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互联网数据资讯网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

大型婚恋交友运营平台发布了《2013-2014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共有97594人次参与,经过严格的问卷质量复审,最终认定有效样本72660份,其中男性样本35047个,女性样本37613个。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离婚夫妻对数逐年递增,“80后”年轻夫妻是主力军;男性在恋爱中的平均消费是1591元,约占收入的1/3;70后男性最舍得在恋爱消费中埋单。

在这次200万人参与的《2013中国婚恋观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男女对待婚恋的不同态度。

晚婚线

本次报告,晚婚年龄被设计成为第一个问题。多晚算晚结果显示,30岁是普遍认同的“心理晚婚线”。

另外,对“剩男”“剩女”的看法,男女之间差异很大:多数女性认为35岁~40岁没有结婚的男性是纯剩男,而多数男性认为30岁~35岁没有结婚就是剩男。多数女性认为30岁~35岁才会被称为剩女,但八成男性认为女性一过30岁就是剩女,其中,六成男性认为28岁~30岁是剩女的“终极门槛”。

单身比例

从参与调查的单身人群分布来看,来自广东的最多,占11%,其次,是来自江苏的人群,占7.8%,四川、山东、北京占比在5%左右。而安徽的“光棍”占到了2.6%,排名第16位。

不过,单着不一定就不幸福,在合肥,47.1的“单身族”表示生活也很幸福,他们认为亲人和健康同样能让自己获得幸福感。

相亲开销

相亲作为现代人脱单的主要途径之一,让人又爱又恨。尤其是对男性而言,相亲该花多少钱一直是个纠结的问题。根据调查报告显示,高达44.8%的女性认为首次相亲男性花费较多是大方的表现,而认同这一观念的男性只有26.1%。

在城市相亲花费榜上,调查涉及的28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中,合肥以人均每次花363.46元高居榜首,广州以300.59元名列亚军,上海以257.48元排在第15位,北京则以225.54排在22位。而相亲花费最少的城市是天津,平均花费为195.54元。

对于“第一次相亲,男性如果花钱少,女孩倾向于认为”这人很抠门“(31.8%),只有22.8%的人认为”这人很节省”。

生“二宝”

学历也是衡量“生二胎”意愿的主要指标,调查结果与人们以往“越没文化越想生孩子”的想法截然相反,58.6%的硕士以上学历者表示考虑会生二胎,而仅有44.1%的大专以下学历者会考虑生二胎;而选择不会生二胎的人群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25.1%,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占30.9%。

收入水平也成为人们是否生二胎的“分水岭”,月收入2万元以上的受访者,生二胎的意愿非常强烈,达到71.4%。而在性别方面,男性想生二胎的意愿是女性的两倍。

“小三”

防火防盗防闺蜜,往往你的男女朋友很容易对身边的闺蜜动心。调查数据显示,有24.%的人身边发生过密友“挖墙脚”的事情。52%的女性认为男性容易对女朋友的闺蜜动感情,48.7%的男性也这么认为。

不过,在调查中,仅有11.4%的女性和21.3%的男性曾经对恋人的蜜友动过心,88.6%的女性和78.7%的男性则表示没有过。

另外,婚恋交友手机应用正越来越成为“脱光神器”,八成以上的单身人士下载过手机交友应用,找对象时会使用专业的婚恋交友手机应用,而且女性用户使用的比例(57.4%)要比男性用户(43.5%)更高。

这份报告突出单身人士及其父母的紧迫感。报告显示,80后是遭遇父母逼婚的主要年龄群。父母逼婚的招数也是越来越多。

面对父母的逼婚,单身人士是绞尽脑汁、别出心裁。首选“躲”;其次是降低择偶要求,赶紧找个对象;第三招,女性会用“吵”、而男性则会找异性朋友假装女友来安抚父母。

那么,国外的年轻人随着年龄增大,也会有婚恋的压力吗是否也有被逼婚的尴尬

韩国

先来看亚洲,数据显示,韩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晚婚国家。

韩国KBS电台南黎明:去年,据调查全国男女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32岁,女性为29岁,首尔市女性也超过了30岁,因此现在33、4岁不结婚甚至没有结婚对象的人也是随处可见的。据分析,在韩国这种所谓的剩男剩女,主要是两个极端,一种就是所谓没有能力的,职业和家庭条件都属于那种不受女孩子们欢迎的,这种情况剩男比较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条件比较优越的,职业和家庭情况都比较丰厚的,这种情况剩女比较多。因此在韩国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个新词就是(GoldenMiss)就是金女,就是指那些有能力而找不到合适伴侣的20多岁到40多岁的女性而言的。

深受东方传统文化影响的韩国父母,大多希望子女早点结婚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所以,每到过年过节,不少大龄未婚男女宁可加班或者出去旅游,也不愿回家受到父母和亲戚的“拷问”。

南黎明:在韩国的这些大龄男女也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很想结婚,但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对方,还有一种是根本不想结婚,觉得自己生活虽然有的时候会有点孤单,但是觉得一身轻,可以专心的设计自己的人生。其实大部分还是前者,他们自己也是想结婚的,所以就会发动周围人给自己做媒。我经常拿着电脑在咖啡厅写稿,一个周末下午见几个人的这种情况也有,最让我感到遗憾的就是常常看到有的人他们只见面三五分钟就散了,开头几句不合心意也就没有耐心去继续了解这个人的人品了。前两天一位阿姨还跟我诉苦说,32岁的儿子还在跟父母一起居住,他说不想结婚。父母介绍女孩给他,他出去了竟然跟人家说我是不想结婚的,可是父母让我结婚我没有办法,结果被女孩拒绝交往。剩男剩女越来越多,现在很多韩国父母也超脱了,他们认为一个人过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与其过不幸福的婚姻生活,不如单身好,所以父母逼婚的这种家庭是越来越少了。

THE END
1.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7~34岁年龄段的青年【摘要】:对17~34岁在校大学生和职业青年随机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大多数青年追求稳定健康的恋爱关系,他们的恋爱观较积极向上,两性观念比较开放,对婚姻的质量要求较高,但单身的青年比例高,青年中对婚恋依旧存在不少消极悲观的态度和认识。其中,年龄和性别与婚恋观的多个方面都存在显著相关性,对婚恋观的影响程度较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QL201507015.htm
2.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51CTO博客近日发布,其中一些颠覆传统的婚恋观点引发关注,如“90后爱情观最保守”,70后“伪保守”等,而对于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调查发现,“宅”成了单身罪魁祸首,而且收入越低越爱“宅”。 数据分析 男生喜欢这样的女孩:性格直爽主动顾家有点个性更可爱 调查报告显示,有52%的男性喜欢直爽的异性,32%的男性喜欢个性安静的女https://blog.51cto.com/u_15065852/2606144
3.统计模型大学生恋爱数据分析报告近年来,老龄化愈发严重,新生儿出生率显著降低。婚姻是生育的前提,探究现代人的婚恋观具有重要意义。00后婚恋观与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计划终生不婚在00后中较为常见,调研青年人婚恋观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生育率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依据“大学生恋爱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现状,进而得出大学生恋爱的影响因素。 https://blog.csdn.net/m0_72318954/article/details/130568983
4.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精选8篇)(2)《从<诗经>婚恋诗看女性的爱情观》,作者:周健伟 2013年第12期 32~37页。 作用:阅读《从<诗经>婚恋诗看女性的爱情观》,我们了解到先秦时期女性的爱情观,我们在写作论文时也可以通过女性的视角来展现《诗经》中的婚恋观。 三、在中国知网中,以文献为子数据库,以参考文献为检索项,以诗经婚恋诗为检索词,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5w4to28.html
5.基于CFPS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docx《中国红娘网》、《新华网浙江频道》和《浙江都市网》联合发布的《2013年职场婚恋观深度调查》结果显示91.4%的女性看重男性的经济收入,位居其它调查数据之首,其次为男性的身高外貌等外在特征。2014年1月10日,百合网联合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共同发布的《2013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也显示55.1%的女性认为经济条件、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730/6144114153010205.shtm
6.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离婚率攀升原因及介入路径分析社工课近年来,我国离婚率节节攀升,这种现象背后隐藏是更深层次的婚姻危机,本文从家庭社工的专业视角出发,运用数据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离婚率攀升的原因,并探索对于婚姻危机人群家庭社工可采取的介入路径,旨在为家庭社工在处理类似专业问题时提供借鉴,推动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 https://www.360doc.cn/mip/1107732292.html
7.李雷相亲记抖音直播带货与粉丝数据分析简介:本人所有视频均是段子,搞笑博主阴阳师,讽刺当下一些错误的婚恋观希望有一天婚姻能够回归爱情开心娱乐为主,希望我的自信能感染到大家请大家不要再造谣了,本人未婚,低智粉舔狗请取关,再次声明,本人账号从来不立单身人设,我不找对象,请勿打扰,谢谢商务+lilei31521 兄弟:@李雷相亲记(小号) https://dy.feigua.cn/bloggeropen/C5F304B4579CF9B7
8.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年轻人婚恋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伴随着婚恋观念变化,生育率下降等现象,再次成为讨论焦点。 关于年轻人婚恋观念变化的讨论也一直在持续。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不难发现,不同代际人群的婚 姻观均存在着一定差异性。 本报告探究不同年龄群体在婚恋观念与行为方面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些不同观念与行为背后的成因。https://m.sohu.com/a/798912615_12181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