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现代文学中的爱情与婚姻

不过,检点现代文学的三十年,我们会发现:对于爱情与婚姻的矛盾缘起,作家们的描写是因性而别的。

苏联学者沃罗比约夫在《爱情的哲学》中谈到:“爱情的熄灭是一个古老的、世界性的问题。”“整个生活程序日复一日的强制和种种繁琐的细则……这就造成了一种无法忍受的精神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最忠实的爱情也会窒息而死。”这一分析相当深刻,指出了家庭生活具有“物质”与“精神”悖离的倾向,而物质性的生活内容所具有的重复性与繁琐性必然产生厌倦感,使浪漫的爱情“窒息”而死。

可以说,所有进入家庭“围城”的人都要经过这一过程——“围城”之为围城,原因也大半在此,而其中多数人虽会有所苦恼,但也会很快适应。不过,对于精神生活要求过高的人或精神高度敏感的人,他们的适应会很困难。结果就是苦闷、破灭,以至于冲出“围城”、毁弃爱巢。把这样的精神状态表现于文学,就有了《伤逝》一类的作品。

现代文学中的叙事文学,比起古代的同类作品来,爱情描写增加了很多,同时很多都与追求思想解放、追求自由生活的题旨发生联系,这样就进一步把爱情神圣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生活与爱情感受之间的落差也随之增加。神圣的爱情被世俗的家务侵蚀,家庭里弥漫起“窒息”的毒雾,昔日的爱侣忽然反目生怨,这是谁的责任?

我们且看不同性别视角下的情景各自如何。

《伤逝》,虽然是涓生在忏悔,但说到家庭破裂的责任却似乎不是悔而是“责”:子君不仅完全陷入“重复而繁琐”的物质生活里——“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而且精神上也随之急剧降落——“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她总是不改变,仍然毫无感触似的大嚼起来”。透过涓生的眼睛,那个美丽的恋人的形体也急剧变得粗俗难看,手变得粗糙,人变胖了,整天汗流满面,目光变得冰冷。而精神世界空虚得除了鸡和狗之外,只剩下和房东太太生闲气了。那么,涓生如何呢?他勉力同恶劣的环境斗争,拼命写作、翻译,可是不但要受到子君的干扰,而且连饭都吃不饱,因为子君要剩下粮食喂鸡和狗。显然,男人在极力维持这个家庭,在留恋当日的圣洁而浪漫的爱情,而女人则变成了世俗的俘虏,进而变为世俗的同谋,来联手毁弃掉男人珍爱的一切。

老舍的《离婚》对男人陷身“世俗”家庭的苦恼描写更细,渲染更充分。小说所写的两个家庭中,老张的家庭已经最充分地世俗化了,口腹之欲成了全家人最高的生存目标,加之家庭成员精神世界同样“俗”透了,所以他们没有因为世俗而生的苦恼。但是,这个家庭是作者调侃的对象。老李的家庭则冲突不断,老李也总是陷入苦恼的泥沼。老李有一段表白,自述苦恼之源:“我要追求的是点——诗意。家庭,社会,国家,世界,都是脚踏实地的,都没有诗意。大多数的妇女——已婚的未婚的都算在内——是平凡的,或者比男人们更平凡一些;我要——哪怕是看看呢,一个还未被实际给教坏了的女子,情热象一首诗,愉快象一些乐音,贞纯象个天使。”

他的苦恼是家庭中没有“诗意”,而没有“诗意”的原因是妇女“被实际教坏了”。家庭不能给男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是因为女人“比男人更平凡”,因为女人的“被实际教坏”。也就是说,当女人辛辛苦苦忙着家务,忙着那些单调、重复、劳碌的事务的时候,她们的劳动不但没有产生价值,反而是破坏性的——这就是老李的家庭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作者的观点。

我们再来看看女作家们如何处理类似的冲突。

萧红的《生死场》虽聚焦农村下层民众的家庭,但是这种感情的跌落过程却是完全相同的。作者借成业婶娘之口诉说了女人对于这个跌落过程的痛苦感受,她讲述了自己少女时对爱的渴求,也诉说了男人无情的改变:“我再也不愿听这曲子。年青人什么也不可靠,你叔叔也唱这曲子哩!这时他再也不想从前了!那和死过的树一样不能再活。”萧红又用两段传神的描写来渲染这一家庭悲剧:“女人悄悄地蹑著脚走出了,停在门边,她听著纸窗在耳边鸣,她完全无力,完全灰色下去。场院前,蜻蜓们闹著向日葵的花。但这与年青的妇人绝对隔碍著。”

家庭的温暖完全死灭,女人的精神世界也完全枯涸。而这不是她本身的原因,她不甘心,她要挽回,但是那个完全浸泡到种田、喝酒里的男人,是她根本无力改变的。在这个问题上,萧红的深刻与巧妙在于描写了成业和他叔父两代人的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对照图,而两代人重复着同样的轨迹,就使得悲剧的制造者不再是某个个别的丈夫,而成为了带有普遍性的“男人们”,从而有力地实现了女性的无言的控诉。

《结婚十年》是一部完整的“家庭破裂史”,从二人相爱到建立家庭,再到情感冷却,最终分道扬镳。比起前面举出的男作家的几部作品来,苏青既写了在“柴米油盐”的考验面前,两个人的不同表现,还写了当女性挺身而出为家庭建设新的精神空间时,男人的恶劣表现。面对家务的考验,女主人公一方面感到厌烦,但同时又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而她的丈夫却是毫不领情,甚至不肯稍尽自己的一点经济责任——连买米的钱都不肯出,家庭的气氛就这样开始被恶化了。而当女主人公要把自己的“爱好、兴趣”“自由发展”一下时,她的丈夫莫名其妙地充满敌意,为了不让她读书,就把书橱锁起来。当她的处女作发表出来时,高兴地用稿费买了酒菜和丈夫一起庆祝,而丈夫却是“吃了我的叉烧与酒,脸上冷冰冰地,把那本杂志往别处一丢看也不高兴看”。总之,男人不但自己不去努力恢复家庭的生机与情趣,而且破坏女人含辛茹苦建设物质基础与精神家园的工作,其偏狭、蛮横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自然,家庭最终破裂的责任就是这个不能负起责任的丈夫。

潘柳黛的《退职夫人自传》里家庭的破裂过程比较曲折,丈夫既负心又变态,不过在对待结婚后的家庭生活负担的态度上,与苏怀青的丈夫毫无二致。于是,家庭对于女人变成了“地狱”——“他从天堂把我推到了地狱,我在地狱里幻想着天堂的生活。”显然,这种“天堂地狱”之论,在《伤逝》《离婚》中都有相近似的表达,所不同的只是推者与被推者的性别倒换了过来。

同样的家庭问题,在不同性别视角下所见竟有这么大的差异,这既有各自经历不同的原因,又有立场的因素。只要把自家的立场作为唯一的立场,就难免出现视角的偏颇。正如波伏娃所讲:“只要男女不承认对方是对等的人……这种不和就会继续下去。”她针对现实家庭生活作此阐述,其实同样适用于文学创作。由爱情的“诗”到家庭的“散文”,这几乎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减轻其消极冲击的唯一妙药就是超越自己性别的自然态,求取夫妻双方的理解与体谅。同样,作品中克服偏颇以臻更高境界的妙药也是超越,是作家超越人物的立场,站到足以俯视双方、俯视爱情与家庭的高度。

THE END
1.周国平散文《婚姻与爱情》我一直认为,结婚和独身各有利弊,而只要相爱,无论结不结婚都是好的。我不认为婚姻能够保证爱情的稳固,但我也不认为婚姻会导致爱情的死亡。一个爱情的生命取决于它有什么的质量和活力,事实上与婚姻无关。既然如此,就不必刻意追求或者拒绝婚姻的形式了。 https://www.jianshu.com/p/46957cfe11d2
2.婚姻优秀散文(精选15篇)篇8:关于爱情与婚姻散文:瓷婚 忙忙碌碌中走过这许多年,别问什么爱情,什么地位。寒来暑往,经过恁多的风风雨雨,所剩下的也就是这份浓浓的依恋了。 说到依恋,以前还真没发现,现如今四十多岁了,反倒是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对方了。 以前,杏的老公在外打工,经常好几个月不回家。现在,他在家附近的找了个临时工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f4147lr.html
3.关于婚姻生活的散文关于婚姻生活的散文篇1:婚姻生活,从容处之 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 因为一个人走累了想找个人依靠?因为一个人孤单太久想找个人作伴?因为人生总要结婚生子,完成这一世的任务?我们总是随波逐流,忘了自己的内心。 婚姻,难道不是因为两个人相爱而走到一起,不想错过与他(她)朝夕相处的每一寸光阴,只想与他(她)共http://wenxue.xuexila.com/sanwen/28478.html
4.李杰与秀霞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散文)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同璀璨星辰,温暖而明亮,引领着我们相信爱情的力量与美好。李杰与秀霞的婚姻生活,便是这样一段令人艳羡的佳话,它不仅仅是两个人相濡以沫的日常,更是关于理解、尊重、支持与共同成长的深刻诠释。 《初遇:缘分的奇妙安排》 https://www.meipian.cn/56gywjgs
5.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散文(共4页).docx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经典散文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 钱钟书先生曾这样很贴切的去形容婚姻,他把婚姻比作一座城,说到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却想逃出来。我想只有真正踏入围城,才会了解其中的各样滋味吧! 人常说,没有爱情的人生,生命就像丢失了一些卖力转动的齿轮,少了生机。没有婚姻,人生便是残缺的吧!那么有了爱https://www.taodocs.com/p-525405753.html
6.关于婚姻的文章美文故事婚姻不乏浪漫(2015-07-28) 感悟爱情婚姻 点击:42149 评论:14 爱情是花,婚姻是果, 爱情美丽,婚姻实惠。 不是所有的花都会结果,但所有的果一定曾经是花。 爱情是一本书,翻的不用心,你不幸福。翻的太用心,你会痛苦。 婚姻是一幅画,观看的距离太近,太远,幸福指数都不高,只有站在适当的距离,才能看到你要的http://www.duwenzhang.com/huati/hunyin/index1.html
7.“水果”牌严虹:我是一个写故事的人日记集敏感与钝感于一身。寄于文、游于艺、耽于梦。著有小说、散文集《说吧,我是你的情人》、《听说爱情回来过》、《让灵魂摇滚》、《织千千个网》、《爱情网事》、《网姐日记》、《赤足跳舞的精灵》、《与影子的恋爱》、《米兰的春天》、《古朵与米兰》等。最近出版《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https://m.douban.com/note/707147927/
8.头条文章茨维塔耶娃(МаринаИвановнаЦветаева,1892年10月8日-1941年8月31日),全名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出生于莫斯科,俄罗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剧作家。她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877162766532907
9.尼采:快乐的知识(上)这本语录式的小书涉及的问题颇多,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本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宗教、社会发展……等等,是否可以说,尼采思想的精髓大体上已包罗在这部奇书里了。 现将书中沙及约问题择其要者介绍于后: 尼采力主保存个体本能和人的自由意志,指出群体本能意识、道德和宗教无不以否定个体本性和自我https://blog.csdn.net/a497785609/article/details/25076869
10.关于爱情的散文6篇(全文)关于爱情的散文 第1篇 我只是一个平凡人,只能给予平凡的爱情,只愿找到同样平凡的另一半,共同度过平凡的一生。 我从不掩饰身上的普通,想象着爱情的模样,等待着缘分的到来。因为我坚信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能够欣赏这样的我,只是这个人现在还没有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18f7jhs.html
11.梁爱琴爱情,轻巧得沉重——读严歌苓《母亲和小鱼》有感严歌苓的小说《母亲和小鱼》讲述了一个波澜不惊的爱情小故事,见怪不怪,很平常,可谓写得轻巧,但是看着让人沉重,或者说爱情是轻巧的,婚姻是沉重的,亦或婚姻是轻巧的,爱情是沉重的;女人是轻巧的,男人是沉重的,亦或男人是轻巧的,女人是沉重的……其实轻巧的从来是世事和时间,而沉重的是情感和记忆,轻巧的是肉体和http://m.xnwenxue.com/h-nd-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