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zhòng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rǔ亦知射乎?吾wú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lì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qiǎn之。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陈康肃擅长射箭,(他射箭的本领)在当时独一无二,他也凭借这自夸。
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陈康肃)曾经在家中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人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许久不离开。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看他射箭十只射中八九只,(卖油的老人)只是微微对此点头。
4.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陈康肃问(卖油翁):“你也了解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不也很精湛吗?”
5.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的老人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6.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陈康肃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7.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的老人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8.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于是拿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住它的口,慢慢地用勺舀取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没有湿。
9.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10.康肃笑而遣之。
陈康肃笑着让他走了。
《卖油翁》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在出知亳州时作该文,记载了关于陈尧咨的一个故事。欧阳修想通过这件小事,表达熟能生巧的道理。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土(“六一”意为: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史学著作有与宋祁合著的《新唐书》,独立撰写的《新五代史》;金石学著作有《集古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在文学创作上,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散文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其散文说理畅达,委婉抒情,名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诗风与散文近似,流畅自然,名作有《戏答元珍》等;其词清丽深婉,名作有《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
《归田录》
《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写的笔记小说。欧阳修在《归田录·自序》中说:“《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身为史学专家,欧阳修运用史传叙事技巧得心应手,但《归田录》为随笔写作,每则故事短小精悍,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不刻意褒贬,语言简洁,形式灵活,风格平易闲适,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陈尧咨
陈尧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状元。景德三年(1006年),陈尧咨当了考进士的考官。陈尧咨因帮三司使刘师道的弟弟刘几道作弊而获罪贬官。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皇上又派陈尧咨参加阅进士考试的试卷。天禧三年,有人揭发钱惟寅对官员的考核不公正,皇上命陈尧咨参与审查钱惟寅的考核情况。
陈尧咨工书法,尤善隶书。其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其兄陈尧叟,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状元。两人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兄弟状元,倍受世人称颂。
陈尧咨卒后,朝廷加赠他太尉官衔,赐谥号“康肃”。
谥号
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根据对西周青铜铭文的研究,约周穆王时期,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谥的做法已比较普遍。
卖油翁谦虚吗?
与陈尧咨的骄傲相比,卖油翁到底是不是谦虚的呢?解读人物还必须深入文本,抓住关键词句重锤敲打,揣摩体味作者刻画人物的意图,以期进入人物的灵魂世界。
解读一:陈尧咨射于家圃,而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就其社会阶层而言,应为小商贩,以卖油维持生计,走街串巷招揽生意应是其本分,何以撂下担子停下吆喝于陈尧咨圃前“久而不去”?下文内容可以印证,他“久而不去”之目的是有意展演自己的酌油之技。
不仅如此,他还“睨之”。“睨之”不仅仅表现了卖油翁的不在意和自信。睨,斜眼看。一个卖油的老头儿何以不屑地斜眼看神射手?从下文看,卖油翁身怀酌油的高超技艺,“睨之”为什么不可以理解为他因底气十足而表现出来的不以为意?
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段停留都表现的是老头儿十足的自负。若是谦虚,岂能轻视此时“十中八九”“当世无双”的神射手?由此分析,卖油翁不谦虚。
卖油翁的轻视无疑令陈尧咨十分不快。作者对两人的刻画方法是不同的。对陈尧咨,接连用三个反问句凸显其骄横无礼,率真暴躁,“忿然”之情,溢于言辞之间。而对于卖油翁的对答则轻描淡写,简单得只有“翁曰”二字,至于“翁曰”之时,神态如何,心情怎样,作者均未渲染。不渲染其实就是最大的渲染,不动声色之间表现的是老头儿的沉稳老练,从容自若。酌油术表演之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陈尧咨“你亦无他”,四两拨千斤,自得之情,不难想见。语气词“尔(耳)”的运用更是举重若轻地表达了老头儿的教训口气:“这里面实在没什么,小子!不过是手熟罢了,老翁我见得多了!”老头儿分明是用“现场表演秀”在训育射手,这又怎能说卖油翁是谦虚的呢?
以我酌油知之。”老头儿甚是可爱,竟将其“酌油之技”与神射手的“百步穿杨之艺”相比,以此来训示陈尧咨。以常识来看,从钱眼里注油入葫芦,不漏一滴,不沾钱孔,确是手熟之技;但与高超的箭法是不能等量齐观的。练成如此箭法不仅仅靠“手熟”两字,还要有过人的意志、超常的悟性、良好的天赋等。如一篇读后感中所言,“陈康肃只要放下架子,肯定能学会倒油”,卖油翁“拼老命也学不会拉弓搭箭,十中八九”。两者的技术含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就此而言,老头儿偷天换日,自以为是,何谦虚之有?
解读三:作者塑造卖油翁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总之,卖油翁表面的“沉稳内敛”容易被肤浅地解读为“谦虚”,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推测、揣摩作者的意图,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卖油翁是不谦虚的,实际上他是一个自得、自负、自以为是的老头儿。他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说教者”,他没有谦虚,也不应该谦虚。
(文/郭莉莉、董林,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7期)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释义简介赏析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音频播放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陋室铭(唐·刘禹锡)释义简介赏析陋室铭(唐·刘禹锡)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音频播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晚春(唐·韩愈)简介译文注释赏析晚春(唐·韩愈)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音频播放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
逢入京使(唐·岑参)简介译文注释赏析逢入京使(唐·岑参)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音频播放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