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讲座|文坛大咖现场改稿,要不要围观?诗歌莫言当代作家

北京|天低宇宙宽——十八世纪五台山的宇宙政治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讲人:张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18世纪的五台山是一个跨区域、多文明的神圣中心,吸引着来自我国内地、蒙古、藏区以及印度、日本、朝鲜等地的朝圣者。此间,大量不同版本、不同语言的五台山山志以及朝圣指南频出,包括藏汉僧侣、学者官员等编写的朝山文本。为什么不同的文明传统都将五台山看作圣地?本次讲座尝试从宇宙政治的角度对18世纪五台山的汉藏文本展开分析,指出五台山作为圣地所具有的跨文化、生万物的特质,进而提出一种文明分析的路径:首先,文明分析在“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的意义上展开,强调文明系统的流动性、开放性和复合性;其次,文明分析在“宇宙政治cosmo-politanism”的意义上展开,强调人、自然和超自然之间的关联性。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北街6号尚8远东科技文化园15号楼一层109码字人书店

嘉宾:张浅潜(音乐人、作家)、蓝蓝(诗人、作家)等

1928年,伍尔夫发表《一间自己的房间》,堪称“女性解放的伟大宣言”。将近100年间,女性在创作中面对超出寻常的艰难和不平等的困境依然存在。但越是如此,女性创作越发呈现出热情奔放的生命力量,众多女性创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持续书写,在文学、诗歌、戏剧、音乐等不同领域一次又一次开出震颤心灵的艺术花朵。5月12日晚,码字人邀请音乐人、作家张浅潜和诗人、作家蓝蓝两位先锋女性创作人来到书店,和大家一起热议女性创作。

北京|飞鸿雪泥无计东西——段晴教授逝世周年追思会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501会议室

嘉宾: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卫荣(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等

2022年3月26日,著名西域历史语言学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段晴老师因病辞世,留给学界以深切的哀痛和无尽的怀念。时值疫情期间,未能举行追思纪念,大家深感遗憾。值此段晴教授逝世周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决定举办“飞鸿雪泥,无计东西——段晴教授逝世周年追思会”,希望致敬段老师的学术贡献,回望她治学与为人的精神品格,以期传承她的事业。

北京|20世纪的知识生产、学术制度与中国“调查”

地点: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东南四层文科高研所会议室

嘉宾:边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袁一丹(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克扬(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宋念申(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等

伴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调查”作为一种新型知识生产的方法与实践,在20世纪初的中国广泛流行。拥有广袤疆域和漫长历史的中国成为中国、美国、日本等各方学者展开各类调查的场地,边疆地理调查、文物建筑调查、城市生计调查、民间文艺调查、社会风俗和经验调查应运而生。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现代学术制度逐步确立,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社会、文学、艺术不仅成为实证主义重新解释的对象,被赋予了民族的价值与变革的意义,还转化衍生出相应的学科体系。本工作坊旨在从不同的领域观察“调查”方法在中国乃至东亚学术的介入过程,勾勒欧洲、美洲和亚洲等不同地区间知识及其观念的流动与碰撞,进而展现现代学术在形塑国家与社会转型中的突出影响。

北京|九零后北京青年诗会

地点:东城区东四南大街15、17号雪莲·亮点文创园

地点:东城区龙潭东路9号角楼图书馆

嘉宾:王其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乘(美术史研究者)

周六上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古建筑日读》作者王其钧,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美术史研究者李乘做客角楼图书馆。护城河畔,让我们一起回溯古建筑的长河,登楼望远,共同感受古建筑在当代的活力。

北京|没有反派的传记:从《孤星之旅:苏东坡传》说开去

地点: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楼世纪财富中心东座2层建投书局

北京|城市中的安全小岛——《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聊天与签售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2楼SKPRENDEZ-VOUS

嘉宾:拟泥nini(漫画作者)、熊阿姨(记者)、内河(周末家庭PPT大会实践者)

北京|在不属于我的城市,寻找属于我的路——寂地《不属于我的城市》新书首发

地点:海淀区成府路28号PageOne书店

嘉宾:寂地(绘本作家、漫画家)、周云蓬(民谣歌手、诗人)、昔酒(插画师,绘本作家)

暌违五年,寂地带来了新作《不属于我的城市》,一部献给城市漂泊者的童话。5月13日下午,寂地、周云蓬、昔酒三位嘉宾做客北京PageOne五道口店,和大家一起聊聊在不属于我的城市里,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路,找回那份已经失落的有关存在的意义。

北京|甲骨所见文辞及人工痕迹的分层次动态观察

主讲人:蒋玉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们今天所见甲骨文辞及甲骨上的各种人工痕迹,看似处于一个层面,实系多次整治、刻写的迭加,是若干动态过程的积淀。其理至简,研究中亦当以动态的眼光,分层次地观察探讨。若不加分别,简单机械、单层单向地看待,就可能错过很多重要信息,甚至造成误读误解。本题拟从认清字形、分辨辞序、解释甲骨上一些重要现象等方面分析一些实例,谈谈分层次动态观察的重要作用。

地点:杨浦区淞沪路333号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一楼

主讲人:叶杨莉(作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

在这样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面对新时代的社会与个人问题,又要如何看待房子之下的困顿、矛盾、新生与希望?物欲横流之中,我们要如何实现个体与时代的和解?就在5月12日,一同来探讨《连枝苑》带给我们的答案与方向。

上海|波提切利和他的时代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融书房

嘉宾:朱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吴昊臻(策展人)

5月12日晚,《狼与雏菊:在时空中阅读意大利城市》作者朱明教授和上海东一美术馆策展人吴昊臻将做客陆家嘴读书会,与读者聊聊波提切利和他的时代。

上海|文学的世界性——青年学者工作坊

地点: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楼(原人文学术沙龙)

嘉宾:顾文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李双志(复旦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研究员)、薛松(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等

近年来,在“世界中”、“世界化”、“世界性”等概念框架下,有关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的讨论正在经历一系列新的理论重释。作为一个狭义的概念,文学的“世界性”(worldliness)是萨义德对文学社会性的承诺,要求在文学生产与接受的社会政治条件下理解文学。广义来看,“世界性”的概念本身包含了国际学术视野下,有关世界文学的多元理论探索与文学实践。本次工作坊从“世界性”的理论概念衍生,结合中外学者对文学世界性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探讨世界文学概念的当代意义。

上海|龙与士:明代中国书法与绘画的精神叙事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B1乐享厅(红厅)

主讲人:谢晓冬(策展人)

在元明文献当中,关于龙与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国运变迁、帝王更替有关的记载不下上百次。“龙”不只代表着天命,还象征了一种宇宙法则或自然秩序。而“士人”不仅是明代四民社会的阶层之首,也是明代社会精神生活、观念和形象的塑造者。以今天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的视角看,明代传世的图像与物品之丰富是之前的时代所未有的,它第一次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中国社会的文化丰富性。明代多元化士人生态是其艺术繁荣的深层背景。本次讲座,谢晓冬老师将阐释明代书画艺术所折射出的皇权与士大夫阶层之间的复杂张力,深入理解明代皇权叙事、社会演变、官僚体系和书画名家名作的艺术审美。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正如糖匪在后记中所说:“这本科幻小说集里没有奇人异士,没有英雄恶徒。全部普通人。他们在小说描绘的未来里,没有任何征兆预演地,就从原来普通人的位置滑落,成为‘后.来的人类’。”这些被技术抛下落后于时代的人,如何从被遗弃和摧毁的废墟中找回残存的人类之心?这些不知不觉就从视野中消失的人,如何从被围困的绝境中突破缺口,再造生机?5月13日,作家糖匪、《上海文化》副主编张定浩、《上海文学》副主编来颖燕和《上海文学》杂志执行主编崔欣,将做客思南读书会,一起聊聊《后来的人类》,唤醒属人的爱与疼痛,在技术加速的未来,想象一个有情的世界。

地点:浦东新区北张家浜路88号B座716室鹿鸣书店·爱悦空间

主讲人:王晨(作家)

上海|电视剧与城市生活

地点:徐汇区古宜路125号群众艺术馆三楼报告厅

主讲人:周力(上海广播电视台五星体育首席编辑)

上海的城市精神为不同题材的电视作品提供了多元选择,早前,《上海一家人》《夺子战争》《孽债》等经典剧目的拍摄取景就在上海,比如《孽债》中出现较多的一个取景地在上海老北站。在近几年的一些热播剧中,在上海取景的剧情与这座城市的生活更是彼此映照,相得益彰。这个周六,让我们一起跟随主讲人周力,来挖一挖这座熟悉的城市中还有哪些隐藏的电视剧取景地吧!

上海|晚清民国侦探小说与上海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一楼研修室

嘉宾:战玉冰(复旦大学中文系副研究员)、华斯比(民国侦探小说收藏家、推理小说研究者)

上海|为了不该遗忘的“百年歌声”——老上海“时代曲”中的“严氏三杰”

地点:杨浦区长海路366号杨浦区图书馆总馆二楼报告厅

嘉宾:严佐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研究所教授、“严氏三杰”后嗣)、严半之(“严氏三杰”后嗣)、王维倩(歌唱家)、王莫之(小说家、乐评人)等

20世纪20年代初,严工上携全家移居上海。由于家学及遗传,长子严个凡和三子严折西在音乐上极有天赋,父子三人成为“明月音乐会”八名乐师(时称“灌音八仙”)成员,“严氏一门就占三席,一时传为佳话”。流行歌坛“严氏三杰”的作品,在民族风格一致的前提下,个人的风格又各有千秋。严工上的作品深沉、大气,严个凡的作品抒情、优美,严折西则主要追求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和不断创新。本次“悦音书话”让我们走进“严氏三杰”,聆听他们的音乐作品,读懂时代曲。

上海|与ChatGPT共读苏轼

地点:闵行区兰坪路158号大零号湾图书馆4F报告厅

主讲人: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当下,AI技术飞速发展,ChatGPT的强大功能让它似乎能“理解”人类的所有问题。那么,GPT能够明白“苏轼”的概念吗?它会如何品评一篇作品的优劣?它对诗文的理解和我们又是否相同呢?5月13日,华东师范大学方笑一教授将在大零号湾图书馆带领读者们与ChatGPT共读苏轼。讲座将围绕苏轼的作品,向GPT提出一系列具体问题,通过对其答案的剖析、辨正和反思,真正实现人机共读苏轼并进行有效对话,同时探知GPT目前的局限。

上海|奥维德《变形记》与西方艺术史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阅剧场

主讲人:杨振宇(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研讨室7-03

嘉宾: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书评人)、周嘉宁(作家)、于是(作家、文学翻译)

杜拉斯一直在写,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她用写作解剖自己的一生,将自我的面容完美地呈现又隐藏于不同的版本中,在如同耳边细语的倾诉中隐隐显出虚构的真实性。5月13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作家周嘉宁和作家、文学翻译于是,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一起聊聊杜拉斯的自我书写,走近她的写作与生活。

上海|红高粱地中激荡的爱情与不朽的传奇——莫言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共读会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汪帆(古籍修复师)、梁庆(设计师、策展人)

上海|《我也曾像你一样迷茫过》新书读者见面会

主讲人:海边的西塞罗(自媒体作者)

上海|江湾与沪北的人文发展——从虬江之湾到大上海计划

地点:杨浦区长海路366号杨浦区图书馆总馆二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王启元(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

本讲座,主讲人王启元老师将讲述历史上的江湾镇与虬江以北上海市区发展。中国最早的铁路、最早的大学城、最大的文化出版群体都设立于这片区域。1927年,上海市政府推出“大上海计划”,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个对城市开发和建设作出整体性规划和设计的大型蓝图。这片区域是上海百年城市发展的缩影,在上海城市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上海|科学的成就和限度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B1演讲厅

嘉宾: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倪闽景(上海科技馆馆长)

上海|魔幻与祛魅:曹寇的乡村叙事

地点:徐汇区衡山路880号衡山·和集

嘉宾:曹寇(作家)、俞冰夏(作家、文学翻译)

如何用16篇小说营造起属于鸭镇的魔幻?从乡镇生活延展,如何展开对日常生活的深刻沉思?5月14日下午,由跳岛“私人阅读史”专栏主播方岩主持,我们邀请到作家曹寇、嘉宾俞冰夏来到衡山·和集,谈谈乡村叙事中的魔幻与祛魅。

嘉宾:鱼山(建筑师、画家)、李宁静(插画、漫画作者)

上海|知名演员顾艳力作《让人生再次绽放》新书首发式

地点:黄浦区淮海中路624号上海香港三联书店

主讲人:顾艳(演员)

5月14日是母亲节,在影视圈有着“妈妈专业户”美称的顾艳女士,将在上海香港三联书店做她的自传《让人生再次绽放》新书首发式。

嘉宾:朱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顾晓燕(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地点:虹口区四川北路2056号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

嘉宾:时晨(推理作家)、万安(作家、警察)、小饭(作家、媒体人)

地点:杨浦区淞沪路77号万达广场特力时尚汇B1层上海书城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嘉宾:扶霞·邓洛普(美食作家)、贝小戎(媒体人)、范炜炜(图书编辑)

上海|化蛹成蝶,在修改中成长——《南方蝶道》新书首发会

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

上海|文学、“算法”与虚拟空间

地点: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南帆(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

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正在对文学形成深刻的冲击。文学应当如何评估这些冲击?科幻文学的勃兴乃至“元宇宙”概念是否对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形成挑战?如何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实践“历史”的批评?

上海|科幻小说与世界文学

地点:松江区文翔路1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图文信息中心西厅

主讲人:宋明炜(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讲座教授)

宋明炜教授现任(美国)中国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是第一位在英语世界译介和评价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学者。本次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系列讲座第一讲,我们邀请宋明炜教授来主讲科幻小说与世界文学。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嘉宾:于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周文瑶(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外聘教师)

深圳|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从二十四节气的竹枝词讲起

地点:龙华区福城街道观澜大道137号龙华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主讲人:王笛(历史学家、澳门大学讲座教授)

5月13日,国际知名历史学家、澳门大学讲座教授王笛将做客龙华区2023年“二十四节气”名家讲座,以“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从二十四节气的竹枝词讲起”为主题,在文学作品的精心勾画中,吟咏诗歌间的世事变迁,品味民谣里的人情风韵,探寻世界与历史的独特理解。

南京|新旧影像中的南京

地点:栖霞区杉湖东路9号可一书店·仙林艺术中心

嘉宾:薛冰(学者、作家)、于锋(媒体人)、程瑶(图书编辑)、陆晖(南京地方文史研究学者)、唐恺(民国文献收藏者)、冯方宇(摄影师)

5月13日,“南京:风物、历史与人文”系列演讲将举办特别论坛,我们邀请了六位对南京旧影素有研究的专家,联袂发表演讲,从图像出发解读南京古都的前世今生和种种细节。

南京|古人是怎么说话的

地点:玄武区洪武北路116号拱廊计划2F

主讲人:郑子宁(作家)

古人的读音究竟是怎样的?如何确定字词的古音?5月13日,我们邀请到了语言学作家郑子宁先生来到拱廊计划书店,一起聊聊古人是怎样说话的。

南京|晚明南京的中西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地点:鼓楼区金银街8号万象书坊

主讲人:黄铮(四川大学哲学系教师)

本次讲座将以明嘉万年间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知识人,在南京城中与焦竑、李贽、徐光启等人为代表的晚明思想家所进行的思想交流为中心,以此对于在南京教案发生前南京城中所进行的中西文化交流实态作出一定程度的梳理与阐明。

南京|打捞湮没在文学史长河中的优秀女诗人——莎拉·蒂斯黛尔《忘掉它像忘掉一朵花》读书对谈沙龙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陈义海(诗人、盐城师范学院教授)、黄梵(诗人、小说家、文学副教授)、孙红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莎拉·蒂斯黛尔(1884-1933),美国当代杰出浪漫派女诗人,一名“安静的革新者”,却在现代诗歌崛起的风潮之下,用自己绝世的才华和传奇的一生将传统诗学演绎得趋于完美。今年正值蒂斯黛尔逝世90周年,文津出版社出版的蒂斯黛尔诗选集《忘掉它像忘掉一朵花》终于面世。5月14日下午,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将于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举办第六十期沙龙,共谈美国女诗人蒂斯黛尔的这部诗选集。几位嘉宾以及本书译者陈义海等将一起走近20世纪美国诗坛这袭代表着传统爱与美的身影,一同感受蒂斯黛尔编织在她诗歌中的浪漫与感悟。

地点:西湖区体育场路533号弥陀寺公园内晓风书屋·明远BOOK

杭州|以爱之名——走进《神圣婚姻》

地点:西湖区北山街32号保俶塔前山路8号纯真年代书吧

成都|在当下,阅读科幻和哲学是一种刚需:圆桌对谈

地点:青羊区玉沙路111号浮于野书店

嘉宾:戴浩然(八光分文化产品总监)、任绪军(拜德雅图书工作室编辑)、大牙(浮于野书店学术主笔)

成都|不止是辣,关于川菜的前世今生

地点: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2001号SKP购物中心2楼SKPRENDEZ-VOUS

嘉宾:蓝勇(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袁庭栋(巴蜀文化学者)、王旭东(《四川烹饪》杂志前总编)、徐孝洪(川菜非遗传承人、银芭主理人)

川菜在四大菜系中是唯一的内陆菜系,也是最大众化的菜系之一,可以说有中国人在的地方,就一定能吃到川菜。但川菜起源于什么时候?在辣椒没有传入中国的时候,川菜的味道就是“辛辣”的吗?这些都可以在蓝勇的《中国川菜史》里找到答案。5月13日下午,我们邀请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蓝勇,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四川烹饪》杂志前总编王旭东,川菜非遗传承人、银芭主理人徐孝洪,做客成都SKP,围绕川菜的前世今生,一起在百味千滋中探寻这片土地的舌尖记忆。

成都|城市生活,为何需要公共空间?

地点: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一段918号麓湖艺展中心·A4学术报告厅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Park商业街区1F方所·东入口

嘉宾:韩松落(作家)、丁小龙(作家)

附:线上活动预告

史学史研究经验谈

地点:腾讯会议(ID:477239411)

主讲人:王汎森(台湾地区“中研院”院士)

文学中男性气质的审美特性、伦理倾向和社会价值

地点:腾讯会议(ID:187740596)

主讲人:隋红升(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外语学院教授)

就国内外男性气质研究的整体现状来看,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社会学理论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权力关系研究范式依然是文本阐释的主要视角,在很大程度上窄化和阉割了文学作品在男性气质表征方面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结合对诸多男性气质书写典型之作的文本细读,本讲座重点探讨文学作品中男性气质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特性,挖掘文学在对诸多男性气质刻板流俗的反思以及对真正男性气质理想重构过程中所体现的独特学术和社会价值。

巴迪欧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地点:小鹅通

主讲人: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你是否曾被阿兰·巴迪欧的哲学思想所吸引?你是否想要深入了解这位当代哲学大师如何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活力?本次讲座,我们将深入探讨巴迪欧在政治立场、哲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如何展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征,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与创新方面的独特贡献!

THE END
1.周国平散文《婚姻与爱情》我一直认为,结婚和独身各有利弊,而只要相爱,无论结不结婚都是好的。我不认为婚姻能够保证爱情的稳固,但我也不认为婚姻会导致爱情的死亡。一个爱情的生命取决于它有什么的质量和活力,事实上与婚姻无关。既然如此,就不必刻意追求或者拒绝婚姻的形式了。 https://www.jianshu.com/p/46957cfe11d2
2.婚姻优秀散文(精选15篇)篇8:关于爱情与婚姻散文:瓷婚 忙忙碌碌中走过这许多年,别问什么爱情,什么地位。寒来暑往,经过恁多的风风雨雨,所剩下的也就是这份浓浓的依恋了。 说到依恋,以前还真没发现,现如今四十多岁了,反倒是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对方了。 以前,杏的老公在外打工,经常好几个月不回家。现在,他在家附近的找了个临时工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f4147lr.html
3.关于婚姻生活的散文关于婚姻生活的散文篇1:婚姻生活,从容处之 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 因为一个人走累了想找个人依靠?因为一个人孤单太久想找个人作伴?因为人生总要结婚生子,完成这一世的任务?我们总是随波逐流,忘了自己的内心。 婚姻,难道不是因为两个人相爱而走到一起,不想错过与他(她)朝夕相处的每一寸光阴,只想与他(她)共http://wenxue.xuexila.com/sanwen/28478.html
4.李杰与秀霞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散文)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同璀璨星辰,温暖而明亮,引领着我们相信爱情的力量与美好。李杰与秀霞的婚姻生活,便是这样一段令人艳羡的佳话,它不仅仅是两个人相濡以沫的日常,更是关于理解、尊重、支持与共同成长的深刻诠释。 《初遇:缘分的奇妙安排》 https://www.meipian.cn/56gywjgs
5.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散文(共4页).docx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经典散文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 钱钟书先生曾这样很贴切的去形容婚姻,他把婚姻比作一座城,说到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却想逃出来。我想只有真正踏入围城,才会了解其中的各样滋味吧! 人常说,没有爱情的人生,生命就像丢失了一些卖力转动的齿轮,少了生机。没有婚姻,人生便是残缺的吧!那么有了爱https://www.taodocs.com/p-525405753.html
6.关于婚姻的文章美文故事婚姻不乏浪漫(2015-07-28) 感悟爱情婚姻 点击:42149 评论:14 爱情是花,婚姻是果, 爱情美丽,婚姻实惠。 不是所有的花都会结果,但所有的果一定曾经是花。 爱情是一本书,翻的不用心,你不幸福。翻的太用心,你会痛苦。 婚姻是一幅画,观看的距离太近,太远,幸福指数都不高,只有站在适当的距离,才能看到你要的http://www.duwenzhang.com/huati/hunyin/index1.html
7.“水果”牌严虹:我是一个写故事的人日记集敏感与钝感于一身。寄于文、游于艺、耽于梦。著有小说、散文集《说吧,我是你的情人》、《听说爱情回来过》、《让灵魂摇滚》、《织千千个网》、《爱情网事》、《网姐日记》、《赤足跳舞的精灵》、《与影子的恋爱》、《米兰的春天》、《古朵与米兰》等。最近出版《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https://m.douban.com/note/707147927/
8.头条文章茨维塔耶娃(МаринаИвановнаЦветаева,1892年10月8日-1941年8月31日),全名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出生于莫斯科,俄罗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剧作家。她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877162766532907
9.尼采:快乐的知识(上)这本语录式的小书涉及的问题颇多,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本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宗教、社会发展……等等,是否可以说,尼采思想的精髓大体上已包罗在这部奇书里了。 现将书中沙及约问题择其要者介绍于后: 尼采力主保存个体本能和人的自由意志,指出群体本能意识、道德和宗教无不以否定个体本性和自我https://blog.csdn.net/a497785609/article/details/25076869
10.关于爱情的散文6篇(全文)关于爱情的散文 第1篇 我只是一个平凡人,只能给予平凡的爱情,只愿找到同样平凡的另一半,共同度过平凡的一生。 我从不掩饰身上的普通,想象着爱情的模样,等待着缘分的到来。因为我坚信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能够欣赏这样的我,只是这个人现在还没有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18f7jhs.html
11.梁爱琴爱情,轻巧得沉重——读严歌苓《母亲和小鱼》有感严歌苓的小说《母亲和小鱼》讲述了一个波澜不惊的爱情小故事,见怪不怪,很平常,可谓写得轻巧,但是看着让人沉重,或者说爱情是轻巧的,婚姻是沉重的,亦或婚姻是轻巧的,爱情是沉重的;女人是轻巧的,男人是沉重的,亦或男人是轻巧的,女人是沉重的……其实轻巧的从来是世事和时间,而沉重的是情感和记忆,轻巧的是肉体和http://m.xnwenxue.com/h-nd-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