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省的离婚率高达63.1%?错得太离谱!新闻频道

根据这个数据,库叔进行了一番查询后发现,这个错的有点大!

63.1%的数据对应的并不是“离婚率”,而是“离结比”。

此外,类似的热搜还有“东三省离结比”,其热度甚至超过了“2018年全国离结比”,这是因为,东三省的“离结比”高过了北京、上海等地,有悖于大家的普遍认知。

那么,“离结比”的数据代表着什么?为何连年攀高?东三省的人们都“不会再爱”了吗?库叔为库友们一一分析。

文|库叔

本文由瞭望智库综编。

1

婚姻怎么了?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搞清楚一个关键概念——“离结比”。

“离结比”与我们平常说的“离婚率”并不是同一概念。通常来说,“离婚率”指离婚的比率,计算方式为——某年离婚率=(某年离婚次数/某年平均总人口数)×1000‰。“离结比”则指的是“结婚离婚比”,即在某一时期内相对于结婚对数而言离婚对数有多少。

需要注意的是,“离结比”这个概念把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直接相比,只考虑二者关系,而不考虑人口总数多少。同时,分子中的离婚者与分母中的结婚者并不一定是同一些人,而且基本上是无关的。

从2018年全国“离结比”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位居第一的黑龙江省2018年的结婚人数是27万对,离婚人数则达到17万对,这基本上意味着,有三对情侣结婚的同时,就有两对夫妻离婚。

李雨潼教授在计算1990-2016年东北地区的“离结比”时发现:

1990年东北三省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离结比”分别为6.37%、7.63%和19.08%,而自2005年起,其“离结比”就开始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16年这项数据分别增加到51.22%、58.33%和61.12%,分别增加了7.04倍、6.64倍和2.20倍,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83个百分点、21.94个百分点和24.73个百分点。

除了东三省,紧随其后的四大直辖市也不遑多让,天津、重庆、北京、上海的“离结比”均在50%上下。

我们再看民政部公布的、真正的结婚率与离婚率数据。

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

(图源:民政部官网《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与结婚率逐年降低的走向相反的,是离婚率的逐年升高,由2010年的2.0‰上升到2017年的3.2‰。离婚登记人数由2010年的267.8万对,上升到2017年的437.4万对。

可以看出,不论是“离结比”还是“离婚率”,近年确实都呈现出上升趋势,离婚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中国人的婚姻到底怎么了?

2

观念的改变

先来说东三省,其自2005年开始就高于全国的“离结比”,与本地区的社会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认为,

东北地区靠近中国边境,曾汇集着不少来自欧洲和东亚的侨民,也曾是山东、河南等地民众背井离乡“闯关东”的乐园,少数民族也相对较多……多元的外来移民文化,使该地区的生活方式、婚姻观念相对较开放、自由,即使分手也较少受到外界的阻力。

(图源:新浪微博)

东北地区的文化中受传统文化影响更小,重男轻女的意识较弱,在这样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婚龄人男女平等意识更强。女方父母对于自己女儿的培养和经济支持是不遗余力的,这使得男女双方在事业发展、经济实力上势均力敌,在个性上互不相让,婚姻的包容度也就逐年降低。

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结婚率降低,离婚率升高,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婚姻观念的转变,这其中女性自我认知的整体转变尤为重要。

有数据可以佐证,201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大数据离婚纠纷专题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离婚纠纷年度一审审结案件量为140余万件,其中73.4%的案件原告为女性,也就是说提出离婚者是女性。

(图源:《中国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而在女性自我认知转变中,就业意向的提升十分突出。《参考消息》此前曾报道,外媒认为中国结婚率走低、离婚率升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中国女性不断变化的职场、家庭角色。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已经达到35%,同时女性对个人学习进修的投入也多于男性,这让女性对未来职业规划中表现出比男性更积极的职业状态。

而在一个评价成功女性标准的调查中,半数以上女性选择了“在其所处的领域有一定成就”,而在2016年的同一个调查中,“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不随波逐流”还是首位要素。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从家庭角色中突围,希望在职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树立事业领域的新形象。

此外,“结婚不一定幸福”这一观点也得到很多年轻人的认同。

《司法大数据离婚纠纷专题报告》显示:婚后2-7年为婚姻破裂高发期,77.51%的夫妻因感情不和向法院申请解除婚姻关系,14.86%的夫妻因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请解除婚姻关系,其他的夫妻离婚则是因为失踪或不归家、不良恶习和重婚或婚外情等原因。

婚姻在中国社会中的传统角色正开始遭到质疑。

3

“钱”有多重要?

观念的改变,离不开经济因素的影响。

表中天津、重庆、北京、上海都是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经济发展较快或城市化、工业化基础较好的地区。

徐安琪表示,无论是城市化进程、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还是社会流动系数,直辖市都在全国排在前列,再加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变革给婚姻的稳定带来巨大冲击,作为经济、文化发展中心的直辖市离婚率往往高于其他省份。

城镇化率是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2014年时,东三省的城镇化率就位居全国前十——辽宁第六、黑龙江第七,吉林第九。

微博网友也有类似的评价:

*东北很早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女性经济独立,社会地位高。城市化水平高,居民受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执行得好,男女平等意识先进,封建思想少,思维开放……

*东北以前是“长子”,思维很开放,工业化彻底,城市化水平高,教育水平高……

当然,东三省也存在特殊情况。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一方面会迫使人们背井离乡,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这种人口外流就容易造成夫妻分离,导致离婚加剧;另一方面,对那些留守东北的夫妻来说,就业有困难,收入就会降低,夫妻双方的矛盾很容易被放大,离婚率升高也成为可以想见的结果。

这一推断也可以从下面的调查结果中得到印证。

经济功能难以为继了,分开便是必然结果。

4

为了房子?

除了以上种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房子也在影响着婚姻。

(图源:JIC投资观察)

当然,并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离结比”的升高都是限购造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限购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影响。

毕竟,离婚有时带来的不一定是伤痛或解脱,还可能是实打实的利益。

《经济参考报》曾计算过,同样是在北京贷款300万,首套房享受最低85折利率,二套房则是按基准利率的1.1倍计算,离婚后作为个人买首套房,支付的利息约为226万,不离婚买二房则要付出约306万。

一次“假离婚”,就能少付80万,很多想买二套房的夫妻都难以抗拒这个诱惑。

除了对二套房贷款有“好处”,离婚对拆迁也有“好处”。

2017年,南京高新区一村拆迁,全村160多对夫妻中的90%都离了婚,上至八十多岁老两口、下至刚结婚不久的小夫妻。

因为,多出一户,就可以多拿70平方米的房屋面积,以及13.1万补偿款。

我国复婚人数的变化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离婚人数上升的同时复婚人数也在大幅上升,2016年我国复婚登记人数为39.85万人,是20年前的8倍之多。

更直观来看,下图中非限购城市的复婚对数折线图很平稳,而限购城市的折线图则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的复婚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也有许多“假离婚”变“真离婚”。

有网友就此调侃:60年前,许多人为了分到一套房子而匆忙结婚,60年后,许多人为了能多买一套房子而排队离婚。

参考资料:

1.每100对新人去领证,就有63对夫妻同时办离婚,这个省数据炸了,津京沪也惊人|张蕊,每日经济新闻,2019.3.23

2.离婚率多年走高,怎么办?婚姻生活要多点情感少点物质|刘巍巍,半月谈,2019.03.22

3.离婚率刷新历史,是什么在扭曲中国家庭?|JIC投资观察,2019.03.20

4.《司法大数据离婚纠纷专题报告》|最高人民法院,2018.03.22

6.最新婚恋“情报”:复婚率显著上升,这些原因真相了!|中国妇女报,2018.4.26

拓展阅读:

中国离婚率这么高,和楼市有关吗?

文|梁云风

离婚买房?不是个例

买房离婚的事,我身边最近也有一个。

“我离婚了!”

“假离的。”他补充。我一问,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朋友在南昌一家国企,最近买房,因为是二套,而且首套房用了他妻子的公积金按揭,按现在南昌的政策,二套房首付40%,而且只能商贷,利率上浮20%。但如果他和妻子离婚,把房子划入妻子名下,自己就能享受首套房利率,并且可以用上公积金按揭做组合贷,首付只需30%。前后一对比,一套总价120万的房子,按30年贷款,用纯商贷首付要48万,利息总额81.4万(均以等额本息算);如果用组合贷,首付30%的话,公积金能贷50万,商贷34万,利息总额只需66.7万。

换一个证,立刻省了将近15万,而且首付更低,确实划算,对于工资水平本来就不高的二线城市居民来说,诱惑足够大。这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近年来中国离婚率不断高涨的重要原因。

房地产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房地产的“虹吸效应”

买房真的是中国离婚率或者离结比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吗?

表面上看,确实脱不了干系,除了上面我们分析的例子,还有房地产的“虹吸效应”。

在2018年四五月份起,中国的P2P行业突然开始了一波爆雷潮,而其中重灾区就是杭州、深圳和上海,恰逢此时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楼市打新”,《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认为,自2018年4月份进入摇号买房以来,杭州楼市一直高温不下。而动辄百万的“打新”冻结资金,对市民的现金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6月25日,杭州三大知名楼盘同时摇号共计吸引了3.6万户家庭参与,合计冻结资金超过500亿元。可以说,杭州等地之所以出现地域性集中爆雷的情况,其楼市的火爆可能是另一个导火线。

转战楼市,可以抽垮互金平台,同样也能把婚姻当作赌注?这样的例子新闻早已屡见不鲜。但从总体上看呢,这个比例大吗?

问题可能还得回到数字本身。

东三省为什么离婚率高?

具体到东三省,除观念的变化、婚姻登记手续逐渐简化、对婚姻质量要求提高外,婚外诱惑增加也是重要原因。2015年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公布的黑龙江省离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引发婚姻危机的原因中,原来高居首位的家庭暴力已退居第三位,而婚外情和经济暴力分别以78.5%和75.9%上升至第一、第二位。

而东北地区长期低生育率,是导致离结比长期处于全国榜首这一现象的区域内独特原因之一。低生育率导致东北地区婚龄人口中独生子女比例更高,婚姻包容度降低。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生育率一直在全国倒数,2010年东北三省总和生育率分别为黑龙江省0.74、吉林省0.75、辽宁省0.76,不及总和生育率最高的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总和生育率1.79的1/2。

吉林大学法学教授李洪祥在通过大量的样本分析发现,从全国来看,离婚率上升已经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社会现象,而且这里面的原因复杂,既有社会经济的原因,也有法治的进步,观念的改变。总体来看,婚龄短、年龄低、草率离婚比例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某基层人民法院2010年到2012年离婚案件当事人结婚年限抽样调查显示,离婚双方在婚后5年内解除婚姻关系的比例高达四成多,其中结婚年限在两年以下的占到24.44%。“草结草离”既是引起离婚率上升的因素,同时又是一种社会现象。

可见,房地产市场作为影响家庭经济的重要因素,在很多离婚案件中是重要的原因,更多的估计是争房产,而不是买房子了。

广东为什么离婚率低?

在历年的数据榜上,广东是个可以分析的特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房地产“平反”。在离结比上,2018年广东省离结比只有2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2016年的全国各省离婚率排行榜上,广东只有1.95‰,不仅远低于前十名的黑龙江(4.91‰)、北京(4.89‰)、吉林(4.71‰)、重庆(4.60‰)、天津(4.24‰)、新疆(3.98‰)、内蒙古(3.92‰)、辽宁(3.65‰)、四川(3.61‰)和安徽(3.54‰),与上海(2.85‰)、浙江(2.93‰)、江苏(2.96‰)比较也要低很多。

在西方学术界对离婚水平地区差异的研究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

一是社会聚合论,认为一个价值观念趋同、人际互动良好以及社会联结强固的社会环境会起到稳定婚姻关系、降低离婚水平的作用,相反,社会聚合力弱化将导致离婚率的上升。

二是经济社会结构论,认为离婚水平的地区差异主要取决于各地区不同的经济社会以及人口结构特征。如经济不景气时离婚率下降,经济复苏繁荣时离婚率上升。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地区,离婚率也比较高。

这三种理论,基本上可以解释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总体上看,近20年来离婚率上升幅度较大的大多是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经济发展较快的或城市化、工业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四川、江苏、浙江、福建等,东三省的上升我们在前面分析了其独特原因。

可见,影响离婚率地域差异的因素并非是经济发达与否或信仰什么宗教的单一变量,而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家庭结构、民族文化、司法控制和人口结构多元因素交互影响的复合机制,其中家庭聚合力的影响最大或许更具中国的特色,而广东就是一个典型。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区在近20年中的经济增长令人瞩目,离婚率上升幅度也较大,但由于在家庭价值、生育观念层面上仍较多地因袭着“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人多势众”的传统意识,故计划生育难度较大,一般村民多子女生育的更比比皆是,而高生育率往往与家庭规模的扩大、总负担系数上升相伴生,自然也就降低了离婚风险。这或许也可解释一部分诸如为什么广东等地的“包二奶”盛行,而无论是“花心丈夫”还是原配妻子都较少选择分手以至离婚率持续走低的特殊现象。

5

离婚率走高,这个锅房地产不背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借用托尔斯泰的话,那就是“结婚的理由都是相似的,而离婚则各有各的原因”。

如果非要说离婚和房地产的不断高涨有关,那也没有错,只不过那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原因。

难道你没听说吗,现在的小年轻,为过年回谁家都可以离婚的呢!

THE END
1.从80后到00后: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的代际差异与社会影响—新京报众所周知,新世代年轻人对婚恋的态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他们将婚姻视为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在当今社会,年轻人对于婚姻和生育的谨慎态度已不是新鲜话题,工作压力和经济负担是经常被提及的影响因素。 本次调研发现,影响年轻人婚恋观念的多重因素,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到微观的新闻报道,都可能在年轻人心中激起波澜。不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22410572129645.html
2.现代婚姻观念的变迁: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试婚幸福女性在婚姻中逐渐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利,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和生活方式。 五、现代婚姻观念变迁的反思 尽管现代婚姻观念的变迁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但我们也应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 首先,现代婚姻观念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虽然尊重了个体的选择,但也可能导致婚姻关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增加。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PK01AR0528IIGF.html
3.当代社会中的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变化.docx当代社会中的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变化婚姻是人类社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婚姻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和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探讨当代社会中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一、婚恋文化的变化1.结婚年龄推迟以前,结婚年龄普遍较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2571500.html
4.历年离婚率数据揭示中国家庭观念变化法律知识中国历年离婚率数据是指在中国各个时期内,结婚的对夫妻之间因为各种原因而办理离婚登记的数量和人口比例。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演化,对于了解我国社会发展趋势、家庭观念变化以及政策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离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婚姻状况的指标之一,它与结婚率、婚姻观念、家庭观念、https://www.jzcmfw.com/laws/10440088.html
5.中国婚姻观念的转变(精选8篇)当代中国伴随着“双重转型”——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然带来相应的婚恋文化与婚恋观念的变化,导致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多元化。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婚姻家庭领域也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57pjwch.html
6.欧美一些国家婚姻状况和婚姻观的变化(转)而在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社会群体中,上世纪70年代盛行的对婚姻的保守观念变得温和了,她们反而最有可能对离婚持开明的态度。研究人员认为,知识女性的态度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许多人目睹了父辈离婚给家人所造成的伤害,而且,在她们看来,贫困家庭的破裂是犯罪和小流氓行为增加的重要原因。https://www.douban.com/note/778443323/
7.数据告诉你,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农村“剩男”们的困境?女性独立意识崛起,婚姻观念发生变化 此外,“女性”也是在讨论“农村剩男”的话题中被高频提及的关键词。 与“女性”联系最紧密的几个前缀词中,除了“农村”和“男性”,网友们频繁提到的“吸引”、“牺牲”、“尊重”等关键词,也可以反映出今天婚恋观的变化、以及女性地位的提升。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49728
8.中国古代人婚恋观念的变迁,性文化从开放到禁锢的转变历程有哪些尤其是女性的性行为更加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禁锢。女性被要求保持贞操,一旦婚前有性行为,就会被视为不贞洁,甚至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谴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人的婚恋观念和性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开始兴起,对婚姻和性的认识也有所改变。http://www.meishu.com/news/11/13/52276.html
9.婚姻观的时代变迁跨入新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样一个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的年代,房子依然是新一代年轻人结婚时的首选条件。 “要结婚,首先得有房子!”的确,没有一套像样的婚房,结婚日期就得重新计划。 “趋利务实”是时下年轻人的“婚姻准则”。在现代文明新风的影响下,当今的适龄男女变得更加理性而务实,既注重实际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15/10/358381_148378683.shtml
10.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六条释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越来越看重夫妻感情的维系,但是家庭仍然承担着生育和经济生活等诸多职能,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的主流婚姻观念仍然是夫妻一体主义,“夫妻不分你我,在财产问题上也不分彼此”的观念仍然比较普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仍然是共同财产制的基本形态。https://wenji.64365.com/112459/
11.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婚姻恋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们大踏步学习西方, 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的当属东西方青年的婚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