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0对新人领证就有63对夫妻离婚这个省数据炸了

“想结婚的就去结婚,想单身的就维持单身,反正到最后你们都要后悔。”萧伯纳这句名言怕是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婚姻关系了,至少对已婚的人来说,他们不会后悔,因为他们可以选择离婚。

离结比即“结婚离婚比”,指一定时期内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它把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直接相比,分子中的离婚者与分母中的结婚者并不一定是同一拨人,而且基本上是无关的;同时,离结比与我们常说的“离婚率”也不是同一概念。

让人意外的是,离结比最高的地方并非北京、上海、广东,而是东三省。这里的人为何如此“不后悔”?最高人民法院的大数据,将告诉你真相。

在黑龙江,每100对新人结婚

同时就有63对夫妻离婚

如下图所示,2018年全国的离结比为38%。而2010年我国的离结比为16%,短短8年间,上升了22个百分点。

在各省离婚结婚比统计中,黑龙江省的离婚结婚比高达63%。这意味着有100对夫妻结婚,就有63对夫妻离婚!除了黑龙江,天津、吉林、辽宁、重庆的离结比也纷纷超过5成,上海、北京则紧随其后,分别为49%、48%。

这些数据着实令人吃惊。

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李雨潼曾在分析“东北地区离婚率全国居首”的原因时称,计算1990-2016年东北地区的“离结比”可以发现:

1990年东北三省的“离结比”分别为6.37%、7.63%和19.08%;到2016年这项数据分别增加到51.22%、58.33%和61.12%,分别增加了7.04倍、6.64倍和2.20倍。

对比东北地区与全国的“离结比”水平,则从2005年开始东北三省的“离结比”均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16年已经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83个百分点、21.94个百分点和24.73个百分点。

李雨潼研究发现,从2014年开始,黑龙江省的粗离婚率排序升为全国第一。总体上,2012-2016这5年间排行榜的榜首和榜尾地区相对固定,东北地区的粗离婚率排名始终居于全国领先位置。

而记者根据2017年各地区截止4季度末的数据统计得出,东三省离结比仍然在全国排行榜前列:

李雨潼研究认为,东北地区长期低生育率,是导致离结比长期处于全国榜首这一现象的区域内独特原因之一。低生育率导致东北地区婚龄人口中独生子女比例更高,婚姻包容度降低。

来自东北的三个省份2014年城镇化率就位居全国前十,辽宁、黑龙江和吉林分列第六、七、九位。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曾就离婚成因对3111个县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城镇化对离婚率的影响最大,平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城镇人口比例,离婚率就会上升0.41个百分点。

另外,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分析认为,东北地区靠近中国边境,深受外来文化影响,汇集着不少欧美和东亚的侨民,也曾是山东等背井离乡逃荒者的乐园,少数民族也相对较多……多元的外来移民文化,使该地区的生活方式、婚姻观念较开放、自由,即使分手也较少受到亲属阻力。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经济状况对人们的婚姻选择也有重要影响。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一方面可能迫使人们背井离乡,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这种人口外流很容易造成夫妻分离,导致离婚加剧;另一方面,对那些留守东北的夫妻来说,就业若有困难,收入降低,夫妻双方的矛盾很容易被放大,离婚率升高也是潜在的结果。

当然北京和上海离结比也高,未必完全适用这种解释,但经济同样是影响要素,只是影响的方式不同而已。

最高法大数据:

77.51%夫妻离婚的原因都是…

记者注意到,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法院审结离婚纠纷案件140余万件,比2016年略有上升。2014年为112余万件、2015年为120余万件——离婚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在这些案件中,73.4%的案件原告的性别为女性,年龄相差0至3岁的夫妻最多。离婚原因是什么?感情不和、家暴、离家不归、不良恶习……

当然,不可忽视中国式离婚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房价最高的北上深广,离婚率也不低。

打离婚官司后,结果如何?报告显示,夫妻双方只有一方想离婚,另外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案件占比为91.09%。虽然离婚官司都打了,但超过一半的夫妻最后还是和解了:65.81%的案件判决结果为当事人双方继续维持婚姻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离婚,就会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离婚后,北京、重庆和上海起诉财产分割问题的人最多。除了财产,96%的离婚案都涉及子女抚养问题。

高离婚率与低结婚率形成剪刀差

反映婚姻观念变化

事实上,近年来,与结婚率逐年降低的趋势相反,我国的离婚率逐年攀升,离婚登记人数由2010年的267.8万对,上升至2017年437.4万对的历史高位,离婚率由2.0‰上升到3.2‰。

据《参考消息》此前报道,外媒认为中国结婚率走低、离婚率升高的根源在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令人震惊的经济崛起和女性不断变化的职场和家庭角色,它们导致新一代年轻人质疑婚姻在中国社会中的传统角色。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已经达到35%,同时女性对个人学习进修的投入也多于男性,这让女性对未来职业规划中表现出比男性更积极的职业状态。

而在评价成功女性的标准中,半数以上女性选择了“在其所处的领域有一定成就”,而2016年同样的调查中,“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不随波逐流”还是首位要素。这表明,女性在逐渐打破传统观念中“依赖”“顺从”标签,从家庭角色中突围,希望在职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树立事业领域的新形象。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机采访的多位90后群体中,几乎无一例外对婚姻保持开放态度。“相爱就在一起,不爱了就分开”、“我有独立的资本,对方触动了我的底线,肯定要离婚”……

美国年轻人的离婚率为何显著降低?

有人感慨,离婚率升高,家庭观念被冲淡,看来我们是要分分钟赶上美国了。但美国的离婚率真如传说中那么高吗?去年马里兰大学的一项研究可谓实力打脸。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崇尚自由的美国人对待婚姻不够“谨慎”,离婚率一直处于高位;而中国人对婚姻观念则比较传统保守,不会轻易离婚。但该研究分析了美国近十年来的家庭统计数据,发现美国人的离婚率显著下降。

该研究显示,美国离婚率在2008到2016年下降了18%,主要归功于“80后”和“90后”的离婚率显著降低。

更有趣的是,各个年龄层的人离婚率不同。一般都认为年轻人离婚多,但数据却显示,在美国,事实正好相反:年轻人离婚率低,反倒是中老年人成为离婚的主力军,这几年还呈上升的态势。

报告显示,离婚率最高的人群集中在45-54岁与55岁以上的人群,约为26%。其次是35-44岁的人群,约为18%。离婚率最低的是18-34岁的人群,为11%。

负责该项研究的马里兰大学教授菲利普科恩表示,这一趋势主要因为美国年轻一代对待婚姻的态度更谨慎。

而作者也给出了年轻夫妻低离婚率的解释: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年龄普遍偏晚。这就表明,在正式步入婚姻前,他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恋爱经验;而且在选择结婚对象时,他们也一定是在反复确认过眼神、认定是对的人过后才会结婚。

反观中国离婚率不断攀升的现状,不少人担心这会使更多人不敢结婚,进一步造成结婚率的走低,进而造成家庭观念被冲淡,生育率持续走低,我国也会变成人口负增长国家。

不过也有人认为,如果有一天,全国的离婚率都跟东北的离婚率差不多高了,那也意味着大多数人的婚姻都不再受其他外力的约束,而更多地是两个人的事,这应该也是一种进步吧。

THE END
1.从80后到00后: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的代际差异与社会影响—新京报众所周知,新世代年轻人对婚恋的态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他们将婚姻视为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在当今社会,年轻人对于婚姻和生育的谨慎态度已不是新鲜话题,工作压力和经济负担是经常被提及的影响因素。 本次调研发现,影响年轻人婚恋观念的多重因素,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到微观的新闻报道,都可能在年轻人心中激起波澜。不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22410572129645.html
2.现代婚姻观念的变迁: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试婚幸福女性在婚姻中逐渐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利,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和生活方式。 五、现代婚姻观念变迁的反思 尽管现代婚姻观念的变迁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但我们也应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 首先,现代婚姻观念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虽然尊重了个体的选择,但也可能导致婚姻关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增加。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PK01AR0528IIGF.html
3.当代社会中的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变化.docx当代社会中的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变化婚姻是人类社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婚姻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和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探讨当代社会中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一、婚恋文化的变化1.结婚年龄推迟以前,结婚年龄普遍较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2571500.html
4.历年离婚率数据揭示中国家庭观念变化法律知识中国历年离婚率数据是指在中国各个时期内,结婚的对夫妻之间因为各种原因而办理离婚登记的数量和人口比例。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演化,对于了解我国社会发展趋势、家庭观念变化以及政策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离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婚姻状况的指标之一,它与结婚率、婚姻观念、家庭观念、https://www.jzcmfw.com/laws/10440088.html
5.中国婚姻观念的转变(精选8篇)当代中国伴随着“双重转型”——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然带来相应的婚恋文化与婚恋观念的变化,导致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多元化。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婚姻家庭领域也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57pjwch.html
6.欧美一些国家婚姻状况和婚姻观的变化(转)而在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社会群体中,上世纪70年代盛行的对婚姻的保守观念变得温和了,她们反而最有可能对离婚持开明的态度。研究人员认为,知识女性的态度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许多人目睹了父辈离婚给家人所造成的伤害,而且,在她们看来,贫困家庭的破裂是犯罪和小流氓行为增加的重要原因。https://www.douban.com/note/778443323/
7.数据告诉你,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农村“剩男”们的困境?女性独立意识崛起,婚姻观念发生变化 此外,“女性”也是在讨论“农村剩男”的话题中被高频提及的关键词。 与“女性”联系最紧密的几个前缀词中,除了“农村”和“男性”,网友们频繁提到的“吸引”、“牺牲”、“尊重”等关键词,也可以反映出今天婚恋观的变化、以及女性地位的提升。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49728
8.中国古代人婚恋观念的变迁,性文化从开放到禁锢的转变历程有哪些尤其是女性的性行为更加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禁锢。女性被要求保持贞操,一旦婚前有性行为,就会被视为不贞洁,甚至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谴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人的婚恋观念和性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开始兴起,对婚姻和性的认识也有所改变。http://www.meishu.com/news/11/13/52276.html
9.婚姻观的时代变迁跨入新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样一个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的年代,房子依然是新一代年轻人结婚时的首选条件。 “要结婚,首先得有房子!”的确,没有一套像样的婚房,结婚日期就得重新计划。 “趋利务实”是时下年轻人的“婚姻准则”。在现代文明新风的影响下,当今的适龄男女变得更加理性而务实,既注重实际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15/10/358381_148378683.shtml
10.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六条释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越来越看重夫妻感情的维系,但是家庭仍然承担着生育和经济生活等诸多职能,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的主流婚姻观念仍然是夫妻一体主义,“夫妻不分你我,在财产问题上也不分彼此”的观念仍然比较普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仍然是共同财产制的基本形态。https://wenji.64365.com/112459/
11.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婚姻恋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们大踏步学习西方, 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的当属东西方青年的婚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