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从4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

《若干措施》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政策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现就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提出以下措施。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加强统筹谋划,强化部门协同,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化生育服务支持

(二)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加大对生育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三)建立生育补贴等制度。制定生育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和管理规范,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三、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

(七)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适当运营补助。各地要落实好托育服务税费优惠、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等政策。制定托育行业人才培养计划。举办托育领域职业技能竞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与托育机构开展签约服务,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防控、人员培训等支持。对托育机构的服务管理、人员资质、卫生保健等方面加强常态化综合监管,守住托育服务安全底线。

四、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

(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受助,做到应助尽助。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十)加强住房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可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因地制宜逐步使租购住房群体享有同等公共服务权利。

(十一)强化职工权益保障。完善促进妇女就业政策,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女职工特别是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实际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方式,营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配建母婴设施、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组织开展寒暑假期和课后儿童托管活动,积极帮助职工分担育儿压力。

五、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十二)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搭建多种形式的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结婚颁证、文明简约婚礼等特色服务。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THE END
1.婚姻是运气反馈总结和评估婚姻是运气_反馈总结和评估,婚姻不仅仅是运气,它是两个人相遇、相知、相爱的结果。婚姻需要双方的努力和付出,也需要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婚姻是一个反馈总结和评估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善,以适应彼此的需求和期望。在婚姻中,我们需要学会沟通、妥协和包容,以http://www.shwuzhen.cn/explain/12409.html
2.婚育新风倡导良好家教家风,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婚育新风观念是指为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观而倡导的一种生育文化理念。除了宣传计划生育国策外,还提出了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和夫妻共同搞好计划生育等新型婚育观念。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这一观念逐渐成为我国婚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婚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MxNDY0Mg==&mid=2650332963&idx=6&sn=7b9719eabe109efce6aca73ab481ee82&chksm=892be2277d9340db5ec9da23033b33d65f5bb8d81258f1de6767f4b52353ccb3eab1ecaab4c2&scene=27
3.2024年度婚恋市场趋势分析报告3篇.docx价值观变化2.3文化环境2.3.1婚恋文化多样性2.3.2媒体对婚恋市场的影响2.3.3婚恋教育普及程度3.婚恋市场现状分析3.1婚恋市场规模3.1.1线上婚恋市场规模3.1.2线下婚恋市场规模3.1.3高端婚恋市场规模3.2婚恋市场结构3.2.1婚恋服务类型分布3.2.2婚恋服务提供商竞争格局3.2.3婚恋服务价格区间3.3婚恋市场趋势3.3.1婚恋市场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8938066.html
4.生育关怀行动总结6篇(全文)生育关怀行动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协会的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关于生育协会关于“生育关怀行动”在全国启动的通知,我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围绕“生育关怀行动”,五关怀的主要内容,在区、街道上级领导、社区两委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倡导全社会对生育关怀行动的参与和支持。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wk27rdi.html
5.当代大学生生育观调查研究报告.doc《当代大学生生育观调查研究》 摘要 作为高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即将进入婚育时期,他们的生育观念将会对未来人口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问卷法调查他们与生育观直接相关的生育数量、性别、时间、目的,以及与生育观间接相关的影响生育的因素,从而了解他们的生育观。通过对他们生育观的了解,可以预先了解他们将来的生育行为,能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113/148566852.shtm
6.大学生婚姻观念(精选6篇)婚姻家庭领域的些许变化,都无法绕开婚姻家庭价值观的变化。因此,本文着重论述在婚姻家庭领域中人们的择偶观、生育观、性观念、离婚观、夫妻关系的变化,以及独身、同居、情人等现象,分析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变化的根源、特点、以及对未来婚姻家庭价值观念作出趋向预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007g1c9.html
7.他觉得我结婚了就会改变想法:夫妻间对生育观念的沟通与理解的5,分手是否必要:如果在与老公的沟通和尝试后,发现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对生育问题的分歧已经成为无法调和的矛盾,那么分手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在婚姻中,双方的价值观和期望的一致性是维持关系的重要因素。总结:夫妻间对生育观念的沟通和理解是维持关系稳定的重要基础。在面对分歧时,夫妻双方应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交流,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712/18/71447467_1088304479.shtml
8.于学军在全国计生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资讯快递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适龄青年树立积极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破除高价彩礼等婚嫁陈规陋习,推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时代发展进步潮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型婚育文化。加大对14部门《关于落实人口高质量发展要求 开展生育友好宣传教育的通知》落实力度。继续扩大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试点,总结推广项目经验。https://www.renshengchina.com/content-14-31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