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的基础知识

饮食为健身之本。饮食养生,是指合理地摄取食物中的营养,以增进健康,强壮身体,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孙思邈曾经说过:“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就为人们设计了一张合理的食谱。《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个食谱有主食,有副食,各种食品齐全,且主次搭配合理,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都有,是一张科学的食谱。1993年,我国营养学家根据美国“食物金字塔”,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居民食物金字塔雏型,内容大致有8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相适应,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饮酒应适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此“建议”的原则与《内经》是一致的。

1.合理调配

由于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所含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合理调配,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1)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五味与五脏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体的作用各不相同。《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说明五味对五脏有其特定的亲和性,五味调和则能滋养五脏,补益五脏之气,强壮身体。

(2)粗细结合,是指主食中的五谷相杂。五谷,是稻、麦、薯及豆一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了必须的热量和能量。所谓五谷相杂,是说人们每天的主食,不可单一化,应粗粮与细粮相结合,才能符合人体的营养结构,满足人身气、血、津液等物质生成的需要。在五谷中,一般认为上等的粳米、面粉为精细品,而高粱、玉米、大麦之类为粗粮。因此,无论从营养学角度,还是从防病延年的角度来看,都应五谷相杂,粗细结合,否则不仅不能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严重的还会产生脚气病等营养缺乏症。

(3)荤素搭配,是指进食菜肴时,当有荤有素,合理搭配。荤指肉类食物,素指蔬菜、水果等。中医养生学历来是讲究素食的,如《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饮食当知所忌论》说:“蔬食菜羹,欢然一饱,可以延年。”但讲究素食,并不等于不吃荤菜,因肉类对人体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也主张既要荤素搭配,又要以素为主。因荤素食的合理搭配,能满足人们的营养需要。而素食不但有补益的功能,还有疏通胃肠,帮助消化的作用。素食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大量的纤维素。素食的五大优点,即增加营养有助消化,防止某种营养缺乏症的发生,防止肥胖,有利于血管的疏通,防癌治癌。

(4)寒热适宜,一方面指食物属性的阴阳寒热应互相调和,另一方面指饮食入腹时的生熟情况或冷烫温度要适宜。食物除五味外,还有寒热温凉等不同的性质。

此外,进食时食物的寒热也须讲究,应适合人体的温度。孙思邈更进一步指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千金翼方·养性·养性禁忌》)。意即进热食时,口唇不能有灼热感;吃寒食时,也不能使牙齿感觉冰凉。这是因为过食温热之品,容易损伤脾胃之阴液;过食寒凉之物,容易损伤脾胃之阳气。从而使人体阴阳失调,出现形寒肢冷、腹痛腹泻,或口干口臭、便秘、痔疮等病症。

2.食饮有节

食饮有节,是要求饮食不可饥饱无度,并且进餐要有规律,养成定时定量的良好习惯。

在做到每日饮食定时之外,为了适应生理活动和工作劳动的需要,还必须注意一日三餐的合理分配。一日之内,人体的阴阳气血随昼夜变化而有盛衰的不同。一般来说,白天阳气偏盛,能量消耗多,机体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也必然多,进食可多些;夜晚阳衰阴盛,活动量相对减少,静息入睡而代谢缓慢,进食可少些。

3.饮食宜忌

饮食宜忌,指饮食调和、饮食卫生、饮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是饮食养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饮食所宜:一是食宜新鲜。新鲜、洁净的食物,既保持了其中的营养成分,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同时还防止了病从口人。二是食宜细软。孔子曾说:“食不厌精,脍(kuai,细碎的肉)不厌细。”(《论语·乡党》)细软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不会损伤脾胃。故《千金要方·养性·道林养性》明确指出:“一切肉惟须煮烂”。

三是食宜细嚼缓咽。进食时应从容缓和,细嚼慢咽,这对消化有很大帮助。因为在细嚼缓咽过程中,使口中唾液大量分泌,能够帮助胃的消化。

四是食宜专致愉悦。《千金翼方·养性·养性禁忌》中说:“食勿大言”、“饥不得大语。”说明古人主张进食时要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不可一边吃饭一边思考其他事情,或边看书报边吃饭等,如此心不在“食”,既影响了食欲,纳谷不香,又不利于消化吸收,久之还会引起胃病。乐观愉快的心情可使人食欲大增,并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2)饮食所忌。《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曾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不闲调摄,疾病竞起。”意思是说人们之所以进食各种食物,是为了滋养身体,但吃了不相适宜的食物,反而会危害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饮食养生也应重视其禁忌。

4.三因制宜

人的生理、病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春夏秋冬气候的变迁,东南西北地势的高下,个体长幼体质的差异等。因此饮食养生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掌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运用原则,灵活选食。

(1)因人制宜,即重视饮食的个体特异性,根据体质、年龄、性别等不同特点来配制膳食。以体质而论,阳虚阴盛之体宜食温热而不宜寒凉;阴虚阳盛之体宜食清润而不宜辛辣。痰湿体质的人,宜食清淡利湿之品,少吃肥甘油腻;素体脾胃虚者,宜食温软之品,忌吃粗硬生冷。过敏体质之人,又应慎食海腥、鱼虾之类,以免诱发风疹块、哮喘等病。

(2)因时制宜。一年四季有寒热温凉之别,食物性能也有清凉、甘淡、辛热、温补之异,故饮食摄养宜顺应四时而调整。《饮膳正要卷二·四时所宜》明确指出:“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治其寒。”

春三月,气候渐温,万物复苏,人体肝气当令。《千金要方·食治·序论》中有“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之说。其意是要求少吃酸味食物以制肝木旺盛,多吃甜食以增强脾的功能。一般认为春宜甘温平淡,再适当地配合具有清肝疏肝作用的食物,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芹菜、菠菜、荠菜、马兰头、菊花脑、荸荠等。

夏三月,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体消化机能下降,食欲普遍不振。因此,夏季饮食应以甘寒清淡,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为原则,并少吃肥腻、辛辣、燥热等助阳上火、积湿生热之品。宜食西瓜、黄瓜、绿豆、扁豆、玉米、薏苡仁、豇豆、豌豆、冬瓜、丝瓜、西红柿、杨梅、枇杷等。清淡的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此外夏季出汗较多,津液亏乏,故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肥腻食物一般难以消化,特别是在长夏季节,易使湿困脾虚,因此要忌食。

秋三月,炎暑渐消,金风送爽,气候偏于干燥,且肺气当令。故在饮食方面多选择甘润性平的食物,以生津养肺,润燥护肤。如梨、柿子、香蕉、甘蔗、菠萝、百合、银耳、萝卜以及乳品、芝麻、糯米、蜂蜜等。另外,秋季人体肠胃内虚,抵抗力较弱,是胃肠疾病的多发季节。此时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虽然天气尚有余热,也不可多食瓜果,贪凉饮冷,以免损伤脾胃。

冬三月,气候严寒,万物调谢,朔风凛冽,冰冻虫伏,易伤阳气,故饮食宜选温补的食物,以助人体的阳气,尤其是要补助肾阳。如牛肉、羊肉、狗肉、桂圆、红枣、核桃仁等。在调味品上,也可多吃些辛辣的,如辣椒、胡椒、葱、姜、蒜等。不过,冬令饮食虽以温热为宜,但亦要注意到人体内在的生理变化。因为气候虽冷,但人体腹内较温,故温热的食物亦不宜吃得过多,否则有耗阴伤精之弊。又由于冬季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新陈代谢相对较低,而且人的消化能力有所增强,还不易“上火”。所以根据中医学“冬藏精”的自然规律,冬月进补才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滋养五脏,培育元气,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为来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无怪乎民间有“今冬进补,明年打虎”和“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俗语。

(3)因地制宜。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不相同,故应采取相适宜的饮食养生方法。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多高原,气候较寒冷、干燥;东南地区,地势偏低洼,气候较温热、潮湿。根据这一特点,在饮食上应有所选择,以适应养生的需要。通常是高原之人阳气易伤,宜食温性之品以胜寒凉之气;又由于多风燥,耗损人体阴液使皮肤燥裂,故宜用滋润的食物以胜其干燥。而平原之人阴气不足,湿气偏盛,要多食一些甘凉或清淡通利之品,以养阴益气,宽胸祛湿。总之,根据地区的不同,正确选择对身体有益的食物。

THE END
1.饮食养生大全饮食养生,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习惯。在我国各个民族和地域,食疗文化源远流长,经过食疗这种长远的养生行为,人们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每日三餐,如何合理地调配饮食,使之更有利于人体健康、滋补养生,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https://m.miaoshou.net/mip/article/252033.html
2.辟谷养生法和辟谷餐换食疗法!辟谷养生疗法,很多人认为是为了减肥或为了减重,我做辟谷疗法其实说明您对辟谷换食疗法还不懂。 对辟谷餐还不够认识清楚和理解到位在这里我再次与伙伴们用最通俗的比喻与你们说明当你每天吃辟谷餐时--犹如看见房间有小小垃圾马上做好清理的道理。 当你出差或有事没时间吃饭时,你一天吃辟谷餐做一天的代餐辟谷疗法--https://www.meipian.cn/2yary67
3.饮食与养生论文(精选6篇)《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无论是吃的食物,还是喝的饮品,要做到不要太灼热,也不要过于寒凉,应该寒温适度,这样才能保持正气不受损伤,也不会导致病邪入侵。 目前,许多学者对于《黄帝内经》中饮食养生理论的研究前景都充满希望。每个人都应遵循:“合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voqdy18.html
4.科学食养注意舌尖上的养生我国的食养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名医指出的“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等,也有俗话常说的“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老百姓日常在家也常炖汤、泡酒、做药膳来调理身体,这些都说明饮食调养的观念深入人心。那么关于“食疗养生”,你真的会吃吗? https://www.ankang.gov.cn/Content-2708393.html
5.食疗养生39降饮食这里有全面的食疗养生知识,各式养生食疗食谱,教大家怎么吃出健康。http://food.39.net/slys/
6.饮食养生知识降饮食和食谱患者多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 标签: 糖尿病碳酸饮料食疗养生 20142014-08-18 酸牛奶糖尿病人能喝吗 目前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一直关心的都是饮食问题,糖尿病人饮食是需要控制的,不能吃含糖量大的食物高脂肪油炸油腻等食物。酸牛奶糖尿病人也是可以适量吃的,可以选择含糖量低的酸 标签:https://www.cndzys.com/yinshi/
7.食疗养生食疗养生频道为广大网友提供各类疾病调理的相关菜谱,汇集各种具有养生效果的家常菜、四季食疗调理食谱及食材营养价值与适宜搭配,让您在畅享美味之时还能做到养生防病!http://www.39yst.com/shiliaoys/
8.老人食养老人食养是合理调配饮食,以维护老年人群的健康,延缓衰老进程的养生方法。饮食调配 合理调配饮食,以维护老年人群的健康,延缓衰老进程的养生方法。从现代人的生活及寿命看,大约在40~50岁以后,开始进入体能下降、体质衰退的阶段,虽然此时人们从心理上尚未感觉到老的来临,实质上却已经开始了衰老的进程。因此,科学地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0%81%E4%BA%BA%E9%A3%9F%E5%85%BB/14125277
9.科普中医药中医食养之舌尖上的养生方法今日要闻“食养”是指用食物“保养身体”,又常称“食疗”、“食治”,一般多与食养、食治、食疗、药膳混同而不区分。严格说来,“食养”是根据个体体质的特点,灵活、科学地安排食谱,以达到养生、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健康人群或在疾病的初期和恢复期,可单用食养调治而“食疗”“食治”在食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http://www.jhxww.cn/content/646854/55/14349540.html
10.膳食养生之四季食养①春季食养春季正是由寒转暖的时候,此时阳气升发,气候温暖多风,人体元血趋向于表,聚集一冬的内热散发出来。在饮食上,也应由冬季的膏梁原味转变为清温平淡。冬季一般蔬菜品种较少,人体摄取的维生素往往不足。因此,在春季膳食调配上,应多采用一些新鲜蔬菜,如各种绿色蔬菜春笋、菠菜、芹菜等。在动物性食品中,应少吃https://ltxc.fjnu.edu.cn/bb/71/c2411a113521/page.htm
11.食膳养膳食养生,助力大家吃喝有度,嗨皮一“夏”!既可以防醉解酒,利便排酒毒,还能有效保肝护肝。不仅如此,它还能辅助保护胃黏膜,养胃合中,科学解酒。 好了,夏天大排档去得比较勤的“筒子”,一定要记得给自己备上这两款食膳养膳食营养补充剂哦~这里,小编还要提醒一句:美食、美酒要适量,怡情就好!https://www.douban.com/note/802513623/
12.饮食中有大智慧,老祖宗传下的食养文化你知多少?食养是什么?中国食养文化的由来? “食养”是“食疗养生”的简称,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强壮体魄,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为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 中国的食养文化源远流长,很早时候就已经诞生。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有些动、植物既可充饥又可保健疗疾,积累https://m.huashandao.com/h-nd-4517.html
13.食疗养生:老年人科学食补的必修课在这样划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每位老年人安度晚年,安享温暖愉悦的“夕阳红”,自然成了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食智库专家、中国老年医学会老年医疗机构管理分会常委、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张大辉从食疗养生角度指出,民以食为天,养以食为先。在维护老年人健康的过程中,合理的饮食结http://www.cnvsj.cn/article?id=1752635917425709057
14.食疗养生图片大全食疗养生高清图片下载食疗养生的相关推荐: 养生中医养生美容养生健康养生养生spa养生按摩养生美容按摩养生肩颈养生美容院养生秋季养生春季养生冬季养生养生茶中医养生馆立即下载 二十四节气24节气茶茶叶茶道茶文化中国茶道中国风古风养生 立即下载 各种谷物腊八五谷养生 立即下载 中国传统中草药 立即下载 传统中药 立即下载 在白色背景上https://www.51miz.com/so-tupian/156326.html
15.道家换食养生法对人体机能的七大优化改善要想祛病健身,首先把积于肠道的宿便清除,但宿便却不是靠灌肠或服泻药可以清除尽的,唯有进行“换食养生”,做一次“大扫除”,使肠道彻底“清仓”才有疗效。 一般换食养生一星期,宿便就会被完全排除。当肠道“清扫”干净之后,就会避免有毒物质对机体的危害,同时,在换食养生过程中,消化道壁上的衰老和不健全的细胞则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56561731481149
16.食疗养生培训食疗养生培训课程专栏养生管理培训专题食疗养生培训专题,汇集有关食疗养生培训的相关培训资讯,食疗养生法简称“食养”。 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 养生 方法。 俗话也就是通过吃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保养。中国传统膳食讲究平衡,提出了“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http://www.hke123.com/zt/179_5711.html
17.食疗养生美食台中国网络电视台美食台,提供天天饮食,视频,餐饮、食品、行业资讯,美食DIY,美食论坛,美食博客,美食菜谱,养生食疗,生活妙招等内容的最权威中文美食网。https://food.cctv.com/yangsheng/index.shtml
18.饮食养生白果在明清以来就被列为养生延年的食疗佳品。 但是,白果“性温有小毒,多食令人腹胀”,一定不能多吃。由于白果中含有微量氢氰酸,尤其是绿色胚芽部位的毒素含量最高,过量食用,会出现呕吐、腹泻、抽搐甚至呼吸困难等中毒现象。 因此,食用白果前,一定要用开水烫掉外面的红软膜、去芯(绿胚芽)。成年人每天最多吃10粒,https://baike.sogou.com/v6688587.htm?ch=ww.xqy.xg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