这就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叫混日子,理解了吧?

346蓝伯格定理

蓝柏格定理是美国人蓝柏格提出的,他说要在组织里给人们制造一点危机意识。

我觉得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实际上我们人要适当地有一点外力、有一点压力、有一点危机意识,这样才能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让我们发展得更好,您说是不是?请留言。

347蓝斯登定律

蓝斯登定律是美国人蓝斯登提出的,他说跟朋友在一起快乐的工作远比跟父亲在一起不快乐的工作效率要高得多得多。

其实中国人也是这么认为的,比如说郝女士也是一位在企业里当过领导的女士,前几天到北大纵横办公大楼做了一场《作者面对面》,5月8号,正好是世界微笑日,而她的书名是《好心情也是生产力》。郝女士写这本书非常好,我跟她说进一步升华,就是心情生产力,是不是可以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让人开心的工作,让人常挂着微笑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对企业发展,还是对人的健康、长寿都意义重大。

348人性定理

人性定理您知道是啥吗?人性定理是人自我肯定的原理,一个人无论多么高尚,只要他是一个健康的人,他所有的行为一定是服务于他的目的的,你信不信?请留言。

349秋尾效应

秋尾原理也叫秋尾效应,是日本人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个上级把一个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年轻人、一个新人去做,哪怕没给奖金,哪怕没给职位,年轻人、新人也一定会拼命把它做好,这里的原理就是信任无价,你对他尊重了,他就可能为你效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可能觉得未来会受重用,因此这种自驱力就更强。

这种情况您单位有吗?请留言。

350乔布斯法则

乔布斯法则也是乔布斯效应。苹果那个乔布斯,中国人几乎家喻户晓,全世界也可能家喻户晓了。乔布斯说过一句话,他说一个杰出的人、优秀的人能顶得上50位平庸的员工,其实他还说少了,当年钱学森回国的时候,美国海军部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一个钱学森能顶美国5个海军陆战师。

350乔治定理

乔治定理也叫乔治效应,是美国人乔治提出的,他说有效地进行沟通,对改善企业气候非常有作用。换句话说,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坏取决于沟通,沟通沟通再沟通决定了一切的成败。

351阿姆斯特朗效应

阿姆斯特朗是环法自行车的五连冠冠军、常胜将军,但是他的特点是在平地中没有什么优势,在山地中才爆发出力量,有的时候往往能够后起直追,最后取得胜利。

我就想到我们在企业经营中,有的企业也是在经济高峰期可以高歌猛进,但是有的企业在高峰期表现一般,但是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却能够发挥它独特的优势,比如防守做得好,经济下滑的时候就由于负债率低等等原因反而经济发展的还比较平缓,还有增长。

352阿什法则

阿什法则是美国人阿什提出的,他说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你越是躲着这个问题,问题越黏着你不放。

353艾德华定理

艾德德华定理也叫艾德华效应,是英国人艾德华提出的,他说一个组织里如果高管之间相互不信任,组织搞不好。

其实何止在组织里,在家庭里,如果父母经常吵架,你想想对这个家庭、对孩子有什么好处?道理是相同的。以小见大,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处理好高层领导之间相互合作的问题,一个组织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力量。

354艾科卡法则

艾科卡法则也叫艾科卡用人法则、艾科卡效应。它说的有这么几条,对用人非常重要:

第二要不断的沟通辅导。

第三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当然也包括不定期检查了。

最后要激励人的斗志,激励人的激情。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能把人才使用好,记住了吗?可以留言。

355比林定理

您同意吗?请留言。

356磁力法则

磁力法则、磁力效应也叫科特法则,也叫吸引法则,它说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能吸引到什么人。

假设有一个朋友跟我说我想找什么样的人,我说打住,你想找的人不会跟着你,你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吸引什么样的人。

357比伦定律

比伦定律,也叫比伦效应,是美国人比伦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你一年内没有过失败或者犯错误,说明你在过去的一年也没有去尝试各种可能的机会。

其实,中国有一句话说得好,就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它们俩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理解了吗?

358磁石法则

磁石法则来自于古埃及,相传那时候的法老国王都一手喜欢磁石,一手喜欢黄金,甚至喜欢磁石更胜于黄金,因为磁石他们认为代表权力,能吸引来各种珠宝,他所想要的东西全部可以通过磁石来吸引。

今天我们也能理解,如果一个人身上有魅力,他吸引了很多人才,是不是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是不是能够把公司做更大?道理是相通的,磁石法则你学会了吗?

359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效应是美国人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企业想在市场中获得主导地位,首先它要能够推出第一代新产品,并且能够迭代推翻淘汰自己原来的老产品。

中国有一句话说得好:就是快鱼吃慢鱼。可能是一个意思吧,大家留言说出你的案例。

360狄伦多定律

狄伦多效应是英国人狄伦多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团体或一个组织中的激烈冲突往往因为人相互之间的面子,怎么解决呢?善正者正于始,能禁者禁于微,应该防范于未然,在事端扩大或者爆炸引爆之前,就把它消于无形,这就是人们的智慧。

361杜根定理

杜根定理也叫杜根效应,是美国人提出的,他认为胜利者不一定属于强者,但是一定属于有信心的人、坚韧不拔的人。

您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留言。

362杜利奥定律

杜利奥定理也叫杜利奥效应,是美国人提出的,他认为没有什么比灰头丧气、失去热情更让人沮丧的了,也更无助于事业成功,甚至让人以为你垂垂老矣。

我觉得精神面貌非常重要,就像我给大家上领导力的课,包容、诚信、担当很重要,但是大家投票选出另外一个词,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就是激情,也是大家认为特别重要的,他们愿意跟随有激情的人一起共事。

无论是热情还是激情,都是我们人活着所需要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您同意吗?

363动作倒错效应

动作倒错效应因为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所以又被称为弗洛伊德式错误。比如在开幕式上一个人说宣布开幕,他说成了宣布闭幕,这种口误说明什么?说明他不想开这个会,有意思吗?

364峰终定律

365参与效应

参与效应很重要,是美国人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支持一个事物的前提是他深度参与了这个事物的创造,反过来说创造参与感是让这个人支持这个事物的一个前提。您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吗?请留言。

366大荣法则

大荣法则也就是大荣效应,讲的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人才的培养,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自己企业培养的,从种子抓起,从小苗抓起,从员工抓起。

还有一种是挖来的,就相当于树苗,无论是种子还是树苗,都得靠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土壤、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机制,才能让他们长成参天大树。

一个企业里要知道企业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就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根本就是文化机制,这就是大荣法则,你理解了吗?

367德尼摩定律

德尼摩定律是英国人提出的,也被称为德尼摩效应,说的是一个人应该被安放在适合他的位置上,也就是说知人善任,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最棒的自己,关键是不是能找到适合他的工作、岗位,并且能让他有兴趣做这件事,这很重要,所以我们要人尽其才。

368卡尔岑定律

卡尔岑定律也叫卡尔岑效应,是美国人卡尔岑提出的,他说了一句狂话、大话,也许你不同意的话:所有的行业都是表演行业。请留言您同意吗?

他着重说了两点:

第一,你要善于用言简意赅生动有趣的方法来介绍你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你要把员工当做演员,而你是导演,然后让他们善于去表演,表演得非常出色,帮助他们提升表演技能。

您理解了吗?您身边是这样的吗?请留言。

369邦尼人力定律

邦尼人力定律也称为邦尼效应,说的是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但是60个人一秒钟却挖不了一个洞,说明合作有的时候也有内耗,也耽误事,未必能提高效率。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一个人提水喝,两个人抬水喝,三个人没水喝。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无论中国的老话,还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企业实践中总结得出的一些所谓定理效应,都大同小异,我们兼而学之。

370柯维定律

柯维定律也叫柯维效应,有三层含义:

第一,权力一定要下放。

第二,一把手把握大权的企业或者组织是做不大、做不强的。

THE END
1.认知封闭认知闭合认知封闭性原来的表述是,一种心灵M相对于一个性质P(或理论T)是认知封闭的,当由M掌握的概念形成程序无法扩展到对P的把握(或者对T的理解)。[1](p365)我认为,这个概念可以充当在数学哲学中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的一把钥匙。使我们得以考察,我们的认识能力在与抽象之物建立联系又相互分离的过程中,究竟发生https://blog.csdn.net/u013669912/article/details/144388031
2.心理学考研带背第21天:社心第1章5.阐述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6.简述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三维归因理论)。 7.简述归因偏差。 8.简述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9.简述印象形成中的效应。 10.简述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因素。 11.简述态度的功能。 12.简述凯尔曼的态度形成阶段。 13.简述影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ODE3MDc2MQ==&mid=2247485527&idx=1&sn=cd16677d3e0176776e8fcd2bc2f15751&chksm=f98db9b1cefa30a76463feb18cd9eb8d2a99cbf110ec70689a5a748eab4c26d59a6569e947f3&scene=27
3.相对剥夺理论相对剥夺理论认为,人们对公正的看法,并非来自他们实际获得的价值,而是来源于所得与期待的比较。如果我已经拥有很多,但预期的更多,我会觉得待遇不公。如果得到很少,但预期也很少,结果就会显得公正。 剥夺的相对性 现实情况是,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社会比较决定了人们的预期结果:如果其他人拥有的比我多,我会觉得被剥夺了。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5721.html
4.相对剥夺理论的提出者是()。相对剥夺理论的提出者是()。 A. 布劳夫妇 B. 边沁 C. 班杜拉 D. 龙勃罗梭 题目标签:理论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我国(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 A. 亿万劳动群众 B. 广大农民同胞 C.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06579ef36d9474a8b6f0307f2739dae.html?fm=bdcf3365b500522a3b1c6d45a6a13c8bb5
5.相对剥夺的理论内涵理想股票技术论坛相对剥夺的理论内涵是指在社会不平等和资源分配方面存在的一种现象和问题。这一理论关注的是社会中个体或群体相对于其他个体或群体所处的剥夺程度,以及剥夺对社会公正的影响。相对剥夺的理论内涵涉及到贫富差距、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等方面的议题,对于了解社会经济问题和推https://www.55188.com/tag-3650472.html
6.相对剥夺理论中的相对剥夺是“绝对的”。()更多“相对剥夺理论中的相对剥夺是“绝对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当与他人比较时,个体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所应得的那么多,这一现象称为() A.社会比较效应 B.适应水平效应 C.相对替代 D.相对剥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拒绝为孩子进行性教育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https://m.ycpai.cn/souti/41D0B6A0.html
7.运用“相对剥夺感”理论对我国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心理进行探析与英国社会学家卢西曼1966 年发表了《相对剥夺与社会正义———20 世纪英国社会不平等态度研究》, 系统地运用相对剥夺理论来研究社会不平等态度, 并把参照群体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在我国学界, 李汉林、李路路也曾在一项研究中用设立参照群体作为指标来探讨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但总的来说, 我国理论界对相对http://sass.cn/109000/4716.aspx
8.《公民降与社会理论》笔记(公民降与社会理论)书评(作者认为)与人类学相比,社会学之精彩在于对信息和数据的系统收集和分析,而且不断地做出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用新收集的材料求证以往研究的结论是否正确。第一部分:危及健康的社会分层阶梯“结构暴力”结构暴力概念来自挪威社会学家约翰·加尔通有关人们的生存需求、健康需求、身份需求、自由需求被人为剥夺的分析和批判。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709074/
9.参照群与群间相对剥夺:理论与实证自从Runciman(1966)给出相对剥夺概念以来,对相对剥夺测度的研究便成为学术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群内相对剥夺,对群间相对剥夺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文章通过构造一个个体在另一个群中的比较群,建立了集成参照群思想的个体剥夺测度统一分析框架,得到群间https://qks.sufe.edu.cn/J/CJYJ/Article/Full/A160824000473/CN
10.基于相对剥夺的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摘要】:基于相对剥夺理论,分析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影响机理,并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检验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养老金收入增加在提升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同时,还能缩小其主观福利差距。养老金收入增加对女性、低龄和低收入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影响更大,相对剥夺在其中发挥部分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LSJ202304007.htm
11.管理与组织研究常用的60个理论畅想中心数据平台第三,该书尽管是一本学术著作,但作者对于每个理论在组织实践中的应用均做了具体分析,因此对于实践者也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该书一方面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管理与组织研究主流理论的学术著作,另一方面也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能同时满足各层次管理者的阅读需求。https://cxstar.com/Book/Detail?ruid=2505342d000306XXXX
12.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2018年第01期关键词:相对剥夺感 情绪耗竭 心理契约违背 非营利机构 目的:探索非营利机构中员工相对剥夺感与情绪耗竭的关系。检验心理契约违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心理契约违背量表以及情绪耗竭量表对477名非营利机构员工进行集体施测。结果:被试的相对剥夺感与情绪耗竭显著正相关,相对剥夺感通过员工心理契约https://www.youfabiao.com/zglcxlx/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