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的和谐、温馨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稳定,能让我们的国家充满生机。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家是每个人成长的唯一定所,影响着每个人的成长。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都是在家庭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随着时代在不断发展,对于教育来说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而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后备力量,新时代下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了新的认知。人们越来越明白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有多重要。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不会对子女有良好的素质教育,就不会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促进作用,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富强。新时代的年轻父母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言行,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从自身做起,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所,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折射党风,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周智夫“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他们良好的为政品德滋养良好家风。党员干部涵养好家风,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以好家风滋养好作风,以好作风带动好党风,守好干部廉洁防线,为家庭幸福圆梦,为国家发展筑梦。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指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就是因为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能建设出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当今的新形式下,让我们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如果每个家庭的家风都是积极向上的,那么每个家庭成员的品德也是纯洁高尚的,那么社会就是和谐美好的。(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党群工作者魏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