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么是竞品?为什么要做竞品收集?
竞品,就是竞争对手的产品乃至所有值得参照借鉴的产品。竞品收集,指的是用各种方法获得更多可以借鉴的产品。通过对这些收集的竞品加以分析,从而对我们自己的产品设计产生帮助。
有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让我们快速高效的完成竞品收集呢?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学习如何正确进行竞品收集:
案例:假设我们现在需要设计一款面向教师用户的、备授课一体的课件制作软件。
表1在应用市场、专业网站、调查报告中收集竞品(以备授课软件为例)
由于目前的几大主流搜索引擎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所以我们不必将所有的搜索引擎都搜索一遍,只要使用最主流的两三个,如果不同的引擎中搜索到相同的竞品,保留其中之一即可。
表2使用搜索引擎收集竞品
对产品的潜在用户进行访谈,不仅可以直接询问到当前的市面上用户平时喜欢使用哪款产品,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用户想要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是否会使用其他替代品或其他解决方案,获得更多不同层面的竞品。
用户访谈其实也是我们寻找建议和参考的途径,比如我们想做一款教育辅助类的App,那么我们就可以咨询专业的人士比如教师,教务人员等,获得他们目前使用的竞品,同时也能挖掘出他们的一些需求。例如:微软公司出品的PowerPoint与金山公司出品的WPS是用户最常用的两个幻灯片演示竞品软件。
表3通过访谈收集竞品
表4思考核心功能收集竞品
例如,在寻找聊天交友类的竞品时,把“聊天交友”扩大到“聊天”,或者把“聊天交友”扩大到“交友”,不同的扩展方式,可以让我们得到不同方向的设计启发。这种方式对于设计者来说,其实也是帮助寻找核心功能相似的竞品,还可以从重点功能入手,寻找更多可借鉴的产品。
表5部分功能扩大收集竞品
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其他行业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帮助设计者拓展竞品的范围,借鉴到更多传统行业的竞品。毕竟在互联网行业崛起之前,传统行业一直是世界最为主流的,在传统行业中往往能够找到解决用户痛点和需求的点子。
不难发现,竞品并非只能参考产品的主要用途。在竞品参考中,借鉴竞品在其他行业中达成目的的方式也能够给予设计者不一样的启发。
表6参考其它行业收集竞品
这一步指的是,将产品的结构、使用过程、操作等一步一步的拆开,根据每一个碎片信息来寻找竞品。以教育教学软件为例,我们将软件的功能碎片化为备课、授课、移动端助手等功能,然后根据这些碎片再寻找对应的竞品。
表7通过碎片化收集竞品
比如通过对使用聊天交友APP的用户进行深入分析后,除了聊天、交友、互动等实用功能外,用户对产品的界面设计、视频聊天、语音聊天等有更多的需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词,进一步收集更多的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