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婚姻习俗的变迁

除此之外,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破坏了封建礼教,冲击且颠覆着封建专制统治。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以尊卑贵贱为核心的等级制度是封建礼教的基础,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封建大家长制下的婚姻起到社会稳定的作用,这是维护封建秩序的重要手段。婚礼是宗法制度下以两性结合为内容而制定的一系列的礼仪形式,封建大家长制的包办婚姻是举行婚礼的直接目的,维护了家族利益,负担着延续香火、传宗接代及赡养父母的社会功能,巩固了封建统治。戊戌变法中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吸收西方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启蒙思想,不仅反对一夫多妻制,倡导一夫一妻的家庭结构,还主张不缠足、兴女学、禁早婚,在社会产生一定影响。民国初期政府推行社会改革和移风易俗活动,颁布禁止缠足的政策,鼓励天足,释放女子天性,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发展。

鸦片战争后,教会势力侵入中国,外国传教士开办教会学校和公共刊物,如著名的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燕京大学以及《万国公报》等,宣传教义,也传播了西方文明。欧风美雨下,西方文化提倡的自由恋爱、男女平权在中国传扬,影响了早期知识分子,发文倡议,身体力行。女权运动的发展及政府出台的政策,创办女性组织和刊物,建立女子学校,提高了女性觉悟,增强了文化素养。教育水平的提升也增加了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刺激独立意识的觉醒。还有,通过庚子赔款、外界资助或者自费,不少人前往美国、日本、英国等地留学,学识和见识增长,审视、反抗封建婚姻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婚姻习俗发生了深刻地变革。

婚姻观念更为开放

西方婚姻自由和男女平权传入中国,民国初期提倡一夫一妻制,反对一夫多妻,废除男性纳妾的不平等权利。迂腐的贞洁观念被排斥,寡妇改嫁、离婚被允许。封建社会男女严重不平等,崇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漠视女性权利,对于女子的贞操、贞节格外敏感和重视,寡妇改嫁被社会主流鄙视,男性续弦、纳妾却是共识。虽然父权制中离婚权利在男性手中,但是封建大家长制下父母对于离婚具有主导权,离婚是很困难的事情。民国初期社会观念开放,个人意识觉醒,进步人士受新思潮影响,自主性增强。1915年《民律亲属编草案》规定了离婚诉讼的要求,女子也有了离婚权。这一时期离婚问题增多,出现一系列名人离婚案,如徐志摩要和张幼仪离婚,陈独秀要和高晓岚离婚,郁达夫要和孙荃离婚,文绣要和溥仪离婚等,层出不穷。一些社会陋习如童养媳、换亲和早婚等被反对。根据《民律亲属编草案》,“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五岁,不得成婚的”,保护了男女的合法权益。

婚礼仪式不断简化

新人的服饰也在简化,西装婚纱替代凤冠霞帔、长袍马褂等传统服饰。民国前新人结婚需要穿着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衣着保守,不利于行动。但受经济和社会条件制约,西装和婚纱只在社会小范围内时兴。一些人婚礼选择西装和婚纱,登报后的照片在民国社会传播,得到人们喜爱,工厂大批制造婚纱西装,带动了新式礼服的大规模流行。

受西学东渐影响,民国初期婚姻习俗逐渐挣脱封建专制统治的束缚,婚姻观念开放自由,婚礼仪式简化,呈现兼容性、法制性、不彻底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对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以及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THE END
1.从80后到00后: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的代际差异与社会影响—新京报众所周知,新世代年轻人对婚恋的态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他们将婚姻视为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在当今社会,年轻人对于婚姻和生育的谨慎态度已不是新鲜话题,工作压力和经济负担是经常被提及的影响因素。 本次调研发现,影响年轻人婚恋观念的多重因素,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到微观的新闻报道,都可能在年轻人心中激起波澜。不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22410572129645.html
2.现代婚姻观念的变迁: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试婚幸福女性在婚姻中逐渐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利,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和生活方式。 五、现代婚姻观念变迁的反思 尽管现代婚姻观念的变迁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但我们也应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 首先,现代婚姻观念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虽然尊重了个体的选择,但也可能导致婚姻关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增加。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PK01AR0528IIGF.html
3.当代社会中的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变化.docx当代社会中的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变化婚姻是人类社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婚姻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和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探讨当代社会中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一、婚恋文化的变化1.结婚年龄推迟以前,结婚年龄普遍较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2571500.html
4.历年离婚率数据揭示中国家庭观念变化法律知识中国历年离婚率数据是指在中国各个时期内,结婚的对夫妻之间因为各种原因而办理离婚登记的数量和人口比例。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演化,对于了解我国社会发展趋势、家庭观念变化以及政策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离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婚姻状况的指标之一,它与结婚率、婚姻观念、家庭观念、https://www.jzcmfw.com/laws/10440088.html
5.中国婚姻观念的转变(精选8篇)当代中国伴随着“双重转型”——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然带来相应的婚恋文化与婚恋观念的变化,导致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多元化。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婚姻家庭领域也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57pjwch.html
6.欧美一些国家婚姻状况和婚姻观的变化(转)而在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社会群体中,上世纪70年代盛行的对婚姻的保守观念变得温和了,她们反而最有可能对离婚持开明的态度。研究人员认为,知识女性的态度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许多人目睹了父辈离婚给家人所造成的伤害,而且,在她们看来,贫困家庭的破裂是犯罪和小流氓行为增加的重要原因。https://www.douban.com/note/778443323/
7.数据告诉你,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农村“剩男”们的困境?女性独立意识崛起,婚姻观念发生变化 此外,“女性”也是在讨论“农村剩男”的话题中被高频提及的关键词。 与“女性”联系最紧密的几个前缀词中,除了“农村”和“男性”,网友们频繁提到的“吸引”、“牺牲”、“尊重”等关键词,也可以反映出今天婚恋观的变化、以及女性地位的提升。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49728
8.中国古代人婚恋观念的变迁,性文化从开放到禁锢的转变历程有哪些尤其是女性的性行为更加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禁锢。女性被要求保持贞操,一旦婚前有性行为,就会被视为不贞洁,甚至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谴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人的婚恋观念和性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开始兴起,对婚姻和性的认识也有所改变。http://www.meishu.com/news/11/13/52276.html
9.婚姻观的时代变迁跨入新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样一个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的年代,房子依然是新一代年轻人结婚时的首选条件。 “要结婚,首先得有房子!”的确,没有一套像样的婚房,结婚日期就得重新计划。 “趋利务实”是时下年轻人的“婚姻准则”。在现代文明新风的影响下,当今的适龄男女变得更加理性而务实,既注重实际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15/10/358381_148378683.shtml
10.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六条释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越来越看重夫妻感情的维系,但是家庭仍然承担着生育和经济生活等诸多职能,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的主流婚姻观念仍然是夫妻一体主义,“夫妻不分你我,在财产问题上也不分彼此”的观念仍然比较普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仍然是共同财产制的基本形态。https://wenji.64365.com/112459/
11.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婚姻恋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们大踏步学习西方, 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的当属东西方青年的婚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