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恋爱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武汉成跨地域婚恋最多的城市
而其中就跟随到对方城市生活这一项深入研究,会发现一线城市中流动人口愈多,面临的异地婚恋情况也愈渐增长,是否为了爱情而选择到对方的城市生活也是年轻人要面对的问题。调查发现,五成80后愿意为爱跟随去对方的城市生活,此占比最多远超其他年龄段人群。数据显示,武汉、南京、成都、深圳、杭州是情侣较愿意为了彼此而迁居的城市,由此可见,这些城市的外地媳妇外地女婿是最多的。
超7成人恋爱月花费在2千以内
购物、旅游成消费巨头
恋爱的甜蜜时光,各项花费自是少不了。调查显示,72.64%的单身男女认为恋爱月花费1千到2千是合理的,花费占比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一。就消费而言,32.6%的男性认为逛街购物为恋爱花费中最大开支,将女性钟爱的买买买视作钱包的头号大敌,其次为旅游和娱乐;而女性则认为旅游为最大开支,其次为逛街购物和娱乐。
8成女性希望另一半收入2倍以上
一线城市男性婚恋经济压力大
可见男性在婚恋层面上的经济压力日益加大,从数据上来看,一线中心城市男性面对来自婚恋经济压力依旧遥遥领先,女性要求居高的城市排行中,北京位居榜首,其次为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和西安。
对此,珍爱网情感专家张莎莎认为,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男士被赋予养家糊口的重任。而当代社会里,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女性的能力和价值已经大大提升,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男性,不必要在经济上太过依赖男士。同时指出,若以苛刻的经济要求而错过了品行佳性格好,诚心相待的对象,实为得不偿失。
八成男女追爱耐心值不足半年
恋爱易遇3年之坎1年谈结婚最佳
上海沈阳高产宠妻狂魔
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某大学,45%的男生和51%的女生已经或即将坠入爱河;其中文科专业大学生恋爱率最高,工科专业其次,理科专业最低,七成理科生选择不谈恋爱。
该校人文学院大一女生小王告诉记者,虽然目前还没有男朋友,但自己对校园爱情十分向往,认为学生时代的感情更加真挚和单纯。
大一学生刚进校需要适应环境,大四学生忙考研和就业,大三和大二就成为了校园恋情的高发期。武汉理工大学某部门负责人表示。
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副教授雷五明表示,对女性而言,情感上的成功更能够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即使在学霸云集的高校,女生也比男生更容易坠入爱河。但爱情并不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个人发展与成长更为重要。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Loveamongcollegestudentshasagreatinfluenceontheirownlearningandgrowth.Inordertohelpthemtohaveapositiveattitudetowardslove,thedistanceofintimatingwasintroducedtodisplaythedegreeofaffectionbetweentwoloversbythePearsoncorrelationanalysisof500CollegeStudentsLoveSurveydatafrom10universities.Basedontheinfluencinganalysisofsinglefactoronthedistanceofintimating,acumulative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modelofinfluencingfactorsforloveincollegestudentswasbuiltunderthecompositefactor,andtwoimportantfactorsofinfluencingcollegestudentsloveweredeterminedbythemodel.
Keywords:influencingfactor;Pearsoncorrelationanalysis;distanceofintimating;cumulativelogisticregressionmodel
1引言
2数据和方法
2.2数据处理
2.3统计方法
r=∑ni=1(xi-)(yi-)∑ni=1(xi-)2∑ni=1(yi-)2(1)
2)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和预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建立广义线性模型。由于文中因变量是定型变量,所以在此使用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是广义线性模型的一种,设因变量Y是一个二元响应变量,取0、1两个值,记π=P(Y=1),则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为:
logπ1-π=Z′(X)β
当Y取一组有序的值k时,记Y取各值的概率为πi=P(Y=i),i=1,2,…,k,则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logP(Y≥j+1)P(Y≤j)=logP(Y≥j+1)1-P(Y≥j+1)
=Z′(X)β…,(j=1,2,…,k-1)(2)
不难看出上述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事实上包含了k-1个模型。
3模型建立及分析
这里引入恋爱疏远度[10]P来表示恋爱双方之间的感情程度。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恋爱疏远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
3.1高校学生恋爱影响因素的分析
除了表1中列出的这些影响因素外,恋爱对象的外貌和能力、经济状况和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到恋爱疏远度。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6年12月
第35卷第4期孙小军等:高校学生恋爱影响因素的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3.2单影响因素对恋爱疏远度的影响分析
这里选取社会因素为例,根据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利用Logistic模型式(2)对社会因素(父母、同伴、媒体)计算,可以确定恋爱疏远度与这三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可以得到此函数的拟合效果和正判概率。
从表2可以看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社会因素中的同伴是显著的。同时,可以得到恋爱疏远度与社会因素之间的Logistic回归方程:
f1=C42.704+21.501×N6,这里N6表示同伴
因此可建立如下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P1=f1/(1+f1)(3)
其中,f1是在计算P1时引入的函数,P1代表社会因素对恋爱疏远度的影响。
从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恋爱疏远度中“距离近”一类的正判断概率为56.6%,“距离远”一类的正判断概率为100%,总的正判概率为72.6%,这也表明模型(3)的拟合效果较好。
同理分别建立恋爱疏远度与个人因素和恋爱双方之间因素的Logistic回归方程:
f2=C63.609+20.564×N4+21.842×N3
f3=C63.609+20.747×N2+21.608×N1
式中N1表示相互之间的信任、N2表示包容理解、N3表示性格品德修养、N4表示志同道合。因此可建立相应的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P2=f2/1+f2P3=f3/1+f3(4)
其中,fi是在计算Pi时引入的函数(i=2,3),P2代表个人因素对恋爱疏远度的影响,P3表示恋爱双方之间因素对恋爱疏远度的影响。
3.3多影响因素对恋爱疏远度的综合影响
根据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利用上述同样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各因素,分析在恋爱过程中的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累积Logistic回归方程:
f=C63.609+21.608×N1+20.797×N2
因此这里建立的高校学生恋爱因素分析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为:
P=f/1+f(5)
其中,f是在计算P时引入的函数,P为多影响因素与恋爱疏远度的综合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相互之间的信任、包容理解是影响高校学生恋爱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4结论
参考文献
[1]米兰.高职院校学生恋爱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4.
[2]颜玫琳.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和恋爱观教育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6.
[3]卜望飞.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6.
[4]汪冬华.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9.
[5]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6]汪冬华.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李俊秀.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2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
60后:最反对男性婚前有性90后:最反对女性婚前失贞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西方思想的影响,“女性婚前应保持性纯洁”的观念正在减弱。而对于男性的观,则提上了调查问卷。“男性应该保持结婚前性行为”这个观点,有61%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只有9.9%的市民认为男性可以不保持有婚前性纯洁,8%的人表示反对女性持有观。
60后的人在所有调查群体中,有39%的人反对男性婚前性行为,为比例最高。但从职业角度看,从事商业、服务行业的人不赞同男性拥有婚前观。
90后在女性观中,40%的人觉得需要坚持,是三代人群中,投票数最多的群体。80后对男、女性婚前性纯洁的支持率最低。从收入来看,以3000元分界,收入小于3000元的人群比大于3000元的人群,更赞同女性婚前应该保持性纯洁。
结婚观
80后:夫妻满意度最低70后:夫妻满意度最高离婚率高、草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吃苦,这是社会人士对80后的总结。而在这份报告中,80后却集体吼出了:“我们空虚,我们成天奔波,我们为结婚忙碌,我们却没有钱!”诸多调查中,80后夫妻满意度最低,他们在结婚前,需要太多准备。
80后作为结婚主力,“闪婚+闪离”早已给人留下草率的印象。其实,他们结婚更累。调查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80后表示,要结婚,有房子是前提。
于是,才出校门没多久,工作还未稳定的80后,开始日夜为票子、房子、车子奔波。多数80后青年都只能挣个首付,未来的日子已“卖身”给银行还贷。“穷忙族”成为80后自我解嘲的口号。
所以,80后夫妻在“夫妻关系满意度”调查中,只有38%的人觉得比较满意,是满意度最低的一个群体。72%的80后还觉得生活孤单,感觉生活痛苦、不快乐的80后则占68%,只有25%的80后觉得自己“运气好”。
评价自己的婚姻时,70后夫妻满意度最高,超过40%;60后则感觉生活很热闹、快乐。
结论:80后是最迷惘、最愤世的一代,如何引导90后一代不步80后的后尘,应是全社会都来关心的问题。离婚观
90后、60后:多不赞同“感觉合不来就离婚”
80后、70后:离婚观倾向注重自身感觉
自私、网虫、早恋、、炫富……这是网络上众口一词对90后的评价。不过,“居民婚恋家庭观研究”调查报告却显示:咱们误读90后了,他们积极向上,离婚观保守,更赞成家庭利益比个人得失重要。
60%的90后不赞同“感觉合不来就离婚”的观点,60后持这种观点的人则只有5成。80后和70后的被访者意见比较一致,离婚观更倾向于注重自身的感觉。
90后被调查者们觉得,“家庭和谐比个人得失更重要”,占43%。90后普遍表示,“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基本责任”。由于90后的人年龄最大者才22岁,并没有步入婚姻殿堂,多数只是与异性在交往,对待一些夫妻问题上存在理想化。“当夫妻利益和父母利益发生矛盾时,愿意牺牲夫妻利益”,80后的认同度最高。
家庭观
60后:多数不赞同“活得太苦不如不活”
70后:只有1/4的人感受到生活是在享受
60年后出生的人,最小的也已经迈入40多岁,最大的已经53岁。这部分人大多事业有成,家庭比较稳定。
“人生离不开享乐,活得太苦不如不活。”有42.4%的60后被访者表示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大部分人依然具有革命性的奋斗精神。同时有30%的人表示赞同享乐观,说明被调查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更在意自己过得好不好,不希望自己过得太苦。
从不同的年龄段来看,在对待享乐主义的观点上,60后有将近30%的人表示十分赞同“活得太苦不如不活”,80后和90后紧跟其后,70后享受程度则最低,只有26.5%的人感受
到生活是在享受。
在支持享乐的同时,60后同时觉得,“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基本责任”。有26%的60后觉得,“如果政策允许,我就会多生一个孩子。”拥有兄弟姐妹的60后普遍表示,“很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像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很孤单。”
四个年龄层画像
调查报告给四个年龄层分别“画像”。
90后:对待恋爱的目的看法更广泛,并不单单为了结婚;对与婚外情认同度最高;较其他年龄段来说更赞同女性婚前应该保持性纯洁。
80后:80后较其他年龄段来说更不赞同女性婚前应该保持性纯洁。80年后出生的人较其他年龄层的人来说,更感到孤独、迷茫,不快乐。
70后:对与婚外情的态度较为保守。
60后:在对待享乐主义的观点上比其他三个年龄层持更多的赞成意见,更反对男性的婚前性行为。
再生缘幸福婚恋网婚姻专家解读90后被“前辈”误解社会上对90后的评价与报告结果截然相反,看上去好像是两个
2010年12月15目,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联合百合婚恋网,在北京权威了《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后简称《婚恋报告》)。
据了解,此次婚恋调查报告共收集调查资料32676份,其中新疆占1.2%,约为400份。
在《婚恋报告》公布后的一周内,“非房勿扰”“非公务员不嫁”成为了一周众多媒体批判的头条,而“是谁逼走了中国人的爱情”、“中国人的爱情怎么了”也成为了许多网站的头条,但也有人站出来表示,一份婚恋报告并不能代表中国人的爱情观。连日来,记者采访多位读者和专家,试图对这份报告进行解读。
“非房勿扰”是误读,“感情投入”最重要
此次《婚恋报告》流传最广的结论是,七成女性认为“非房勿扰”。但在记者的调查中,很多受访者都表示是否有房是一个要考虑的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该数据来自《婚恋调查报告》中“您认为男性具备哪些经济条件后才能结婚”的选项,其中该选只有6个选项,即“有房,有车,有稳定收入,有一定积蓄,父母有经济实力,无所谓”。其中有92.8%的女性选择了有稳定收入,接下来是70.8%的女性选择了有房。与此同时,有80.9%的男性将“有稳定收入”作为择偶首要条件。
记者在新疆“一站路”交友网上看到,过半的女性征婚者的自我介绍上都有这样的表述:没有婚房,希望另一半能够提供婚房。该网站的负责人范晓华表示,其实“非房勿扰”是误读,“是在非常窄的经济范围内进行选择,然后又进行了无限的放大,被妖魔化了,只要认真读过《婚恋报告》的人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在该网站登记的征婚者陆晓敏认为媒体误读了《婚恋报告》,“给了6个选项,都是经济类的,我感觉先是挖了一个坑让我们跳,然后就得出了‘非房勿扰’的结论,很冤枉。”采访中,众多女性受访者也表示,“非房勿扰”是在目前国内高房价的环境下放大了的一个噱头而已。
在容貌外表、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工作能力、感情投入、兴趣爱好等其他选项中,65.6%的女性和70.7%的男性都选择了感情投入,均占所有选项的第一位。
针对这一数据,乌鲁木齐婚恋指导师石桂敏认为,在选择另一半时,新疆人认为感情仍是第一位的。而在经济条件中选择有房也是无可厚非,毕竟没有面包的爱情是十分危险的,也是不切实际的,更何况在如今高房价大环境下,有房也是一种经济实力的体现。
嫁公务员非幸福生活的保证
关于“您理想伴侣的职业”中,有41%的受访女性希望伴侣的职业是公务员,以下依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警察/军人、企业主、医务工作者等。38,3%的受访男性则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为教师。而新闻工作者是两者都不喜欢的伴侣。
针对这种情况,婚姻指导师石桂敏给出的结论是公务员热催生了“嫁碗族”。
2010年12月14日,国内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2010年铁饭碗特别调查》,占总数85%的受访者说自己或身边的人曾想过当公务员,如果将公务员与自己目前从事的职业作对比,54.2%的人认为公务员更好。同时调查也显示,人们对公务员的青睐更多的是出于现实生活的考虑,并不是基于自身兴趣。而同样,要嫁公务员也是对于家庭稳定的考虑。但同时石桂敏也提出,公务员并不是幸福生活的保证,两个人要想得到幸福,首要前提和基础应该是感情。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公务员”这个光环带给个人和家庭的好处,那么,到底幸不幸福也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现在说“剩”,为时过早
此次报告还给剩男剩女划分了一个年龄坎:男30岁,女27岁。得出该结论是因为92.2%的男性认为女性应该在27岁前结婚,其中59.9%的男性认为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在25至27岁,32.3%的男性认为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在20至24岁。59.9%的男性和62.4%的女性均认为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在25至27岁。但在采访中很多新疆人对此却并不认同。
32岁的范先生也不认为自己是剩男,他认为自己的事业刚进入稳定期,才刚到成家的时候,设置具体数字只会给人们无端增加恐慌感。婚姻是自己穿的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不应由别人来无端加顶帽子。也不应自己已到了“被剩下”的年龄就随便找一个凑合。
记者从乌鲁木齐市民政局了解到,2009年首府共有2.47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其中汉族男性初婚年龄平均32岁,女性29.5岁;少数民族男性初婚年龄平均30.5岁,女性28.5岁。再往前推5年,2005年这个数据则是:汉族男性初婚年龄平均29岁,女性27岁;少数民族男性初婚年龄平均27岁,女性25岁。这表明,如果说27岁是剩女,那是在5年前。
“社交圈窄”是单身主因
报告显示,有59.9%的人认为自己单身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圈子太窄,42.6%的人单身是因不够积极主动,24.6%的人是因感情受过伤害,6.7%的人是受周围人不幸婚恋的影响,19.6%的人是不知道如何与异性相处。在被调查者中,23.8%的单身人士的父母在到处帮他们找对象。
正是这一条,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新疆“一站路”交友网的范晓华表示,在网站上登记征婚交友的大部分网友都表示在工作和生活中交际的圈子太小了,除了同事就是客户,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办公室恋情。除此之外,几乎就再找不到合适的人。
石桂敏认为,这部分人需要接受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婚恋咨询与指导,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恋爱培训班、相亲活动、婚恋咨询等,帮助他们扩大社交圈子,学会如何积极主动地择偶、如何与异性相处及如何面对以前的感情伤害和周围人的不幸婚恋。
80后对婚姻更隐忍
针对《婚恋报告》最后一项调查,“没有感情的婚姻应该离婚,80后更能忍受无爱婚姻”的观点,大多数80后并不认同。
在调查中,认为没有感情应该离婚比例随年龄增长呈现出线性发展趋势,随着年龄的降低而减少,其中70前为70.9%,70后为62.2%,80后为50.7%,85后为46.7%。从数据中来看,80、85后对待婚姻似乎更加隐忍。
针对这一问题,“缘在乌鲁木齐”交友群中,25岁的小夏表示,85后结婚的还没有几个呢,怎么会考虑离婚的问题80后追求个性与精神独立,他认为,“既然没有感情了,没有必要非要在一起”。
而已经结婚一年的小李则认为,针对这个问题,众多的80后可能才刚刚踏人婚姻,还在爱情的甜美期,一般不会探讨此类问题,“当你还没遇到这类问题时,你可能会很冷静地做出选择,但是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就不会是这样选择了。”
“郎才女貌”仍是核心
一、明考纲要求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纲要求: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明文体特征
(一)人物传记: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访谈:访谈主要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基本特征是针对性、专题性、典型性。
三、明类型方法
盘点近几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共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客观选择型
1.明特点,重整体。客观选择题涉及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等很多方面,所以一定要明了该体裁的基本特点,还要有整体意识,不能管中窥豹。
2.看局部,细比较。此类题还会从词句理解、信息筛选等小的方面设题,所以还要看局部,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信息点,认真进行比较,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二)筛选概括型
2.筛要句,提要词。选好答题区域后,接下来就该筛选关键句,提取关键词了。
(三)解释语句型
1.摘要词,释词义。做此类题,一定要善于筛选关键词,关键词解释清楚了,整个句子的含义也就明白了。一般情况下,指代性词语、主要修饰语、动词性短语、运用修辞语等都是应该重点注意的词语。
(四)语段作用型
1.明文体,看位置。不同文体、不同位置语段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新闻、调查报告相应位置的作用一定要结合文体的特点。人物传记、科普文、访谈等文首作用多为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等;文中多为过渡,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前文等;文末多为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点明中心,升华感情,照应开头,画龙点睛等。
2.研内容,析结构。答此类题时既要研习内容,答出内容上的作用,又要分析结构,答出结构上的作用。如2013年山东卷19题让回答“第②段介绍‘我’与定和初见时的情形在文中的作用”,答案的第一个要点“交代了定和选择音乐的过程和原因”是内容上的作用,第二个要点“引出‘音乐迷’的由来,呼应题目,为后面写他对音乐的痴迷作铺垫”是结构上的作用。
(五)鉴赏技巧型
1.点手法,简分析。表达技巧一般分为三个方面:(1)表达方式,议论、抒情、描写、记叙、说明等。(2)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引用、双关、借代等。(3)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正侧结合、抑扬、虚实、象征等。点明手法后,还要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
(六)概括形象型
1.观描写,联背景。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根据对人物的叙述或描写,理清人物做了哪些事,观察其言行,揣摩其心理,还要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量。
2.先概括,后分析。整合答案时先用形容词或动词短语概括形象,然后结合具体的事例或描写进行分析。
如2011年高考广东卷20题(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就是此类型。参考答案是“为人富有激情(概括),尤其在辩论时更能显示雄辩的才华(分析)。随性洒脱(概括),朗读起来气势磅礴,任由性情勃发(分析)。治学严谨,才华横溢(概括),一个字一个字计较,力求和原作一致,翻译作品达到接近原著”(分析)。
(七)鉴赏语言型
1.观文体,明风格。做此类题时应先看是哪种文体,明确该文体的常见语言风格,并思考文本和常见语言风格的异同。实用类文本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准确、平实、华丽、幽默、辛辣、自然、口语化、清新质朴、凝练简明、含蓄深沉、生动形象、寓庄于谐、富有情趣、地方色彩较浓等。
2.定特点,析例子。答题时应先点明特点,再举例分析,然后答出表达效果。
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15题的参考答案示例二:本文语言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对象的特征(点明特点)。如笫⑤段“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一句(举例分析),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雄蟋蟀发音器官发达、发音富有技巧、所发的声音对雌蟋蟀具有诱惑力(表达效果)。再如,第⑥段“这时的鸣声……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这几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蟋蟀恋爱过程中“极端的雌尊雄卑”(再举例分析+表达效果)。
(八)开放探究型
大学生,那是国家的栋梁,民族之希望啊!如今却在那疾呼“压抑,憋屈,郁闷”,恐怕我们这今天的栋梁,也不过是明天烧火的柴火而已了。可见国家之兴亡与民族的希望也都将是牵系在我们身上,如不及时的去反思去解决,则国家将危矣,民族将危矣!
现在我的手上有这样一个《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里面显示,当代大学生中心理处于不健康或是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占50%左右。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向。近一半的大学生都在遭受这2/5的痛苦折磨着,可见这问题的严重性了。大学生寒假实践报告
作者指出,简历上最有力量的词语往往都是名词,而非动词。老板和人事部门不是在找寻“管理”“协助”这样的空洞字眼,他们要看到技能、证书、学历、项目的名字等实际名词。在描述你的成就时,实现、完成、维持、解决等词非常有说服力,而“贡献”“支持”就没什么感染力。用数量化或百分比的描述,远比“巧妙地”“有效地”等副词更给力。
团队中的明星员工会带来“鲶鱼效应”,从而盘活整个团队。作者给出3条建议,以充分发挥这类员工的才能:1.敦促他们迈入下一个台阶。让他们充分发挥,并向其提出挑战。发现他们的擅长及欠缺之处,据此分配相应的任务。2.给他们更多闪光的机会。不要埋没你的员工,让别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3.允许他们离开。明星员工需要成长空间,告诉他们如果个人发展得比公司更快,可以选择更高的平台。
年度最佳发明为Office加分
美国《时代周刊》前不久评出2010年度“50大最佳发明”,涵盖了各行业最新的科研成果,比如眼睛书写器,一定会改变你未来的Office生活。当你坐在电脑前为年度报告敲键盘敲得手抽筋时,只需与电脑进行“眼神交流”即可进行文字输入。戴上一副特制的“眼睛书写器”,即可自动追踪你的眼球运动情况输入文字,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办公室惊现职场“女霸王”
日本OZmall日前发表的一份关于“职场女霸王”的调查报告显示,39%的人认为“办公室有女霸王”。被调查对象描述了“女霸王制造的事端”。例如,“从早到晚占用卫生间的镜子”“在男性职员看不到的地方,欺负大家”“老是用‘让恋爱冲晕了头脑’来责怪后辈的错误”。另外有些白领还遭遇过“LV包被划开”、被欺负等情形。专家认为,在日本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出现越来越多的在职场上呼风唤雨的女强人,但同时压力也越来越大,职场女性应该盹刻调整自己的职场心态。
白领热衷“算命咖啡馆”
如今首尔很多咖啡馆不仅提供茶水和糕点,还能预测命运,深受韩国年轻白领欢迎。在咖啡馆里,占卜者主要通过生辰和面相进行推测,再加以心理分析,然后具体告知客户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或其他职场建议。据说,咖啡馆挤满了希望知道自己命运的职场人,也有人希望通过算命减轻工作压力。
办公室恋情问题
这类措施包括制定公司内部利益冲突和性骚扰方面的政策、投诉应对程序,以及为员工和管理人员提供培训。
业内人士表示,试图完全禁止办公室恋情的做法是不现实的。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和《华尔街日报》2006年联合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大约40%的员工表示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曾经陷入过办公室恋情。
美国MayerBrownRowe&Maw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戴安娜L胡佛(DianaL.Hoover)说:“发生办公室恋情很正常,这是人的本性使然。”
但是,当办公室恋情发展不下去或一方表达爱慕被作为同事的另一方拒绝时,雇主们可能会面对性别歧视、性骚扰或不友好办公环境等诸如此类的投诉。
这类责任也可能会影响到并没有直接卷入到办公室恋情中的雇员。2005年,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宣布,当主管人员在工作中偏向与他们保持你情我愿的性关系的员工时,其他员工可以向公司以性骚扰的名义对主管人员进行投诉。
雇主们通常并不乐于看到办公室恋情。德克萨斯州律师依丽莎白M玛什(ElizabethM.Marsh)说:“在工作场所,雇主们不得不在尊重雇员隐私权和遵守雇佣法之间寻求平衡。”
美国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州都颁布法律禁止雇主干涉雇员工作之外的行为。
观察家们表示,只要关系平等的两名恋爱员工能够做到谨慎、工作专业,上述的问题就会很少出现。
制定办公室恋情规定
办公室恋情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情况就是主管人员与其下属之间相恋。
在拒绝透露这家金融机构名称的情况下,她说:“两位当事人都是公司最优秀的管理者之一,但由于这件办公室恋情可能给公司造成的不利局面和可能承担的责任,这家公司不得不做出了一个困难的决定。根据公司的规定,我们马上选择了将他们两个人调离了原来的岗位。”
最终,副总裁与他的妻子和解了。
当处理办公室恋情问题时,尤其是面对上级与下属之间的恋爱关系时,许多人力资源专家都会向公司客户推荐与上面做法类似的策略。
拥有1400名员工的佛罗里达WatsonClinicLLP公司的资深首席助理和人力资源专家凯利M隆斯贝利(KellyM.Lonsberry)说:“公司在这方面唯一的规定就是管理人员不能安排与他或她有亲属或密切恋爱关系的人成为其直接下属。”
而拥有850名雇员的消费电子互联网公司Newegg规定,如果公司上下级员工相恋,那么他们不但需要向公司报告他们的恋爱关系,而且还要告知公司恋爱关系的变化情况,如恋爱关系结束或恋爱关系不再是建立在双方互愿的基础上。
这种规定可以提醒公司应对:办公室恋情结束后发生性骚扰情况的可能性。如果有员工确实没有遵守这样的规定,那么他们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美国Logan铝业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霍华德里茨(HowardLeach)指出:“公司制定了反性骚扰规定,却没有专门针对办公室恋情的正式书面规定。但在员工培训过程中,我们会告知和鼓励我们的管理人员不要和他们直接主管的员工发生任何形式的关系。”
美国波兰特市StoelRives律师事务所律师保罗C布坎南(PaulC.Buchanan)认为:“管理人员们并不会对雇主知道他们有办公室恋情的情况遮遮掩掩,尽管他们会尽量避免让公司知道此类欠妥当的事情。”
一项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显示,70%以上接受调查的公司并没有有关办公室恋情方面的书面或口头规定。而在其他曾经出台过此类规定的公司中,只有9%的公司禁止员工之间谈恋爱。
有专家建议,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雇主们应该制定一项或是多项关于性骚扰方面的规定,以防止管理者与其下属出现恋爱关系。
布坎南说:“举例来说,雇主们可以制定针对公司内部利益冲突方面的规定,此类规定要求:当公司收到发生办公室恋情的报告后,公司有权要求当事人披露他或她同另一同事之间的恋爱关系。如果当事人不那么做,那么这就会成为他们违反公司纪律的证据和遭到终止雇佣的可能原因。”
雇主可以使用的一个方法就是与员工签订所谓的“恋爱合同”,合同规定了一旦办公室恋情为人所知以后,当事人应该如何行事。
总部位于洛杉矶、提供专业人力资源咨询服务雇主协会(EmployersGroup)顾问吉姆奎恩斯(JimKuns)表示,公司制定非友善性的规定从本质来说是一个糟糕的主意。
雇主不可能完全防止办公室恋情的出现,它们所能采取的最好方法就是让每一个人都事先知道:公司在办公室恋情方面有哪些规定,以及违反规定的后果。
作者:JudyGreenwald
【关键词】90后恋爱观择偶标准
一、恋爱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持续变革,现代社会时尚观念的冲击了传统的恋爱观、婚恋模式。而恋爱观的变化体现在“90后”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而已经不再单一。“90后”大学生的主流恋爱观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同样存在着认识误区。“90后”大学生青春发育期趋于成熟,思想思维愈发稳定,已进入恋爱年龄阶段,他们对爱情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对异往要求也较为强烈。本文调查中发现,8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在校恋爱很正常,是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正常需要,大致66%的学生认为大学谈恋爱是一种人生体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校园恋爱是可以促进学习,是寻找另一半的最佳地。通过访谈调查,更为直接地了解了“90后”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1)爱情与成才兼并,一方面希望在大学校园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终成眷属。另一方面也希望实现自身价值,渴望学有所成。
(2)就业形势的压力令“90后”大学生心存焦虑与爱的烦恼。为了毕业后职业生涯有一个好的开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选择了在学业上充实和提高。多数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学业是大学生活的重心,这对大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及获得成熟稳定的感情有积极的效应。
(3)恋爱动机不够正确,对待失恋分手有失理性。恋爱动机的多元化,恋爱目的不纯粹,内心承受失恋的能力较弱成为“90后”大学生恋爱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现状
二、“90”后大学生恋爱观特点
(一)择偶标准趋向功利化
“90后”的大学生中有人向往纯洁的爱情,但是更多的人则认为爱情就是人生步骤中的一个流程。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沉浸在不现实的恋爱中,不会相信有可以天长地久的爱情他们更看重的是对方的经济条件,包括家庭条件和个人的经济能力。造成这一观念的原因包括自身的经济条件的制约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恋爱观念开放化
1.对中国传统观的态度
观是一种性观念。传统的是指女性不失身,或在婚姻上从一而终的操守。根据调查显示:66%的同学认为观是对人性的压抑,且在这一问题上,女生所占比例还大于男生。更多的人选择“没有也无所谓”。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性意识淡化,忽视性关系的神圣性,在面前相对开放;
2.对婚前的态度
3、恋爱自主性强,追求“浪漫”性
“90后”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他们心理永远都有美丽的幻想,想象着自己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当二人正式确立关系,每逢圣诞节情人节等重要节日,互相赠送礼物似乎成为了一种必修的功课,在两个人交往期间,他们一起幻想着未来,憧憬美好的明天。在大学校园里,我们还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送上红色的玫瑰;在情人节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则是精心准备礼物;就在浪漫的同时,他们已经冲昏了头脑。
4、婚恋方式的多样化
从以上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传统和现代并存,恋爱动机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对婚前和同居普遍持认同态度,对其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认为恋爱和其行为是个人的“私事”,因而忽略了社会道德和责任的问题,造成部分学生形成了模糊,片面的婚恋观。
【1】岳晓东.登天的感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人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黄希庭.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80一208.
【4】孙守成,李印.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