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药食养生

自古医道不分家,许多注明的医家同时也是有名的方外术士。像注明的葛洪、孙思邈其实都是道士。道教与中医有着非常特殊的亲缘性关系。当然道家讲究养生、长生,对于药食养生明显就有着很深的研究。

其一,天人合一是道教药食养生的哲学基础。道教的药食养生理论是建立在将天与人相比附的基础之上的。在道教看来,天地生人,人禀得天地之灵气,故最为天下贵。既然人是天地之精华,那么利用天地间的最精华的矿物质、植物乃至动物自然可以达到滋润生命的目的。由此,道教形成了“吃什么,补什么”的药食养生观念。与之同时,道教将天地理解为大宇宙,而人的身体则为小宇宙,主张顺天之则,根据四个季节的递嬗变化,吃相匹配的保健药物或者食物。这些观念无疑是道教天人合一的朴素思维的产物。

其二,阴阳五行是道教药食养生的核心理念。阴阳五行说不仅为传统医学所接纳,也为道教所汲取。道教不仅认为人体的疾病是阴阳不谐的结果,而且不同的药物或具阴性,或具阳性,运用之于人体,或者滋阴,或者壮阳。五行不仅被对应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如五果、五谷、五畜、五菜;并且与人体之器官乃至主观感受相匹配,如五脏、五味。在此基础上,五行学说与阴阳理论相结合被一起用来解释药食养生的道理。《黄帝内经》认为五味按照阴、阳的不同属性被划分为两类: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药食的使用如果能够保证阴阳平衡、五味调和,那么就能取得良好的保健效果。

其四,内外兼修是道教药食养生的基本原理。在唐代,孙思邈亲自采药制药,搜罗民间验方秘方的同时,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疗范围,丰富了道教医学内外兼修的内容。他提出饭前配合导引活动可以促进食欲。同样,饭后导引、按摩则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可令体中畅快。在药食使用过程中,道教医学反对过分依赖药物,而是借助自身的宗教优势强化人的自主意识,促进药效的更好发挥。《太平经》中就有“以乐却灾法”、“神祝文诀”、“斋戒思神救死诀”等配合药食使用的方法与口诀。道教医学通过内外兼修,打破单纯的药食治疗的限制,结合各种主客观因素加以考虑,从而彰显了道教医药养生的特色。

其五,标本兼治是道教药食养生的归属旨趣。《黄帝内经》确立了“治未病”的原则,将疾病预防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药食养生的角度而言,“食先药后”基本上为传统中医与道教所肯定,尤其是道教在服食成仙观念的支配之下发展出服饵之术,即:“选用矿物、植物,也有少量动物类药和食物,经过一定的加工、配伍、炮制成丹药或方剂,以内服为主要摄入途径,作用于人体,从而达到轻身益气、延年度世乃至‘长生不死’的目的。”孙思邈亦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中单辟“食治”篇,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原则,从预防保健的角度系统地总结了历来的药膳方,包括直接取材于道教的养生方。

道教药食养生的文化贡献及作用

道教药食养生对于中华养生文化的贡献与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道教药食养生形成了区别其他中华养生文化的独特性,成为中华养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诸如食饵派与丹鼎派等富有特色的养生派系,而且发展出诸如黄白炼丹术、辟谷养生术以及结合符咒服药食等一系列养生技术。另一方面,道教在药食养生方面的探索大大拓展与扩充了中医本草和方剂学。

根据药食的属性,东晋的葛洪曾列举了三种仙药:第一类是金石矿物类药,第二类是玉芝,第三类乃是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草木药,如茯苓、地黄、麦门冬、枸杞、天门冬、松柏脂、松实、甘菊等。南北朝的陶弘景在其著《本草经集注》中将食物本草从药物本草中分离出来,促进了后世食疗本草专书的形成,对食疗在民间的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到了唐代,食疗极为兴盛,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辟“食治”和“养老食疗”篇,为食疗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代有学者在谈及道教药食的影响时,特别指出:“中国传统的服食养生文献,给我们今天的药物抗衰老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随着中医药的走向世界,中国古代道教的服食养生术也必然会为全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积极的贡献!”

在道教斋戒中,辟谷乃是修行时重要的辅助手段。在辟谷中,有的要兼以服气,通过服气来达到辟谷的目的,有的则采取药食来代替谷食,诸如食用人参、蜂蜜、茯苓、枣等营养物质。当然,对于辟谷是否可以长生,并没有统一的看法,葛洪在《抱朴子》中就对其持保留态度。即使如此,辟谷作为道教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唐代以后,道教服饵派走向衰微,不过其方法与理论却为传统医家所汲取,制成了膏、丹、丸、散、汤液等诸多药剂。道士们根据传统中医学从外丹中吸收一些金石药剂,并与内丹结合,用于自身日常摄养。综合唐代以后出现的药食养生著作,不难发现道教的药食养生呈现出与中医食疗思想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元代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吴瑞著的《日用本草》,明代高濂著的《遵生八笺》、卢和著的《食物本草》、朱橚主持编写的《救荒本草》以及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或者汲取前代道士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的养生思想,或者以以往的道经作注。可以说,早期黄老道家影响下的一系列典籍奠定了后世道教饮食养生术与中医食疗学的共同基础,并决定了二者在历史上相互融合的格局。

道医相融:从道教药食养生到中医药养生

道教的药食养生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具有超越化的宗教色彩。中医则以治病救人为目标,具有世俗化的特征。因为有宗教精神的支撑,不论炼丹有多么危险,代价多么沉重,道士们依然锲而不舍;同时,由于道教坚持生命无限性的信念,所以始终将养生放在治病之前。有学者认为:“在道教的药学中,将世俗中药学用以治病的药称之为‘下药’,而把延年益寿的药称之为‘上药’,并和外丹黄白相衔接。道教医药学笼罩在道教神学的气氛之下,将健身却病作为服丹成仙的准备。”而中医认为,医药养生能治病,却不能保命,遑论长生不死。故其以防病、治病、维护生命健康作为目标和出发点。当然,由于两者各具独立性,所以才会异彩纷呈,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自近代以来,中医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甚至出现了“中医废存”的讨论。在这种背景下中医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需要整合内部诸要素,更好地促进传统中医向现代中医的转型。事实上,“道医相融”的理论和实践或可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在药食养生方面,现代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大规模人工种植的局限性,使得中医药材的药效下降。在这方面,道士采集的药材可能更天然,更多保持了传统中医的风貌。故而,可以将道医的发展,视为现代中医学发展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现代医学认为各类疾病诸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都与过食引起的脂肪堆积、血管老化、血糖升高有关,因此适当地少食、断食非常有利于这类病人的保健养生,这也部分印证了道教药食养生理论的科学性。故而,可以适当地推广道教的辟谷、服饵、导引等养生技巧。

除了以上的内容,道教还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信仰!道教在药食养生的过程中总是在强调精神、意念的澄定,这无疑是一种信仰方式的体现。我们可以挖掘这种特有的文化资源,来探索道家对人心灵的治疗方法,从而进一步来研究对医药的影响。

编辑:申珅

关键词:道教养生;养生观;道医;忽思慧;矿物类药

在紫霄宫偏殿的广场上,来自德国的尤根和其他20余名道教“洋弟子”正在跟着中国师傅修习太极功夫。与尤根一样迷恋太极功夫和道教养生的海外游客不在少数,记者从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旅游局获悉,如今每年到武当山的海外游客达40万人次,武当山已然享誉海外。

2015-05-0308:38:00

5月26日上午,“2014年三清山国际旅游文化周”开幕式在三清山举行。为弘扬三清山美食文化和道教养生文化,促进三清山旅游与美食养生相融合,美食大赛活动期间,三清山重点推出了三清山道教养生宴和三清山原生农家菜肴,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品尝,赞不绝口。

2014-06-1109:50:45

向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劳模致敬,让他们在天台感受到家一般的放松与温暖,是天台县打造“浙江省劳动模范休养基地”不变的初衷。以“生态”为内在潜力的发展哲学正成倍释放,“六养”之地天台,将以独特的发展理念,不断打造更优质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THE END
1.饮食养生大全饮食养生,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习惯。在我国各个民族和地域,食疗文化源远流长,经过食疗这种长远的养生行为,人们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每日三餐,如何合理地调配饮食,使之更有利于人体健康、滋补养生,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https://m.miaoshou.net/mip/article/252033.html
2.辟谷养生法和辟谷餐换食疗法!辟谷养生疗法,很多人认为是为了减肥或为了减重,我做辟谷疗法其实说明您对辟谷换食疗法还不懂。 对辟谷餐还不够认识清楚和理解到位在这里我再次与伙伴们用最通俗的比喻与你们说明当你每天吃辟谷餐时--犹如看见房间有小小垃圾马上做好清理的道理。 当你出差或有事没时间吃饭时,你一天吃辟谷餐做一天的代餐辟谷疗法--https://www.meipian.cn/2yary67
3.饮食与养生论文(精选6篇)《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无论是吃的食物,还是喝的饮品,要做到不要太灼热,也不要过于寒凉,应该寒温适度,这样才能保持正气不受损伤,也不会导致病邪入侵。 目前,许多学者对于《黄帝内经》中饮食养生理论的研究前景都充满希望。每个人都应遵循:“合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voqdy18.html
4.科学食养注意舌尖上的养生我国的食养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名医指出的“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等,也有俗话常说的“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老百姓日常在家也常炖汤、泡酒、做药膳来调理身体,这些都说明饮食调养的观念深入人心。那么关于“食疗养生”,你真的会吃吗? https://www.ankang.gov.cn/Content-2708393.html
5.食疗养生39降饮食这里有全面的食疗养生知识,各式养生食疗食谱,教大家怎么吃出健康。http://food.39.net/slys/
6.饮食养生知识降饮食和食谱患者多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 标签: 糖尿病碳酸饮料食疗养生 20142014-08-18 酸牛奶糖尿病人能喝吗 目前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一直关心的都是饮食问题,糖尿病人饮食是需要控制的,不能吃含糖量大的食物高脂肪油炸油腻等食物。酸牛奶糖尿病人也是可以适量吃的,可以选择含糖量低的酸 标签:https://www.cndzys.com/yinshi/
7.食疗养生食疗养生频道为广大网友提供各类疾病调理的相关菜谱,汇集各种具有养生效果的家常菜、四季食疗调理食谱及食材营养价值与适宜搭配,让您在畅享美味之时还能做到养生防病!http://www.39yst.com/shiliaoys/
8.老人食养老人食养是合理调配饮食,以维护老年人群的健康,延缓衰老进程的养生方法。饮食调配 合理调配饮食,以维护老年人群的健康,延缓衰老进程的养生方法。从现代人的生活及寿命看,大约在40~50岁以后,开始进入体能下降、体质衰退的阶段,虽然此时人们从心理上尚未感觉到老的来临,实质上却已经开始了衰老的进程。因此,科学地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0%81%E4%BA%BA%E9%A3%9F%E5%85%BB/14125277
9.科普中医药中医食养之舌尖上的养生方法今日要闻“食养”是指用食物“保养身体”,又常称“食疗”、“食治”,一般多与食养、食治、食疗、药膳混同而不区分。严格说来,“食养”是根据个体体质的特点,灵活、科学地安排食谱,以达到养生、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健康人群或在疾病的初期和恢复期,可单用食养调治而“食疗”“食治”在食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http://www.jhxww.cn/content/646854/55/14349540.html
10.膳食养生之四季食养①春季食养春季正是由寒转暖的时候,此时阳气升发,气候温暖多风,人体元血趋向于表,聚集一冬的内热散发出来。在饮食上,也应由冬季的膏梁原味转变为清温平淡。冬季一般蔬菜品种较少,人体摄取的维生素往往不足。因此,在春季膳食调配上,应多采用一些新鲜蔬菜,如各种绿色蔬菜春笋、菠菜、芹菜等。在动物性食品中,应少吃https://ltxc.fjnu.edu.cn/bb/71/c2411a113521/page.htm
11.食膳养膳食养生,助力大家吃喝有度,嗨皮一“夏”!既可以防醉解酒,利便排酒毒,还能有效保肝护肝。不仅如此,它还能辅助保护胃黏膜,养胃合中,科学解酒。 好了,夏天大排档去得比较勤的“筒子”,一定要记得给自己备上这两款食膳养膳食营养补充剂哦~这里,小编还要提醒一句:美食、美酒要适量,怡情就好!https://www.douban.com/note/802513623/
12.饮食中有大智慧,老祖宗传下的食养文化你知多少?食养是什么?中国食养文化的由来? “食养”是“食疗养生”的简称,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强壮体魄,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为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 中国的食养文化源远流长,很早时候就已经诞生。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有些动、植物既可充饥又可保健疗疾,积累https://m.huashandao.com/h-nd-4517.html
13.食疗养生:老年人科学食补的必修课在这样划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每位老年人安度晚年,安享温暖愉悦的“夕阳红”,自然成了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食智库专家、中国老年医学会老年医疗机构管理分会常委、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张大辉从食疗养生角度指出,民以食为天,养以食为先。在维护老年人健康的过程中,合理的饮食结http://www.cnvsj.cn/article?id=1752635917425709057
14.食疗养生图片大全食疗养生高清图片下载食疗养生的相关推荐: 养生中医养生美容养生健康养生养生spa养生按摩养生美容按摩养生肩颈养生美容院养生秋季养生春季养生冬季养生养生茶中医养生馆立即下载 二十四节气24节气茶茶叶茶道茶文化中国茶道中国风古风养生 立即下载 各种谷物腊八五谷养生 立即下载 中国传统中草药 立即下载 传统中药 立即下载 在白色背景上https://www.51miz.com/so-tupian/156326.html
15.道家换食养生法对人体机能的七大优化改善要想祛病健身,首先把积于肠道的宿便清除,但宿便却不是靠灌肠或服泻药可以清除尽的,唯有进行“换食养生”,做一次“大扫除”,使肠道彻底“清仓”才有疗效。 一般换食养生一星期,宿便就会被完全排除。当肠道“清扫”干净之后,就会避免有毒物质对机体的危害,同时,在换食养生过程中,消化道壁上的衰老和不健全的细胞则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56561731481149
16.食疗养生培训食疗养生培训课程专栏养生管理培训专题食疗养生培训专题,汇集有关食疗养生培训的相关培训资讯,食疗养生法简称“食养”。 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 养生 方法。 俗话也就是通过吃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保养。中国传统膳食讲究平衡,提出了“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http://www.hke123.com/zt/179_5711.html
17.食疗养生美食台中国网络电视台美食台,提供天天饮食,视频,餐饮、食品、行业资讯,美食DIY,美食论坛,美食博客,美食菜谱,养生食疗,生活妙招等内容的最权威中文美食网。https://food.cctv.com/yangsheng/index.shtml
18.饮食养生白果在明清以来就被列为养生延年的食疗佳品。 但是,白果“性温有小毒,多食令人腹胀”,一定不能多吃。由于白果中含有微量氢氰酸,尤其是绿色胚芽部位的毒素含量最高,过量食用,会出现呕吐、腹泻、抽搐甚至呼吸困难等中毒现象。 因此,食用白果前,一定要用开水烫掉外面的红软膜、去芯(绿胚芽)。成年人每天最多吃10粒,https://baike.sogou.com/v6688587.htm?ch=ww.xqy.xg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