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看古代婚姻风俗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者称诗三百,共305篇,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经》的内容包括农事,怨刺,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等等。《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世态人情,民族风俗都有鲜明的形象。我国古代的婚姻状况在《诗经》的内容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应,主要从婚姻的道德观念,爱情的培养过程和最终的形式,古代婚姻风俗的利和弊以及对现世的影响来体现这些内容。

关键词:《诗经》、婚姻风俗、爱情

时代不同,社会风俗不同,婚姻状况也有所不同。今天的婚姻状况和古代的婚姻状况固然有着历史的必然联系。但是,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静止的江水。因此,时代的变迁,社会条件的变化,同一历史现象的今天和昨天决不是同一个面貌。我们对于昨天的研究,也是为了发展的今天。

一、婚姻的道德观念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违逆的定格。在封建社会里,婚姻都是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则就会被视为叛逆的行为,为社会所不齿。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是封建统治者所创造的,在《诗经》中这一现象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这就反映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重要。

除了《载驱》这一篇,还有《陈风·株林》是讽刺陈灵公的。《株林》是讽刺陈灵公淫于夏姬的诗歌。夏姬是陈国大夫夏御叔的妻子,生了个儿子叫夏南。陈灵公与夏姬私通,为了掩饰其私通的丑行,就经常找借口去找夏南。“胡为乎适株林从夏南“,以设问的形式问陈灵公为什么要去株林。”“匪从株林,从夏南”,这句话就说明了陈灵公去株林的真正目的,不是找夏南,而是找夏南的妈妈鬼混。除了国君或者贵族宗室之外,,平民百姓违反了也要同样受到谴责。《卫风·氓》中就是对“二三其德:的负心男子的谴责,而这个负心男子只是一般的男子。

二、婚姻的“马拉松”长跑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爱情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婚姻吧。但在未成婚之前,爱情是需要培养感情的。古代谈恋爱的方式有:自由恋爱和他人作合。而自由恋爱又可以通过约会、出游、会舞等渠道来实现。他人作合主要是指的就是“媒妁之言”

《邶风·静女》就是写了一位朴实的青年赴女方幽会时候的焦虑不安和见面后的喜悦。《静女》全诗分为三个诗节。第一节写赴约,没有马上见到心上人的焦虑心情‘第二节写的是见面后的喜悦’第三节抒写了因人爱物的恋情。

古代成婚的方式有私合、正娶、强占。

婚礼有六,即所谓的六礼:

一曰纳彩,亦曰下达,即以言辞下通于女氏;

二曰问名,即问女之姓氏;

三曰纳吉,即卜之于庙,得吉以告女氏。纳吉不仅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而且也把“天神之光”作为依据。

四曰纳币。纳币是中国婚姻习俗中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一环。因此,中国的婚姻也被称为买办婚姻。

五曰请期,即选择良辰吉日;

六曰迎亲,举行娶亲结合仪式。“六里”之中,迎亲最为重要,也最为热烈隆重。

三、古代婚姻的利弊

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两面性。古代的婚姻也是一样。一方面,古代的婚姻维护了统治者的统治,但是也有很多的弊处。

(一、)大量弃妇的出现

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的婚姻夫妻之间没有太多的感情基础,只是义务性地结婚生子,而且从原始社会的群婚制度到封建生活的一夫一妻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只是要妇一夫,并没有要求夫一妇,因此男性过着多妻的生活,这也导致了弃妇的出现。此外,母权制度的颠覆,使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为贱奴,成为男性淫欲的工具,生孩子的工具。女性的权利得不到维护,尊严得不到尊重。

(二、)青年婚姻的身不由己

由于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信条的制约,古代很多有情有义的青年都不能总集选择自己的婚姻,而是要接受父母兄弟的安排。他们的婚姻只是父母意志的体现,而不是自己意志的体现。《郑风·将仲子》中的女人公,日夜想念自己的情郎,但又怕情郎来看自己被发现,那样的话就要受到爹娘兄长的骂,巷谈街知。“人言可畏”,不知扼杀了多少追求爱情自由的情侣。而青年婚姻的身不由己,又不知道造成了多少像梁山伯和祝英台一样的悲剧爱情。

三、对现世的影响

世界各民族都把缔结婚姻看做人生大事,所以,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部落都有其婚姻的形式。我国古代的婚姻有“六礼“的约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现代也有现代的形式风俗。但是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因此,古代的一些婚姻风俗还是流传下来了。如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习俗,直到现在还有“天下无媒不成亲”的习俗。

参考文献:

(1、)《诗经`国风》译注,邓荃译注,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

THE END
1.从贾府娶媳标准的变化透视婚姻对家族兴衰的影响期刊摘要:《红楼梦》中的贾府作为封建家族的典型代表,其娶媳标准的变化反映了家族发展的轨迹.本文聚焦贾府婚姻网络的层面,以娶媳的婚姻视角切入,从《红楼梦》文本中梳理贾府缔结婚姻的标准,分析婚姻对家族兴衰的影响,为理解封建家族的兴衰提供新的视角. 在线出版日期: 2024-12-06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KBJBD20242024120600001587
2.传统与现代婚姻观念之间的调适及社会影响——以凉山彝族婚姻观念【摘要】婚姻作为构建社会关系的机制,直接影响到社会良性发展问题。彝族人的婚姻关系也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目前彝族婚姻观念变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择偶标准由民族、等级和家族势力为首选向经济、相貌和个人能力等为首选转变;择偶目的由生育向生活幸福转变;婚姻礼金观念由传统礼俗交换向现代商业交换的转变。https://ccrs.ccnu.edu.cn/List/H5Details.aspx?tid=5599
3.中国婚姻观念的转变(精选8篇)关键词:清廉指数,监督,信息公开,透明化,媒体,公众,观念 参考文献 [1]高煜辰.关于反腐败制度的国内外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3(10). 篇4:中国婚姻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纪录片 制作观念高科技大型纪录片 我国的纪录片在经过了“画面加解说”的格里尔逊模式。“让主体自己说话”的真实电影模式之后,在新世纪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57pjwch.html
4.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摘要:时代变迁, 男女青年婚恋观念发生了变化。本文对比了中西方青年的婚恋观念, 展现出当下中国青年婚恋观念及其出现的问题, 并总结了几条应对策略。 关键词:婚恋观念,当代青年,中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中西婚姻价值观差异.2011.http://wenku.baidu.com/view/80a2eb43be1e650e52ea99a1.html.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5.从宗法制与古代法的关系所想到的古今婚姻制度(四)确立的婚姻家庭观念的新境界。新婚姻法增加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等规定,确立了离婚时过错方损害赔偿原则,这些新规定确立了新时期婚姻家庭观念的新境界,树立了男女平等、以人为本的婚姻家庭观念。 【参考文献】: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75.html
6.民国才女的境遇和婚姻观念所以,历史绕不过她们…… 参考文献: [1]《曾经风流》王志勇,团结出版社,2009年。 [2] 《觉醒:民国“新女性”婚姻家庭观之嬗变——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对城市女性的调查展开》 邓红 刘海霞,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32期 [3] 《民国奇女子》陈家萍https://www.jianshu.com/p/0e112a0008c2
7.与婚姻家庭法的传统和现代化探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家庭医药杂志 婚姻家庭法论文 文献综述法 家庭理财论文 家庭杂志投稿 家庭杂志 结论:婚姻家庭法的传统和现代化探析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婚姻家庭法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婚姻家庭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http://10www.anydaily.com/fabiaolunwen/2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